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许久没有消息的蜀王突然有了反应。
他公开下诏,先对刘政的行动进行了嘉奖,然后说自己许久不见爱子,甚是想念,希望刘政能回CD,与自己共享天伦。还派了得力助手作为使者来代替儿子赈灾,当然最重要的是代替他统领红面军,也就是现在的忠义军。由于红面军救了数十万的民众于水火,蜀王对他们大加赞赏,说起忠勇可嘉,不拘小节云云……
结果,太子说谢谢父王关心,自己在接应的人到了就回去与父亲团聚。并对父亲关心民间疾苦表示由衷的高兴。
结果,前来接手忠义军的人还没走到一半,就被一群饥饿的灾民拦住,抢了他随身带的财物车马,结果此人还被疯狂的饥民吓到,结果一命呜呼了。
没办法,只能派第二个,结果在同一个地方,又遇到一伙强盗,这伙强盗相当凶悍,数十兵丁根本不够看,一会便被杀跑,而且第二个使者体力不行,还被追上杀死。
于是第三次,派了一位武功高强的将军,带了两百兵士。这次倒是走远了一点,在离归州百里的地方又遇到一伙叛军,说要蜀王无德,要杀光刘氏王族,取而代之。
结果,这个倒霉的使者纵然武艺不错,最后还是被人数达到五六百叛军围杀。
于是刘政说,原来此地这么不太平,自己当不起父王的嘉奖,所以他誓要清除所有乱党再回去,不然无颜面见父王。然后刘政在发动了多起行动,杀了不少贪官奸商,说他们勾结叛军,欺压民众。与此同时,忠义军人数已达十余万,不过陈默手下的原忠义军没增加多少,其余都是刘政自己的人担任首领,虽是陈默下级,其实是由刘政直接领导。对此,原红面军领导层对此很不满,不过陈默和他们开会时说:“自己拉起红面军只是为了为了让蜀人吃上饭,不是为了权力”,这才让他们慢慢安静。而且对于原红面军的人,刘政极尽笼络之事,而陈默也劝手下众谋士为太子效力。
早在陈默出发前,炎世昌对他说得最多的还是小心刘政这句话,因为他深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陈默对刘政一直有戒心,对于刘政送的酒菜,他能不吃就不吃,不得不吃的话,就用灵力将吃下东西包裹,事后再吐出。
现在随着刘政势力越发稳固,陈默对刘政的戒心越来越重。也开始为手下的人谋出路,他不想他们被他连累。现在陈默随时准备脱身了。
再说蜀王,他怎么可能这样一直让刘政实力暴涨下去?所以他找了机会废了现太子,然后下诏封刘政为太子,催促他赶快回去参加策封仪式。同时派了十万大军前来代刘政“平叛”。
看来蜀王是真急了。
如果刘政不回去,怕是要被宣布是叛军了。
刘政这下也急了,他只差一个月的时间就有信心跟蜀王直接对抗了。现在,就算精明如刘政也没辙了。
这时,又是红脸将军救了刘政。他向刘政建议,由自己刺杀对方将领,蜀国第一高手,归同春。
这是个相当大胆的计划,要说两人独斗,刘政相信两个归同春也不是红脸将军的对手,可是对方有十万大军。这种情况下去刺杀他,红脸将军可能还没接近归同春就被围殴至死。
刘政现在的确在想着除掉红脸将军了,但这个时候他是绝对不愿意他死的,除非他真能带上归同春一起死,他现在不敢赌。
但是陈默希望借此机会脱身,当然不会错过机会,于是他向原先的手下嘱咐一番,让他们为蜀国百姓谋福利,不要被杂念干扰,蜀国可以没有红脸将军,但是红脸将军不会放弃蜀国人民。
同时给刘政留了一封书信,说自己将为他做最后一件事情,看到远处有火光时就可以趁势出击……然后让他做一个爱民如子的蜀王。
当刘政追出去的时候,陈默早已不见踪影。
当夜,归同春的军营数十名归同春的亲卫无声无息的死去,一个红脸大汉突然在归同春的帐中现身,一剑就将归同春刺伤,受伤后的归同春再也无法抵挡刺客,硬是在大军的注视下被杀死。而刺客身中十余箭,在众人的目睹下点火****,并冲进了大军的粮草堆中,虽然火最终被扑灭,但刺客的尸骨早已烧得面目全非,和死在当场的士兵尸骨混淆,无法分清。
接着,听从陈默的建议而做好准备的的刘政看到火光,一咬牙,率军冲上,以协助归同春的名义包围了对方大军,结果知道归同春以身殉国后,便以太子的身份要求接管归军。由于归元春已死,对方也只得在强势的太子面前只能顺从。
然后,刘政将这只军队打散,重新编成了两只同名不同人的军队。数天后,刘政带着两万人暗中进入CD,在内应的帮助下,控制了王城,然后说自己接到父王的传位密诏,回来是继位的。接着刘政的二十万大军也到了CD城外
蜀国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