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27700000038

第38章 秋收,再升官

万历十八年秋,金秋十月如果在空中看的话整个世界都是一片片金黄色的世界,没错!这就是秋收的时节,在这种就连蒙古的游牧民族都时常粗犷的种植农作物的年代,秋收已经是这个世界的主流节日了,所以全大明上下乃至全世界都陷入了一片忙碌声中,有的地方老天爷给力就充满着欢声笑语,有的地方老天爷耍脸子就充满着唉声叹气,但是一个地方除外老天爷算个鸟,那就是天津卫!

天津卫由于有了朱以歌这个大‘BUG’高产的农作物加上远超这个时代的管理措施以及丰沛的水利和耕作知识,所以朱以歌所在的天津卫又迎来一年的丰收季,这次第一季种下的首先是稻子和小麦,一般的临近水泊的农场水利充足的就种植水稻,天津的大米在后世都是闻名遐迩的,朱以歌其实也是有私心的吃惯了后世的家乡大米怎能不宜解乡愁呢。而水利不足就多打井多引水渠种植小麦,所以朱以歌集团的人手不足的问题短板终于显露出来了,就不说是下田收割的体力活,就单说这记账整理数据的活都没多少人会干再加上之前朱以歌的轻薄好色的名声除了一些同道中人的落地秀才外真心的没几个来投奔朱以歌的,整的王辅整个指挥使同知手下现在还像是个光杆司令似的大猫小猫三两只的样子。这不,朱以歌没办法了将后世的小学加减乘除的数学法则先教会自己的两位夫人,在通过两位夫人将所有官员的府内的夫人丫鬟们紧急培训三天,然后就这么上岗了,但是还别说,谁说女子不如男,有些行业还就是女子比男子干的好,干的细心,就比如说这记账整理一块,男子的粗线大意就完美的显露出来,所以虽然工作繁重,但是这些平时大门不出的夫人小姐们倒是干劲十足的样子,而地里的包括朱以歌在内的所以男性同胞们每当看见农田边上这一秀丽的景色时浑身上下就不由自主的充满了力量,这也算是男女干活搭配不累的道理吧。

.....

皇宫内御花园中,皇帝也是刚刚忙活完了宫中的秋收仪式,以此显示皇家对农事的重视,此时在皇帝身后一步的则是内阁首辅大臣申时行,话说在整个大明朝能得到和皇帝陛下一同逛御花园的倒是没有几个,这申时行平常就是个老好人,各方势力都不得罪,自从张居正倒台后起到了不少的平衡朝局的作用所以倒也是颇合圣意。

逛了一会儿,皇帝朱翊钧毕竟身体太胖能走几步就算不错了,所以就气喘吁吁的坐在了石墩上,而此时申时行也在皇帝面前侍立着,过了一会儿朱翊钧喘了口粗气抿了一口茶完说道:“爱卿,可知朕召汝前来所为何事啊?”申时行老狐狸一个而且身为首辅自有自己的情报渠道,但是面子上还是装傻充愣道:“额...这个臣实在不知,还请陛下示下!”

“哈哈哈—”朱翊钧笑了笑,故作笑骂道:“还有你这个申狐狸不知道的事情吗?你就当你是个老好人,其实可不知道多少人背后骂你申狐狸喽!直说吧!秋收开始了,朱以歌那里看样子又是个丰收季,这一年的官员年底评级不出意外可又是个优了....”

“额,这个...”申时行哪里不知道这是皇帝暗中给他话呢叫他别太为难朱以歌,毕竟朱以歌和文臣现在的关系不是很好还不是为了皇上,所以能按照规矩办事的就尽量按规矩,所以申时行这个不得罪人的好处又体现出来了,心领神会的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朝廷自由朝廷的法度,臣不管朱以歌是谁只要依了朝廷的法度办事,就总不会错的。”“嗯~~~~”朱翊钧会心的满意的一沉吟,那意思你这么办就对了,朱以歌那是谁有名的粮神,现在甚至有些西北的地方农民秋收都不拜土地了,改为拜朱以歌了...所以今年不出意外的话朱以歌屯田大功没准又能升上一级,这也间接的缓解了万历帝朱翊钧对朱以歌的愧疚感。

.......

话分两头,此时经过五天天三班倒的工作进度,六大农场基本上收割完毕了就是那五万亩的棉花田也都开始收割完毕了,只等着统计完成之后了,虽然大家都看见了堆积如山的粮食,但是没有准确的数据终究是没有底子,所以第六天临近傍晚时分卫所的指挥使衙门内一边是六大农场送来的各项数据王辅正带领着整个娘子军“啪啪啪啪”的打着算盘不断统计一边是朱以歌等军官的殷勤盼望中,一时间场面变得有些尴尬起来....

好在尴尬的气氛没有持续太久,里面的王辅浑身颤抖的的拿着各项数据的册子疾步跑到朱以歌面前,却故意卖个关子的说道:“大人!您知道,这次我们的成果吗?说出了我怕吓死大伙,我看啊我还是小声跟您说吧,等会您在告诉大伙儿吧,嘿嘿嘿!~~~”刘以生可是不乐意了当即阴险地说道:“王辅!你小子别逗我们了,你小子要是再卖关子小心我把你先卖的那个什么美洲大陆卖屁屁去,叫你再卖关子!桀桀桀~~~~”

“真是不解风情,粗鄙!”王辅打个冷战,瞪了刘以生一眼,转头正式的对众人说道:“那兄弟我就不卖关子了,我天津卫的今年第一季秋收成果依次是,其中有三个农场种植的是水稻每亩产量均有6石左右约合1000多斤,故三个大农场共三十万亩共产出粮食180万石,其中另外三个大农场种植小麦,产麦子每亩产量5石约合900多斤,共150万石粮食,六大农场共出产粮食330万石粮食远超去年,并且这次不是土豆等备荒粮食而是精细的大米白面,还有一项就是那五万亩棉花产量也基本满足我们纺纱厂的一年的原料供应,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摆脱了原料外购的劣势实现自产自销了!”当王辅一口气说完后,对面的所有人均是面红耳赤喘着粗气,目瞪口呆的样子,没办法,这些成果你不说是不会有多么震撼的,只有将数据说出来才能达到这种效果,这才促使每个人的心理对朱以歌的崇拜已经是到了盲目的地步了,这也是朱以歌为什么偏要统计出准确数据后再大声通着众人面前念出来,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才能知道自己的幸福来源于谁,所以这一项政策也是朱以歌几大成功策略的之一。

看着众人的傻眼朱以歌终于忍不住笑骂道:“瞧瞧你们这群出息,这才多少就这么个怂样子,如此还怎么干成大事,只要跟着我朱某人干,以后这种场面可多的是呢!”众人这才堪堪反应过来皆是连忙称是。

而在随后的数天内当东厂锦衣卫的探子将消息送到京师后朱以歌的屯田成果又狠狠的震动一番京师,这次收获的可不是那种粗粮了,那种粮食各个大臣也曾尝过鲜,不过吃长了就真的不如大米白面了偶尔吃上一顿还行,所以当朱以歌屯田再次大获成功后的消息传来后,朝廷上的大臣们这回可不是不服气了,而是达到恐惧的心理了—盖因为这次收获不菲的可是大米白面了,开玩笑啊,一个皇家出身的武官再加上善于屯田,也就是说大明皇室再也不会受到粮食和流民的困扰了,而自己等人所代表的大地主商人阶层就再也威胁不到皇室了再加上这个家伙起家是因为什么起家的大家都知道动武是不行滴,在没有各种办法后而随之而来的则是自己等人的利益也只能大幅度的缩水了,所以朝堂之上几乎所有的文臣都暗中或多或少的串联起来,开始了组建反朱以歌联盟,当然这个临时起意的联盟也为后来朱以歌摄政带来了不小的阻力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而此时万历帝朱翊钧当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虽然自己之前有所准备,但是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收获,一般北方中麦子能收一石就是老天保佑了,能收获2石那就是你家祖坟冒青烟了,而水稻虽然产量高些但是也高不到哪去主要是南方气候适宜可以种植两季,但是一季也只有3石多一点而已,所以当看见这则消息的再加上朱以歌奉上的密折的时候,朱翊钧这才意识到,朱以歌已经是整个大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有了朱以歌这种逆天的屯田本事,再加上善于练兵打仗,此时朱翊钧的疑心病又犯了,他开始了怀疑了,不知道自己之前的棋走的对不对,这朱以歌本来是皇室出身万一他要是再来个靖难之役的话,那可怎么办呢?想着想着,朱翊钧摇了摇头甩掉了这些杂念,脸色狰狞自言自语道:“我大明时至今日早已被那些朝臣架空,这个皇帝说好听点是个皇帝,说不好听的那就是吉祥物,你们这些犬儒**商勾结竟然视天子如玩物,可恨!!!倒不如朕就赌上一把,就赌朕的眼光,如果朱以歌是个忠心耿耿的臣子,那么大明将会在朕的手里中兴,如果不幸的是朱以歌生出对皇位的野心的话,那么朕也有制服他的手段,哼,朕可不是那个昏庸的唐明皇。”

...........

秋收已经过去半个月了,朱以歌的名声再次通过邸报传遍大江南北,此时朱以歌的粮神的名号算是彻底的坐实了,反倒是他因为什么起家的倒是被大家所忽略了,而朱以歌的这一轮功绩也令朝中大臣无话可说,无非是几个小小的御史就是紧抓朱以歌的生活作风问题不放这也是无奈的现实,而这些对于万历帝和朝中的大佬们却是无关紧要的,当朱翊钧在朝会上提出要给朱以歌议功的时候大家很有默契的没有反对,这些表现朱翊钧也是看在眼里,舒服在心里,很久没有这种你说话不反对的和谐景象了,所以朱以歌的最新官职终于出炉了也是妥协的产物吧,朱以歌还是出不了天津也就是牢牢的本拴住在天津了,文臣们势必不想朱以歌这头凶兽从天津放出来,所以朱以歌的官职为燕山卫都司都指挥使同知(管屯田)从二品另外加封天津总兵常驻天津算是官升一级,而王辅和刘以生以及李以全等人也是官升一级各有封赏。在这里普及下,天津卫分为天津三卫,而朱以歌是天津卫指挥使名义上和天津左卫、天津右卫指挥使是同级虽然这两卫也已经被朱以歌架空了,但是名分上还是不敢随意,所以正当朱以歌绞尽脑汁想尽办法要彻底统一天津的时候,熟不知,晋升他为天津总兵的兵部文书已经在赶往天津的路上了....

同类推荐
  • 拯救大明王朝

    拯救大明王朝

    爱好历史的杨乐穿越到明朝末期,看他如何用五千年的历史知识改变自身命运,力挽狂澜!但明朝历史能否被改写?他是历史罪人还是千古功臣?
  • 大明宫之盛世悲歌A

    大明宫之盛世悲歌A

    这本小说讲的是初唐与盛唐交替时,发生的故事。自神龙革命后,一代女皇武则天被迫退位,传帝位给三子李显。由此武周倒台,李唐复归。但是,李显登上帝位以后,李唐朝廷内部各种政治势力暗流涌动,各色政治人物粉墨登场,李唐政局动荡不安。本书正是以在这种动荡不安的政局之下,先后发生的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为历史背景。描绘了在这两次政变发生前后,那些政治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这些政治人物最终的命运结局,试图解读出困扰中国历史在“一治一乱”中交相更替的根本原因。本书在构思上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李隆基为主线,另外虚构了三个主要人物李鉴、刘江玉、林妍儿。
  • 战国无双之信长的野望

    战国无双之信长的野望

    本作品不是外国的真正历史,望各位看到本文的读者千万不要记住1582年以后的本书内容,因为自从本能寺之变以后,织田信长连骨头都没剩下,所以我们姑且认为他是阵亡了。本书是从1582年开始,本书就完成了从真实历史向架空历史的转变,废话不多说,开始讲述。对于1582年以前的历史,虽然时间和顺序上做了一些调整,好歹书中所述的地区那个时候是真正存在的。
  • 唐时行

    唐时行

    21世纪历史专业研究生,穿越成大唐天宝年间的商人之子,被困沙漠,离奇的身世,唯一的丝帕将如何揭露谜底,江辰到底是何方人氏?离奇出现在西北大漠的灭族突厥后代,他们又是谁?死里逃生的少年如何在大唐的边缘生存,如何肩负民族的复兴?承平已久的大唐波涛暗涌,还有一年半时间,熟识历史的江辰是早早逃到南方做小地主,还是肩负正义、颠倒乾坤,拯救盛唐于危难之中?请看别样的历史——《唐时行》
  • 马服传

    马服传

    咨询狗穿越回战国,左手计然右手孙子闹职场。一个蒸汽朋克的世界,一个热血并残酷的时代……
热门推荐
  • 逆天少爷的华丽变身

    逆天少爷的华丽变身

    魔神之子,九星圣体,六道轮回,天道无名废柴少爷华丽逆转叶良辰少爷丧母,势要报仇为明天为妻子成疯成魔,只为逆天改名,成就他的称帝之路
  • 军事千金:霸道王爷心头宠

    军事千金:霸道王爷心头宠

    “如果我不曾认识你,我的世界是否会轻松很多。”“笨女人,你说这些已经晚了,你这辈子都已经栽进我的手里了,想逃?快些甩掉这念头吧”男人说完上前一步紧拥着女人的芊芊细腰,发誓不会再让这个女人离开
  • 重剑传说

    重剑传说

    他在一场大火中救了一位少女,但那位少女也没能幸免,他全身严重烧伤,过着痛苦的生活,最终在双亲死后走上了绝路,在从山崖跳下的那一刻,耳边有人对他说:“我们一起去另一个世界吧。”在塞兰斯大陆上,一位背着齐身重剑的男子身边永远漂浮着一个女孩,他和他的朋友们历经磨难去收服各地的元素精灵。200年前战争的真正面目到底如何?两个大陆相撞,这到底是自然形成,还是某人丧心病狂的杰作?阻止这一切,这是神赐予他们的使命……
  • 劫运难逃,撩的就是你

    劫运难逃,撩的就是你

    听说,你的总裁大叔身边又缠上了一个三流小明星。管家忐忑上报。去查,查这渣女的三围和喜好。小姐,为毛要查三围?笨呀,我好知道偶滴大叔是喜欢小笼包还是大馒头啊!说着,某人垂眸瞥了一眼还未发育好的一马平川。听说,昨晚总裁大叔留宿深市第一名媛家里。为毛昨夜不告诉我!某女勃然大怒,质问她大叔:“你闹绯闻我可以放你一马,你睡名媛,我忍了,也可以放你一马,你不爱我?我还可以放你一马吗?……大叔我警告你,我是有脾气的,不是放马的!
  • 冷血校草霸上神秘校花

    冷血校草霸上神秘校花

    我派人去查过她的背景上面只说她是以着好成绩才考进的贵族学校‘剩下居然一片空白’呵呵她一定没有这么简单.
  • 异世之阴差系统

    异世之阴差系统

    日行一善,记一功德,十世善人李向阳在第十世,在即将要行完最后一善,位列仙班之际,却因陆判和几位阎王打麻将输的连裤衩都不剩后,郁闷得连喝十天阴酒,醉后一不小心铁笔在生死薄上一挥,然后李向阳就悲剧了。转世到异世得无名功法,更是稀里糊涂的开启了阴差系统,且看李向阳在风云搅动的异世如鱼得水。
  • 救援英雄

    救援英雄

    这是一篇汉代版拯救大兵耿恭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丝毫不亚于现在的影视剧
  • 印兽大陆

    印兽大陆

    印兽大陆,修行者以身体接引印兽的兽印,获得印技来增加自身实力。等级划分:印兽士,印兽师,印兽王,印兽君,印兽宗,印兽皇,印兽帝,印兽尊,印兽圣,兽神。顶尖势力:一殿二院世外见,三宗四皇霸权链。且看少年云天如何踏破苍穹,达无上之神境。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中国特种兵:火蓝刀锋

    中国特种兵:火蓝刀锋

    “哪怕我们只剩下一滴血,也要让它洒进祖国的大海!”中国海军陆战队血之愤怒,1995年开始的抗日壮歌,我所经历最传奇的铁血人生......谨将此书献给在南京大屠杀中死去的三十万同胞冤魂。首部全景显现中国海军蛙人侦察兵作战生涯的铁血文学。首部告慰三十万南京大屠杀中国同胞冤魂的铁血文学。三军精华集于一身!他(她)们是最精锐彪悍的中国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