登陆注册
25246600000006

第6章

其实学友想陪着针叶他们回老房子也是有私心的,他早就想去坝下村了,最好还要能去案发现场看看。

这一路上学友没少从针叶和他父亲树生那儿套“情报”,可得到的答案和传闻差不多。尽管值得怀疑的地方一大把,可能找到有利用价值的就没有了,而且是越说就越玄乎,也就只好换话题了。

“针叶啊,你以前没有上过学吧?”学友问。

“没有,不过我听幺大爷讲过书。估摸着也差不多吧,反正我不喜欢。肯定没有跟着我爹到处去好玩,再说我还小,根本不着急。”针叶说完,小嘴一嘟,好像很不满意他家里为什么要让他去学校上课。

“那么针叶,我问你,你觉得上学是为了什么?或者说学校是什么?猜猜为什么那么多孩子都要去上学,怎么样?答得上来吗?”学友跟针叶也说了不少话,早知道了这个小滑头,如果不找个难题问住他,别想他服软。

“学校不就是念书的地方嘛,有什么大不了的。都是穷人才念书,读那些诸子百家天文地理,看似博学多才,实则毫无用处。像过去即便学有所成,考了秀才没当官还是穷秀才;金榜题名当了官,最后还不是贪污腐败变成狗官,读的书还不都让狗吃了?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针叶似乎对读书这件事早有定论,款款道来。

“针叶,这个看法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学友对针叶的想法打心眼里感到震惊,这种观点完全不应该出现在一个7岁不到的小鬼头嘴里。

“当然了,其实我们村子有一套大事年记的,从老祖宗们逃亡开始,一旦有大事发生全部都会记下来。而只要是我们村的人,都必须被把那套书的概要全部记下。不忘族耻,不违祖训。如果你看过那套书,我肯定你会明白现在去学校读书有多么没所谓,多么浪费时间。”针叶撇着嘴,完全是一副不屑的表情。

“怎么跟老师说话呢?你这臭小子,老师发现你没去学校,一有空立马跑过来看你,处处为你着想,我是怎么教你的?你全都忘了?”树生终于也是按耐不住,开始对针叶发火了。

“我是实话实说嘛,爹,反正那套书本来就在咱家,等会儿你拿给老师看,我觉得老师看了肯定比我还要有想法。”从针叶的话里,我可以感觉到,这个孩子绝对不是那种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不过如果是这样,他那整个村子都传遍了的骄横之气又是怎么回事呢?

树生拿针叶是完全没有办法了,只能一个劲的给学友说好话。生怕这位非常年轻的老师把针叶丢到一旁,撒手不管,耽误了针叶的大好前途。

而学友知道了原坝下村的那套大事记之后,已经完全顾不上树生的那些客套话了,心思全在那套书上,他想象不到是怎么样的书可以让七岁不到的孩子能有超群的见解。如果是在那些大城市里,飞快的生活节奏自然会影响到孩子们,眼见高些也还算是正常。可高到这个地步就太吓人了,正常情况这个时候的孩子们都是最喜欢学习的时候,真正的厌学基本在小学五六年级才开始直到离开学校,这个阶段厌学才是高发期,而且往往是由于尽力学了都难以得到好成绩,才会厌学。所以尽管学友也知道针叶常年外出去大城市,眼见高一些正常,看不上这乡下学校也是非常正常。可听到针叶嘴里说出来的那些超群的见解,学友其实有一瞬间觉得面前的根本不是一个七岁不到的孩子,而是一个受够读书之苦却名落孙山然后一直受到各种嘲笑讥讽过后的一个可怜的“老人”。

树生在看到学友心不在焉的模样后,想到针叶提到的那套书,开口道:“钟老师啊,叶儿说的那个书就在我家地窖里。本来呢是放在幺大爷家的,那套书也一直是太爷啊幺大爷他们家写的,自然是他们家保管。前两年不知道幺大爷怎么的就翻出来全搬我家地窖里了,说是我的地窖大,他那地窖要放酸菜腊肉什么的没地方。那套书这么多年来已经写了好大一堆哦,幸好一直以来幺大爷他们会做精简处理,把必须要知道的、了解的,让我们记住,其他好多不怎么重要的或者时效性的都不放在必须记住的范围里了。钟老师你要是真有兴趣,等会儿咱们把那套书带上,先搬你那给你看,你看完了再还给我。反正那书现在不拿,早晚也是要回去拿的。”

“好啊,不过会不会麻烦你?那个好像有点传家宝的感觉,给我看没问题吗?”学友听到可以把那套书借过来看,虽然非常高兴,还是有点担心。

“没问题,村子里人几乎从来不看那套书的,顶多是看看幺大爷记下来的精简版。幺大爷把书拿我那去以后,根本没人来借去看过,肯定没问题的。”树生拍着胸脯打包票。

“如果不给你们添麻烦,我肯定要拜读下那套书。”学友说。

“不麻烦不麻烦,快到了,就这个山头过去就要到了。”树生说道。

虽说不至于“望山跑死马”,可翻过这个山头还是花去了学友一行人将近半个钟头,从出发到现在也是过去了差不多三个小时。

坝下村的布局说起来也是比较巧妙,属于重星拱月类型。月呢就是大家的集体仓库,而星自然是坝下村的其他村民的屋子了。

不得不提的是坝下村每家每户都有地窖,并且全村最大的地窖就是仓库下面的地窖。

在山上挖地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可以说非常困难,不过为了保护赖以生存的物资,这也是没办法里的死办法。人类在面临绝境的时候,是可以创造无限的奇迹的。所以呢坝下村所有的有价值的物资都在地窖里,尤其是仓库下面的地窖。

而针叶家作为坝下村最重要的一家人,物资也都是由他家来进行购买发放,所以他家的屋子也是离村子仓库最近的一家。

先前说到幺大爷把那套大事记搬到针叶家也是这个原因,针叶家靠着仓库,自家地窖也就成了全村最空的。不过话说回来,虽然针叶家的地窖没有屯什么物资,可这么些年来,各种淘回来的古董家什之类的东西也实在是不少,空也是相对来说的。

学友第一次下地窖,新鲜感还是挺大的,而且地窖没有想像中的闷,更不潮湿,通风效果很不错。虽然让学友一阵感叹,可毕竟那是别人家专门放宝贝的地方,作为一个外人实在是有些尴尬。接着稍微陪着针叶和树生盘了下古董,在看到那套大事记后就干脆一个人看大事记去了。

大事记经过几百年的积累,虽然是通过一个村子一个家族来记录,信息量也还是非常大,并且全是手工书写、抄录,还是使用的毛笔,每一张纸上的空间根本记不下多少东西,也就导致大事记的体积非常惊人。

由于为了防止由于纸张损坏导致的信息丢失,几乎每三十年左右就会重新将整部大事记全部重新抄写,而之前的也因为是先人遗迹,怀着尊重之意也没人去销毁,虽然也有很大一部分经过漫长的时间实在破损难以保存,可剩下的可以保存的更多。正是如此,尽管大事记的体积一眼看来非常吓人,而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的重复,而最新的版本就是幺大爷的手抄版。在树生的引导下,学友开始了阅读。

大事记一开始有一种万金油的感觉,记录的都是逃亡过程中帮助族人、迫害族人的事情,谁谁谁在什么地方帮助谁谁谁,或是提供食物或是提供住处;谁谁谁在什么地方举报了谁谁谁,导致谁没有逃出来,被官府抓走,或是被抢了财物,或是被殴打欺辱,都有记载,想来等风头过去,这帐记着就要好好算一番的感觉。

前面几乎都是这样的记录,直到村子稳定下来后,才有了其他的记载。从族里有很大贡献的人生老病死,再到去山外的买卖、以及出去的年轻一辈有出息的都进了这部大事记。毕竟这个大事记一开始就是族人的生存记录。这样的记录持续了好多年,直到朝代更替,也或者是原来记录这大事记的人过世。之后记录下来的几乎就没有村子里人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了,除非真的是能让村子里大感自豪、大感悲痛的人或事,才进行记录,记录的更多的是一些社会时事,然后是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比如朝廷颁布了一个什么法令,然后就是一段记录者的看法,分析这个法令的可行性、针对性,以及怎么样尽量少的在这个法令上吃亏等等。毕竟中国的封建统治持续的时间最长,老百姓一直都是被压迫阶级,尽管“贤明”的君主也会重视农业,可他的出发点更多的还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百姓的利益。

然后大事记中还会夹杂一些族人的见闻录,谁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包括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好用的、新奇的东西都会记载,而且一般只要是真正好用的东西,针叶家就会进行大采购,帮村里每家都配上一个。

而这些都不是学友最关心的,学友最在乎的是找到会让小针叶变得如此老成的线索。而以上这一切显然离的有点远,由于时间的关系,学友在针叶家的地窖里也是肯定看不完这套大事记的。在针叶和树生带上了要拿走的东西后,学友只能搬着那好大一堆的大事记放在了针叶父亲的独轮车上,还好这次针叶家要拿走的东西并不多,大事记还能放的下,看着天色不早了,学友和针叶还有树生也是赶着回岚岗村了,毕竟晚上走山路并不会很愉快,而且三人还没有吃东西。

即便加快了脚步,三人回到岚岗村也已经是月上柳梢头了。

是夜,学友在草草填饱肚子后,就开始了对原坝下村大事记的阅读。由于学友是从第一册开始一点点的往后翻看,所以大半夜过去,大事记上还是没有什么令人特别惊奇的内容。就在学友又结束了一册大事记的阅读时,他猛然发现,今天本来想去坝下村离奇死人案的案发现场,都因为大事记的横空出世而忘记了,而现在大事记看了这么久里面都没有自己希望看到的内容,觉得有些失落。

学友虽然知道大事记后面的内容肯定有自己想要看到的,好奇心驱使他去翻看后面的部分,可他心里又有一种感觉,这个大事记只有一本一本一册一册的看下去才能得到最大的收获。

最后,学友决定,今晚就再看一本,看完就睡觉,毕竟明天还有自己的课,今天心思一直在大事记上,连备课都没备,还得早一点起来备好课,免得耽误教学质量。

这一本封面跟之前并无区别,依旧是蓝皮线装订,上面有个‘六’以示这是第六册。翻开第一页,之前五册都是直接开始正文,而这第六册整个第一张纸都是空白,翻开第一页,第二页还是空白,到了第三页,上面只有光秃秃三个字:天,变了,看着有点渗人。

果然!学友的感觉成真了!大事记这才是真正开始。

再翻到下一页,虽然已经不知道是谁写的原笔,但是学友可以从字迹上看到,哪怕是抄写的人,心情都是无比的激动,相对于之前五册平淡无奇的内容,平淡无奇的字迹,这第六册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每张纸书写后连背面都有深重的墨迹,字体激昂,下笔深重,而内容,更是极度惊人。

天,变了。

之前五册,都为族史,本来是不用作为大事记进行保存的,而为了保存大事记之本意,大事记的真正内容,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族人的安全,请历代族人不得擅自更改抄写顺序,以防灭顶之灾,亡族之祸。

我族虽然在神宗年间由于国本之争遭到迫害,颠沛流离。大明朝也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然我大汉传承并无根本动摇,汉族文化并无根本动摇,华夏文明并无根本动摇。

也正是如此,我族人虽被迫害的十分凄惨,依然可以生存至今,甚至还有族史可记。

而从清军入关开始,短短数年汉人风采不在,剃发易服,传承丢失,文化被毁,文明不在,气节扫地,信仰尽失,可以说已被清人完全征服。

念及此处,我不由想到一句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而此时此刻,我也只能在心中想,不敢与口中说。这是何等窝囊,何等气人!想我族颠沛流离时,大明朝尚有近两亿人口,而顺治年间统计劳动人丁仅仅千万。即便多算也不过三千余万人口,短短数年,少说被清人屠杀一亿五千万人口,一亿五千万——汉人,有气节不想被奴化的汉人,真正顶天立地的汉人,都遭了毒手,天要亡我大汉啊。

早知今日,汉人自己的派系党林之争,有何意义?经济、政治、文化、信仰的全面毁灭,汉人,汉人的内斗导致的近乎于灭族,价值何在?果不其然,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我辈偷生,已然义气尽丧,此大事记只为记下清人的暴行,留给后代牢记教训,望汉人的荣耀再次降临中华大地,炎黄文化渊源流传,华夏子孙千秋万代。

学友静静地看完了这段话,自然而然的回忆起了明清的历史,可他也仅仅是在教科书上了解了一个皮毛,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而且由于清王朝几百年的封建统治,现在的汉族人可以说已经完全没有汉文化,或者说没有汉文化的意识。几乎是从根本上不知道那个身份证上的汉族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继续往下翻,便是按照时间发展,依次记下了各个抵抗剃发易服的运动,从什么时候开始,受到清军什么部队的镇压,大概多少人受到屠杀,最后那个地方变成什么景象。

如果说一开始的京东三河算是成功抵抗的话,那么成功抵抗也就这么一次了。

从常熟、江阴到吴江、嘉定,扬州,FJ广州,从华北到华东,到华南,再到中部,西南,西北,汉族人民遭屠杀数年,抵抗数十年,最后还是失败,剃发易服在强制力保证实施下得以推行数百年,这才导致了西方人眼中中国人都留有辫子的形象根深蒂固。

而明末清初中华大地由于战乱,抵抗剃发易服,还有各个地方反清复明起义运动,从中死亡的人数甚至远超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和。

同时应该也超越了之前汉族的浩劫,元灭宋时期。而之后的二战时期,RB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屠杀的人数根本无法与这两场浩劫相提并论,仅仅是因为发生的时间较短,受害者有很多还活着,还在讲述、列举日军的暴行,等过上百年还有多少人能记得这段历史可就不知道了。

于是我们也可以知道,不管在什么时候,一个族群本身的生存能力与生产力是成正比的,只有发展提高生产力,才有能力利用更多的资源来使自身更好的生存。前两次浩劫与RB侵略战争的区别最大的地方就是生产力,接着才是信仰力、凝聚力。可在这三个方面,生产力并不占主导位置,只是相辅相成罢了,生产力决定了生存物资的质量,而信仰力和凝聚力才是决定生存意志的关键。种族生存不是个体生存,一个种族的领导者如果凝聚力不足,则在大灾祸临头时,自然无法完全集中利用一个族群可以利用的生存物资,那么生存物资的质量即便再好,再优秀,一旦分散,利用率完全是直线下降的,甚至还可能因为生存物资发生争斗、抢夺。而一个族群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信仰就更危险,族群的个体在获得了足够自身生存的生存物资后,不思进取,贪图安逸,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不是亡族灭种便是被其他种族奴役、蚕食。而汉族经历过的这三次劫难都是如此,老百姓没有坚定的信仰,统治者没有凝聚力,只贪图自己的“荣华富贵”,甚至还在为了“荣华富贵”内斗,导致生产力停滞不前,在被邻族敌国发现国力空虚有机可乘之时,自然发动侵略,而侵略国为了达到侵略的目的,自然要抢夺被侵略国的生存物资,在抢夺过后肯定是没有足够的生存物资分配给被侵略国的,能想到的最简单的办法自然就是减少这个族群、国家的个体数量,也就是——屠杀。

学友在想到这些之后,之前的种种触动,为那些莫名其妙的感觉找到了一个说法:种族生存主义。一个族群的强弱不看个体而是整体,每个个体都必须为了整体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整体利益为信仰,整体生存为生存,整体发展为发展,整体强大为强大,整体荣耀为荣耀,只有这样的族群才能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约束下生存的更久。

同类推荐
  • 无我梦中

    无我梦中

    现代思想十分成熟的少年,用自己的眼光见解这个世界,人生历程上的第一站,选择了“从难到易”的人生模式,自然要先经历无数痛苦,真真切切,刻在心里……
  • 烧饼帝国

    烧饼帝国

    一个农村的孩子,陨石打乱了村子里面安静的生活。高考落榜,生活压迫,无奈只能跟随着叔叔在市里面卖烧饼,生活的困苦让他气愤难当,骂天骂地却遭到雷击。但是奇迹的是他居然没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从此靠卖烧饼起家。卖着卖着,赶着时代的潮流。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烧饼传奇,卖烧饼,卖饮料,房地产金融。科技,看这一个普通的少年是如何在社会上风气云涌搅动着世界........
  • 踏雪而行

    踏雪而行

    站在高高的云端,俯瞰大地众生。世途渺于鸟道人情堪比鱼蛮,每个人都是高高在上的刽子手,而每个人都是待宰的牲畜
  • 天命之救赎

    天命之救赎

    虚空乱,天地变。世界自此多难。茫茫太空中,不知名的神秘物质,悄然出现,又神秘消失。却留下无数神秘力量传承。究竟是福还是祸,是世界的灾难,还是重生??????不解的宿命、轮回的使命。代代的争斗,永无止休,消失了的千年断层,记忆开始再次苏醒,原来都是早已注定。
  • 零距离体验

    零距离体验

    长篇都市言情小说零距离体验简介一对博士生恋人作为爸爸和妈咪租进两个家庭,多少个日日夜夜的零距离,会演化多少令人遐想的故事?租赁关系、亲情关系、爱情关系、友情关系,在怎样纠结?怎样演绎?怎样扣人心弦?怎样撩人心扉?怎样考人心智?零距离触发的,是多少个“?”?如果想挑战自己的想象力,闲来点击一下本书,在一个个“?”之间极目骋怀,纵情想象,寻找“零距离感觉”,不亦乐乎?
热门推荐
  • 恶魔法则:天才少将是女生

    恶魔法则:天才少将是女生

    她,因为父亲的背叛,有了一帮出生入死的伙伴,一个新的“家”。他,冷心冷情,却没人知道,他一直为她保驾护航……【宠文】
  • 嫡子有毒

    嫡子有毒

    作为顾家的嫡子虽然他一直过着低质量的生活,但是他有一颗现代人的心吃喝不愁以后娶一房媳妇过着平淡的日子也不错他并不觉得自己没出息,但是有没有搞错竟然让他嫁人!秦家虽然家世显赫可是关他何事!等会刚才过去的那个美人是秦三公子?额,从小吃顾家那么多粮食嫁过去也是应该的,我才没有被美色所惑。,对我只是单纯的想要回自己娘留下的嫁妆。
  • 绝世倾城之月

    绝世倾城之月

    她,年仅十六岁。可是她与众不同,她是鲲鹏,注定会站在顶点俯视这个世界。她也让人又爱又恨,爱在她的豪放,洒脱,不拘一格。恨在她的腹黑,恐怖。
  • 草根,商战崛起

    草根,商战崛起

    她美貌无才,情郎朵朵,谱写血色浪漫。差错的职场撕杀,使她王琳琳走上充满血腥的创业路。为了更好地与商界大鳄博弈,王琳琳开启谍报系统,组建自己的内卫部队,商业帝国在不断崛起的过程中,不慎卷入战火……她一面冷酷无情绝杀,一面仁义施恩……经过人世间的历练,为她日后平天界之乱,御外星异族的入侵,增加了深厚的实战经验。在这充满商战的人生旅途里,谁又是她王琳琳最后的真命天子……当然也上演着不同爱情与人生成长的不定势……更多精彩,请看小说!
  • 解脱戒经

    解脱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海人家

    上海人家

    本书探秘47户上海人家的居家生活,从中透露出上海人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这是最真实、最细节的人情世态,也是生活品质和生活状态最本质的自然呈现。了解上海,认识上海生活,还有什么比深入上海人家更贴切。
  • 一念钟情:墨少的专属娇妻

    一念钟情:墨少的专属娇妻

    四年前,陶意莫名其妙的失了身,狼狈不堪被退了婚被威胁着生下了孩子,最后……连孩子看都没看上一眼弄丢了,她用四年的时间舔舐伤口却因为工作指派,无意间进了一对父子的世界,冷酷而又闷骚的男人,自闭症严重又别扭的孩子,一切,让她晕头转象更让她感到窒息的是——当年的真相,侵犯她的男人,孩子的踪迹慢慢浮出了水面,她才发现,原来她只是一枚可怜的棋子,连落在哪里,都是他算计好的“墨君夜,你不要太过份!”他有趣地看着她“我不介意……再过份一点!”
  • 御灵记

    御灵记

    一个关于道家显宗密宗两脉的故事,白衣少年山间试炼偶遇密宗女子,而后牵扯出种种怪事。
  • 娘亲冷酷爹腹黑

    娘亲冷酷爹腹黑

    天下!欺我。人!厌我。唯有骨肉爱我恋我。还有一个他默默守护我,更有一个家族温暖我,就如此,我虽足矣,天下之人却恨我不得好死!伤,我所爱之人。欺,爱我之人!我恨!我怒!我发誓,一定要保护我爱,爱我的人!既天下没有我立足之处。那!我便毁了这个世界!创造属于我的世界!你要毁了这世界!我便陪你毁。你要杀了所有人!我便陪你杀。你要守护你爱的人!我便陪你守。你要创造你的世界!我便陪你创!我!永远在你身边!交流群462508825
  • 妈咪爹地要碎觉觉

    妈咪爹地要碎觉觉

    ==三年前的一夜,让她身怀宝宝,远离他乡,三年后,她重新回归!我们滴总裁大大,能承受得住嘛?甜甜加油哦~作者大大很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