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端午节
又是一年端午节,
凭栏处,伤离别。
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她常常是遇见了喜欢的人就义无反顾的突入进去,充满阳光的幸福感一览无余,体验着以前从没遇到过的感受,从没想过以后可能是遍体鳞伤的回来。
而如今,她只想见到他一面,在这个端午节之际。
下午,她去附近的几个难民区看望他们过节的状况。
几个小时以前,小薇的闺蜜来她家玩,带给她一个秘密。
那人今天会同桃花门的大佬去看望难民区,闺蜜口里的那人就是指郑渊远。
这个地方属于北区平民区以北。
于是,就在难民群里遇到了他。
她是代表政府去的,给平民送去了一些粮油。他听说政府有人在,便见了她。
他没有太多的改变,举手投足有如当初。
他们在一个简单的办公室里会谈。开始聊了一下当下的社会情况。古有训“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即政务之要一定优先有效保障百姓的生命权和财产权。而目前社会尚趋稳定,政治清明。
她觉得他很担心现在的工业化发展的状况,试图去限制。
对农村和农业以及农耕状况也很担忧。意识到现在的人们开始愿意回得到以前的农耕生活方式。
在工业社会,除了少部分资本控制者是社会最大的受益者,其它人都是资本征途上的棋子和工具,人类的健康和道德都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他说,人类的文艺史,比如文学艺术,只有在封建社会时期才出很多思想和艺术成就比较高的作品,当然也包括资本主义早期出现过。
欧洲的早期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的,雨果的,但丁,托尔斯泰,狄更斯,如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神曲,失乐园,复活,红与黑,等等都属于封建社会及末期的作品。
资本主义发达的北美,文学表现的思想性就不如欧洲,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修弱了宗教的力量。艺术史上,文艺复兴仍然是人类历史上的高峰,后人无法超越。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思想性让步与科学性。当科学被资本的少数人绑架后,就撕开了她温情脉脉的面纱,露出了凶恶的面孔。
无数的农田,森林,岛屿,河流被废被毁,获利的只是少数人。
无数人的人权被侵犯,并且以合法的名义,以法律的名义。
无数的生物被毁没。近几千年90%的生命群种被灭于工业时代。但对於人类有害的病毒和细菌却无能为力。
无数的土地被污染。人类的食物也被过度工业化,单调而失去了美的成分。空气的质量越来越差。
冰川被污染,加速融化。
无数的地球资源被不公平的分配,被浪费掉。
无数的人的健康被忽视,被当作科学的实验品。
无数的人被迫失业,无家可归。
工业文明后期,这些矛盾将更加恶化。
实际上昔日,美国之强盛,航母导弹,连苏联中国都不能与之相比,然然,黑人的贫民,论智慧没有东方文明的机智,论财力不及犹太的财团,却能撼动它超级地位,将其没没影响深远。最后,美国由极盛到极衰。是因为北美是由信仰支撑的体系,当工业势利,拜金为上,信仰散去,牟利者不再相信上帝,道德沦丧,被它压迫的人们便很轻易改变它的力量。
中国农村“耕读传家“对于普通人民的重要性。首先它是文明传统,“耕读传家“这个曾经延续千年的治家传统,倡导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安身立命;“耕读传家“还反应了普通人群的精神追求,构成中华文明的基层意识基础和传承。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以最简明的道理让人理解儒家文明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他见她很认真的听,顿了片刻,要不要说下去,他觉得自己怎么会把自己的想法跟一个女孩说。
她的眼神很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他也许是很久没有和人倾诉过了,自从第一个夫人离开以后。他也许是特别渴望有倾听者。
自从第二个夫人自杀以后,夫人的妹妹一直照顾他,但他只是把她当作政治资源的维系,没有进一步发展和小姨子的关系,更不提说娶,她。
他今天面对她,感觉很亲切,但同时压抑着自己的想法。
他觉得太不现实了。
工业化社会的退步还体现在扼杀爱情。他说。
很奇怪,他奇怪自己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工业化的体系扼杀人性,同时也扼杀爱情。就是这个道理。
他问自己,是否真是这样。资本确实在运作时,把人性抛到脑后。
很多人在生存压力的情况下,居无定处,人无所居,还有人到处流浪只想着未来生计。当然封建社会也有,却不如“先进”社会的破坏力更大。
我的体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应该是这样: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农耕社会,奴隶社会--这是资本主义下的奴隶社会,原始社会--这是巨大破坏力后的地球状况,人类最后从原始社会灭亡。
她记得他和她谈了很多,已至于她又有种想去他身边工作的冲动。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我去你那儿工作吧?”她朝他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