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门寺望海楼内,一僧、一道、一俗三位老者正在叙谈,伏在房顶上偷听的是张通、张芊芷和道济三个浑身都是胆的年轻人。
张通一眼就认出来了,那个俗家正是在阎王鼻子跑掉的武当帮帮主古田檀。
就听古田檀说道:“老当家的,让那两个小师父去解决张通那伙儿人能行吗?那帮人可不是吃素的,尤其是那个张通,上一次在我那武当帮,古某差点命丧他手,多亏我的惊天雷帮了我一把,古某这才捡了一条老命回来啊!”
“无量天尊,古老英雄,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他们跑了这么久的山路,人困马乏的,不会提防酒里面有文章的,放心吧,贫道这一小计一定会让他们乖乖就范的。”那个瘦老道奸笑着说道。
那个胖大魁梧的老和尚始终没有说话,耷拉着眼皮始终听着,猛然间,他眼皮往上一撩,露出两道精光四射的瞳孔,冷然说道:“弥陀佛,真让古老施主说着了,这一步咱们失算了,不仅没有迷倒他们,他们还来了,我说,房顶那两位客人,既然来了,就下来吧。”
房顶上的三人闻声就是一愣,这老和尚一定是精通鸡司晨犬守夜的功夫,听力甚佳,但是怎么说俩人呢?他们明明是三个人啊?难道是在诈人,是在瞎咋呼?
道济突然明白了,一定是老和尚听出了自己和张芊芷的动静,而张通的轻功已臻上乘,老和尚没有听出来,道济不禁在内心深处不住的赞叹二哥张通,武功修为远在自己之上啊。
按照张通和道济的本意,甭管老和尚怎么诈唬,俩人也不会动的,除非他亲自上房来查,到那时候,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用突然袭击的办法来对付他们下蒙汗药的这种手段,这就叫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哪知道张芊芷最先沉不住气,低声对张通说:“通哥,他们听出来我们了。”
尽管是低声,但在夜深人静的红门寺,凭望海楼内三位老者的武功修为,一下子就暴露了,张通无奈,苦笑了一下,只好拉着张芊芷与道济三人飘身落在二楼顶、三楼窗外的走廊之上,三位老者也纵出望海楼厅堂,六人在走廊之间东西向面对面。
“哈哈哈哈,老和尚好耳力,不过我们是三人,不是二人。”张通泰然喝道,显得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老和尚脸一红,身子倒退了一步,他行走江湖六十余载,在一次次的较量中,他从未丢过丑,这一次他屏息凝神,反复听也就听到了两个人的呼吸之声,甚至连一男一女他都听出来了,但是另一个男人他怎么也没有听出来,可见这三人之中,确切说,两个男人之中有一人的功夫相当了得,不可小觑。
他听张通说话铿锵有力,声如罄鸣,知道十有八九就是他没有听出来的那个人。
“年轻人,你姓字名谁?快快道来。”老和尚开门见山,直问张通。
“老当家的,他就是张通!”古田檀连忙插话道。
“不错,某家就是张通张子冲,我身边这位就是某家的结义兄弟、灵隐寺的道济师傅,这一位就是某的爱妻张芊芷,大和尚,你是何人?”
“哈哈哈哈,你问老衲嘛,告诉你也无妨,老衲就是本寺的住持僧,法号嗔嗔,我再提一位,名震江湖的莲花派掌门绰号“赛燃灯”的喃喃大师,那是老衲的师兄,老衲被江湖上送了一个小小的绰号,叫紫面菩提僧!”
“菩提”一词是梵文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盘的程度。涅盘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
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无上菩提等五种,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
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
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
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
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十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后世《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是一个世外神仙。由于孙悟空在三星洞里修了七年道,习了三年武就把灵宵宝殿揭了个底朝天。
虽然在张通时代没有《西游记》故事,但是菩提祖师在修行的僧道心中是有的。菩提祖师隐居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
“灵台方寸山”取首尾二字就是“灵山”,“斜月三星”乃是天上之物,暗指“天空”。把他们合起来就是:“天上灵山”。
而我们知道如来佛祖恰恰就住在西牛贺洲“天竺灵山”的大雷音寺内。这两座山名如此相像,既不是巧合,也不是后世的吴承恩编的,菩提祖师也是西方的一位尊者。而菩提乃是西方佛教的象征。菩提是开悟、智慧、神武、法力无边的综合象征。
博览群书是张通的一大特点,这一典故张通是知道的,这个嗔嗔大和尚如果没有非凡的武功,江湖中人也不会送给他“紫面菩提僧”的绰号。
另外,嗔嗔大和尚也提到了他的师兄就是莲花派的掌门,绰号“赛燃灯”的喃喃和尚。听小师叔郑亥极说过,金国女真族国师完颜如山联盟北方十三个门派结成长白山十三宗,这十三个门派被称为“五花八门”,也叫五派八门,五派指桃花派、梅花派、莲花派、参花派、白花派,八门包括白龙门、白虎门、白山门、白水门、白海门、白沙门、白刀门、白猿门等八个北方门派,这十三个门派都为金国效力,喃喃和尚是一个喇嘛僧,与桃花派的掌门大道教的教主无忧子刘德仁、梅花派的掌门太一教的创始人青松子萧抱珍、参花派的掌门静海神尼万劫师太等齐名。
张通心道:“看来今天的望海楼应该叫杀海楼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您的支持,是我的最大动力,恳请您在百忙之余持续关注、点击、推荐和收藏艾丈策所著长篇武侠小说《八卦遁甲》,真诚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