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赵璋将口中有着一股奇怪味道的汤汁吐到了草丛里,接着他又把铁制饭盒里的所有东西都泼了出去。
“这什么呀?”赵璋厌恶的问道。
“一种叫味增的东西。”回答赵璋的是薛准,他坐在赵璋对面不远处的石头上,“据说曾经是和人的一种军粮,也不知道是哪个天杀的把它变成了日本驻军的野外伙食。”一边说着,他一边用勺子不停的捣着自己饭盒,发出笃笃的声响。
“这东西的味道就像屎一样。”赵璋愤恨的说道。
薛准耸耸肩,表达了赞同。
“是吗?我觉得这东西的味道不错啊。”丹多罗说道。
“你喜欢?那好,给你给你,都给你吃!”说着杨大眼便把自己饭盒里的东西都倒到了丹多罗那里。
“哎!满出来了!满出来了!”
赵璋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个小册子读了起来:“米饭或麦饼九两,肉或肉糜三两,豆酱一两,菜羹一两,糖一包,盐一包,茶两包……”接着赵璋把小册子一合,狠狠的摔倒自己的大腿上。
“都他娘的是鬼扯蛋!”赵璋骂道。
“那些都是甲镇的伙食,人家还有专门的炊事营呢,咱有么?”薛准说道,“水师是嫡子,甲镇是庶子,我们这些驻屯军全是婢子生的。”
甲镇是齐国陆师的主力野战部队,除步军建制之外,每镇还配有一个骑兵标(配属两个骑兵营),一个炮兵标,除此之外每营还有配属炮兵。不算炊事员、马夫和其他辎重部队,仅仅战斗部队就有九千零一十八人(甲镇每协三标)。齐国一共设有二十个甲镇,其中两个在西国总督府防燕国人、一个在台湾、一个在吕宋,剩下的十六个全在本土。甲镇是完全的野战部队,虽然也有驻防区域,但一般不参与守备任务。地方守备部队和殖民地驻屯军基本全都是乙镇,和甲镇不同,乙镇的军额一般不固定,本土的乙镇编制较小,基本都是二二制,而殖民地驻屯军因为任务较多,编制一般是参照甲镇的,只不过不配属骑兵部队,步军营也不配属营属炮兵。
呃,不过参照关东驻屯军的空饷情况,驻屯军与本土乙镇应该也差不了多少。
“这帮人倒是吃的欢实。”看着一边聚在一起蹲在地上大吃的大头兵,赵璋说道。
“他们什么都吃得下,都是属猪的。”薛准没好气的说道。
“不是,姜公子啊,你说句话啊。”杨大眼冲着一旁一言不发的姜革喊道。
“有什么可说的,不吃这个咱吃什么呀?”姜革一边搅着饭盒里的味增一边说道。
“还真饿不死!”忽然传来了一个声音。
“盗圣啊,刚才你到哪去了,怎么现在才回来?”赵璋发问道。
“我还以为你又跑了呢!”杨大眼讽刺道。两人关系不怎么样,对于黄道胜这个逃兵,杨大眼一直都很看不上。
黄道胜仿佛没听到杨大眼带着刺的话一样,径直走到赵璋身边。
“我刚刚出去探查了一下。”黄道胜一直远处,“这座山的后面有个村子。”
赵璋和薛准互相对视了一眼,作为军人,他们很容易就理解了黄道胜的意思。
“不愧是盗圣啊,业务就是熟练。”赵璋开玩笑的说道,“不过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好。”
薛准没说话,只是从自己的饭盒里舀起一勺汤汁,举到眼前。
“好吧。”赵璋成功的被薛准说服了,把自己的道德底线又一次的抛到了脑后,“不能在那里宿营,事情办完就回来。”
“起来了,都别吃了,你们这帮饭桶。”得到了赵璋的同意,薛准也把饭盒里的东西一泼,站起身来冲着士兵大喊道,“那东西有什么好吃的啊,老子带你们去吃肉。”
“你们要干什么?”众人中唯一没有弄懂情况的应该就属年轻的杨大眼了。
“当然是去村子里吃肉。”黄道胜回答道。
大眼也不傻,经黄道胜这么一说,也终于弄懂了怎么回事。
“这怎么行?这不是劫掠吗?”大眼喊道。
“不,这怎么是劫掠呢,我们这是征用。”薛准纠正道,“劫掠是不给钱的,我们是给钱的。”说着薛准以一种长者告诫年轻人的姿态拍了拍杨大眼的肩膀。
至于给多少钱,我不说你也知道。
————————————————————分割线————————————————————
松尾村是个不大的小山村,建立在山间的一个小谷地当中,山谷中有一道小溪流穿过。村子离大路很近,却因为一座小山的阻挡而很少有人来,村子里的耕地不多,但依靠着仅有的田里的一点产出和山中的一些野菜和山货,日子也还勉勉强强能过的下去,这也是日本山中大部分村子的常态。
今天的松尾村又是个平静的一天,秋收已经结束了,田里面已经没有活要干,劳累了一年的村民们终于有了一小段难得的空闲。今年的收成不错,在交了领主老爷的田赋之后还能剩下不少,应该够吃到明年开春了,只要熬到了春天,山里人就饿不死了。
小四郎和太郎正在村口玩耍,贫穷并不能让孩子的快乐减少分毫。小四郎手中拿着一根笔直粗长的树枝,这根树枝是他精心挑选过的,不仅笔直,而且在树枝底端两个手掌的距离处有个护手样子的小分杈,分衩的上边的树皮则被小四郎磨光了。
小四郎一直憧憬着成为附近砦子里的武士老爷,因此没事就带着自己的“武士刀”来村口练习“剑法”。
“我说小四郎,你天天拉我来这里练剑法有什么用嘛。”太郎坐在村口的草堆上,朝着自己的玩伴说道,“那些武士老爷都是有身份的人,源流不是平氏就是源氏,像我们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当武士的嘛。”
“你说什么?”太郎的话惹恼了小四郎,他举着自己的“剑”朝太郎冲了过来,“受死吧!”
小四郎的这一剑被太郎轻松躲开了。
“哈,你连我都打不中,怎么可能当得上武士嘛。”太郎哈哈笑道。
“啊!!!气死我了,看这招!”小四郎举剑再来。
出人意料的,这一次太郎却没有躲,反而呆呆的看着小四郎。
粗长的树枝凌空劈下,这一下要是打实了,绝对能让太郎头破血流。
“哈!怎么样?”把树枝稳稳停在太郎头顶一寸的位置上,小四郎炫耀道,“小四郎大人的剑法不错吧。”
太郎却没回答小四郎的话,反而一直呆呆的瞪着眼,这时小四郎也终于发现太郎并不是看自己而是看着自己身后的方向。不明所以的小四郎转过头去,随即也瞪大了眼睛。
只见村口来了一队不认识的人,这些人全都身材高大,穿着鲜艳的衣服,戴着高高的帽子。打头的几个人都挎着长刀,显然是武士老爷,为首的那位老爷的帽子上还戴着一道高高的翎子,随着脚步一抖一抖的。这些人奇怪的帽子上都戴着徽章,和长枪的枪头一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长枪也很奇怪,又短又细,下端还做的扁扁的,上面还栓了袋子,背在背后。
“这么短的枪,能用来打仗么?”小四郎在心里问道,“这些人居然穿着这么鲜艳的衣服,要知道附近砦子里的武士老爷也只有几件印染过的衣服而已,平时都舍不得穿的。看他们穿的这么好,应该都是武士吧。”
那队武士踏着整齐的步伐向村子走来,脚步声随着队伍的接近而越来越沉重,击打着小四郎的心脏。小四郎觉得有些害怕了,却挪不动脚步。
如此沉重的脚步声自然是赵璋让士兵跺出来的,他想要弄出点动静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来到村口,看到两个小孩子呆立在那里,显然是被自己一行人吓傻了,赵璋觉得很高兴。虽然只是吓到了两个小孩子而已,但赵璋还是觉得十分的得意。
赵璋抬手示意部队停下来。立定的时候靠脚的声音整齐的仿佛一个人,这也是赵璋的部队在所有新兵部队中成绩最好的原因——他的部队的队列非常的整齐。而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赵璋这一个月基本都用在训练队列上了,其他的科目都没怎么练。
赵璋向前走了两步,蹲了下来,这样他跟那两个孩子便平齐了。赵璋朝孩子招招手,示意他们过来。
“小四郎,别去!”太郎低声朝小四郎喊道。
小四郎却不顾太郎的阻止,朝赵璋走了过去。
看到有一个孩子过来,赵璋露出了一个笑容,接着把手伸进怀里,从里面摸出了两块用彩色的纸包裹的糖果。这糖果是临行前芷娘塞给他的,要他路上吃。对于芷娘这么孩子气的行为,身为咸党的赵璋也就只能笑着收下了,毕竟是妹子的好意嘛。
“给你吃,甜的。”赵璋用日语说道,并且因为怕孩子不知道怎么剥糖纸,他还帮他剥开了。
从赵璋手里接过那个小硬块,小四郎仔细看了看,把它放进了嘴里。
甜!好甜!和山里的果子……不,比山里的果子还甜!
“孩子,把你们村子的地头叫出来。”赵璋和颜悦色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