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的尽头是一堵黄森森的岩壁,已经没了路。我心下大惊,但四下又不见张科学人在那儿,心里又生出一丝希望,或许这是一道暗门。
隧道抖动的越来越厉害,这也表示鲨鱼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没有停下的选择,也没有倒退的理由,只能一个劲的往前冲。
很快,我们游到终点,果然是隧道尽头,左右也是岩壁,下边也是实地,最后往上看了看,心下大喜,这里有一处凹凸不平的圆形通道,只能容一人通过,从壁上的痕迹看来,应该是人工开凿的。
虽然情况已达争分夺秒的地步,但我仍然当先让伊诺莎、伍舞先上去,水性最差的我垫后,等我准备上去的时候,鲨鱼已经冲到我的面前,似乎是感觉到我的犹在,血盆大口再次张开,与先前同样的可怕。
海里的动作不如陆地上敏捷,我只能极力往上游,好在伍舞拉了我一把,瞬间躲过鲨鱼撞击,才幸免于难。鲨鱼几乎是全力施为,撞得水动石摇,不用看也能想象鲨鱼目前的困境,眼睛没了,牙齿估计也在撞击中报废,人没吃着一个,落得如此下场,也算它活该。
纵然往上的缺口很宰,剩下的两条鲨鱼绝对上不来,但我们仍然小心为上,不断的往上游,大概游了七八米,伊诺莎当先浮出水面,抬头看去,往上的孔洞还有十来米的样子就能到顶,看来是水压原因,海水只能达至如此高度。
“我们好像到达古墓内部了,要不要上去?”伊诺莎有时候也爱犯蠢,我与伍舞都在水下,这通道又只能容得下一个人,哪能听到她说话。
伊诺莎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点,张开双臂,以四肢为支撑往上攀爬。随之伍舞也跟着上去,依样画葫芦,以同样的姿势攀爬。
我最后浮出水面,看了看当下的情势,暗想开凿这个通道与隧道相连的人一定算好了气压问题,海水顶多到达此处,淹不了古墓内部。
此地狭窄,不宜久留,随之,我也跟着上去,但一摸岩壁的时候,方发觉可能是长期受潮的原因,长了些苔藓,很滑,稍不留神就会栽下来。
我当然不用怕,一来我是有底子的人,二来登山鞋的登山钉也能派上作用,勉强能慢慢的爬上去。但我忽略了一个重点,伊诺莎可没受过训,爬到一半的时候,再也受不了苔藓的湿滑从上边跌落下来,最受伤的当然是我,她压着伍舞,伍舞又压着我,一起掉下去。还好下边是海水,要是在陆地还不被她们两个大屁股压死。
“好滑啊,该死的苔藓。”伊诺莎的潜水服质量很好,可防摩擦,纵然跌跌撞撞,也没有把衣服擦破。
“是莎姐吗?”张科学的声音从上面传来,他听到了动静,专程用电筒照了照,很显然的看到我们。
“是我,岩壁太滑,我上不来。”伊诺莎把头盔取下来,对张科学招了招手。
“你等等,我放绳子下来。”张科学将绳子放下,伊诺莎只需要抓紧绳子,不久后便被张科学拖上来。
我与伍舞随之也已同样的方法上来,我们上来之后累的直接躺在地上,游泳实在是太耗损力气,连我都有些吃不消。
我躺在地上休息的同时也没有闲着,毕竟古墓里机关重重,不洞悉先机就会被先发制住。大概扫视了一圈,这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墓室,四面都是墙,没有墓门,顶上倒有一个孔洞型通道,垂直朝上,应该是前往下一间墓室的入口。
我判断这墓室多半是入口室,应该没有什么机关,这才安心的歇下,随之吃了点食物,喝了点清水,补充体力。由于这次不是我准备物资,伊诺莎带的全是些火腿肠、馒头、熟鸡蛋这些又重又干的食物,平白增加我们喝水的次数,还不如吃一口压缩饼干。
“小卫,我还算聪明吧,及时领悟你的意思,炸掉入口,不然我们都得喂鲨鱼,话说回来,你当时为什么不自己炸呢?”伊诺莎用蛮力打开入口还以为做的很对,若不是古墓的年代久远,没能想到如今有爆破措施,若设计成同毁式结构,在我们爆破入口的同时,入口也跟着结构坍塌,百米隧道,看我们还怎么进去?
我真想给这个自以为是的女人一大巴掌,险些害我葬身海底,连铁链循环机关的原理以及作用都不想对她多作解释,只带着些微情绪回道:“是是是,莎姐何许人也,我随随便便打个屁你都能知道我的想法。”我心里暗暗发誓,从今往后再也不比圆圈。
“那当然。”伊诺莎还没能理解我更深层的意思:“对了,这里就是古墓内部了吧?这古墓究竟有多大?”
“我怎么知道?”这还只是个入口方位,没人知道古墓有多大,但依照百米隧道以及巨大的铁链机关看来,这个古墓的规模绝对在中型以上。
伍舞指了指上边的孔洞,接话道:“那待会我们是从这个地方上去吗?”
“应该是,我们先休息一下,待会再查查这墓室的情形,听我的,总不会有错。”对于倒斗的经验来说,我在四人当中绝对排在第一位,所以说,古墓里还是听我的安排较为妥当。
边说边吃下来,我们这一顿大概就吃了五分之二的食物,也不知道剩下的五分之三能够维持我们几天生活。现在隧道是被鲨鱼堵死了,出是出不去的,只有继续往内摸索,但愿能有所发现。
大约休息了两三个小时后,我开始我的工作,先用探穴器查了查四周岩壁,发觉探穴器竟然失灵了,转念一想,目前我们处在深海百米之下,探穴器被海水压力覆盖,失灵也是正常的,故而只好当做废品装回包里。
我只好用土办法敲了敲墙壁,没有发现异常,当然,没了仪器我也不敢百分之百保证墙后边没其他空间,但大体上是不会有路的,那么唯一的通道就是顶上的孔洞。
没有急着上去,我反是先彻底观察这个墓室,墓室结构很简单,也没有什么大件物品,唯一引人注目的就是我们所来的通道,这通道下边的岩壁虽然开凿的很随便,但面上特别修筑了一圈三十公分左右的小围挡,从外观看来,有点像是一口井。位置与上边的孔洞一直,只能说上边的孔洞要大上一号。或许从外人看来,这没什么,但在我这个专司风水学的人看来,这墓室构造的大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