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哪一代机?”
石进轻车熟路的带着灵风进到对战室,留下入了迷的尼克在那边捣鼓还没收回的智脑。
像灵风这种野路子出家其实他也没少遇到过。很大一部分早期用户,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接触过游戏化的《星战前夜》,虽然现代空战亦有体现编队战术位置划分,但远没有游戏中那么的明显。
现代空天作战纵深已经从21世纪的两万米平流层去到了临近空间的三十万米中间层,整个战术体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空战体系主要以前卫战机、重型战机、侦察机三类机体构成。
前卫战机,以机动性著称,具有较好的超音速和夸音速性能,能短暂滞留中间层,主要以中近距离格斗为主,同时也是编队的侦查前哨;重型战机,主要的输出位置,以磁轨炮、火炮、制导武器为主要火力,通过数据链获得引导锁定从而攻击目标,拥有长期滞留高空的能力,但机动性也因此不佳;侦察机,团队的通信数据节点与信息对抗侦查终端,拥有高速计算分析能力,对接各路信息源,向团队僚机提供直接数据与情报,但因为本身雷达与主脑负重,和重型战机一样,以深空为根据地。
“五代六代都有玩过,最近在练S-47,六代机中主要也是玩前卫战机。”
石进明了般点了点头,坐到了灵风的对面。
虽然石进最擅长的不是前卫战机,不过浸淫了这么久,基本什么位置都能玩,何况这也不是正规比赛,只是切磋罢了。
“你先选,我和你选一样的,随便玩玩,别太在意。”
石进给灵风挥了挥手,便坐进了模拟座舱,拉下了座舱盖。
军工科研社的对战室,远不同于家用的模拟设备,这里是全真座舱,无论是仪表盘、摇杆、节流阀、踏板还是抬头显示仪和曲面玻璃屏,几乎是完全接近真实的,如果需要,甚至可以物理模拟出超重失重感,而不是不痛不痒的神经电流仿真。
手一摸上摇杆,灵风霎时也认真了起来,紧缚式座椅、座舱盖一系列的体感反馈,宛若进入了真正的战机一样。
扣上十字安全带,座舱屏幕便应声亮起,随即,映入眼前的是一片浩瀚星海,密布穿梭的星际战舰、闪烁飞逝的战机、还有围聚的机甲小队。
这是《星战前线》的登陆界面。不过,这个时候,灵风却傻了眼。他可是一直插着手机直连登陆,哪有什么账号一说。
这个时候,屏幕一角投出了石进的画面。
“不好意思,我先注册个账号……”
灵风有些抱歉的挠了挠头,赶紧拉出座舱伸缩键盘,开始了繁琐的注册和验证流程。
石进倒也很快明白了。这家伙有智脑的接入,怕不是一直在用终端,从来没有独立进过世界频道。他倒也不急,也拉出个键盘,开始调试自己的座舱操作性。
虽然说只是个娱乐局,但石进骨子里还是有些兴奋。
环亚当年的机战队可是夺取过亚联高校联赛冠军的,一直抱着成为机师的梦想的他正是冲着这点来了环亚。可惜的是,入学之后才发现,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曾经三位一体的星战联队,在多年的科研偏颇下,现在仅剩下一个空壳,也就是现在的军工科研社。
军人世家的他,过硬的技术和坚定的信念,顺理成章成为了军工科研社社长,但,站的高了才发觉,再想站上那个巅峰有多么困难。
去年的那届机战高校联赛,苦涩的回忆。
他和上官燕,勉强凑齐了一支队伍,四个位置,连替补都凑不齐,甚至每个人还要同时兼顾空天赛和机甲赛。
哪怕只有万一可能性,他都没有放弃过,站在那个代表高校机师最高水平的舞台上。
但是,根本不用多想,连续鏖战了3天,他们队止步于区域选拔赛,最终一轮还是输给了贵公子哥的圣安东尼奥。
其实,也都是过了一年的事了,本来也是磨成石的心性,今儿不知为什么竟又有些澎湃了起来,握着摇杆的手不自觉的发颤。
如果……如果赵灵风能和自己打个旗鼓相当……当年如果认识他……岂不是唯一的短板就没了?
就在石进愣自出神的时候,灵风投影传了过来。
“选好了,我还是S-47吧……这游戏太多战机了,看得我眼花缭乱,新手还只能免费选一款,我就只好拿自己最擅长的了。”
灵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他怕石进等太久,又摸不清石进的技术,便也不打算藏拙了,尤其是扫了一眼发现没什么特别吸引人的战机,直接就选了S-47。
石进回过神来,笑着点了点头,便断了通讯,开了个局域网对战局,拉了灵风进来。
灵风选S-47,他也是比较期待。S-47被许多玩家称为“遗落之矛”,一方面契合S-47的史实,另一方面也是赞誉它被埋没的性能。这是一款典型的高操纵性战机,甚至是最最具有代表性的前卫战机。换句话说,高玩还是菜鸟,在这款战机上会无限放大。
战局设定是两万米深空,无云层,带空速出生,无需起飞。灵风为蓝机,石进为白机,双方相距30公里,各自带了2发超视距弹和2发格斗弹。
被成为骑士战局的对战模式,几乎扫除一切外在因素的SOLO战。
双方准备就绪后,总控室,上官燕的投影切了进来。
“双方准备!……开始!”
一声令下,石进和灵风两面的座舱仪表和座舱投影同时亮起。
石进微微一笑,左手推力直接加满,右手轻轻推杆,霎时战机便满加力咆哮,划破稀薄的云层化作一缕白光。
水深水浅,试一试便知了。
另一边,截然相反的是,座舱内的灵风似乎发起了呆。
他拉着操纵杆,推力基本是空转状态,就像是做起飞检测一样,让飞机像小鸟一样上蹦下窜了外加打了好几个滚。
在对战室的另一边总控室,上官燕和叶小露围坐在控制台前。石进和灵风的操作和神色,在这边一一清晰可见。
“灵风这是在干嘛啊?”
叶小露有些不解的嘟着嘴。
她虽然专长不是空天战,但好歹也是当年的板凳,画面中两人的操作无论是门内门外看都有些差距太大了吧。
哪有面对面SOLO还加速抢占能量的?就算只打机甲战的玩家都知道,空天站的决胜的本质就是能量的争夺。
“别急,这家伙在调整AI……哼,有趣,看样子石进要吃大亏了。”
上官燕嘟囔到一半,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丝浅笑。
AI,Aircraft intelligence,战机智脑。上世纪的飞行辅助系统和飞行人工智能的进化体,在空天战机复杂度提升了又一个数量级的时代下,AI几乎替代了飞行员90%的工作。21世纪-22世纪,繁琐的情报、分析、航电控制甚至是飞控,现在几乎都能放给AI执行。
换而言之,这个时代的飞机AI的智能程度,甚至可以让一个菜鸟直接升空飞行而不需要任何知识和辅助。
然而,任何可以从AI手中重新夺回操作权的飞行员,则意味着绝对的自信,他们的手操和判断有着比AI更优异的表现。
座舱中,灵风已经放下了操作杆和节流阀,一手拉开了收缩在侧边的总控键盘。下一瞬间,屏幕那头的上官燕和叶小露,已然目瞪口呆。
“姐姐……这是……”
“……他在改智脑内核”
上官燕已经一脸哑然。屏幕那边,灵风的手指从刚开始的滞涩已经变得流畅无比,而他面前的屏幕分布着形式各异的框图,甚至有一些界面已经没了图形,黑底白字。
慢慢的,上官燕本来抱着一丝嘲讽石进轻敌的一丝也没了,双目炯炯有神,面色沉浸而严肃。
一旁的叶小露,虽然并不是太明白灵风到底在干啥,但多少还是听说过,智脑越接近底层,界面越简陋甚至没了图形。
控制室两人看到的一切,一旁对战室两人自是不知,尤其是石进,手一握上操纵杆,就像是沉浸进去了一样。
前后也就过了十几秒,加大了推力的白机石进,已经是从初速300稳稳跨过了音障,稳定在了800左右的速度。这个时候,虽然雷达还没有任何信息,但几乎凭着直觉,石进已经抓住了下手的时机。
打开武器保险,选中了超视距弹,一发射出,紧跟着,白机一个平地筋斗,机头绕着航向线转了个360度,几乎是仰着肚皮,又跟着射出了一发超视距弹。
这后一发超视距弹,在平地筋斗的反转上侧,机头斜向着地面射出,有了个3-4度左右的俯角。
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石进不由得也露出一丝笑意。虽然不怎么玩前卫战机和S-47,但这套扎实的基本功他还是颇有些得意。
控制室那端,上官燕看着几个屏幕上实时播放着的动作,不由得嗤笑了一声。
“这石进,用S-47拉出平地筋斗倒确实不错,怕不是专门秀给我看的……可惜啊,这套路对灵风怕是起不了什么作用。”
一旁的叶小露倒也见识过这招,毕竟上次石进挑战上官燕,便用出了这个套路,那还是唯一一次上官燕差点被击中。
石进从军校偷学来的这个套路,说简单也简单,但在《星战》中属于欺负中低段玩家屡试不爽的套路。
超视距导弹,与一般格斗弹不同,有着自主搜索和巡航能力,虽然在机动能力上稍差,但有着极佳的射程和智能性。而石进的套路则是,在视距接敌前,前后射间隔出两发超视距弹,当第一发超视距锁定目标的时候,目标由于收到AI的警告,通常会做出规避动作。这个时候,经过预判射出的第二发超视距弹,就可以在一个能量低谷或者劣势位置捕捉到敌机,从而使对方避无可避。
这套战法,甚至可以通过主动控制超视距弹的弹头AI开关搜索时间、设定巡航路径等,打的对手毫无脾气。
石进通过平地筋斗俯向射出的第二发,就是他对灵风通过俯冲进行机动规避路线的自信预判。
这种预判来自于于长久培养的战术素养和充足训练,同时又是先发制人的心理战和战略压制。看着像是人人都能玩出的套路伎俩,实则是实打实的境界差异。
像这种骑士SOLO战局,高空中如果做出规避动作,几乎所有飞行员都会下意识俯冲换能量。因为,他们所处的这个海拔空气十分稀薄,下降一些高度既不会获得很大的空气阻力,同时又能有效的将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这种对能量转换的追求是众多飞行员下意识要做的事。
他虽然不熟悉灵风,但前后接触间就能感觉到灵风是一个心思缜密而稳重的人。如果是熟人的话,预判往往只有90%和10%两种相差甚远的命中率,但对于一个互相不了解的人来说,从第一印象推力思维逻辑,石进能有60-70%的命中把握。
一个野路子、稳重的飞行员,一定会选择最优的规避方案。
不过,这套战法,大多数人仅仅只关注到了双方意识差形成的决胜点。
另一边,灵风调校好了AI,双手刚回到操纵杆上,座舱告警就响了起来,惊的他一瞬间怀疑自己玩坏系统。
他扫了一眼屏幕,很快就清楚了状况。
经过他修改裁剪后的AI,已经不是全智能的那种只告诉你一个距离、弹型、规避方案,而是把所有参数信息全部通过图形界面列出来。
现在显示在他面前的,有清晰的来袭弹体的雷达截面图、高度速度和坐标信息、空域气压风速和湿度,甚至还有实时的气象雷达、卫星数据。
只是憋了一眼,灵风便没再看屏幕了。
R-100超视距弹,所有的情报资料,甚至现在飞行的姿态都一一在脑中绘制了出来。
“既然来了,甩了便是。”
灵风嘴角一扬,握着节流阀的左手便是向前一推到底。
不过,他心里倒是有些奇怪。按他估测的双方距离,要达到良好的攻击效能,这发超视距弹是不是射的有点过早了?他可不信石进会犯这样的错误。
而另一边,石进估计也没猜到,对面的蓝机根本没有下降而是突然加速。这一下的加速,本来石进这不太清晰的雷达信号,瞬间就被AI捕捉到了。
下一刻,出乎意料的是,石进拉着白机降低了推力,改成了小仰角飞行。
这一下子的信号捕捉,石进心里对自己的布局越发自信。
现代战机几乎都有良好的隐身性能,虽然探测设备也在进步,但通常只有在大幅度机动或者露出弱点部位时才会被如此清晰的捕捉到。
石进只觉得灵风已经上钩了,现在他只要维持住高度和速度,既不能太快,太快会让盘旋半径变大,也不能太慢,不然就要拉成追逐战,只要找准插入的时机,就能用格斗弹一击致命。
与石进沉浸到了自己的节奏中不同,一旁控制室的两人对战局是看的一清二楚。
看着导弹的航迹线越来越接近,叶小露已经紧张的咬住了嘴唇。她能猜到灵风要硬甩,但硬甩可是战术规避的下下策,成功率是最低的,而且,硬甩损失那么多能量之后怎么办?下降高度换速度,等待他的就是第二发,保持航向的话,很快就要对上绝佳状态的石进。
一旁的上官燕倒是冷静很多,不过,注意力也是死死的被蓝机的投影吸引住。
“你要怎么解决……”
不过,两人都忘记了一件事,为什么灵风挂了导弹不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