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拉开门,却见一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满头大汗风尘仆仆的样子站在门口,伸出手正要敲门的样子。
“请问,冯校长在吗?”男子问林语芊,一嘴的京片子。
林语芊哼了一声:“在屋里呢!”她瞟一眼男子,见他这么热的天穿得规规矩矩,白衬衣的最上头一个扣子还扣得严严实实,肩上挎着个包,包上有华夏青年出版社的字样。
“谢谢!”男子道声谢,目光扫向办公室里。
“你是干什么的?”林语芊问。
“我是华夏青年出版社的,来这里找一名叫朱宏的学生。”男子答道。
华夏青年出版社,那可是国家级的大型出版社,他竟然也是来找朱宏的?林语芊的心激烈地跳了一下,她怎么也想不到,像华夏青年出版社这样大牌的出版社竟然会千里迢迢地派人找到这里。
这是不意味着,朱宏的那些小文章也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呢?
想到这里,林语芊就有些后悔,刚才应该好好跟朱宏说一说的,自己这么一生气,竟然彻底谈崩了。
回去再看看情况?林语芊犹豫了一下,还是觉得那太掉份儿,跺跺脚走了。
朱宏跟冯文钊都注意到了这不速之客。本来朱宏打算在林语芊走后就离开回教室的,听得这来人是找自己的,只好又留下来。
男子见办公室里有两个人,一老一少,心想,那老爷子应该就是冯校长吧,礼貌地在开着的门上敲了两下,朝冯文钊点头微笑:“请问,您就是冯校长吧?”
“您是华夏青年出版社的?是过来找朱宏的?”冯文钊刚听到了男子跟林语芊之间的对话,就问道。
“是的,我是华夏青年出版社的编辑,我叫刘明久,这是我的单位介绍信。”刘明久说着将一封介绍信递给了冯文钊。
冯文钊看了几眼,将其让到屋里,指着朱宏道:“这位就是你要找的朱宏同学。”
刘明久一愣,他也不过是打听着找到了校长室,想通过校长找到朱宏,却没想到,自己要找的人竟然在校长办公室里,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你就是朱宏同学啊?”刘明久热情地冲朱宏伸出了手。
“刘老师您好!久仰久仰!”
朱宏跟他握了握手,华夏青年出版社的编辑找上了门?那肯定是为了出书的事情,朱宏真是喜出望外。
他没想到,刚跟南河文艺出版社的谈崩,就又有出版社找了过来,而且还是国家级的大社。
这小伙年龄不大,行事挺稳重的,这就是刘明久对朱宏的第一印象。
几个人坐了下来,刘明久也是开门见山:“朱宏,我在人民报上看到了你的一系列的文章,我社出版的青年文摘杂志也选摘了你的稿子,我认为你的文章写得很有特色,非常励志,正是人民大众所需要的,所以,我今天过来,就是想跟你谈谈结集出版的事情。”
果然是来找朱宏谈出版事宜的,冯文钊笑了,他对朱宏印象不错,倒是非常希望这孩子能在文学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刘老师,谢谢您的肯定,我也非常希望自己的书能够得到出版机会。”朱宏答道。
“那不知道你现在已经发表了多少篇跟人民报上类似的稿件呢?”
“截止到现在,大约有一百篇左右。”
“每篇都是800字左右吗?”
“是的。”
刘明久沉吟了一下:“好像编成一本册子显得有点单薄了,不过作为青春励志读本,应该也还可以。”
“刘老师,不知道你们出版社的稿酬是怎么算的?”朱宏问道。
“我们社支付稿酬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支付买断稿费,一种是采取版税制,你这本书的买断稿费我可以给你开到3200元,千字40元的样子,按版税算的话,我可以给你开到5%的版税,不过,考虑到你是新人,没什么名气,我个人建议,你不如接受买断稿费,收入更稳定一些。”刘明久一脸真诚地道。
“5%的版税吗?是不有点少了,就按一本书8万字算,你们定价会定到多少钱?”
“2.5元的样子。”
“卖出去一本书,我可以收到一毛二分五的稿费,一千本125,一万本1250,十万本就是12500,是这样算的吗?”
刘明久点头:“大致是这样,不过,我认为你的这本书能卖个一两万册就不错了。”
看来,刘明久也不太看好朱宏。
朱宏觉得,刘明久这人还是比较率直的,比南河文艺社的林语芊为人忠厚多了,对着这么个人,他实在不好意思跟他讨价还价。
“小红红,跟他要10%的版税,5%有点少了,最起码也得8%吧?”王梦瑶这时在朱宏意识中说道。
“不会把他吓跑了吧?”
“不会的,讨价还价多正常的事啊!”
朱宏很郁闷,出书这么高雅的事情,怎么变成跟市场上买大白菜似的庸俗了。唉!没法子,哥只是个俗人啊!
“刘老师,那个,版税8%怎么样?”朱宏还是说不出10%这个数字,即使说出8%这个数字,他也有点羞愧,他以为刘明久没准会断然拒绝。
“8%就8%吧。”刘明久竟然一口答应下来。
商定了稿费,两人就开始讨论书的细节问题。
“朱宏,你认为这本书叫个什么名字好一些?”刘明久问。
朱宏毫不犹豫地道:“就叫《心灵鸡汤》吧!”
“心灵鸡汤?”刘明久思考了一下,点头说:“不错,书名很好。”
“刘老师,我准备把《心灵鸡汤》打造成系列出版书籍,第一本书加个副标题:爱的力量篇第一辑,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人间真情故事,通过浅显易懂充满烟火气息的故事教人们深刻地去理解爱认识爱,进而懂得如何去爱,您觉得怎么样?”
刘明久笑道:“不错,不错!你说的这后半截,完全可以写到书的封面上,阐明本书的主旨!”
“扉页上我建议用这句话来做题记:许多人一口气读完本书,而且收效不错,但我们还是建议读者放慢速度,花点时间,慢慢品味每个故心灵鸡汤事——就像饮用一杯陈年老酒——细细啜饮,思索每个故事所蕴含的生活意义,如果慢慢用素心去读,您会发现每个故事回味无穷,都能从不同方面滋养您的心灵、头脑和灵魂。”
刘明久又是一叠声地称赞。
朱宏干脆现炒现卖,把从王梦瑶那里听来的关于后世的心灵鸡汤的排版样式、封面封底的设计样式都给刘明久说了一遍。
刘明久很是激动,用笔认真地记录了下来,对朱宏说,这么一来,这本书回去就可以推上出版日程了。
朱宏在第二节下课的时候回到教室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稿子,整理出一百篇交给了刘明久,双方签订了出版协议。
送刘明久离开,朱宏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狠狠地对着天空挥了两下拳头。按照灵魂版王梦瑶的规划,他正一步步地走向越来越大的成功,这如何不让他激动?
从学校大门外回来,已经是上午第四节快要下课的时候,传达室的根叔叫住了他,笑眯眯地道:“朱宏,你的信!”
“谢谢根叔,来一根吧?”朱宏递给根叔一颗烟。
根叔接过烟,习惯性地夹在耳朵后,从屋里拿出来一大叠的信件还有十多张的稿费单子。
朱宏接过来看了下,发现信件居然都是读者来信,足有好几十封之多。
他就有些奇怪,报纸上发文章是没有作者地址的,怎么会有读者来信呢?再一看写信的人,大多是大河市本地的,还有部分省内的,外省的没有。
拆开一封信读了,朱宏才明白过来,敢情这些人都是看了大河晚报的那篇专访后才给他写的信,专访上介绍得很清楚,朱宏在哪个学校哪个班级,一清二白,有心人根据这个给他写信再正常不过。
稿费单子共有十三张,共870元。这真是及时雨呵!正穷得要死呢,就又有小钱钱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