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坚长久以来都是给人以大老粗的形象的,可是又有谁知道经过江南水乡滋润的他,早已不是当年张口闭嘴打打杀杀的莽汉了。
逢人留三分面这句宇文坚一直私下教导子孙地话,这个‘面’可不是情面,而是自己脸上地皮。
恐怕郭威也不会知道,他随口胡诌编的老王爷一句话,竟在后来的一段时间深刻的影响了江都郡的形势。
原因无他,一个武夫都学会多疑了,他不误事谁误事?用后世地话说,简直是神助攻么。
李家派李如意来江都是为了更好地配合王世蕃邀宠。他王嵩父子二人在建筑领域也算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了。‘救国党’存在地目的从来不是拯救万民于水火,这是一群图谋夺取天下的狼子野心之辈。自打大运河完工后,赵昊莫名其妙地开始爱惜民力了,这让很多人很不高兴。官场上有一顺口溜说的很有意思,‘干事出了错死无葬身之地,不干事拍尽马屁升官发财指日可待’,这话虽然很无耻,但还是彰显了帝国境内大大小小官员的心态的。上层人都知道,天子做事还要迂回,底下的人凭什么费尽心力做些无用功?他们是不在乎老百姓死活的。每个州郡的主事者把老百姓当作圈养的小动物一般,既不打你,也不骂你,每年叫你还有点好收成。总之保持一副半死不活地样子。
历朝历代,老百姓的诉求都是很简单,穿衣吃饭。
赵帝国自打太祖去了以后,局势很奇妙了,各种人才辈出,这些人一个个地不是想着经世济民,而是如何更进一步。
每一个野心家露出真面目以前,在别人眼里都是和蔼可亲的。宇文坚也是不例外的,在心里他是记着太祖与老王爷的好的。因为屡立战功,太祖父子二人很是赏识他,甚至新朝建立后,他连名字都不用改,说什么都是一家人,避什么讳。可能这话有邀买人心的成分,但是开国元勋这么多,皇帝能照顾一下你的情绪,证明确实拿你当自己人。一阵感恩戴德以后,他宇文坚改作宇文全,那意思大概就是一辈子会全君臣情分。
今日他宇文家虽谈不上什么豪门望族,但再不济也是一方实力派,考虑到过往情分,再结合到当今局势,宇文坚还是忍痛同意了李家的提议。任由李家的子孙还有那号称‘小潘安’的独眼龙在自己一亩三分地折腾。
江都有作为供奉局的中转站,全国各地运来的宝物数不胜数,这并不是天下州郡长官有多么忠心,大家只是希望赵氏的气数早点尽了。
官不逼,民怎反?那些野心家又如何敢起兵‘清君侧’?都是满满的套路啊。
郭威经过那仆役的指引,来到了迎宾阁,与那人客套了几句,他便插上门栓,直扑榻上养精蓄锐起来。
说实话,自己两眼一抹黑地来到了宇文家,本就没什么准备,现在人家张口闭嘴就说,‘将来有事时,我保持中立!’这也太奇怪了?赳赳武夫向来该是贪得无厌的才对。宇文坚哪来的战略眼光,觉得自己一定会败?江南水乡虽出美人,但是带把的老爷们也不是一无是处的,至少人家水战便是厉害的紧。更令郭威怀疑的是,他宇文坚凭什么这么笃定来江都任职的一定是李如意?难不成这也是地方各个妥协的结果。
如果说在来之前,郭威会觉得当今天子瞎胡闹,现在只觉得一阵后怕,这些人是怎么一步又一步的算计的?他一直是一个惜命的人,虽也不介意给人当棋子,但也不能人人都能拿他的命做赌注啊?老王爷对郭威有救命之恩,所以他才心甘情愿的报恩,至于那赵昊除了阴差阳错地让他睡了个女人,好像再也没给其他什么好处了。
‘我命不由天’,一直是郭威笃信的,他思来想去既然赵昊把天下人耍的团团转,他为什么不能借力打力呢?当所有的人以为他背负神圣使命时,郭威如果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那会怎么办?很多人以为郭威巡视二郡,是皇帝向天下表明,他赵昊才是天下真正的主人。要不怎么会让这个疯狗重现在大兴城的一幕呢?
为了配合好这一出双方很反感,却又不得乐在其中的戏,地方派是牺牲甚大的,傻子都知道大运河日进斗金,以往码头上、河堤上,出现打骂民工的事那是家常便饭啊,尽管有很多官老爷层层剥削,可是这些苦哈哈的百姓依旧收入甚多。辛苦干活者,不满是有的,但为了一口吃的,人人都在忍耐着。
江都郡刚开始是有些不少在宇文坚的暗示下,想给郭威‘送人头’的,可是没听说过他出现在运河沿岸上的事啊!至于每个地方冤屈的事多了,那么‘安泰居’门前不是聚集了很多‘托’么,可是郭威一概不管,这不就是麻烦事了。
在不少人的失望下,郭威直接去了郡守大人的府邸,整个江都郡的人都知道,自己头顶地土皇帝是八王府老门人了。尽管多年不联系了,难不成这厮要这样开刀?准备直接掀翻宇文府?
郭威于江都没干一件正经事,不体察民间疾苦,不管老百姓诉状。虽头顶钦差帽子,但是像极了上花轿的小媳妇一样,谁都不敢得罪。一时间‘废物胆小如鼠郭威’随着南来北往的人沿着运河传往帝国每一个角落。
郭威在床榻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尽管那被面甚是柔软,盖在身上舒服的很,他还是扔到一边去了。
在他看来离开江都就应该是鱼入大海,他若继续墨守成规,真当什么劳什子的钦差那就是傻蛋。天下人都拿他当清官有什么用,那些只注重表面功夫的人,真从他身上拿了好处?就算他在江都干几件为民除害的事又有什么用?天下人鼠目寸光,可他自己不傻。
于是乎,他起身,刷刷的写了一篇《告天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