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石室中的密洞,张通有张芊芷的陪伴,在长明灯下钻研陈抟老祖遗留的五禽八卦阵阵法秘籍,他属于一点就明的武林奇才,一部五禽八卦阵阵法秘籍顿时解开了他几年来对八卦阵法的种种疑惑,使这个博学多才的青年才俊越看越兴奋,越学越精神。
身在一旁的张芊芷没有打扰自己的爱郎,看着他一招一式的在演练着秘籍中的阵法,口中念念有词,忽而眉头紧锁,忽而面露喜色,忽而扶额深思,忽而口中赫赫有声,是那么样的投入,是那么样的用心,她最喜欢的就是他的这么精神。
她知道,此刻,自己的爱郎一定是大有所获,她并不非要自己的爱侣有多么功成名就,但是,只要是他喜欢的,她就会毫无怨言的去支持,他也更知道,自己挚爱的通哥可以说是人中龙凤,注定会有一番作为,注定会超凡脱俗,而作为他的妻子,默默地支持、无私地奉献也是她的最大乐趣。
“哎呀,太好了!”张通的一声惊呼打断了张芊芷的思绪。
“怎么了,通哥?”
“芷妹,你看,这本秘籍当中还有一套无极掌法!”
“哦,是么?”张芊芷凑过去一看,果然,在秘籍的中间页次上有一页绢上非常清晰的写着四个大字“无极掌法”。
“难怪这本秘籍这么厚,原来还有这套无极掌法。”
“通哥,既然是陈老祖留给你的宝贝,你就借着这明亮的灯光、静静的夜色赶快钻研这套秘籍吧!”张芊芷知道张通更是一个武痴,发现一套秘籍不把它弄懂弄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只是这样就冷落了爱妻你啦!”
“哎呀,通哥!你我夫妻还用说这个?”张芊芷笑着,又接着打趣道:“官人赶快练功吧,为妻正好可以借着灯光观赏官人演武!”
一席话说得张通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伸出双臂搂了搂自己心爱的芊芷,拍了拍纤美身躯的俏肩,而后又回到了密室石壁凹槽的长明灯下,捧起这部秘籍,认认真真的研读这部无极掌法。
“无极”原指“无边际,无穷尽”,也指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指称道的终极性的概念。“无极”语出《老子·二十八章》:“复归于无极。”意即道家的概念。指无形无象的宇宙原始状态。
张通曾经研读过北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知道周敦颐是根据陈抟老祖的《无极图》,在其《太极图说》中把道家“无极”概念引入易学中加以改造,井作了新的解说。
《太极图说》以“无极”为先天地而存在的实体,提出“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的命题,有“有生于无”之意。以“无极”作为万物之本源。“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周氏用无极观念,是取其虚静的性质,以静止为无极的本性,太极的运动,来于无极的静止。归于无极的静止,太极的运动是暂时的,相对的,而无极才是永恒的。他构筑了一个宇宙发生演变过程:无极、太极、阴阳二气、五行之气、万物和人类。
现代科学认为,在大约一百五十亿年前,宇宙还未诞生,虚无缥缈,宇宙还处于一种没有前后,没有左右,没有上下,没有中心,没有边界的混沌状态。这与上古华人对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状态的抽象理解不谋而合。
老子在《道德经》中亦提到“无名天地之始”。意思是说有天地之前就是一种什么都没有的状态。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之为“无”。
由于上古时代还没有发明纸笔墨,只有竹简和刻刀,为了尽量节省竹简,古人发明了一种极度简化的文本格式――“文言文”,古圣先贤在文言文中把这种抽象理解的混沌状态称之为“无极”。
无极即道,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无极,本来是老子用以指称道的终极性的概念。这是第一次出现无极的概念。陈抟老祖也认为,虽知道洁白,却安守于昏黑,便能做天下的模式。能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性不相差失,性回复到不可穷尽的真道。所以无极的原义就是道,指道是不可穷尽的。
以后道门人士,都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无极的概念,但在不同场合引伸的侧重点稍有不同。古人早就知道世界无边无际,无穷之外,还是无穷。无极便是无穷。陈抟老祖认同汉代的河上公《老子章句》认为复归无极就是长生久视的道理。依道门观念,与道相合,才能长生久视,因此将无极解释成道,或者解释成长生久视,是一致的。
道是无限的。天地开辟之前,它已经存在了无限的时间,而且会永恒地存在下去,空间上它也是无限的,不局限于任何一个具体的区域。因此用无极的范畴称道。在宇宙演化的角度使用无极一词,常与太极对举,指比天地未辟、但却是天地直接起始的混沌更加古老、更加终极的阶段,这一阶段,就是道。因此,无极是太极的根源。修道者都追求与道合一,道门术语称与道合真,在具体机制上便是返回到元初的终极的状态,这就叫做复归无极。
陈抟老祖在无极掌法的前言部分,用清晰明了的话语阐述了创立无极掌法的理论依据,只有具备了这一理论高度,才能学好无极掌,并且发挥出他的真正魅力来。
张通继续翻阅秘籍,一段无极掌法口诀跃然绢上:
无极神掌世无双,玄机妙理内中藏。
万般变化归元始,气运周天聚瑞祥。
无极太极混沌起,易有太极走阴阳。
大开大合晓宇宙,天包地如卵里黄。
青白朱玄四象掌,东西南北有灵扬。
三画六画两八卦,六十四路衍茫茫。
......
全部口诀一共八八六十四句,全部是江阳辙贯口,便于记忆。尽管如此,倘若外行人看到,真若玄玄天书一般,即使道行不深的一般习武者也难懂其中的精华所在。
然而张通就不同了,他对各种经纶易理颇为精通,对武学的造诣更是深不可测,因而这部秘籍较易理解,加之与口诀同步的各种招式图谱,更是让他灵台澈明,不到一个时辰,就把一部无极掌法的八百九十六字口诀记得滚瓜烂熟,甚至是倒背如流。
张通放下手中的秘籍,静身运气调息,随后按照无极掌法的口诀一招一式的开始演练起来,一开始,招式缓慢,张芊芷就感觉张通的动作像过年社戏里的玩偶一样,动作呆滞、迟缓,特别滑稽可笑,真不知道通哥在弄什么玄虚。
慢慢的,张芊芷发现张通的动作在加快,而且招招式式也从未见他练过,动作徐缓舒畅,演练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
须臾间,只见张通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真是劲断意不断,劲起如大海,滔滔而不绝,挥洒自如。
此时的张通,一意一念,一举一动,皆随心所欲,忽而如行云流水,忽而如猛龙现身,忽而如波浪翻滚,忽而如雷鸣阵阵,张通的周围已经形成一团白雾,把张通紧紧裹在其间,风声不断、大开大阖之象骤现。
猛然间,张通一掌抛出,一阵巨风把供案之上的秘籍呼啦啦刮起,在书页的快速翻转过程中,张通、张芊芷二人几乎同时发出“啊”的一声!
那么,究竟他二人又看到了什么呢?
且看下章分解。
您的支持,是我的最大动力,恳请您在百忙之余持续关注、点击、推荐和收藏艾丈策所著长篇武侠小说《八卦遁甲》,真诚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