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里经常提到侠客、剑客,侠客,又称侠士、游侠、豪侠,或单称“侠”,中国古代社会一类身份特殊的人物,他们通晓武艺,行侠仗义,抱打不平,慷慨好施。侠客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主题,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好汉。
侠客待人接物立身处世,往往有以下部份或大部份特点:个性鲜明,意志坚强,坚守信念;为人公正,伸张正义,具有正义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救急扶危,乐于助人,慷慨轻财,无私利他,不惜舍己救人;忠于知己,勇敢坚强,诚实可信;无视法纪,常诉诸武力,有时好勇斗狠,破坏社会秩序;为了原则和道义不惜牺牲,视死如归;爱惜名誉,如受冒犯,誓必报复,有时做事轻率;生性傲慢,放荡不羁,不受约束,不肯屈居人下,反叛放纵,个人主义,不顾社会整体。
而实际上,“侠”的发展因立场和时代不同,他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侠”的繁体字为“俠”,说文解字意即挑起、掩护、遮挡小人物的大人物。侠客以北方人较多,也许因为中国北方接近游牧民族的领土,受其勇武的习俗影响。
侠客由个性和作风而界定,并不属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和日本浪人有点相似,出身各式各样,职业各有不同,包括官员、将领、商贩、农夫、医生、士人、屠夫或无业等等。
侠客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当时局势动荡,侠客应运而生,保护弱者维持秩序。当时天下分裂,一些侠客离家远游,周游各国,称为游侠,权贵往往收留许多门客,包括侠士,如信陵君魏无忌就收容许多游侠。早期侠客社会势力较大,有些侠客有许多部下、追随者和族人,忠心耿耿,连群结党,人多势众,声势浩大,号令一方,如西汉时的朱家、剧孟、郭解等等。这种侠客往往称为豪侠。
汉高祖游侠出身,非常敬重侠客。西汉初年,朝廷招纳了一些豪侠为官,如西汉时的灌夫、陈遵,都官拜太守。豪侠亦往往与官员结交,成为地方官府的吏役,甚至做地方官的爪牙。但从汉景帝开始,那种势力特别强大的豪侠,朝廷视为对皇权和秩序的严重威胁,设法打击,诛杀许多豪侠,汉武帝更是大规模有系统地剪灭。
自东汉起,那种人多势众号令一方的豪侠很少出现,只是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一些豪强扩充武力,有许多人投奔追随,号令一方,也堪称豪侠,如三国时的刘节、东晋时的祖逖。由于中国社会趋向重文轻武,武装的豪族渐渐消逝,侠客之间的联系趋于松散,大多单人匹马,独来独往,甚或出没无常,没有地方势力,有时号称剑客。
侠客在唐代以前社会地位较高,宋代以后大不如前,六朝唐代都有不少歌颂侠客的诗歌,但自宋代起,衷心赞美侠客的诗歌很少出现。
侠客一般是习武的,但有时也包括不习武的人,广义来说,只要做事有侠义之风就算是侠客。侠客的领袖,或赡养侠客的人,往往被视为“侠”,如战国四公子。后世财雄势大,能结交和号召侠客的人,也称为“侠”或“任侠”。有些士大夫,未必习武,但待人处事有侠义精神或侠义之风,受赞誉为“侠”。
侠客的评定与现在的工程师、会计师、执业药师、执业医师、中科院院士、诺贝尔奖等职称名誉的评定不一样,没有专门审核侠客的组织,有的是江湖的公议、有的是门派议定的、也有的是自己定名,侠客的政治立场也不一样,比如在南宋,大宋朝一方,江湖上有侠客,大金国一方也有,两者对立,孰对孰错?没有定论。所以较为混乱。
且说辽南长松岛隐逸大侠林权林筑基,凭借自己一双肉掌,接连击败了巴山派的西护法、巴山派掌门巴卡让、全真派的谭处端、马钰四人,四人都受了掌伤,尤其谭处端受伤最重。
得势之后,林权也有点飘飘然了,于是大放厥词,矛头直指张通。
张通早就想过去打他丫的,只是被道济拉住,道济的意思张通也明白,自己是众人的主心骨,必须保存实力,后面还会有大战,那个被称作尊使的肯定不是个善茬。
尽管王重阳的武功也属上乘,但是不到万不得已,张通是不会让这位伯父出手的。王重阳要兴起全真教,将来全真教大业任重道远,王重阳输不起,一旦输了,想把全真教撑起来那就难了。
尽管很生气,但是张通依然能泰然处之,他把真武剑交给道济保管,浑身上下收拾得干净利落,因为林筑基使用双掌,所以自己也是赤手空拳对阵林筑基。
在刚才林筑基与巴卡让等人比斗过程中,张通发现林筑基所使的是在五行拳基础之上改编的五行掌。
五行拳是根据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形意特色结合五行八卦阵的阵法而创立出的,五行拳最早出现在宋朝由陈抟老祖传出。此拳必须结合五行八卦阵的阵法才能得此拳法精髓。因为张通在悬棺古洞中所得的睡功秘籍夹缝里就有五行拳的拳谱,陈抟老祖也注明了五行拳只传了火龙真人贾得升。
所以张通判断林筑基可能与贾得升有些渊源。五行拳,属内家拳,有《内经》之艺的誉称。以金、木、水、火、土次第与劈、崩、钻、炮、横五种拳法对应。五行,是古人对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总称。它们的含义在历史上是发展着的。开始的时候,它们是代表着构成宇宙的五种基本物质元素,后来人们又延伸其含义,分别赋予了特定的属性,又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说理工具和逻辑推理符号。
张通站在林筑基对面,用手点指林筑基:“林筑基,我来问你一件事,华山火龙派的火龙真人贾得升跟你有什么渊源?”
“哼哼哼,我不认得什么贾得升!”
“你刚才使的是五行掌,这是想当年陈抟老祖独传给火龙真人贾得升的,你敢说不认识?你师父是谁你敢说吗?”
“姓张的,咱俩比的是功夫,跟师学渊源没有关系。”
“哦,我明白了,一定是贾得升老真人叛教的弟子传给你的。”
一句话刺中要害,林筑基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真让张通猜对了,想当初火龙真人的弟子当中有一个弟子叫阚振光,因**民女被贾得升重打四十法杖之后逐出师门。这个阚振光不敢留在华山附近,就远走辽南,把五行拳改成五行掌,收徒立派,成立了辽南派。林筑基就是阚振光的后人所授。
“林筑基,如果你要说是贾老真人的后学,我还真就不能下狠手,因为某家就是贾老真人的遗传弟子,从辈分上论,你至少得是我孙子辈的,看来某家今天要替师尊清理门户了!”张通推断着故意气林筑基。
“你,你简直是信口雌黄!”林筑基果然中计。
“林筑基,今天你张祖师爷就用正宗的五行拳**一下你的五行掌,也不是某家说句大话,要有一招不是五行拳,就算小爷栽了!”
“张通啊,你也太狂了!你接掌吧!”林筑基气往上撞,右手五指自然分开略弯曲成抓掌,身子往上一纵,劈面用五指尖抓击张通面部。
张通口称:“来得好!”右手拳探出架住林筑基右手掌,左手拳一个拨草寻蛇,直击林筑基的右肋,林筑基连忙上步闪身,躲开张通的左手拳,同时一转身,左手掌直击张通后背,张通听声辨势,一个黄龙大转身,又与林筑基对面大战。
《内经》按五行特性分别将其纳于五藏,如肺属金、肾属水、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六腑亦分别按表里关系含于五藏,用来阐明五脏六腑的生理特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生克制化,秩序井然,使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行拳有劈、钻、崩、炮、横五式,分别应于金木水火土五行。练此五式,可分别有利于肺、肾、肝、心、脾五藏。漫步周天则是利用其机制,在更符合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强化引导和五脏六腑相联属的经络和部位,尤其是贯通任督二脉,实现真气周天运行为主导,进一步带动全身真气的旺盛通畅运行。五行拳有“三顶、三扣、三圆、三敏、三抱、三垂、三曲、三挺”八原则。也称形意拳的“二十四法”。
五行拳有自己独特的招式口诀,其口诀为六大式,具体如下:
其一、三体式:悬顶坐步根为磐,凝神调息抱丹田,规矩皆源三体式,下合地气上通天。
其二、劈拳式:金生水来水濡金,肺肾两家本相亲,劈开火山通丹灶,钻出肾水返昆仑。
其三、钻拳式:钻拳形似水中波,引来肾水济心火,和风吹动天边月,静观织女传玉梭。
其四、崩拳式:崩拳好似箭离弓,消息全凭后足蹬,纳得肾水荣肝木,松肩垂肘气自平。
其五、炮拳式:裹手丹田发从心,漫步周天消息真,春风送暖心花放,神清意缓醉熏熏。
其六、横拳式:两膀轻松头顶悬,腰轴转动运丹田,气通两胁肝脾健,力发章门似涌泉。
张通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配合七星、梅花盘步、结合劈打盘推扫五种功法而接连使出一套气势连绵、刚柔并济的五行拳法,其拳势搬转、磨身进退,身如磨盘,以腰轴转,整进整出,走五段五个方位,拳打自如,一擘东方甲乙木,二打南方丙丁火,三盘西方庚辛金。四推北方壬癸水,五扫中央戊己土。
打来打去,打去打来,刚交五十个回合,只听“啪!”、“啊!”有人应声栽倒。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文详述。
您的支持,是我的最大动力,恳请您在百忙之余持续关注、点击、推荐和收藏艾丈策所著长篇武侠小说《八卦遁甲》,真诚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