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的意思是,这吴锋能帮师傅进阶辟谷?”道童一脸不相信,“不可能,师傅,他一个凡夫俗子,能帮师傅您什么?!”
张真人一拂尘打在了道童头上:“怎么教了你这么个笨徒弟。”见道童仍是一脸迷惑,张真人继续说道:“纳元丹丹方怎可能是他一个凡夫俗子所能拥有的,这小子必然有所奇遇。既然他有此丹方,自然也不会仅有此一种。只要从他那里掏出一二……”
道童恍然大悟:“噢……师傅是看重了他的丹方!”
张真人笑着捋了捋胡须:“然也!”
文先生看了眼吴锋,思量片刻,方才说道:“小友,老夫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吴锋虚心的回道:“先生请讲。”
文先生道:“我观小友尚未入得仙门,此番救治陛下所用丹方,亦必不是凡品。小友日后需小心行事。”
吴锋一脸迷惑:“小子不懂先生的意思,还望先生教我。”
文先生迟疑了一下,方才继续说道:“小友身上之丹方想必不止纳元丹。”
见吴锋开口想说什么,文先生打断道:“小友不必紧张,老夫年事已高,已无心仙路。老夫要提醒小友的是,那张真人并非善类,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小友需小心提防。”
见吴锋点头,文先生继续说道:“如此,小友可安心在郡主府住下。老夫别的保证不了,只要小友在这郡主府内,老夫定保得小友周全。”
待吴锋走后,病床上的皇帝缓缓睁开双眼,坐了起来。他皱着眉直视文先生道:“爱卿以为如何?”
文先生弯腰行了一礼:“陛下,以今日之所见,此人身上必有其他丹方。以臣之见,或可为一丹学典籍。”
皇帝微微动容:“若果真如此,朕便可破武入道!这纳元丹当真玄妙,仅此一粒,便让朕内力增加三倍。此尚未完全吸收药力,且仅为地火炼制。如若得一仙长用本命真火熬炼,岂不是可以立地成仙?!”
文先生着急道:“陛下,丹途虽为正道,仅靠一纳元丹,却不可能入得仙门。而且若过多食用此丹,恐对陛下龙体有害,望陛下三思。”
皇帝一摆手:“爱卿多虑了,仙丹怎是易得之物。若朕得入仙门,丹药自然越多越好,又怎么危害到朕。”
文先生迟疑了一下,方才点头道:“陛下所言甚是。”
“吴锋那里,你安排妥当。他身上的丹方,朕势在必得!不过,不可强来!”见文先生点头称是,皇帝继续说道:“至于张老道那里,哼,欺朕不知,他是怕遭天劫故意不尽力医治于朕么?!不过……此人尚有用处,不得慢待与他!”
“臣遵旨!”
张真人回到观中十日,仍不见吴锋登门拜访,略微有些烦躁,便把道童叫来,对他细语了几番。道童领命朝郡主府行去。
吴锋这几日一直在想如何处理最近发生的事情,经此一事,启光镇是回不去了。倒不是他有了福便忘了恩,只是这几日发生的种种事情,让他感觉自己困在的一个巨大的泥潭里,他害怕给掌柜一家带来祸乱。外面有一个张真人虎视眈眈,那文先生看起来还算友善,只是自己虽有恩于皇帝,但文先生也不可能为了自己为难于张真人。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却听有人禀报说张真人的徒弟求见。
吴锋只得急忙迎接。
道童朝吴锋作了一辑,说道:“师傅吩咐,将此物交于吴先生。”说着递上一本典籍。
吴锋一看,书面上写着“真火诀”三个字。
吴锋不解的问道:“这是?”
道童笑着说道:“此乃仙诀!习此法可筑基。”
吴锋一怔:“如此珍贵之物……”
“师傅有言,先生与我‘极仙观’有缘。”
吴锋心道:这张真人为了讨好自己,竟然如此卖力?
吴锋再三表示感谢,将道童送走之后,便研读起《真火诀》来。
相比起《金丹秘要》,《真火诀》就显得浅显易懂的多。看了前篇几页,吴锋便看出,道童并没有诓自己,这确实是修真典籍。再往下看去,发现这本典籍有讲,修习此诀,最好是五行火体质。吴锋想到这里不禁纳闷:难不成,张真人看出了自己的五行属火?想想又觉得不可能,自己跟随师傅那么久,别的也许没学会,这观测身体五行属性之法却是了如指掌。探查身体属性,必须借助于测根石,纯粹的依靠肉眼,那必须得是散仙之上,而且测出的结果还不准确。因为没有人是纯粹的单一属性,往往是一个主属性,两三个甚至四个辅属性。自己当初碰到师傅,师傅一是看自己可怜,二是测量之后发现自己是五行主火、辅木这种比较难得的体质才收自己为徒。只可惜,到师傅临终前,自己仍然没有跨入筑基。想来,张真人送自己《真火诀》与体质相符,应为凑巧。
不管张真人目的如何,自己真得好好感谢与他。当初跟随师傅修习仙法,师傅所传仙诀与自身属性并不符合,才导致自己进境缓慢。虽然筑基之法,并不强求五行相应,但如果五行不符,修炼起来自然事倍功半,再加上自己资质并不突出,止步于仙门之前,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而如今,有了这与自己主属性相符的《真火诀》,吴锋再度看到了跨入仙门的希望。
吃过晚饭之后,吴锋急不可耐的打坐修习起《真火诀》来。
一夜过去,吴锋恍惚间觉得自己似乎领悟到了什么。
一个月过后,吴锋正在修炼,忽然感觉全身一痛,忽又顺畅无比。待感觉淡后,吴锋查看自身,发现自己身上竟然多了些如蛇一般的紫色淤痕,这些淤痕蜿蜒全身,触碰上去隐隐作痛,吴锋仔细观察,才发现这些淤痕出现的位置正是自己经脉的交汇之处。吴锋心下犹疑:难不成自己已经通脉?
所谓通脉,便是经脉贯通。在武学中通脉往往能使自己跨越屏障,而对于修真者来说,通脉是筑基的必需条件。通脉之后,真元才能在身体内自如游走,待打通大周天,便可轻易的筑基成功。如果达不到通脉,筑基即使成功,也会因为循环不畅而境界倒退,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