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午休的时间很短暂,很快就到了下午上班时间,林路不得不依依不舍的辞别王霞,离开派出所,赶回公司。当然,他也不是一无所获,凭着今天突如其来的幽默细胞和良好状态,顶着周围警察诧异、愤怒的眼光,最终还是让他拿到了王霞偷偷寄过来的一张纸条。
这自然不会是警花的联系方式了,而仅仅是一张记录韩强一伙统一扔垃圾地点的纸条罢了。不过查联系方式还不简单,眼镜轻轻松松给你搞到。
找到了目的地,林路有些心不在焉的挨过一个下午的工作时间,卡着时钟完成打卡后火速离去,这一举动招陈薇的一个白眼,她刚打算和他说些事情的。
林路没有注意到这些,只顾得急急忙忙回家去拿手电筒和甩棍等必备品。毕竟现在是下午五点,再过2个小时天就要变黑了,留给他的时间可不多。
一般来说,城市垃圾处理最常用的有三种方式:填埋、堆肥和焚烧。前两种效果慢、占地广而且容易对周边及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后一种焚烧处理速度快,但对空气污染大而且必要投资也大。
林路要去的是胜利垃圾填埋场,创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经过几次扩建现在每天处理垃圾规模达3000t,用地1700亩。按纸条上的描述,韩强他们丢东西的地方就在离填埋场旁边不远处,一座小山的山底。
因为正忙着盘点赃物,统计案件,追查许多未知昂贵赃物具体来源,被他们丢掉的不值钱的这一类东西,警察们还腾不出手,来不及到这边进行搜查、取证、收集,这个空子,给了林路很大的机会。
由于不知什么时候警察就会赶来,到时在他们的翻找下,像红晶这类不大的东西很可能忽视,他的再寻找就会有很大的阻碍。就算是被他们找到了,林路要想拿回也是一堆麻烦,没凭没据如何取信警察,所以他必须在今晚完成搜索。
拿好装备,坐地铁转汽车赶到到填埋场时,天色此时已有些昏暗。沿着一条蜿蜒的水泥路,穿过尽头的一座村庄,他终于到达那座小山。
山上植被很多,高低不一的树木灌木显得郁郁葱葱,站在山上往下望去,成堆的垃圾被铺平展开,黑黝黝一片,此时填埋场坑里的机械和工人都已散去,显得很空旷,旁边的办公楼里也亮起了灯光。
借着手电筒的光照,林路找到韩强一伙做的标记,深一脚浅一脚的从山上走到了山下。山底有些阴森,杂草丛生,不时有窸窣声传来。
好在抛物地审问的很明白,山脚范围也不大,林路很快找到了被韩强他们所扔掉的垃圾,各种碎片散落一地。
这些垃圾这样铺张开来也好,正方便眼镜进行扫描,林路轻轻转动头部,由近及远有步骤的巡视,一切的扫描结果很快出现在眼前。
照着眼镜显现出的指向箭头,林路在一根小树底找到了红晶。看样子它被丢弃应该有段时间了,在树底下很不起眼,上面还覆盖了一层薄土,要不是最近余杭市下过一场雨给冲刷出来,凭借仅1cm的扫描深度还真没那么容易发现。
这次找到的红晶很小,才半公分大,周边还有许多参差不齐的裂缝,看样子这只是落地摔碎后较大的一部分,其他碎末无从得知跑到哪里去了。不甘心地继续往下、往周边又挖了会儿,果然还是没有发现,他只好作罢,悻悻的离开。
有句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林路发现在黑夜里上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山有些陡峭,灌木和小树不高,没有用来借力的地方,借着手电筒的那束光,跌跌撞撞,摔了几跤后才狼狈地爬到了路上。
路过村庄的时候,林路突然听到村中有户人家传来非常大的呼喊,夹杂些许的痛哭声,他有些好奇有什么事情发生,随着众多闻声赶过来的村民,林路走进一户三层小楼带围院的人家。
屋内一位17、18岁的男孩闭眼躺在地板上,颜面发情,不时四肢轻轻抽搐。旁边一位大妈坐在旁边正在失声痛哭,两位中年妇女搀扶着的她低声安慰,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抚摸男孩的头,焦急的低声呼喊他的名字。
“医生来了,医生来了。”门外传来一阵欢呼声。
一位身着白大褂,听说是村医的中年男子手持急救箱走了进来。
“都散开啦,我看看情况。”村医让围观众人让开空间,便于他施救和保持空气流通。
“今晚吃了什么特别的东西或药了没?”医生首先问道。
“没有,孩子今天一天没出去,都在家吃的饭,药也没吃。”
男孩父亲否认了这个猜测,村医看了眼老两口,发现他们明显无恙,也就没再继续询问,准备对病患进行查体,
明显可以看到,男孩意识不清,但无口角流涎,无尿、便失禁的情况。扒开眼皮,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左右,对光感敏锐。抬起男孩的手脚,全身皮肤青紫,发绀,但四肢均有自主活动。扶起头部,颈软,无抵抗,脸部嘴唇发青。趴下身在胸部按了几下,又到嘴边和胸口仔细倾听,两肺呼吸音粗,有痰鸣音,腹部平软,未触摸到包块。
最后从急救箱内拿出体温计测量体温并顺便按着男孩的手腕估测他的脉搏。
“我记得你家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来着?”情况基本摸透,村医起身问道。
“是啊,哎,这孩子从小就得了这么个病。”男孩的父亲看起来很难过。“但孩子做过手术,已经好多了啊。”
“这孩子平时就口唇青紫吧。”村医一副肯定的语气。
看男孩父亲点了下头,他又继续诊病:“体温36℃,脉搏120/min都正常,现在突然意识不清,四肢轻微抽搐,应该是犯癫痫了。来几个人把他抬到床上,过会就没事了。明早有空了再到医院去看看。”
“这没事了啊。好。好。家里老辈人没听说有得这病啊,怎么就又让我这孩子得了呢。”癫痫病还算常见,只是对自家孩子的遭遇感到心疼。
“这种病突发性的很多,一般没事的。”却是村医听见,给出了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