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此举是为了消减核战争的威胁,并且由于中国的******而认为****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则由此认为苏共在西方面前退缩。10月初赫鲁晓夫访问中国参加建国十周年活动,其间和******等中国领导人发生争论。
1960年初,中苏均表示要团结,但要对方改正做法。4月22日,****发表了《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公开点名批评了南斯拉夫修正主义,实际矛头则指向赫鲁晓夫。
同年在莫斯科举行的81国共产党大会上,以及1961年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苏共否定斯大林、主张“两全路线”,还公开批判和****关系密切的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是教条的斯大林主义,号召推翻霍查。****代表******当场予以严厉批评与驳斥,并率代表团提前回国,以示抗议。****认为“斯大林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总起来还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三七开的评价比较合适。”中国认为否定斯大林是丑化共产主义运动,给帝国主义者以可乘之机;苏联则认为要解除个人迷信给苏联带来的沉重影响,让苏联更好地发展。1961年底苏联和阿尔巴尼亚断交。
1960年5月1日,苏联打下了一架美国的U2侦察机,美苏关系降温,中国借机重申美帝国主义侵略本性不改的说法。6月底苏共在五十多个国家共产党参加的布加勒斯特会议上组织围攻彭真率领的****代表团,抨击中国的******,试图在理论上压服****。7月16日,苏联政府正式照会中国外交部,限期召回全部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销毁部分技术图纸,从而撕毁了与中国合作的几乎所有经济合同。中国认为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逼债”,并把******造成的饥荒部分归咎于此。
简言之,苏共认为现代核战争会导致世界大战和人类的灭亡,和平共处是唯一选项,而拥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共产主义国家可以在经济竞赛中彻底战胜资本主义。****则认为新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在战争中将灭亡的是帝国主义,而不是人类,社会主义将获得胜利。世界革命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关键。****认为苏共是修正主义、分裂主义,苏共认为****是教条主义、****机会主义。
1962年******对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退缩批判,认为赫鲁晓夫“从机会主义蜕变为投降主义”,苏联则认为****的立场会导致核战争。在同年的中印战争中,苏联支持印度。
1963年3月30日,苏共中央给****中央的来信中,特别提出了苏共的“三和”、“两全”和“三无”的国际共产主义总路线。6月14日,****中央在给苏共中央的复信中提出了与苏共根本对立的总路线。
1963年7月5日至20日,****代表团和苏共代表团在莫斯科举行会谈。在会谈期间,14日,苏共中央发表《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对****的复信进行全面系统的攻击。为此,******从1963年9月6日至1964年7月14日亲自主持发表了九篇评论苏共中央《******》的文章,即“**苏共”,两党之间的论战达到顶峰。****认为在苏联资本主义已经复辟,中国和苏联以及华沙条约国家的共产党划清界限。****认为苏联已不再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则是反帝反修的世界革命中心。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之后,******率团访问苏联,回来报告苏联并没有改变路线的趋势,****继续批判苏联执行“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路线”。
1966年,中国的**********开始之后,中苏没有断交,但两国关系除了中国允许苏联经中国给越南战争中的北越运输物资之外彻底冻结。1967年红卫兵冲击苏联驻北京大使馆。
1968年,苏联在新疆附近大量增兵。在1961年时,苏联在那里有12个不满员的师和两百架飞机,在1968年增至25个师、1200架飞机、和200枚导弹。同时苏联和蒙古达成协议,苏军帮助蒙古的南方边防,并在那里驻军。
1968年8月,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镇压布拉格之春,中国把苏联称作“社会帝国主义”。中国在越南战争期间将大量军队从南方转移到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1969年,双方在乌苏里江的珍宝岛和新疆的铁列克提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很多西方观察家认为两国开战在所难免。
就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14K作为一个处理非正常事务保障国家安全稳定的秘密机构,就少不了做大量的战前准备,即便战争不会发生,但是中国老话说的好,君子防未然,就算国泰民安,不也得必须有一些人把工作做到战争之初,防范战争的突然来袭么?任何理论经验告诉我们,临时抱佛脚,最终会落得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下场。
军队为战,14K为先,作为先遣部队的14K怎么能够让国家陷于危难?所以当务之急,寻找突破点,不受制于北约和华约,才能得到长足发展。为此,国家领导人紧急开动员会,明确指出一定要为打赢战争做好任何战前准备,要转被动为主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东西,为战争的胜利保驾护航。
事情后续的发展,咱们在第三卷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