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崖之战在本章节里就到了紧关节要的时刻了.
白驼神魔欧阳杵臼从随从手里拿过灵蛇杖,这条蛇杖长有一丈二,杖头雕着个咧嘴而笑的人头,面目狰狞,口中两排利齿,上喂剧毒,舞动时宛如个见人即噬的厉鬼,只要一按杖上机括,人头中便有歹毒暗器激射而出。更厉害的是缠杖盘著两条银鳞闪闪的小蛇,不住的蜿蜒上下,吞吐伸缩,令人难防。
欧阳家的灵蛇杖是欧阳杵臼的祖上结合了少林派伏魔杖法和蜀中唐门的用毒、西域昆仑派的武功,花费几代人的精力研制出来的,颇为霸道。
伏魔杖法据说是少林寺的始祖达摩祖师所创的佛门护法武功之一。当年达摩祖师将此功传给少林寺高僧空凡,空凡又精心研究,再加以增益,演成九十六路杖法,每一杖打下,都有千钧之力,而且杖头杖尾都可用以打穴,劲力至猛至刚,无与伦比。但这种杖法十分损耗内家真力,若然演完九十六路杖法,必得大病一场。所以,若非碰到生死关头,决不轻易使用。
而欧阳杵臼的祖上曾经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因偷窥到伏魔杖法而着魔苦练,被少林寺达摩院执事僧发现,报经首座,逐出门墙。该人又投靠西域昆仑派,用尽心机学到昆仑派的绝艺,而后杀了昆仑派的掌教,盾回白驼山庄,偷偷专研而形成灵蛇杖法,再传几世,传到了欧阳杵臼这一代,毕竟失去了原样,严格讲,现在的灵蛇杖法不应该是欧阳派,应该是杵臼派,因为用毒是欧阳杵臼新加上的,而且灵蛇杖也是欧阳杵臼研创的。
灵蛇杖法共分为三段,每段三十二招,一段比一段厉害。第一段的三十二招一过,第二段的三十二招紧接而来,每一招用的都有独到之处,威猛有如开碑裂石之能、伏虎降龙之妙。
张通看欧阳杵臼使用的是灵蛇杖,而自己使用的是真武剑,对方的兵刃长大,而自己的兵刃相对短小,明显的,在兵刃上,自己不占优势,更为重要的是,他见灵蛇杖杖头怪异,知道对方不是使用暗器就是用毒,明显的,自己就吃着亏。
突然,他灵机一动,自己在叠云峰练功的时候,曾经跟小师叔郑亥极练过一种杖法,他想起叫太极大魔杖。达摩杖,相传为禅宗初祖达摩平日为强身、防身所创,后经历代僧人不断探索、锤炼、完善,成为独具风格的器械套路。
后由天师教将太极的奥理、运动风格与达摩杖融合在一起,形成天师教独具风格的太极达摩杖法,作为天师教弟子平时练功用的基础功夫。
张通深明一点,比武的关键不在于什么招式,而关键在于打败对方和不被对方伤到,随心所欲地发挥是最上层的境界,也就是说要运有形于无形,运无形与有形。
他也深深记得岳父张守真传授给他乾雷剑法曾经对他说过的话:“孩子们,这一多来,都是为父给你们喂招或者你们兄弟对练,都怕把对方伤到,并且我们使用的都是同一路剑法,但是将来你们到了江湖中遇到对手,对方轻则是为了打败你们,重则为了置你于死地,而且对方武功路数你也很难预先知道,所以,今天为父告诉你们,我天师教武功有六字箴言。即:静、变、稳、准、疾、忘。”
往事历历在目,这让他忽然有换一个长家伙试一试的想法。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强敌,他竟然敢放弃使用自己的熟练兵刃,一试陌生武器。
张通环顾左右,一眼就相中了巴山派南护法、现在已经刚被巴卡让升为总护法的桑瑞龙手中的大枪了。于是他把手中的真武剑交给道济保管,转身来到桑瑞龙跟前:“桑总护法,把你大枪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哈哈哈,行啊,张公子,别说临时借,你就是要了去,桑某也不会说个不字,只不过,我这大枪可不轻巧啊,你临时换兵刃,行吗?”
“哈哈哈哈,对付高手肯定不行,对付这老糟头子,没问题!”
“好哩,接着!”说罢,把大枪扔给张通。
咱们前文提过,桑瑞龙的大枪重达一百二十斤,这么一扔,分量就更大了。
好个张通,侧步闪身,让过枪头,伸右手,“砰”的一声,抓住枪杆,拿在手里,“扑棱棱”抖三抖、颤三颤,大枪立现数十个虚实相合枪头的一团枪花,张通觉得甚是顺手,桑瑞龙在旁边真是口服心服,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这一手,自己肯定是练不到就是了。
使大枪的,抖出的枪花枪头越多,水平越高,就这杆一百二十斤重的大枪,桑瑞龙练了数十年仅仅能抖出十几个枪头的枪花,而张通刚接手就能抖出数十个虚实相合枪头的一团枪花,真是不可思议。
张通用大枪一指欧阳杵臼:“呔,欧阳尊使,你进招吧!”
站在对面的欧阳杵臼现在是又惊又气又恨,张通年纪轻轻竟然这么不好对付,瞬间就能察觉兵刃上的劣势,更为可恼的是,张通这么不拿自己当回事儿,临场更换一种自己不擅长的兵刃,这分明是根本就没瞧得上自己。
老家伙也不多说了,举灵蛇杖当头便砸,张通擎大枪接架相还,二人你来我往,就站在了一处。等真正打上了,欧阳杵臼才明白,原来张通使的虽然是大枪,但不是大枪的套路。大枪的主要打法是扎,而张通主要是打。难道他拿大枪当棒使用?
又打了几个回合,欧阳杵臼明白了:张通用的不是枪法,也不是棒法,而是杖法!
什么杖法呢?达摩杖?是,又不太像,要说是达摩杖吧,走的却是九宫八卦步伐,要说不是吧,招数上还有许多是达摩杖法,而且还有许多杖法与自己的杖法极其相似,欧阳杵臼这回真有点发毛了:张通这小子是人是鬼?要说是人吧,二十来岁的年纪就有这么高的造诣,而且似乎对自己的招数了如指掌。要说是鬼吧,不可能啊,大白天哪里来的鬼?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欧阳杵臼哪里知道,张通使的是太极达摩杖,两套杖法的源头都是达摩祖师,当然很多相似之处了。
书中暗表,太极达摩杖运动风格独特,编排精巧,朴实无华,注重实战。从运动风格到搏击招法。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太极达摩杖的演练,既要体现出太极中正安舒、松合飘柔、柔中寓刚、形神合一的独特韵味,又要贯穿达摩杖招法精巧、防守严密、攻击凌厉的技击精髓,达到“意动杖随身法灵,攻防自如任意行。人杖合一鬼神惧,柔若飘鸿刚雷霆。杖游周身巧变化,专攻要害不留情,偶遇强敌何所惧,一杖可敌百万兵。”的境界。
太极达摩杖,在达摩杖法的基础上,融合太极武术法理和运动风格,形成内外合一,刚柔并济,舒缓自然,巧妙精悍的独特器械套路风格。在打斗中,动作沉稳、柔顺,柔若飘鸿,刚如雷霆,身如狡兔,杖如游龙,慢则如行云,快则如闪电,快慢相阃,攻防自如。
太极达摩杖兼备钩、镰、拐、棍的特点,两头兼用,灵活善变。它沿用了原有达摩杖的勾、挂、架、抱、拨、撩、崩、点、击、戳、劈等技击招法,突出了太极武术的运动特点,使其具备了独特的搏击实用价值。
太极达摩杖的搏击技法,招法简捷、实用,攻防兼备,指上打下,指左打右,招招相连,环环相扣,招法紧凑、严密,灵活善变。招法转换设计合理,杖法运行线路流畅,劲力忽隐忽现,虚虚实实,变化莫测,招招针对人体的薄弱部位:“上打头。下扫跟,两边截腕。中扎心。”具有较强的实战用途。真可谓:“达摩杖法融太极,内外结合显神奇。刚柔缓急随势变,巧打连环莫迟疑。杖杖指向彼要害,瞬间轻松胜顽敌。”
太极达摩杖在使用过程中还有两大关键项:
第一个关键项就是要刚柔相济,内外合一,要处理好刚与柔的关系。在器械打斗中,对柔韧性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水准者,很难把握分寸。因为器械自身都具有一定的重量,使用者在运动中要有效控制器械,就必须运用一定的臂力和腕力。如果用力不当,就很容易导致身形呆板,动作僵硬。要达到运动中柔中寓刚,刚柔相济,首先要精神放松,做到金神贯注,心静神凝。心急则神乱,神乱则身散,导致身形散乱,关节僵硬,肢体笨拙,影响了招法的灵活转换;其次,要做到肢体柔而不软,刚而不僵。意即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一阴九**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尤觉硬,四阴六阳显好手,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
太极达摩杖是内家与外家的融合,是内功与外力的统一,要注意内外兼修,不断积蓄、提升精、气、神,将内在的功力,通过杖释放出来,达到内与外的统一、功与力的融合。
第二个关键项是要招法鲜明,注重实战。武术与体操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武术的搏击实用性。达摩杖法,其招法都是严格依据杖的结构特点,按照搏击实战要求设计的,具有很强的实战效果,因此,要充分体现其动作的意图。把其中的搏击技法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也惟有此,方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精要,逐渐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地。
无论多么高的武功,多么深的造诣,在与敌相斗的时候,一定要心静,处事不惊,不能急躁,否则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欧阳杵臼尽管非常清楚这个道理,但他感觉到今天这场打斗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他现在已经不想胜不胜了,而是考虑能不能把命保住了。
猛然的,欧阳杵臼突然想到,自己的毒暗器为啥不用呢?他暗骂自己老糊涂了,自己灵蛇杖杖头雕着面目狰狞、咧嘴而笑的人头里,口中两排利齿上喂着剧毒,舞动时宛如个见人即噬的厉鬼,只要一按杖上机括,人头中便有歹毒暗器激射而出。更厉害的是缠杖盘著两条银鳞闪闪的小蛇,不住的蜿蜒上下,吞吐伸缩,这些都是致命的杀招,自己咋不用呢?
想到这里,老家伙加急了步伐和招数,打来打去,打去打来,突然,瞅准一个机会,他手指一按杖上机括,只听“啊”的一声,立时红光崩现!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文详述。
您的支持,是我的最大动力,恳请您在百忙之余持续关注、点击、推荐和收藏艾丈策所著长篇武侠小说《八卦遁甲》,真诚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