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43900000006

第6章 北京沦陷(三)

崇祯帝早已知道李闯兵临城下,三月十七日早朝,朝中文武两班臣子排班觐见,人数十停之中已少了三停。崇祯见了,忍不住哽咽道:“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朕平时待你们不薄,何以今日至此,群臣竟欲舍我而去焉?”

朝中众臣皆掩面恸哭,事已至此,哪里还有计策可献?若献上的是个馊主意,皇上一怒之下,说不定还会降罪下来,因此个个缄口不言。崇祯环顾朝堂,见满朝文武鸦雀无声,心中异常失望,用手指沾水在龙案上写道:“群臣皆可杀,唯百姓不可杀。”随即用袖子将水迹抹去。司礼太监王承恩在一旁看见,心中难过。

崇祯帝抹干眼泪,怒道:“各位爱卿除了哭之外,就没有其他主意了吗?”

主意是有,可惜没人敢献。太祖皇帝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这顶大帽子扣着,谁谏言那还不是找死吗?

目前上策是和谈。同满清和谈如今是来不急了。目前首要该解决的,是李闯兵临城下的燃眉之急。难道去和李闯去谈,与他定下澶渊之盟?以崇祯的个性,敢这样谏言的除非是不想活了!崇祯早就知道不能两面作战,想与清廷议和,私下和杨嗣昌商议过,再问卢象升,他却不置可否,只说:“陛下命臣督师,臣只知战斗而已!”最后果然落得个兵败身死。加之朝中文官屡屡以南宋与大金议和之耻为谏,如今大明要与大清后金议和,有着前车之鉴,当三思慎重而行。且朝中文官多为东林党人,势力庞大,一人反对,则数十人附和。无奈崇祯只能辩称没有议和之事,只是随便问问而已。第一次议和胎死腹中。

崇祯第二次想同清廷议和是洪承畴兵败松山之后。暗中委任兵部尚书陈新甲运筹,却无意之中泄漏了议和一事。朝中群臣群情愤慨,纷纷上奏,极力反对,要将陈新甲治罪。崇祯无奈之下,只好装糊涂,把陈新甲当做替罪羊处死,此议再度搁置。有陈新甲的前车之鉴,谁也不敢再提这个话题。更何况朝中诸臣原来是如此的反对议和,今日倘若再提出议和一事,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因此个个缄口不言,除少数臣子已报必死之心外,绝大多数臣子早就有了投降保命的主意。

中策是迁都至南京。此议在朝上也提过,连皇后也谏过,却遭到陈演、光时亨为首的士大夫强烈反对,说一但迁都,中原一带军民便无战意,只有坐等沦陷。更何况如今兵临城下,哪里还来得及?

死守待援,已待了十余天,山东刘泽清不动,吴三桂在山海关步履蹒跚。等他的兵到了北京,只怕是黄花菜都凉了!下策唯有弃城逃跑,否则唯有一死。

逃跑崇祯是绝对不会的。祖训不可违,何况李闯围北京之兵也仅有数万,其余各部分别在攻打河南、安徽和山东。以北京城中数万之兵,应该能与李闯一战。如今唯有守国门赴死一途。

望着朝堂之上惶惶不已的群臣,崇祯忍不住叹息,自己早先定下的御下方略,是不是错了?自己初登基时,先是忍辱负重,连饮水、食物都不敢乱吃,只怕自己会如红丸案中的光宗帝一样死于毒手。对魏忠贤也是唯唯诺诺,锋芒暗藏。直到自己羽翼丰满之后,方才对魏忠贤下手。魏忠贤死后,再对阉党势力开始秋后算账,杀一批,贬一批,然后提拔大批被阉党陷害的官员,朝纲为之一新;武将征剿流寇在外,拥兵之重,不服管束,为削弱武将势力,便以文制武,结果弄得朝中文官势力日渐庞大,却缺少了能征善战之将。无奈之下,自己又培养提拔了众多宦官担当监军重责,再去渐渐削弱文官势力,却不料如今朝堂之中只剩下这些酒囊饭袋。

想着自己登基十七年,更换了五十个内阁辅臣,却总是未能找到几个满意的左膀右臂。曾想把史可法从南京调到北京来,重臣们却力谏淮扬少不了他,因此未能如愿。兵部尚书换了十四个,都是些昏庸之辈。总督、巡抚、总兵更是不知道换了多少,杀了多少!莫非天下之才,就仅余此?

兵部尚书张缙彦泣道:“倘若城破,臣等唯有与贼巷战一途,誓与城池共存亡,绝不苟且偷生!”

其他臣子也纷纷道:“臣等深受皇恩,唯有以死报国而已!”

崇祯见百官如此,心中戚戚,大怒道:“朕是要你们拿个主意!难道你等之才,就仅余此吗?卿等平日只知专营门户,今日也唯有死守一途,夫复何言!”说罢拂袖而起,便退了朝。

襄城伯李国桢奉旨守城,见李自成开始炮击城门,形式危急,匆忙策马奔至午门外,大汗淋淋,便要往宫中闯。却让把门的黄门宦官止住,说要先行禀报方能进入。李国桢大怒道:“都什么时候了?!君臣即求相见,不可多得矣!”推开宦官,大踏步走了进去。

崇祯在大殿中急得团团转。李国桢冲了进来,跪下奏道:“皇上,大事不好,如今各城守军皆不用命,贼军大炮一响,守军都趴在城墙上不动,用鞭子抽起一个,另一个又趴下去了!军中已拖欠军饷多日,守军之中有大半都不肯上城御敌,如此怎能击退贼军?!还要请皇上拿个主意!”

崇祯叹道:“城中百姓没有人愿意上城御敌吗?”

李国桢道:“臣等为是否征用百姓上城,也曾争论过数次。魏首辅说百姓素来就怕了贼兵,若要百姓上城,一人逃走,则众人皆走,作鸟兽散,反而会引起混乱,动摇军心。更何况如今一则无兵械可用,二则百姓未经训练,不习战阵之法。因此各门现在都禁止百姓上城御敌。”

崇祯点了点头,叹道:“朕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如之奈何?王承恩,你速速去国库,看还有多少银两,悉数拿出来犒军。”

王承恩禀道:“皇上,国库只怕银两无多了。是不是要大臣们再拿出来点?”

崇祯怒道:“朕曾亲自求国丈嘉定伯周奎带头捐款,讨要十万银两,这老匹夫却哭穷,说老臣哪有那么多银子,他女马的,他敛了多少财当朕不知?最后只捐出了五千两,皇后顾着娘家人的面子,偷偷摸摸地给他五千两,共计才一万两,打发叫花子啊!皇亲国戚尚且如此,群臣焉能不效仿的?朝中百官都说自己没银子,更有甚者,在自己府门上贴出‘此房急卖’,说卖了房,有了钱之后再给朕!那次朝中共计捐款二十万两,二十万!朕的面子就只值这么点么?”

崇祯让百官给国库捐款,群臣是有钱的也不敢捐。谁捐得多,那不是证明自己是贪官吗?因此个个都哭穷。

王承恩、李国桢见平素温文尔雅的皇上居然开口骂粗话,皆错愕不已:皇上如今只怕是气疯了!

崇祯叹道:“王承恩,你去办吧,百官愿捐的就捐,靠他们不住!百姓捐三百两以上的,一律授锦衣卫千户!”

王承恩叩道:“奴婢遵旨!”

崇祯道:“慢着!回来后,你再将宫中太监逐一清点,拿得动刀枪的一率上城御敌!”

王承恩、李国桢领旨而去。

到了中午,王承恩匆匆赶回,奏告崇祯道:“禀皇上,平则门,彰义门,西直门皆被炮击。外城守将皆因守城军士不足,请求皇上增兵。”

崇祯怒道:“增兵外城,则内城少兵,增兵内城,则外城少兵,朕哪里还有兵可派?你告诉他们,要兵只有朕一个人了,看要朕去增援哪里?!”

王承恩跪道:“奴婢领旨。”躬着腰便要退出,崇祯道:“且慢,目前各门外战事如何?”

王承恩道:“闯贼已到彰义门,设座率众将指挥攻城。晋王、秦王被闯贼所擒,于左右席地而坐,贼兵驱赶城外百姓,负石担土,正在填护城河,战事甚急。”

崇祯急道:“快快发炮,替朕炸死那贼!”

王承恩道:“奴婢听小黄门禀报说,闯贼攻城之前,先派遣数十骑兵奔到城下,朝城楼上大声呼喊道:速速开门,否则就屠城了!守城士兵个个恐惧,虽频频朝城外敌军发炮,却不装填铁弹铅子,徒以硝烟鸣之,发射之前还先挥手要城下贼军避开。贼军见状,也并不倾力攻打城池,如同演戏一般。只怕各门守城之将皆与闯贼达成默契,将生变矣!”

崇祯怒道:“这些该死的奴才!你带上些人,把这些乱臣贼子速速拿下,于城头上立刻正法!”

王承恩慌忙道:“皇上,这不过是猜测,并没有真凭实据,就这样杀他们,奴婢可没这个胆子啊!各守将身边皆有众多亲兵护卫,再说没有证据就这样杀了他们,还有谁去敢守城?奴婢觉得,这兴许并不是守将主意,只是守城士兵军心涣散而为之。”

崇祯冷笑道:“连你也敢违背朕的旨意了吗?”

王承恩慌忙跪下道:“奴婢该死!”

崇祯一屁股坐在龙椅上,颓然道:“罢了,罢了,天欲绝我大明,夫复何言?!朕钦命吴三桂、唐通、王永吉、刘泽清率部勤王,除唐通兵败叛敌外,吴三桂大军才至山海关,为何进军速度如此之慢?刘泽清所部在山东,离北京最近,为何竟然也按兵不动?”

王承恩奏道:“陛下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左良玉为宁南伯,唐通为定西伯,黄得功为靖南伯,各给敕印,只怕是遗漏了刘泽清。以奴婢的意思,可遣钦差速速前去催促吴三桂星夜兼程,另加封刘泽清爵位,令其速速派兵驰援北京,以解燃眉之急。”

崇祯叹道:“朕不是已经把刘泽清官升一级了吗?难道他还有所不满?罢了,你即刻拟旨,奉刘泽清为东平伯,要他速速派兵勤王。”

城中也是一片慌乱。各部官员有的大门紧闭不出,仅有的几个忠勇之臣如太常少卿吴麟征、兵部侍郎王家彦等率众家丁奔赴城中,守门监军宦官却以为他们另有所图,被阻止于城下,无奈只得前往各城门处,率家丁和百姓垒土堵塞城门。王家彦有幸登上城楼,一看便痛哭流涕,道:“这城可怎么守?两个城垛之间仅有一个兵丁,若敌军攀城而至,怎么御敌?”

夜已入暮,兵部尚书张缙彦匆匆来报,道:“皇上,时势如此危急,臣屡次欲上城墙协助守御,动辄便为守城太监所阻。今闻曹化淳、王化成用绳从城墙上缒叛贼杜勋上城,恐怕是有所图谋。”

崇祯惊道:“哪个杜勋?昌平监军的杜勋不是罹难于军中了吗?朕初闻杜勋昌平殉难,便下旨赠司礼监太监,荫锦衣卫指挥佥事,哪里又来了个杜勋?”

张缙彦道:“就是这个杜勋,他没死,只是投降了闯贼。”

崇祯怒道:“这个叛臣贼子!王承恩,你速速去将他拿下,并将曹化淳、王化成招至宫来,看他们究竟想干什么!”转过头,对张缙彦道:“卿,忠臣义士也,在此患难之际,卿还能为朕分忧。若朝中诸臣人人皆如爱卿一般,何以会有今日之事?朕马上下旨,着卿立即守正阳门。”

小黄门入殿来报:“内阁首辅魏藻德带杜勋入朝见驾!”

崇祯返回坐在龙椅中,冷笑道:“宣!此贼居然还有胆子来见朕!”

魏藻德带着杜勋拜见皇上,然后魏藻德便退到了一边,只剩杜勋匍匐在地,嚎啕大哭。

崇祯冷笑道:“朕闻昌平监军杜勋忠心报国,率部据贼,至死方休,你是何人,竟敢冒充朕的爱卿前来替闯贼做说客?!”

杜勋哭道:“皇上,奴婢正是杜勋,昌平一战,奴婢本待一死,但奴婢深受皇上龙恩,无以为报,便欲死在皇上身边,无奈只得与贼虚以应付。”

崇祯点着头,道:“照你说来,你可是个大大的忠臣了,是也不是?”

杜勋抹干眼泪,道:“奴婢虽是无颜面见皇上,但心系皇上和满城百姓安危,故冒死入宫,求见皇上。”

崇祯冷然道:“还是替闯贼做说客来的!那闯贼怎么说?”

杜勋拜道:“有书信在此,请皇上御览。”

王承恩将杜勋手中的书信呈给崇祯。只见那书信上写道:“……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崇祯大怒,将书信掷之于地,愤然道:“你告诉闯贼,朕即便去死,也不会向乱臣贼子低头!”

杜勋泣道:“如此奴婢便去了,只是贼兵势大,皇上可自为计,请皇上保重!”

王承恩奏道:“启禀皇上,斩下此贼之头,送与闯贼帐中,那闯贼定然也会明白皇上的心思!”

杜勋叩道:“奴婢此番前来,闯王曾言,若等不到奴婢回音,城破之时将屠城,杀尽城中百姓。奴婢之命虽小,满城百姓之命甚大,还要请皇上三思!”

崇祯挥了挥手,叹道:“你这狗奴才,把你千刀万剐也不能泄朕心头之恨!看在满城百姓面上,姑且饶你狗命!还不快滚!”

待杜勋逃出殿去,崇祯问魏藻德道:“魏爱卿,如今之势,你可有何良策?”

魏藻德闭口不语。

崇祯道:“爱卿临危受命,担当内阁首辅,如今竟没有一策可献?”

魏藻德依旧垂头不答。

崇祯又道:“只要你开口,朕立刻下旨照办!”

魏藻德如金人般三缄其口,不发一言。

崇祯大怒道:“平素你能说会道,口若悬河,如今却一言不发!罢了,你也滚,滚得远远的,别让朕看见!”

魏藻德急忙拜道:“臣领旨,臣告退!”一路小跑奔出了大殿。崇祯怒不可遏,将龙案上的物品纷纷朝魏藻德后背砸了过去!

半夜时分,太监曹化淳献城开彰义门,李自成所部突进外城。

崇祯听得有报,大惊,召驸马都尉巩永固,请他率家丁护太子南行,巩永固叩头道:“皇上,臣哪里敢在皇城之中私蓄家丁?即便有之,也无法抵挡贼军啊!”

崇祯道:“大营之兵安在?李国桢安在?”

巩永固道:“李国桢被贼击破,大营之兵已经散去,营中军械、火器被闯贼所得,反被用于攻城!”

崇祯挥了挥手,待众人退下之后,在大殿之中长吁短叹,哪里还有睡意?!

三月十九丑时,兵部尚书张缙彦见大势已去,开正阳门献降。刘宗敏率部突进入内城之中。

崇祯听得有报,大惊,和王承恩来到南宫,登上了万岁山,从高处远眺,只见城内城外,处处烽火不绝,忍不住叹息道:“朕害苦百姓了啊!”

王承恩跪下道:“皇上,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奴婢愿以死保护皇上离开京城。皇上若在,大明则在;皇上若亡,大明则亡。万望皇上看着大明近三百年基业,以江山社稷为重,速速与奴婢出城。”

崇祯扶起王承恩,叹道:“如今能与朕共患难的,也只有爱卿你一人了。就依你之言,出城再说吧!”

崇祯和王承恩返回宫中,换上便装,只见紫禁城内人人惊慌失措,太监、宫女们四处乱窜。

崇祯手中拿着一杆三眼铳,王承恩也找来十余个忠心耿耿的亲信,手拿利斧,护送着二人,几十个太监、宫女也跟着队伍一起逃跑。

出东华门后,先往朝阳门而去。城上守城将士拒不开门。王承恩朝城楼上大喊道:“我乃司礼太监王承恩也,奉皇上之命出城,你等快快打开城门!”

城楼上士兵喝道:“城中晚上宵禁,任何人皆不得出城!你带这么多人,岂不是要逃跑么?快快散去,否则我便要开炮了!你若真是奉旨出城,天亮后再说!”

王承恩低声对崇祯道:“皇上,要不要说您在?”

崇祯摇了摇头,也低声道:“守城将士若知道我欲弃城逃走,必定军心大乱,皆投贼矣!先折回去,看看其他门再说!”

守城之兵见一堆人还在城下磨磨蹭蹭,拒不散去,便朝城下开了一炮。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硝烟四处弥漫。

这一炮好在并未装填铁弹铅子,守将无非是想吓唬众人一番,否则一炮下来,这几十人哪还有命在?

众人大惊,慌忙逃走。慌乱之间,崇祯的鞋子也被踩掉一只。

远远地,只见正阳门上悬挂着三盏白色的灯笼,在雾气中朦朦胧胧地摇晃。王承恩心中一惊,低声道:“正阳门只怕是已陷入敌手了,皇上,正阳门不可出,转向去安定门吧!”

崇祯此时哪里还有半点主意?无奈只得点头,众人又朝北边的安定门跑去。

安定门倒是无人看守,只是大门已被钉得死死的,哪里打得开?

此时,天色已渐渐泛白,两人对面,已能清晰地分辨出五官轮廓。崇祯长叹道:“走不了啦!从城楼上跳下,即便没被摔死,又岂能逃出闯贼的包围?朕宁可一死,也绝不愿受那闯贼羞辱!”

眼见各门都无法逃出,无奈,王承恩只好搀扶着崇祯退回宫中。

五鼓,早朝时分。崇祯来到武英殿,殿中此时还没有一人前来候朝。崇祯见状,与王承恩亲自登上五凤楼鸣钟,招集文武百官上殿。

钟声打破清晨的宁静,清扬而悠远,惊起晨鸟一片。

只可惜钟声鸣响多时,百官之中竟还是无一人前来上朝。崇祯见朝堂之中空空荡荡,忍不住满脸泪水,拊胸顿足,绕殿环走,心知已回天无力,仰天长叹道:“内外诸臣皆误我,误我!”心中已有死志。

崇祯进入后宫,命内臣上酒,连喝十余杯,趁着清醒之际,唤尚未逃走的几个贴身内臣将太子慈烺、永王慈照、定王慈炯速速送国丈周奎处。

崇祯扔掉酒杯,望着周皇后,流泪道:“皇后,今日大势已去,你我只待黄泉下相见了!”

周皇后闻言,泪下如雨,道:“妾事陛下十八年,陛下从没听过妾一句话,不然何至于有今日?”宫女围在皇后身边,也纷纷掩面哭泣。崇祯见状心烦,挥手要她们各自逃去。

内臣匆匆带着太子慈烺、永王慈照、定王慈炯前来向皇上、皇后辞行。皇后待他们行完跪拜之礼后,招手让三人上前,紧紧将他们抱在怀中,眼泪便如雨一般地往下掉。

崇祯见三子衣着华丽,忍不住叹气道:“都什么时候了,怎能还穿这样的衣服?”急忙吩咐内臣找些小太监穿破旧的衣服,亲自替他们换上,也流泪道:“今日你等还是皇儿,明日便是普通百姓,出宫后切记不要暴露身世,否则便会遭来杀身之祸!出宫后,你等先暂且混迹民间,见老者称之曰翁,壮者称之曰伯叔,若幸而不死,将来勿忘为父母报仇!”数度哽咽不能语,掩面挥手让内臣带他们速走。

周皇后肝肠寸断,含泪望着皇儿走了之后,朝崇祯跪拜行君臣之礼,然后流泪走进内室,自缢而死。

片刻后,崇祯走进内室,见周皇后已经气绝,流泪道:“好,……好!”提剑奔向宁寿宫。长平公主见父亲酒气熏天,满脸杀气,心中什么都明白了,跪下扯住父亲的衣服,大哭哀求不已。崇祯心中疼痛,掩面长叹道:“汝何生帝王家!”狠下心来便是一剑。长平公主用手一挡,左臂被齐肩砍去,便晕倒在血泊之中。崇祯满脸是泪,见状不忍再砍第一刀,顿足而走。

时天已渐明,崇祯招来王承恩,二人对饮无言。待壶中酒尽,二人扔下酒杯,崇祯批头散发,赤着左足,踉踉跄跄,与王承恩相携登上万岁山,在寿皇亭前盘膝坐下,咬破食指,在衣襟上血书道:“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怕闯贼入城后捉拿三子,又写一行道:“百官俱赴东宫行在。”写毕后自缢于树下。王承恩见状,也陪主子自缢。

这正是:“槐花无知离人泪,白绫无奈空寂廖。磐石寡言孤月对,寒风凄瑟毅魄消!”

同类推荐
  • 战谋令

    战谋令

    两子夺位,群魔乱舞,身负血海深仇的他,决计搅弄风云,算尽天下之人,谋取杀伐之权。对他而言成王败寇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在一路尔虞我诈的风雨中,本意孤身独影权势征途,可是红粉佳丽纷至沓来。看来这天下无论缘由尽握其中。
  • 回到明朝当土豪

    回到明朝当土豪

    明朝末年,大地动荡,一座擎天大厦将倾之际,却从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以一己之力保住了大明基业。他立志实业救国,所以兴办工厂,造福百姓。他扬言踏平鞑虏倭寇,所以秣兵厉马,南征北战。他为人低调不奢华,做事踏实不浮夸。他东踹倭奴北踢鞑子。南虐猴子西坑番夷。广殖海外,开疆扩土。YY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我愿与大家共勉之。且看李承如何在血雨腥风鱼龙混杂的明朝末年闯出一片天地,创造一个日不落的大明帝国。
  • 大唐王朝3

    大唐王朝3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抗战之阎王帖

    抗战之阎王帖

    生生相错不相见,世世轮回血色湮;只见花开难见叶,黄泉一路两相牵。乱世总有千般怨,万般难;我以铁血手腕灭之。我阻止不了战争,但是当两者处在平衡的时候;我当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打破这平衡。刘玄穿越回到民国,誓当做那最后一根稻草。
  • 清明上河话红尘

    清明上河话红尘

    宋都汴梁,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上河辖区,当时汴梁城最核心的水陆交通、商贸、文化及娱乐窗口。在这个青春的、充满活力的城市中,讲述了林元宏穿越千年回到北宋末年的传奇经历,以及他与徽宗皇帝、蔡京、童贯等历史人物之间惊心动魄的故事。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一个人,一幅画,折射出北宋王朝的兴衰历程,记录了北宋末年的时代巨变……
热门推荐
  • 荷带两色

    荷带两色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纯净的梦想荷花也是这样洁净无瑕花倾血心里也有属于她的一角,一个只有她自己知道的梦
  • EXO之错过挽回

    EXO之错过挽回

    这么的几个月,我们,变成了,我和你们。既然错过了,还会相遇吗
  • 不做女皇:公主不愁嫁

    不做女皇:公主不愁嫁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第一眼看到他,她便惊呼:“我见过你,你是我梦里的那个男人!”于是,他邪邪一笑,不客气的将她拥入了怀里,“原来,你连梦里都在想着朕……”他俯身要来亲吻她,她却不小心划伤了他,只是为嘛最后走的时候,是他抱着她?她原本只是太后身边的小宫女,却在被皇上看到的当天封为了公主。因为逃避男友的吻,却没想,竟然和他一起穿越,她以为南宫翼只是霸道,她以为南宫轩只是掩藏了自己,她也以为,她喜欢的仍是氤氲不散的曼佗罗,却在最后,明白了,什么都在变,包括她的心……
  • 末世天渊

    末世天渊

    末世猝不及防的降临,巨大的红毛怪物在文明的废墟间出没,死者复生为可怖的活尸;翼龙与苍鹰共舞,恐龙和猛兽荒野咆哮,蓝鲸蛇颈龙在深海游弋;金属却莫名消失,现代科技瞬间崩溃,人类文明何去何从?沈弈辰从黄河边的古村走出,古老棺椁,神秘雾区,通天神木,泱泱河洛,在浩劫废土中挣扎辗转,斥问上苍!!!【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仙人劫  恋上断袖仙

    仙人劫 恋上断袖仙

    她只是为了救弟弟,却不曾想惹上了一个断袖仙儿,一个魔,还有一个皇子。三名长得人神共愤的男子对她纠缠不休,她仰天长叹,过点太平日子怎么就那么难!某女紧紧捏着胸前的被子,盯着那名断袖仙儿,“他不是断袖么?他不是只喜欢男的么,怎么夜夜爬上她的床。”“为夫男女通吃。”某女脑补出男女通吃的画面,一脚踹过去,“滚粗!”经过宫斗,江湖斗,才发现,原来……
  • 时空隐士

    时空隐士

    在美丽清净的如月山国,吉蒂西瑞拉一直担忧思念迷失的弟弟塔拉洪达,希望解救流转至秽世界莫奈度星球的弟弟。离开净世界进入秽世界需要极大的勇气、忍耐和坚定的信念,不仅自己需要能够不受秽世界染污,还要能够救回迷失心念的人,否则她也将迷失而再也不能回到如月山国。从来没有人胆敢尝试进入秽世界。吉蒂西瑞拉经过长时熏修,在如月山国国师和其他净世界国师阿雅瓦罗的帮助下,她终于勇敢地出发了。
  • 桃花神剑

    桃花神剑

    不想成仙,却落入仙尘。不想成魔,却魔影相随。亦爱亦恨,亦荣亦辱。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是非是福,悉听尊便。
  • 乱世之英雄道

    乱世之英雄道

    出身于草莽,混迹于军旅,身处乱世的他如何把持内心那份最初的正义,是执着于王权还是放身于江湖,为将为侠还是为君?乱世的战火弥漫着整个世界,试看文与武的约定能否让天下安定!身负神秘的纹身,这纹身象征着什么?是罪恶的枷锁,还是力量的象征?沉浮于世俗流言间,试看凌飞如何抉择。
  • 悦龙曲

    悦龙曲

    重生后她不停的告诉自己,这一生她要活的干净,活的肆意,活的有意义。可哪有那么容易?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想要活下去就会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温柔可爱的少年对她说:“我今生只让你做我的妻子。”冷面国师对她说:“若敢再逃。就将你舌头割下来,丢到池子里喂鱼!”爱穿白衣的师傅对她说:“相思不是苦的,难道是甜的?”她要逃出去,将曾经的缘分尽都斩断,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