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羽田国际机场。
下了飞机,做了一个深呼吸。
“这就是东京啊!”林亮感叹道“我的生活,将从这里重新出发。”
牵着林嘉美的小手,两人走出了机场。凭着前世在大城市生活的经验,林亮并没有费很大的功夫,就来到了预先想好的目的地——东京港区。
抬头望着面前一栋栋的高楼大厦,想起来时一路上的车窗外景色,虽说有些不合时宜,但林亮还是会不由想到:不愧是四大世界级城市之一,这时的SH还远不是十几年后的样子,比较起来自然会显得有些牵强。
在找公寓这件事情上林亮费了不少功夫,东京的房屋出租价格还是太贵了啊——林亮无奈的看着眼前的一间屋子,房屋跟姐姐家的比起来小了不少,但是价格倒高出一大截来。可林亮也明白,这里毕竟是东京,不是那霸那个小地方可以比较的,能找到这么个地方已经不错了,更何况已经找了一天了,看看身边困的不行嘉美,“算了,就这间了!”林亮对房东说道。
房东是一个长的稍微有些猥琐的中年人,五十开外的样子,听林亮这么一说,笑道“好,那我们现在就办理入住手续!房租一个月一缴,没问题吧?”
“嗯,没问题!”
交了房租和押金,林亮看了下,只剩二十多万了。赶紧下楼买各种生活用具,说实话,林亮也困的不行。
好一通整理,才终于把房间弄的有点像样了。匆匆吃过买来的便当,林亮连衣服都没脱,直接躺在地板上睡着了,太累了!嘉美抿了抿嘴,看着舅舅,无奈的自己开始打地铺。
来东京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林亮第二天起了一个大早,做过早饭同嘉美吃过以后,拉着嘉美去了一趟书店。你问干嘛?不上学不能连学习都不学习吧,自然是去书店给嘉美买新学期的学习教材,有这么一个多技能的舅舅,还怕功课拉下?
这个书店还是蛮大的,漫画区,小说区,资料区等等都有,不知不觉的林亮在书店里转悠了起来,还看到了不少熟悉的漫画,“还真是幸福的时候啊!”林亮莫名的感叹了一句。
在转到小说区的时候,林亮看到了一本非常熟悉的小说——《白夜行》,说熟悉是因为前世的自己就有这本小说。东野圭吾的这本推理小说写得非常不错,还获得了去年的直木奖,林亮看着这本书,突然想到了另一本书——《幻夜》,同样是东野写的,不过这时恐怕连构思都还没有开始。《幻夜》这本书和《白夜行》的关系有些莫名,说是和《白夜行》是姊妹篇,但是原作者又出面辟谣说不希望读者把这本书当作《白夜行》的续篇,可是大家还是不由得把这两本书扯上关系。
不过这些都和现在的林亮无关,林亮其实已经想好自己要写的东西,但是看到这本书,自然不能白白的浪费机会,决定把《幻夜》这本书也给写出来,当然,故事情节不会有大的变动,但是写作风格必须得变一变,至少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模仿东野圭吾的作品。
买齐了嘉美的学习教材,又拿了两本书,一本《白夜行》,一本《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旁人看了一定会觉得有些奇怪,因为这两本书根本不搭界。别人奇不奇怪林亮不知道,但是他自己肯定不会这么觉得。
回来的路上林亮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决定还是买一台电视,自己这么多天了还从没正经的看过电视呢,再说,家里没个电视,也确实不太像话。买了一台21寸的三洋电视,再看看钱包,还剩14万多一点。
回家第一时间安装好电视,一旁的嘉美也高兴的手舞足蹈,口中嚷嚷着“终于有电视看了,舅舅太好了!”。换了好几个频道,看着节目中的人,没几个是林亮认识的。不过通过电视倒是对自己处于2001年的这个事实又加深了印象,因为新闻中经常能看到关于九一一事件的后续报道。还有就是美英对阿富汗的战争打响了,世界舆论自然又是一阵‘亢奋’。
摇摇头,叮嘱林嘉美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不要打搅到自己。林亮就坐到了书桌前,开始写早已想好的小说。前世毕业以后基本就没怎么写过字,好几年不动笔,也不知道字还能不能写好,虽然是日文,但是也不能写的太难看了呀。至于想用电脑码字,林亮在心里面就没敢想,不说现在买了电视后钱不够,就是没买之前,那点钱也只能买台差点的电脑,然后买了电脑以后,嘉美和自己就只能站在大街上,面朝西北方,嘴一张,净等着喝西北风了!
用笔写了几个字,嗯,写的不错,似曾相识又觉得不太熟悉,这种感觉还真是有点诡异。林亮想“估计是受到了这具身体的影响”。
随着林亮写完标题,六个字就映入眼帘:向左右,向右走。
在前世,《向左右,向右走》这本小说的原作其实是一部漫画,一部来自台湾的漫画家几米的作品,后来被多次改编,出现了同名的电影,电视剧以及音乐剧等,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经典。
至于为什么要先写这部小说,林亮自然有林亮的道理:首先,能被改编数次搬上银幕,自然不怕不会出名。其次,林亮分析过RB的电影电视剧以及小说,感觉还真是有点想不通,RB人大概喜欢这么三类电影电视剧,惊悚恐怖剧,悬疑推理剧以及纯爱剧。而《向左右,向右走》就是属于纯爱系列,而且是纯的不能再纯了,以后被改编成为电影电视剧的话相信也会有不错的票房和收视率。再次,是因为一首歌,就是后世非常出名的那首,帮助孙燕姿红遍两岸三地的《遇见》。林亮相信,不管到哪里,经典永远是经典,不会因为时间或者空间而被埋没。关于这首歌,林亮的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计划。最后,就纯粹是因为林亮个人的缘故,漫画被改编为小说后,需要的工作量会大大的减少。而林亮早已打定主意,把改编的小说中加入插画,这样既不会影响作品的风格,又不会降低作品的可看性。
接连三天,林亮开始奋战在书桌上,凭着前世毕业后在某门户网站当新闻编辑的底子,写的应该还是不错的。同时还得不忘给嘉美补课,小学的东西,林亮觉得别说自己一个正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即使是高中混到毕业的学渣,也应该没有太大的难度吧。当然,这其中得抛除语言不通的因素。
三天后,林亮终于写完了,中间还手绘了一些关于人物和风景的插画,虽然插画只能说一般。保险起见,林亮把小说和插画找了个地方复印了两份,分别寄给了集英社和讲谈社。然后就只能静静等待了。
连续等了三天,没有什么动静,但是林亮并没有着急,林亮有这个自信,自己写的东西终究会被看上的。在这几天,林亮也接着开始写下部小说——《幻夜》,原作者东野圭吾的写作特点林亮通过《白夜行》反复的揣摩了几次,又回忆着上辈子看到过的一些他的作品,发现他文字总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对,应该说是让读者缺少代入感,只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整部小说的故事,看完以后或惊叹,或感慨,少了一种悬疑小说的紧迫感。林亮决定从此处下手,避开东野圭吾的写作风格。
伸了伸懒腰,林亮站起身来,连续坐了好几天,身子有些僵直了。看着一边在安静复习功课的林嘉美,林亮轻声跟她说了句出去走走。
沿着公路悠闲的走着,说起来林亮还从没有时间好好的散散步。
不知不觉,走道一家颇具规模的乐器行,从里面传出一阵悠扬的钢琴声,林亮听了听,是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抬头看了看乐器行的店名——清雅乐器。
林亮抬腿走了进去,刚好想要买把吉他。
“欢迎光临本店。”迎面走来一位男性导购,“先生,请问您想看什么乐器呢?”
“想买一把吉他。”
“这边请,我们这里有港区最好的吉他,一定会有您喜欢的!”
林亮注意了一下弹钢琴的人,是个女孩。上身穿着蓝色薄纱外套,下身是一条七分裤,长发,皮肤也很白,看起来很是时尚,但是由于是侧脸对着林亮的缘故,林亮看不清楚她的长相。不过她旁边还站着个穿粉红衣服的女孩,也是长头发,人长的很漂亮。
林亮仔细的挑选着吉他,贵的他肯定现在买不起,买个差不多点的就行了。好一番挑选,终于选定了一把棕色的吉他,试了试音色,嗯,还可以。
“就这一把了!”林亮对导购员说道。
“嗯,好的,那咱们现在去收银台付款?”
“好。”
正向收银台走去的时候,耳边却传来一个明显是小女孩的声音“老师,你骗人的吧?你刚才还说这里的乐器你都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