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屏夜夜,苦指忙飞灯怕灭,闪晃脖筋,蓄水烹茶暖自心。
陈说卷卷,入境缠绵难倦厌,自我陶陶,未酒酌尝醉乐遥。
填一首《减字木兰花》,抒发一下写书的感受。《减字木兰花》亦称《减兰》,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每句不同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艾丈策接着描述长篇传统武侠言情小说《八卦遁甲》。
话说在武当山阎王鼻子武当帮的花园子里,道济打败了葛天筹,古田檀正要安排下一个出场斗道济的人选,只见古小三从外边慌慌张张的跑进来,说话都差了音了:“不、不好啦!出大事了!”
“什么事这么惊慌?”
“回帮主的话,我说了您可别着急?!”
“哎呀,娘的快说吧!你要是再这样,我一掌拍死你!”
“那我说了,古家坨那边——”
“怎么啦?娘的快说啊!”
“刚才古环儿来报,说咱的武当门总舵被人给烧了,二老爷、咱家大爷、两位大奶奶、冯大舅爷,还有总护法,全都、全都——”
“全都怎么啦!?”
“全都让人给杀了扔进火堆里烧了!”
“哎呀!”古田檀一听,就觉得天昏地暗,一屁股躺坐在太师椅上背过气去了。
他那几个徒弟一阵慌乱,掐人中的、喷水的、按前胸推后背的,乱作一团。就在这个时候,木桩之上绑着的人急着悄声喊道济:“哎,道济师傅,你还不救我,你等什么时候?”
道济一听对呀,这还绑着一个人呢,他连忙上前去解那个绳索,解了好一阵子也没解开,还是个死扣,他急忙拔出锦麟透甲锥,用锦麟透甲锥的刃槽去割绳索,也怪,锦麟透甲锥的骨环发出呼呼的声音,道济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其实锦鳞蚺是属于上古神物,锦麟透甲锥就是张守真用锦鳞蚺的尾骨和玄铁打造的,而这个尾骨又被称为“如意钩”,属于至淫之物,见了女人就马上反应,即使现在锦鳞蚺已经死了,但是这些个骨环仍然存在灵性。
道济使用锦麟透甲锥刚刚把绳索隔断,就被古田檀的徒弟们发现,几个人围住道济和那个女人,这时候古田檀也醒了过来,咬牙切齿的说道:“快,把古环儿给我喊上来。”
不大一会功夫,古环儿来到古田檀面前,单腿打千儿给古田檀见礼。
“古环儿,你说,你们二老爷和大爷他们是谁杀死的?”古田檀眼露凶光,狠狠地问道。
“回老帮主的话,是龙虎山天师府张天师的姑爷张通打死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们争斗的时候,我就在旮旯猫着,那个张通没有看见我,我倒看的清清楚楚,还有两个老头做帮手。”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古环儿就把古凤禅等人联系萧氏三兄弟劫了张通的车马、张通夜探古家坨、古田溪出现、露底与大金国的关系、张通夜杀众人整个过程叙说了一遍。
“那个张通现在在哪?”
“他们已经走了,赶着他们的车马走的!”
“天师府!张守真!张通!老夫与你们势不两立!”古田檀眼睛里冒火,牙齿把嘴唇都咬破了。
道济也听见了古环儿的叙说,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于是双掌合十,面向西方打稽首,口中默念:“多谢佛祖庇佑,我二哥张通终于平安无事!”
没想到道济的这一动作让古田檀看到了眼里。
“道济,你在那干什么呢?”
“阿弥陀佛,贫衲在感谢佛祖啊!”
“感谢佛祖什么?”
“感谢佛祖让恶人得到报应,让贫衲二哥张通平安无事喽!”
“啊?!你和张通认识?”
“不错,张通是我的结义二哥!”
“啊!哎呀!道济啊,今天弄不死张通,老夫弄死你也算是给我的兄弟和孩儿们报仇了,来来来,道济,老夫与你大战三百合!你拿命来吧!”
此时的古田檀,就像一条受了伤的疯狗一样,抄起了大宝剑就要与道济厮杀,真要是动手了,那道济真就有危险了,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就听见房上有人高声呼喝:“道济贤弟,不要担惊害怕,小兄张通到了!”
瞬息之间,话到人也到,只见一道白影飘落到众人面前。
一听张通来到,道济喜不自胜,连忙兴奋地打招呼:“二哥!”
张通点头致意。
那个曾被绑着的姑娘也仔细地打量张通。
一声惊喝,把古田檀吓了个够呛,他抬眼看,只见对面飘落一个俊朗少年,只见他头戴皂绢软裹四角幞头,身穿玉白色丝织剑袖英雄氅,细腰乍背,双肩抱拢,腰系丝绦,足登抓地虎的快靴,往脸上看,面如冠玉,两道浓眉斜插入鬓,一双大眼炯炯有神,鼻如悬胆,齿白唇红,手中擎着一口真武宝剑,蓝瓦瓦惊人二目,碧森森令人胆寒。
“来者何人?”古田檀问道。
“华山火龙派弟子张通!”
“什嘛,你就是张通?!”
“正是某家!”
“古家坨那把火是你烧的?”
“正是!”
“我兄弟古田溪、我儿子古凤禅他们都是你杀的?!”
“然!还有你俩儿媳妇,一个冯德雷、一个李奉春!”
“哎呀,小辈,你也太狠了,我问你,他们跟你有何仇何恨,你竟然下此毒手?”
“只要是投降金狗,为金贼卖命的就都是我的仇人,我必杀之!”
“好,你有种!今天让老夫来领教领教张大侠有多么俊的功夫!”
“老匹夫,你们兄弟二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我今天要为大宋锄奸,为百姓除害,你们在两个狗窝我都给你掏个干干净净的,连个小耗子崽子都不给你留!”
这把古田檀给气得,就剩下哼哼了。他一按绷簧,仓啷啷拽出那把宝剑,花园之内就打了一道厉闪,张通一眼就看出来了,七星龙渊剑!
一看见七星龙渊剑,马上就勾起来张通的一件往事,记得在龙虎山叠云峰上习武的时候,小师叔郑亥极经常去看他,爷俩经常在一起谈论兵器,据郑亥极讲,神州大地之上,被人们千古传诵的宝剑最著名的有十把,分别是轩辕夏禹剑、湛卢剑、赤霄剑、泰阿剑、七星龙渊剑、干将、莫邪、鱼肠剑、纯钧剑、承影,其中七星龙渊剑排位第五。自己如果把这口七星龙渊剑夺过来送给小师叔,用以报答小师叔这些年给自己的恩德多好啊。
七星龙渊剑又名龙泉剑,是一柄诚信高洁之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大剑师所铸。欧冶子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故名此剑曰“七星龙渊”,简称龙渊剑。唐朝时因避高祖李渊讳,便把“渊”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龙泉”,简称龙泉剑。
欧冶子诞生时,正是东周列国纷争时期。他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了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了中国冷兵器之先河。史载他为越王铸了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剑,是中国古代铸剑鼻祖。
此剑铸造技艺固然精湛,但它的闻名还在于一个无法知道真实姓名的普通渔翁:鱼丈人。
春秋时,名将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荒不择路,逃到长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波涛万顷。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
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另有一传说,有座东华山(丰县境内)。虽然不大,但也奥妙神奇。前山里有金磨,后山(也叫龟山)会屙元宝。山里风景优美,变幻无穷,什么“仙人洞”、“飞来石”、“松崖滴翠”......是游人观景玩乐的胜地。更有老龙泉一眼,日夜从石洞中流出潺碧水,山中古树野花,景色如画。
老龙泉虽然不大却很深,有人将脖子上系了红绸、做了记号的一群鸭子赶进老龙泉洞里。仨月后,这些鸭子竟出现在东海里。因此人们说华山的老龙泉直通东海里的老龙宫,虾兵蟹将和镇海小龙也曾在华山的老龙泉出没。老龙泉不是个凡地方。
少年刘邦常到这里来游玩。他几次都见一白发老翁在老龙泉边叮叮当当地打铁,而且每次总是烧打那块半截砖似的铁。刘邦感到奇怪,问老翁道:“老爷爷,您为啥总是烧打这块铁?”老翁看了他一眼说:“刀在石上磨,钢在火中炼,不经千百次锤炼,怎能成块好钢?”刘邦又问:“您要锤炼多久?”“七七四十九天。”刘邦听了感到惊奇,又问道:“老爷爷,您炼了这块钢做什么用?”老人告诉他:“要打一把剑,送给皇上。”
刘邦一听,把嘴一撇道:“哼,您敢把杀人之物送给暴君呀?还不如送给我呢!”老翁笑道:“不是送给当今的皇上,是一位未来的真龙天子......”刘邦自幼爱武,渴望得到一把好剑,就不假思索地说:“我就是未来的真龙天子,打好就送给我吧......”老翁哈哈一笑:“你这孩子,胆子不小啊......”刘邦说:“当今的皇帝老儿也没啥可怕的。”老翁微微点头,说道:“嗯,打好这把宝剑,就送给你。”刘邦高兴地说:“老爷爷,我谢谢您啦!您什么时候能打好啊?”老翁与他约定了时间,并叫他独自一人四更到、五更回,要试试他的胆量。刘邦谢过老翁回去了。
按约定时间,刘邦独自一人摸黑翻山来到老龙泉边,见老翁正在灯下等候。刘邦问:“宝剑做好了吗?”老翁笑道:“你看!”说着从红绸里取出,抽掉剑鞘,只见那剑刃、剑端如空中闪电,光芒四射,寒气嗖嗖,实属世间罕见的宝剑。
老翁将剑插入鞘内,递给刘邦说:“相中了吗?”刘邦喜出望外,双手接过道:“太好了!”磕头谢过老翁。他又看看柄,只见上面雕着一条龙,并有“龙渊”二字。老翁说:“你试试如何?”刘邦抽出龙泉剑,舞了一通,老翁连连点头称赞,并交代说:“你要好好带在身边,将来定有大用。”说罢递给刘邦一封书信。刘邦接过,只见上写着:
“斩妖避邪杀贪官,除暴安良万民欢。有朝一日登龙位,要靠三尺龙渊剑。”刘邦转脸看老翁,老翁已无影无踪了。后来,刘邦在芒砀山斩蛇起义,就是用的这把龙渊宝剑。
之所以有这样的传说流传下来,就因为七星龙渊剑太有名了。
想到这里,张通已经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想方设法把这口七星龙渊剑拿到手,然后让十大名宿中的任两位护送到龙虎山交给小师叔郑亥极,让小师叔夙愿得偿。
张通刚要上前动手,后面那位被道济救下的姑娘说话了:“张公子,一定要小心,古田檀有一种暗器叫轰天雷,特别厉害,你一定要小心啊!”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