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破金鳌正法双珠怀险计贪狼请旨
前文表到那铜锁儿与贪狼星君相见,入大殿后欲取“紫薇印”之际,一凶兽冲出。铜锁儿见也不怒,开口道:“小小神仙,怎的又来扰我?”
若问道铜锁儿为何称这凶兽为“神仙”?却得说起这天地间,仙之五种,乃为“天地神人鬼”。三清得为天仙之祖,四帝得为天仙之宗,又有太乙金仙,太乙散仙。数后方才是地仙,神仙,人仙,鬼仙。而这凶兽本乃是贪狼星君幼(无字)交好友,后平浪救潮有功,得神仙果,受玉帝敕封的“平浪金鳌大将军”,司掌天河十万水军,时常携幼子来这天枢宫中与好友相会。后幼子有倦意生,便于花园中小憩,贪狼星君则回了大殿。听闻殿后传来声响,想得是贪狼星君复回,定睛一看,原来乃是铜锁儿。与贪狼星君关系极好的金鳌将军,自是知晓廉贞星君赠予铜锁儿千年桃花枝之事,数次听得贪狼星君不忿之情。
至于铜锁儿为何道又来扰他,乃要追溯至近六百年前,孙悟空于这八景宫中偷盗金丹至宝。当日太上圣人与燃灯古佛于那三层朱陵丹台上讲道,八景宫所属尽去听讲,那孙悟空见得没人,便盗了五瓶金丹。偷吃难免漏嘴,灵深终得成仙。那五瓶金丹中有粒金刚丹,跌跌碰碰,开了七窍,巧落八卦炉乾宫之上,得了灵性。后又将孙大圣漏嘴的九转金丹等四种丹药尽皆吞去,奈何属性相冲,只得成就了个地仙之位。初得仙位的金刚丹已开灵智,念着逃脱,哪知闯入了天枢宫内,金鳌将军正于宫中做客,见那是一金丹,欲取之,哪知反被铜锁儿所伤。贪狼星君赶往捉拿之时,铜锁儿早已逃出生天。又撞入那玉衡宫中,被廉贞星君所擒,化出了人形。廉贞星君见铜锁儿修为是个造化,有着大缘法,便赠与了铜锁儿一枝千年桃花枝,那桃花枝真个是:
桃开灼灼得其华,廉贞求得玉衡家。
星君大术阴时火,育成宝法众仙夸。
若道神通玄妙处,孕灵开体更无他。
千载修是独一枝,养出太乙聚三花。
铜锁儿得了桃花枝,尚未炼化,又遭守炉玄武捉了回去。八景宫中太上天尊念其修为不易,又是自家金刚丹所化,视之也似心血,便留将下来,做了个看牛童子,与自己那青牛相伴。
今日金鳌将军与铜锁儿再次相见,也深是知晓铜锁儿利害,径直现了本相,欲要一击而中。哪知铜锁儿炼化了千年桃花枝,又深得太上亲传,更非昔日可比。抬手一道五雷正法,隐约间如破天声,透彻心神;恍惚中似裂地音,亢然振奋。那金鳌将军虽得有备,奈何金躯受震,水身引雷,法力难出,力敌不得。铜锁儿也自知此时有求于人,只将那金鳌将军震退则已。二人一番相斗惊醒了金鳌将军幼子与大殿之外的贪狼星君,见那幼子亦显了真身,口吐人言:“呔,你是何人?怎敢与我父亲动手。我父亲乃是金鳌大将军,且这乃是我贪狼舅舅的府邸,你若还不投降,怕你性命不保!”铜锁儿却道:“金鳌将军,吾本不欲与你相斗,且未伤你。今日乃奉太上祖师法旨来着天枢宫取“紫薇印”一用,至于恩怨,若误了祖师之事,你我亦皆吃罪不起。”贪狼星君一将赶到,也开口道:“老友今日勿得火气,铜锁儿却是奉太上圣人法旨,且让他取印离开,待日后相见必当清算恩怨。”见是如此,金鳌将军不做答应,携着幼子让开了身形。此时,那“紫薇印”显现了出来,顿时间彩光升,云气腾,真可谓:
宝印仙法非俗平,天长炼化日久莹。
老君曾取金丹料,大帝尝夸光华明。
一道神光千万里,天枢宫里藏身行。
天君修得神通宝,灵彩霞光镌七星。
真个是,好宝贝,载了七星心血;妙神通,炼就四方光辉。铜锁儿方欲取时,尚未触碰,不知是禁止还是宝印有了灵性,一道白光射来。铜锁儿心中一惊,不敢怠慢,又是一道五雷正法,轰上了那道白光,白光亦是一震,回了“紫薇印”中。铜锁儿开口喝道:“泼孽畜,若再动神通,休怪我翻脸无情!”言罢又掐了法诀,取了那“紫薇印”,运起神通,切了一角。贪狼星君见铜锁儿切了宝印一角,不明缘由,玉面铁青,只恐对宝印有伤,一时间高声骂道:“铜锁儿,你这野种,休要伤我宝印,纳命来!”未曾言罢一杆金枪便向铜锁儿刺去。铜锁儿急忙招架,唤出两颗珠子,挡将上前。见这双珠,圆鼓鼓,一团团,无光彩,有身形,一个是深如墨色黑漆漆,一个是淡过白雾透盈盈。这个是,非玉石,非琉璃,非铜铁,非金银;那个是,有妙术,有缘法,有仙气,有神灵。问得究竟是何物,八卦炉中久锻炼,双珠表里分阳阴。
这宝物唤作阴阳双珠,乃是太上老君将铜锁儿体内吞食的那属性相冲的金丹分了阴阳,炼化而来。威力确是端得利害,如何利害?有诗为证:
八卦炉里走两遭,老君亲手炼造化。
白珠一去分山裂,黑珠回来四海拿。
须知宝珠金刚体,万般神力藏光华。
下能彻地破十殿,上可通天落彩霞。
那金枪与两颗宝珠一经接触,径直由贪狼星君手中震落下来,贪狼星君心中一惊,诧到铜锁儿何时有这宝物,竟是如此利害。这时听得铜锁儿道:“贪狼星君,吾未伤了这印,这方法乃是文曲星君见祖师取用而告知于吾,今日切勿再要刀兵,不然休怪我不客气。”那贪狼星君自知比斗不过铜锁儿,只好开口道:“既是如此,这事就此罢了,不送。”铜锁儿闻言,也不再计较,便纵身离开了这天枢宫中。哪知贪狼星君虽是忌惮,但又怎肯轻易罢休,于是当着老友之面,言道:“今日铜锁儿偷盗这“紫薇印”,老友且与我日后做个见证。”言罢,一狠心,将那“紫薇印”丢入了下界之中。
贪狼星君丢了宝印,稍作整理,持了玉笏,便与金鳌将军往那通明殿去了。
不多时,到了通明殿前,见那:
仙鹤飘飘是多只,染了仙家气息,皆得灵气腾腾;灵龟匍匐有几处,浸了天外圣水,尽是万年长生。琼楼百里,一座座是雕龙刻凤,描摹得真灵孕育;玉宇千层,一片片是波浪翻滚,游戏中鲤跃猿奔。若问道这通明大殿气派从生何人得在,说得乃是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玄穹高上帝玉皇大天尊。
贪狼星君与金鳌将军跪俯金阶之上,开口道:“小神贪狼星君奏闻玉皇大天尊:太上圣人座下看牛童子铜锁儿,因向吾索求遭拒,盗取微臣等北斗七星君所炼宝物“紫薇印”,逃离而去,不知所踪。今携人证平浪金鳌将军,望求陛下,诚惶诚恐,贪狼星君顿首。”少顷,殿门打开,一侍奉仙女飘出,开口道:“敕旨付贪狼星君:爱卿所表,朕已闻到,特令葛天师同广目天王追究缘由,查毕即刻表文上奏,回复法旨,有罪者定将严惩。”贪狼星君跪谢了圣恩,请金鳌将军自行前往天枢宫中稍候,便携法旨前去寻那葛玄去了。
待到了凌霄宝殿前,见四大天师张许葛邱排而列之,贪狼星君上前道:“四位天师,贪狼有礼了。”许天师开口道:“贪狼星君有礼,不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贪狼星君道:“天枢宫中失窃“紫薇印”,疑为太上天尊座下童子铜锁儿所为,今奉玉帝圣旨,劳请葛天师同广目天王携同彻查此案。”言罢将玉帝法旨亮出,葛天师躬身道:“臣,葛玄,接旨。”又道:“贪狼星君,那铜锁儿乃太上圣人门下,何故窃取“紫薇印”,知否?”贪狼星君道:“缘由不得而知,还是谨遵圣旨要紧,寻广目天王,共同查之。”葛天师也不便多言,便与贪狼星君同往那西天门而去了。
待到了西天门,两人按下云头,遥见那广目天王:
赤甲腾腾护四方,灵宝闪出法高强。
大圣曾求避火罩,天门尝守妖魔当。
双目常在净天眼,得以神力千里广。
群龙号令尊赤索,金刚菩萨琉璃光。
广目天王遥见来者,开口道:“葛天师,贪狼星君,不知来这西天门何事?”贪狼星君方欲开口,葛天师已言道:“天王,贪狼星君因府上疑为遭窃,道是太上圣人府中童子铜锁儿,故求了陛下降下圣旨,要我等协同彻查。天王净天眼大神通,如此小事,也可好生的分辨明白,究竟缘由。”广目天王道:“如此,既是陛下圣旨,这便与葛天师前往。”三位驾了云头,走了彩霞,往那天枢宫而去。一阵香风由来,两处灵光流动,三尊天神华彩。这个是天庭四大天师,拂尘一动,仙家气息油然生,道骨切切分分。那个是西方八大金刚,赤索一缚,五彩光华时有见,宝相假假真真。余下一个,乃是北斗七星星君,宝枪伫立,珠花玉冠金丝履,金光片片层层。天枢宫外,看门小童见贪狼星君归来,忙跪拜迎接。
广目天王进了大殿,道:“贪狼星君,“紫薇印”曾置于何处?”贪狼星君道:“于这大殿之后,望天王以净天眼大神通详窥原来。”好天王,也不多言,便运起了神通,见那双目陡出金光,宝轮照耀四方,恍惚时,如千佛齐颂;浩渺间,是宝相庄严。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以心传神,以神还灵。不多时,见那金光淡去,广目天王皱眉道:“吾方才以净天眼大神通了解,见那收取“紫薇印”之人确是铜锁儿无误,只是,这。”葛天师见广目天王如此犹豫,开口询问道:“只是如何,陛下遣吾等彻查,理应公道,天王但说无妨。”
广目天王应声道:“天师,吾只是疑惑,那“紫薇印”应是无误,却在那铜锁儿取时有一道光华覆上,不知是何人所为,后遭铜锁儿所破。既是有心阻挠那铜锁儿收取“紫薇印”,为何不现身?且如此能如此迅速施法,想必也不是个小仙。且铜锁儿既是知晓,为何仍敢收取。”转而问那贪狼星君道:“贪狼星君,宫中当时可有甚么客人?”贪狼星君答道:“方才平浪金鳌将军得在,与我同求的圣旨,应当得见,证据不足,方才疑为铜锁儿。”广目天王道:“如此,便许是是了。平浪金鳌现在何处?”贪狼星君答道:“正在宫中,天王可询之。”葛天师道:“也好,请贪狼星君唤出,老道询之。”贪狼星君答道:“天师稍后。”
不多时贪狼星君便携金鳌将军到了殿后。金鳌将军道:“葛天师,广目天王,金鳌有礼了。”葛天师径直道:“平浪金鳌,汝确是亲眼目睹那铜锁儿收取“紫薇印”?”金鳌将军道:“确是。”葛天师又道:“那一道金光也是汝所覆?汝何不阻止?如若拖延片刻,贪狼星君前来,铜锁儿也是收不走那“紫薇印”。”金鳌将军答道:“铜锁儿道法深厚,余恐不是对手,又怕伤了宝印,故只敢覆道金光,告诫于他。哪知这厮如此胆大,仍敢盗取宝印。”葛天师一笑,开口道:“既是如此,我见人证物证齐全,天王,请随吾携同贪狼星君与平浪金鳌走那八景宫一趟,拜访太上圣人,方便询问铜锁儿何去,如何?”广目天王开口道:“甚好。”
单表铜锁儿取了七星一味,收入了八卦宝镜之中。打开丹方,见第三味乃是“不语”。此一味可是愁煞人也,若道不语,不语何知?若道寻人,不语怎求?这二十八星宿,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中皆未有所相关。各司各政,三十六重天亦是如此。
毕竟铜锁儿有何计较,盗印之事如何明了,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