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晨,一个走读的学生骑车来校的时候,最先发现了布告栏里的那张人民报,那是该报的副刊版面,其中左下角的一篇稿子被用粗粗的红笔描了个醒目的红边。
红边以外,还画了道拉风的箭头,箭头上方写了一行挺娟秀的字: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篇稿子是本校高二(三)班朱宏同学写的哦!
那学生凑过去,借着淡淡的晨曦瞄了一眼。
这文章的名字叫《多一句赞美》,下面的署名的确是“朱宏”二字。
朱宏?听来好熟,最近老听到大家说起。
那学生这么想着,将整篇文章读了一遍,嗯!还不错,有点意思。
但是,谁会把这么一张报纸贴到布告栏里呢?还有,这文章要真的是高二(三)的那个朱宏写的,那小子也太牛B了吧?这可是人民报哎!能在这么一张影响力巨大的报纸上发文章,那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到了下早自习的时候,这张贴在布告栏里的报纸遭到了更多人的围观。
有人惊叹:“靠!牛B啊!文章都在人民报上发了。”
有人怀疑:“真的是高二三那个朱宏写的?”
更多的人加入到怀疑的队伍:“看这篇文章里讲的事儿,我觉得不像高中生写的,他们不该有这样的阅历,也不应该有这么深刻的认识。”讲这话的人是名教师。
一个酸溜溜的声音响起:“我跟朱宏是一个班的,我们俩还是一个村的,我对他还是比较了解的,他连篇像样的作文都写不好,怎么可能会写出这么好的文章?这篇稿子肯定是跟朱宏重名的其他人写的!”
说这话的是刘宇,他半点也不信署名朱宏的这篇发在人民报上的文章出自他认识的那个朱宏之手。
有人拿出了福尔摩斯探案的精神:“那这张报纸是谁贴到布告栏里的?他或者她有什么企图?”
是啊?这个是最关键的,谁吃饱了撑的,把刊发了别人文章的报纸贴到布告栏里呢?
如果,只是做一下假设,这篇文章真的是朱宏写的,那报纸贴到布告栏里就是在帮他的忙,替他广而告之广大师生,让人们对其顶礼膜拜,不吝赞扬。
本着“谁得到最多利益,最就有最大嫌疑”的原则,这件事有90%以上可能,是朱宏自己搞出来的。
可是,听听群众的呼声吧!
几乎99%的人都不相信,人民报上发文章的朱宏跟本校的这个朱宏是同一个人。大家把人民报看得太高,把朱宏看得太低。
小吊丝怎么可能爬到神坛上去呢?
大家一致认为,此朱宏绝非彼朱宏!
这就使得舆论的方向发生了严重的偏斜:不少人认为,把报纸贴到布告栏里的那个人没准不过是想搞一次恶作剧,逗大家开一下心罢了。
朱宏最近多火啊!
校门口打架挨板砖。
从医院回来整个儿性情大变,**完男学生**男老师,再没人比他更变太,人送绰号“捉鸡狂魔”。
艺校门口吉他独奏蓝色多瑙河,以一人之力震撼傲娇的艺校数百学生。
化学课上大发神威,解出最难的化学题。
随后,又联合郑红星他们每晚都在艺校艹场的灯光球场上举办露天的音乐分享晚会,让南河艺校师生彻底为其倾倒。
他与谢朝东之间的恩怨八卦传播率也很高,大家最近一直都在传着两人争风吃醋互相阴谋算计的故事,谁吃了亏谁占了便宜目前已经人人皆知,谢朝东丫的都被黄瓜爆了菊了,最大的嫌疑人竟然安然无事,这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吧?
最后,专门为他量身定做的月考新规,在朱宏惊人考出401分之后,也成了个大笑话。
这货如今已经成为十八中风头最劲的人物了。
而今,再有人跳出来,以人民报上某篇作者名跟朱宏重名的文章搞搞恶作剧什么的,不也很正常吗?
所以,一整个上午,朱宏都很郁闷。
他坐在位子上,等着收获同学们羡慕嫉妒恨的眼神,却发现没什么人鸟他,大家最多不过是有意无意的瞅他一眼,那眼神是漠然的。
他就等着某个人问他,是不是在人民报上发文章了呢,然后他就可以十分轻描淡写地谦虚两句,说不过是发了一篇小稿子,算不得什么的等等之类的屁话,心里暗爽不已。
可是,尼玛却是没一个人问起这事。
真个儿把他给憋得欲仙欲死。
他特意地跑到校门口的布告栏前头晃了两圈,还很认真地在那张报纸前头站着,一本正经仔仔细细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自己的那篇稿子,读得摇头晃脑,呲牙咧嘴,十分卖力,一边读还一边赞:“写得真好啊!字字珠玑、花团锦簇,当真是十分的了得!”
可是,可是,其他人看到他出现,立刻躲得远远的,只是鄙夷地站在那看他卖萌。
“啊!我的文章发表了啊!居然发在人民报上了,太好了!我太高兴了,这是哪位好心人把它给贴到这里来了啊!实在是太感谢了。”他大声地自言自语着。
站在远处的人,便有人惊慌失措地说:“这货神经又不正常了,快跑!当心小JJ被捉!”
“呼啦!”
远远围观着的人全都跑没影了。
看着空荡荡的白地,朱宏心里那个愤愤然啊!尼玛!这都是些什么人哪!慧眼识珠的知己都跑哪儿去了?
人生是何其的寂寞苍凉啊!
随后的几天,朱宏发现了更多发表在各大报刊上的自己的文章,单只是他发现的就有47篇之多,样报抽出来厚厚的一沓,令人十分的有成就感。当然,学校没订那么多报纸,有不少都是他跑到省图去,从那里的阅览室偷出来的。
这些报纸均是国内顶尖儿的大报,不怎么有名气的报纸他基本就没给它们投稿。
《华夏报》刊发了他的那篇《真爱就要说出口》。
《光明报》刊发了他的《爱是无穷力量》。
本市的《南河日报》采用了他的《我是最重要的》。
同样是本市的《大河晚报》副刊隆重推出了他的稿子《施与比接受更幸福》……
总之,他前些日子投出来的稿子正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全国各大报纸上迅猛地刊发出来。
最开始,朱宏每看到一篇自己的稿子被刊发都欣喜若狂,小心肝儿都跳荡得厉害,但一天看到十多篇变成铅字的稿子,他也就慢慢地恢复了平常心。
沸腾的热血冷却下来,他变得淡定而从容了。
这时候也可以说,他已经有些麻木了。
第一篇稿子见报的那股快要发疯了的兴奋劲儿早消失得无影无踪。朱宏现在想的最多的是过段时间即将到手的稿费。
47篇稿子,即使一篇平均按50块计算,那也有2350块了,这已经比他们家一年的总收入还高。对于他,这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巨款!足可以为家里盖三间砖瓦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