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七得令后,一路慢行,四处查找,却始终找不到三公子的身影。恰在这时,他遇见了刚从紫竹林走出来的管家义子家丁楚罗雄。楚罗雄看见楚七后,微笑着打招呼,并问楚七东张西望地是在找什么。楚七如实回答,夫人召三公子到牡丹亭中问话。楚罗雄说:巧了,我刚从林中经过,正好看见三公子,在青节亭边竹林里与几个家丁丫鬟玩捉迷藏。给你出个主意:你到亭边,就大喊三公子我看见你了,再不出来我就禀告夫人,三公子肯定立刻马上出现。
而楚七不疑有它,连声称谢。楚罗雄站在原地,目送着楚七,脸上绷着一成不变,而又十分木纳的表情迟缓的走向林中深处,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自己视线尽头之后。楚罗雄脸上的表情,毫无征兆的一变,露出了他笑面虎的真面目。
谁叫这个呆子,为了护他的义妹,天天与自己作对。他也不想想大爷我是谁,楚府大管家楚安的干儿子,楚二公子西直门校尉楚太行的贴身亲随。老子在楚府才混了三年,就爬上了这么高的位置,当面对人笑,背后对人捅刀子,这个技能早就练到满格了。
要不是顾忌,他那个十分豪爽,有大好人缘的义兄。早就把他给整死了,今天这小子终于落到我手里,正好三公子和五夫人正在激情燃烧。我让他大喊三公子,想必公子惊怒之下肯定会弄死他,到时候那个楚杉,也怪不到我头上,谁让楚七他自己自寻死路,怪得了谁!等他死了,没这个在花园里碍手碍脚的阻碍。自己岂不是,想怎么欺负楚梦都行,想想都鸡动的不行。于是,楚七他就悲局了,三公子被他的大喊吓的差点废了。出了林子,就立马命人杖责楚七一百棍。这傻子到死都不知道,三公子趴在五夫人身上躲猫猫是为什么,而自己又为什么被打。
胡思乱想过后,刚回过神来正好看见,楚杉大哥带着楚梦小妹一脸焦急地快步赶来。一激动,自己又昏了过去。再醒来,己是三天后,和在将军大公子,羽林卫中郎将楚长空,书房侍读的楚杉大哥。深聊后得知这个世界,上古时有移山填海的法术,长生不死的仙人,也有毁天灭地的战舰,凌虚御空的飞船。只是,已过去了三千星年,文明大多失落,典籍只剩残篇。只留下无尽的传说,和难得一见的遗物,不世出的遗迹,神话中的异人等等。
当今天下之中,唯一之天国大朝,国号大晋,皇室姬姓轩辕氏,建国至今己历二百余年。大晋国,位于诸天万界中的绝情天。
自从上古五帝之一的尧帝绝天地通,截断通天巨树以后,于其它诸天己完全隔绝。再也没有上古之时,神人异人纷纷降世争夺道统的末日乱法大劫。再也没有远古时期,教化莽荒开辟文明的神人合一在世神明横空出世了。
这个世界仙法妖术逐渐遗失,灵气曰渐稀溥。从远古三皇时代的先天神通术法大行天地灵气丰盈,百族争锋诸神混战人族初生强者如林的黄金盛世。到上古五帝时代的后天法则术法大行天地灵气充足,人族崛起人神共处的白银之世。现在己是尧帝升天之后的末法时代,己经拥有自人族诞生以后有史可查的三千星年璀璨悠久的文明。自三千星年前白银之世初期,炎帝开始征伐百族,黄帝大败战力最强的魔人族斩杀首领蚩尤定鼎胜局,三帝接力至尧帝时终于平灭百族,人族一统东土大陆。如今在己知的世界里,非人身外族早己无踪,神异天人更己绝迹,修武炼气者都不常见,更不用说十分罕见,并且都隐世在古代仙人洞天遗迹的修真者了。
杉大哥从典籍和传说中得知:这个世界的现存修道者,顶多能徙步跨山越河,徒手劈山填湖,开发身体血脉气场极限,增加寿命延缓衰老,调养体内气血平衡不生疾病,却无法获得真正的长生不老,只能隐居于时间流速比外界缓慢的仙人洞天遗迹,躲避身体大限之日。
大晋国地处:西域诸国之东,和其中间隔着天山戈壁沙漠。扶桑诸邦之西,与其隔着天海依依相望。在帝国北方边界内外,广阔万里平坦寒冷的,大漠南北冰原草原生活的是天马诸胡部落。在帝国南方边界内外,万里连绵的丛山峻岭上,湿热的丛林雨林生活的是飞鱼诸蛮。帝国疆土之大,北到北极冰荒,西尽咸海流沙,东临万里海滨,南至无尽林莽。东西长一万八千余里,南北宽一万六千余里。国内有州县一千八百五十六个,府郡二百四十三个,行省二十二个,都护府四个,都城五个。
中都也称神都天都天宁府是帝国首都,天子御府地处天下之中三大江口,是金沙江银川江天江三川汇聚之地。背倚巫山雪岭山秦峰山三山之固。控三峡之险,拥三川之途,通江达海,关津便利,物阜民丰,居高临下,俯掌中原,交趾岭越,贯联东西,仅在籍官民就有户三十万余,口一百五十万余。北都顺天府天子夏季北狩御驾常驻行在,居燕云而守大漠,屯驻四卫四军六万重兵,震慑飞马诸胡。东都应天府天子春季东巡御驾常驻行在,居江南而防海疆,屯驻四卫四军六万重兵,震慑扶桑诸邦。南都奉天府天子冬季南巡御驾常驻行在,居岭南而备百蛮,屯驻四卫四军六万重兵,震慑飞鱼诸蛮。西都承天府天子秋季西狩御驾常驻行在,居关西而御异邦,屯驻四卫四军六万重兵,震慑西域诸国。
大晋朝太祖高皇帝,出身道门大家太极门。入太极门前为淮左布衣,因乡吏逼税家破人亡双亲饿死,流离失所四处飘泊,十二岁才进太极门,进门不过三年崭露了他在修炼和读书上的天赋异禀。据传说是,近千年来神下第一人,精通天文地理史学兵法,洞察人心尤善权谋辨论。更为重要的是,其过目不忘一学就会的才能,年不过十六,就中武举进士,十八岁就随军征伐天马五胡叛军,立下轻骑取敌粮仓的大功,二十岁就领军灭东海国,成为大郑朝第二位冠军侯。三十岁时,天下大乱,哀帝没于贼阵,幼帝即位,外戚太监宗室勋贵争权夺利,文臣党争不断,武将被各派拉拢,趋势开启军阀割据的乱世。黄巾红巾军起义不断,流贼攻破大郑朝五京中的三京。太祖顺天意应民心,扶立郑朝幼帝堂兄,北京太原府留守宋王为帝,历时九年,平定天下削服诸雄。于天下之中心三江平原,建中都天宁重安郑朝。后未及旬月,郑末代君主献帝感慧星袭月天狗日食,天地重启天命转移。故禅位于,当时的晋王太师太宰太尉护国大将军,后来的晋朝太祖高皇帝姬成汤。太祖继位后,嘉其上顺天命下爱万民,封前郑末代君主献帝,为郑国公,子孙后代世袭罔替与国同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