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的课程没有特别安排,给大家来点轻松的,明天好上战场!”今晚的主持是小聪,开场白刚说完,大家立刻一片哗然。
“我怎么觉着今晚一点儿都不轻松捏?”坐在我左边的淼姐语气虚虚跟我嘀咕了一句。
“原来今晚是最后的晚餐啊!”水浒传跟着也高声喊了一句,大家一阵哄笑,我安慰淼姐道:“反正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如今晚就彻底放松放松。”
小聪笑道:“明天晚上你们要参加演讲,挑战肯定是有的,但至于会不会有惨不忍睹的场面,就要看诸位八仙过海,各人显各人的本事喽!”
大家原本还没有那么紧张,听小聪这么一说,气氛反而变得更紧张起来,原本是放松来的,结果都不吭声,我约莫着多半已经开始为明天的演讲发愁了。
小聪听不见大家的声音,大概也猜到众人的想法了,笑道:“唉,今晚没让清风上阵,派我来做主持,就是让大家轻松谈心,怎么都变成沉默的羔羊啦?”
我听大家都不说话,笑道:“还问呢,都让给你吓的呗!”
小聪也笑了,道:“好啦,别太担心啦,虽然是一次考验,不过既然能坐在这儿听课的,就都是好样的,为了鼓励大家的士气,今晚,咱们就说说各自的偶像吧,一谈偶像就有动力了,我先说,我的偶像就是大名鼎鼎的海伦?凯勒……”
小聪其实跟我挺熟的,除了他跟我一样喜欢海伦之外,还有就是我们都是负责机构的杂志,担任公益杂志的主编,也同是盲人,只不过小聪是视障,属于低视力,视力比蓉蓉、大龙低一点,比我好很多。
因为多方面的共同点,所以我和他认识的时候有种惺惺相惜、志趣相投的感觉。
小聪给我讲过他外出做采访的经历,很有意思。他可以模糊看见一点,在近的距离大概能看见个人影,所以外出时,他只是备用盲杖,但尽量不使用。
盲人外出是需要盲杖的,用盲杖来探路和引路,判断路面是否平整,判断路面上是否有障碍物。通常,盲人用一只手握住盲杖,走动时左右摆动。走右脚时盲杖尖自然点在了左边地面,走左脚时然后自然点到了右边地面,摆动的宽度一般与肩同宽,高度二十厘米左右。
在特定的地方和道路,使用盲杖的技巧也会相应改变。比如在上下楼梯时,盲杖的使用就跟正常走路不一样了。上楼梯主要采用悬着盲杖靠近楼梯,听声音和靠感觉判断,然后一梯一梯上去。而下楼梯又有不同,主要采用固定手势敲击楼梯,然后根据判断下楼梯。盲人出行遇到的路面情况和环境情况一般比较复杂,所以就需要灵活运用“盲人定向行走”的各种技巧和方式了。
小聪是经常不使用盲杖的,蓉蓉、大龙等低视力也是同样,他们一般会跟随在路上的行人的后面,模糊看到前面行人人影的变动来判断路面的情况。
当然这样的“尾随”也是很有讲究滴,距离不能远也不能近,远了就看不见了,近了怕别人误会,还有就是一旦别人突然停下的时候,不至于撞在人家身上。所以以后如果大家上街时候,看见身后有个眼神儿不好的人跟着,也不用太过紧张,或许就只是个弱视的残障人用你的身影当做走路的参照物而已。
其实,视障者,在外出行走时,自然有一些自己总结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可以是借用盲道,也可以跟“踪”别人,还可以借助各种社会资源和高科技辅助设备。
提起盲人出行,我想到了两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从前……咳咳,这个开头还是沿用我小时候看故事书的习惯。
有个老禅师,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行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禅师一路行来也被走路的人撞了好几下。
他继续向前走时,远远看见有人提着灯笼面对着自己走过来,这时旁边有个路人道:“这瞎子挺有意思,明明啥都看不见,每天晚上还像模像样地打个灯笼出来,真是奇怪!”
禅师也觉得非常奇怪,等那个打灯笼的盲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
提灯笼的人点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手里提着的灯光是什么样的!”
禅师更不解,继而问:“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
盲人说:“我虽然看不见,却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每到晚上,我就打着灯笼出来。”
禅师听了非常感动,不禁慨叹道:“原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你真是太无私了!”
盲人却摇了摇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禅师皱眉道:“可是你不需要光,打这灯笼能为你做什么呢?”
盲人没有回答禅师的问题,反问道:“你这一路走来,有没有被别人碰撞过?”
禅师立刻道:“有呀,刚才已经被撞好几次了呢。”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就是因为我手里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路,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撞到我了。”
禅师听完此言后顿悟,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的身边啊!”
第一个故事讲完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找到佛,不过我想至少也看出了一个道理:点灯照亮别人的同时,更照亮了自己,帮助别人也就等于帮助了自己!
接下来我还要继续分享第二个小故事,不知道之后亲们的理解又是如何的呢?
古时候……咳咳,这次的开头还是小时候遗留的痕迹。
有位盲人夜晚同朋友辞别,临行前,朋友特地为他准备了一只明亮的灯笼。
“我不需要灯笼,无论明暗对我来说没有区别。”盲人说的信誓旦旦,在黑夜里,他有足够的勇气跟正常人一样行走。
“这点我当然知道,但路上太黑,如果你身上没有亮光,别人也许会撞到你。”朋友说。
“那好吧。”尽管盲人不情愿,却也不想悖了朋友的一番好意,就提着灯笼上路了。
盲人自然是不怕天黑的,提着灯笼走的飞快,走着走着,突然一个东西猛地撞在身上,盲人被撞了个仰面朝天,同时听见对面也传来一阵呻*吟声,原来是有人将他撞了。
盲人很生气,开口责问道:“喂!我这个瞎子看不见人,难道你也和我一样吗?”
对面的人听他这么说,无奈道:“哎,现在可是晚上,这么黑的天,不光你瞎子看不见,我这明眼人也看不见啊!”
盲人抬手举起灯笼,理直气壮质问:“你没看见我手里提着灯吗?”
“你那灯早就灭了,我怎么可能看得见嘛!”
故事讲到这就结束了,对于第二个故事,我们或许可以理解到:如果一味抱持着别人的观念而想照亮别人,就好比这个盲人打灯一样,灯早已灭了,而自己什么都还不知道。
这两个故事在我真正开始盲人生活的初期,对我有很大的启示。
从这两个故事里,我至少明白了一点:指望借助别人的光去照亮自己的道路,那是危险的,除非我不是盲人,否则我不会知道灯在什么时候灭了。
将这个意思延伸去理解,别人对自己生活的经验和总结,他们发出的是自己智慧的光,我们也许可以借用一阵,但却不会维持太久,更不会照亮我们的生命之路。
毕竟路途遥远,情况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借用别人的光,渐渐地就会放弃自己发光的能力,以后的路程就会更加地充满危险。
所以,别人也许可以为我们照亮一段路,但我们内在发出的光才是最安全的,才是最持久的。
回归到根本,那就是我之前也说过的,盲人的本质是人,也有高下和庸俗之分,这两个故事里面的盲人显然境界高下就不一样,以至于是造成的结果也不一样。
或许,两个故事发生的事情在现代还以另外一种形式或多或少的发生着吧,比如发生在盲人身上,发生在明眼人身上,发生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
总而言之,每个人最应该做的,就是点亮自己的心灯,才能在漫漫的人生路上走得坦荡、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