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还是一样的北京,不一样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人!杨山梓的船队渐渐地靠近了通州码头,这一路上虽然百姓们依然面有菜色,但是却已经有了生气,给暮色沉沉的大明重新注入了生机。
船队暂时就停在这里了,稍微休整过后会将粮食运到山西陕西,这两个地方土地本就贫瘠,再加上天灾和兵祸,是大明受创最重的地方了。
杨山梓下了船,吩咐亲卫带着董小宛和李香君在后面慢慢走,他则是先行一步,要去见皇上。自己借机偷跑回来本就是问题,再不去见皇上估计就真要挨揍了……
上马之后一路狂奔,半个时辰之后就进了北京城,没有停留,直接向着皇宫走去。禁军并没有阻拦,一路畅通无阻,崇祯当初赐的金牌还在。
崇祯可以说是历代王朝之中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了,以前大明烽火遍地,危在旦夕,他不得不殚精竭虑,现在大明已经有了一点起色,他更是珍视无比,一丝一毫也不敢懈怠,每天大朝过后,必定会和孙承宗仔细探讨各种问题,今天也不列外,君臣二人正在养心殿里面考虑如何提拔更多的人才,一次大清洗致使大明现在严重缺乏各级官员。
“皇上,老臣认为可以由各地官员推荐人才,我大明幅员万里不是缺少人才,只是缺少发现人才的人而已!”孙承宗仔细想了想提议道。
“可是,如此一来会不会有人趁机提拔那些并无才能的自己人,继续祸害大明啊?朕是在不想再来一次了……”崇祯皱眉道。
孙承宗想了想,确实如此,永远不要小看人的私心,即使知道是杀头的大罪也会有人敢于铤而走险的!君臣二人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崇祯的随身小太监走了过来禀报道:“皇上,杨将军求见!”
崇祯回头斜着眼睛问道:“杨将军,杨山梓?”
“是,正是杨山梓,现在就在殿外等候了!”小太监回答道。
“宣他进来吧!”崇祯说完对着孙承宗笑道:“呵呵,孙老,如何?朕没有猜错吧?他一定会找个借口跑回来的!”
“呃……皇上英明!”孙承宗叹服道,当初崇祯和他说过,杨山梓最近一定会跑回来的,没想到真的成真了!
杨山梓进了养心殿之后,见了崇祯赶紧行礼道:“微臣杨山梓见过皇上!”
“好了,起来吧!这位就是你仰慕的大学士孙承宗了!”崇祯淡淡的说道。
“小子杨山梓见过大学士!”杨山梓直接以晚辈礼见过孙承宗道,后世他是理科生,历史不算好,但是孙承宗他还是听说过的,一手经营的关宁锦防线可是保证了大明二十年的安宁。
孙承宗一见杨山梓以晚辈见礼,赶紧说道:“丹心的大名老夫可是如雷贯耳啊,率一万精兵大胆奇袭,让满清没有了入侵中原的力量,完成了老夫未完成的心愿啊!”
“孙老您就别再夸他了,再夸就飞起来了,说说吧,你不好好在南京带兵,回来的借口是什么?”崇祯板起脸道。
“回皇上,微臣是押运粮食的!”杨山梓借口早就想好了,不过说完才发觉,赶紧解释道:“皇上,这不是借口啊,微臣是真的为了押运粮食才回来的!”
“哦?押运粮食用得着你一个总兵亲自来吗?不过现在粮食已经运到了,你是不是该回南京了?大禹可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啊,朕相信你虽比不上大禹,但是一次还是能做到的,你说是吧?”崇祯笑呵呵的看着杨山梓道。
杨山梓彻底无语了,开什么玩笑,自己不远千里跑回来就是为了见老婆来的,不回家直接回南京?怎么可能?转了半天脑筋也没想出好主意,只好坦白了:“嘿嘿,皇上,微臣回来其实是……主要是看看家人!”
“哼!看媳妇就直说,你以为朕是傻子不成?好了,先和朕说说南京那边怎么样了?”崇祯没有继续逗杨山梓,毕竟还是正事要紧!
“回皇上,前凤阳总督高斗光能力确实不错,继任南直隶布政使之后,经过日以继夜的努力,南直隶各府已经完全稳定了下来,春耕照常开始了,相信会有一个好收成的!”杨山梓回答道。
“孙老,你看我大明可用之人还是不少的,呵呵,不过朕有必要下旨叮嘱一下他注意自己的身体啊,他的岁数也不小了。”崇祯笑道。
“多谢皇上体恤!”孙承宗真心的说道。崇祯五十相,并不是说崇祯总想着罢免首辅,只是真的没有几个成器的。
崇祯点了点头,问杨山梓道:“堂堂总兵,押运的粮食有多少?”
“皇上,这是第一批,荷兰人也是试探一下的,因此只有五十万石,银两已经由南京那边抄家出来的银两支付了,详细的账目已经交给户部了!”杨山梓回答道,即使皇上信任自己,账目也马虎不得。
“五十万石?已经不少了,虽然四两银子有点贵,但是只要能让大明撑过现在就好,如果缺银子和朕说,国库现在可是不缺银子,那些酒囊饭袋治国不行,搂银子的本事还是不错的!”崇祯咬牙说道,抄家抄出的那些银子让他心寒啊,大明现在风雨飘摇,但是那些人家中却是金银无数粮食满仓,叫他怎能不恨?
“皇上仁慈是百姓的福气啊!不过南京现在暂时不缺银子,南直隶可是比京师富裕啊!”杨山梓说道,南直隶不算那些识时务,交出土地的地主之外依旧抄出近两千万两白银啊!
崇祯点了点头,南直隶富裕他是清楚的,随即开口道:“那些进来的荷兰人一定要管理好,他们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皇上放心吧,微臣心里有数,现在大明需要粮食,暂时让他们赚点吧,不过他们想要在南京自由经商,微臣并没有同意!”杨山梓保证道。
“经商?那样不是会给我大明带来财富吗?丹心为何没有同意?”孙承宗疑惑道,他并不是那些不接地气的文人,知道经商会繁荣大明。
“如果允许他们在我大明经商不仅会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还会饿死我大明的商人的!”杨山梓说道,大明的商业还是很脆弱的,根本经不起荷兰人的冲击。
“恩,朕听说你同意那些自动交出土地的地主们和我大明的船队一起出海了,结果如何?”崇祯并不懂商业的事情,问道。
“哈哈,皇上,他们可是尝到甜头了,期待着继续出海呢,只不过郑芝龙投靠了桂王,只能以后再说了!”杨山梓想着那些尝到甜头的地主就笑了。
“郑芝龙着实可恨!不过出海真的有那么大的利吗?”崇祯虽然同意了杨山梓的请求,趁着清洗的时候开海了,但是并不知道开海对大明意味着什么。
杨山梓想了想解释道:“皇上,开海之后对各国的贸易少则十余倍的利多则几十倍啊,我大明的货物在各国可都是十分抢手的,这样不仅能创造财富,还能带动大明的发展,假以时日,商人所上缴的税将会成为我大明国库的重要来源,因为他们比农民可是富裕太多了!”
“如果真的诚如你所说的就好了,我大明的百姓生活不易,朕也着实不想让百姓们负担沉重的赋税了,如果能由商人承担就好了!”崇祯希冀的说道,作为一个皇帝他很清楚以前的王朝覆灭的原因,大部分都是百姓们不堪重负导致的。
“皇上放心吧,这一天不会远的,只要能不再歧视商人,并且制定正规的律法约束商人,相信他们会让皇上大吃一惊的。”杨山梓说道,大明现在必须开始慢慢地向商业转移了,传统的农业国家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的。
“好,待朕平定南方之后就正式开海,设立相关的管理方法和对应的律法!不过现在暂时就不要出海了,郑芝龙的海上势力朕还是知道的!”崇祯吩咐道。
“皇上英明,不过有一个好消息就是郑芝龙的五弟和儿子已经逃了出来并且加入了我大明的水师,现在正在负责辅佐训练水师!”杨山梓笑着道。
“哦?他们能弃暗投明,很不错,不过想要晋升还是需要战功的!告诉他们朕很期待,不过水师的训练要加紧了!”崇祯叮嘱道,崇祯作为一个传统的皇帝,并不是能看到海洋的利益,只是要开海了,大明却是受制于郑氏的海上势力,这让他很是憋屈。
“皇上,我大明的水师士卒一直就没有懈怠训练,只是我大明的战船多是平底沙船,不适合海上战斗,现在新式战船正在宝船厂加紧建造,第一批已经下水了,微臣已经下令扩建船坞了!”杨山梓继续汇报道。
“恩,这个朕已经知道了,做的不错,看来南直隶那边很好啊!这样朕也就放心了,好了,今天就到这吧,你先回去吧!明天早朝你就不用去了,不过下朝之后来见朕!”崇祯说出了杨山梓盼望已久的一句话。
“谢皇上,那微臣告退了!”杨山梓说完转身就走,脚步那叫一个快啊!
崇祯无语的看着离去的杨山梓,转头对孙承宗道:“孙老,你看……”
“呵呵,怪不得皇上对杨山梓信任有加,果然和常人不一样啊!”孙承宗笑着说道。
“呵呵……”崇祯也笑了,不过他自己清楚之所以信任杨山梓是一种很莫名的感觉,这种感觉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