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关,钟亦成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当校长了,手下有一百多号人,都得看他脸色行事,到年关想往上蹿的都趁机给他拜年,当然他们不叫这拜年。市政府下过文明确禁止领导干部间拜年送礼。所以他们都管这叫工作交流,跟领导沟通。其实这一百多号人,不管是有点名目的,还是没有名目的,有点位置的,还是一般教师,也不管是乐意还是不乐意,都扯上了,还争先恐后呢。大家都怕自己落后,给校长留下坏印象,说是不尊敬他。就连几个平时看上去硬崩崩的,也大大方方地找上门来“交流交流”。谁都知道新任校长在自家门口设了个意见箱,每过一周就要打开看看。初衷是让群众举报教师的不法行为和提意见建议用的。几个眼尖的瞄准了这一处,就把它当成了收件箱,那一包包拜年的东西背面写个名字就往箱子里扔。再后来全都发现了这一点,都往那里面扔。拜年的东西自然也不是大包小包的物件,讲究的都很实惠,包着的都是一张一张的人民币或是购物券。数额倒是不大,都是几百上千的。丢进箱的时候,大家都各怀鬼胎,认为这事做得天衣无缝,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所以都为自己的聪明之举感到非常得意。
钟亦成开始倒真的不想受贿,雄心勃勃的的打算做一个清官。可那帮人都不管这叫行贿,只说无以表达对领导的谢意,过年过节的买点水果送送也正常,可时下水果五花八门种类太多,也不知校长喜欢吃什么,一时买不来,就只好这样做了。大家都这样说,钟亦成想想盛情难却,好歹也是下属的一片心意,不接受反而显得自己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种事情他听得多见得也多,下属送领导的东西都是希望领导能够随意收下,这样下属就会觉得领导对他的尊重,心里也会感到欣慰些。不然,他老会觉得领导对他有意见,不够重用他。因而想来想去,他还是都收下了,不过起初打开箱看到那一包包东西还有些七上八下的,后来收得多了,也就习惯成自然,收得心安理得了。不过他掌握一条收礼原则,那就是小额的他收下,大额的上千的他就退回。后来这个规律也给人发现了,渐渐送上门的也都是些小额的,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币值了,只是长年累月的加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那些眼尖的很善于做数字游戏,这点游戏更不在话下了。
对于钟亦成来说,当上校长除了意见箱收益,还有伙食问题。几乎每天都有下属邀请他到场吃饭,说个大概数字,一百多号人里有一半人是长年轮流起来请客的。有的也三五成群组成一个小团体,轮流请客,不管几个人一桌,每次请客校长是必不可少的,他这一到就使篷荜生辉,大家的心情就会一下子豁然起来。否则,请客就变得没了意义。事实如此,那帮人请客,谁不是冲着新任校长来的。谁不知道新任校长海量,于是学校里几个招人耳目的“酒中豪杰”更是乐得巴结,趁机表现自己的酒艺。当然这样一来,钟亦成出没亏待这几个“酒中豪杰”,碰上学校宴请外客,钟亦成都要带上这几个人,帮着助酒兴。有一次他在酒桌上对着众人的面说酒量就是能力,酒风主是工作作风,激得几个人放开喉咙大肆攀比酒量,一时间个个喝得烂醉如泥,有的还不省人事,经抢救才恢复神志。几次宴请下来,外界都开始传说五中的人都海量,说五中是个卧龙藏虎的地方。
那几个“酒中豪杰”的酒也没有白喝。钟亦成心中早有了打算,没过几个月那几个“酒中豪杰”就得到了提拔重用,安**了教务处和校领导班子,把两个原来在校的副校长赶出了五中。用他的话来说,这是工作需要。他早已悟到了领导哲学:当领导的不必事必躬亲,也不必亲自动手干事,关键是用人,要用好用对人。他就是按这个方向去发展的。
钟亦成在手下捋了一帮人,对他们重点培养,这样一来,事情确实好办了许多,那些芝麻豆大的小事,他只稍动动嘴皮子,使个眼色,他们就会抢着去办,他不知要省多少力气。就象他造别墅的事,设计、施工、购买材料哪一样用得着他全盘费心啊,钱不够他向金、洪几个铁哥们借点。他坐着安安稳稳的,房子照样保质保量地完成。房子落成一进屋,几个人一张罗,又有一笔进帐。真是好事连连啊,他是越来越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