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庙谜题
我从何处来,要到哪里去?这好像是个哲学命题,也好像是个生理问题,答不出来,也不好答。
有的时候,真想“半夜擤鼻汁——乱搭(答)”,敷衍了事。如果真要有个所谓的答案,估计也是在七老八十入土盖棺人生定论的时候。那个时候,有一个人,庄严而肃穆,一本而正经,读着手中的“墓志铭”。“墓志铭”就回答了一个人的全部,功过是非全囊括。是否这样,我没经历,姑妄信之。
近期,和十岁小儿,争论辩短长,答题论英雄。
一道题目,颇有意思。问:百家姓,按什么标准来编排?
有些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是很多人的通病,年龄越大,可能病得越重,哲学家还会煞有介事地说这是犯经验主义“错误”。
小儿答曰:源自宋朝,赵姓第一。吴越国国王钱氏,当然第二;吴越国国王钱淑正妃孙氏,顺延第三;南唐国主姓李,勉为其难第四……至于其他的,则四言八句,句句押韵,无须顺序。
不是夸赞,而是感慨。遥想当年,尚无文史,何知天下。
冯姓,是父母所赐,是祖辈遗传。那,祖辈又在哪里,祖辈的祖辈更在何方?
冯,有两个读音,一个是féng,用作姓氏;一个是píng,古代的时候作凭借、依靠的通假字,后来也做马奔行速度的描写。用作成语“暴虎冯河”,指的是过河不凭借工具,徒步涉水过河!那不是有勇无谋,瓜眉瓜眼?
冯姓的来历,年代久远,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列第9位,在以人口为序的中国姓氏中排名第27位,占全国人口的0.64%。
1%都不到,真不算大姓。但而今再以人口论大小,岂不浅薄,既为祖宗传承,则需认真对待。
对于冯姓出处,有三种说法:
一种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昌之后。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
一种是:出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据《世本》所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后冯邑被晋国所夺,成为魏氏子弟长卿的封邑,长卿的后裔也称冯氏。是为河南冯氏。
还有出自其他方面的冯姓,如:出颖川者,为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出上党者,为左将军冯奉世之后;出长乐者,为宜都侯冯参之后;出京兆者,为燕王冯宏之后;出宏农者,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出河间者,为唐监察御史冯师之后。
查询典籍,有相对可靠的说法是,冯氏最初发祥于河南省荥阳地区,族人迁移较早,先秦时期就已开始迁移。至于冯姓家族名人,最早则上溯至秦代,冯家有男冯去疾,是秦始皇的丞相,因其发展,冯氏一门是秦王朝后期的重要柱石。但因进谏揭露赵高等奸臣的罪行失败而双双被下狱,后销声匿迹于历史长河中。汉代,冯姓姓氏的基本材料才得到最初步的整理,现今人们所接触的有关冯姓早期发展的资料,基本上是在这一时期成文、定性,并载入史册的。而三国以前,冯氏还有迁至今四川及湖北者。
我的家,就在巴蜀之地的下川东。”下川东“的概念,来自于巴蜀没有分家的时候,那个时候是大四川,大四川的东边也就是自然自然如此称呼。所以,要说清楚冯家的历史,也得道清说明大四川的历史,特别是张献忠杀四川人的历史。张献忠这个混世魔王,居然把一城杀得一个不剩,因此也有了今天该城没有一个本地人的说法。我的家,就在长江边上,属于下川东,在三峡大坝以前,有湍急的长江,还有巍峨的群山。从这山到那山,彼此喊声相应,但开车却要大半天。
至于冯姓名人,网上一搜,不足二十。
战国的食客冯驩、西汉的官吏冯唐、东汉的将军冯异、十六国的北燕国太祖皇帝冯跋、五代的官吏冯道、五代十国的词人冯延巳、北宋的官吏冯京、明朝的将军冯国用、明朝的文学家冯梦龙、清代的将军冯子材、太平天国的将军冯云山、民国初年的总统冯国璋,到了近现代,还有民国时期著名将领冯玉祥、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中国的第一个飞行家和飞机设计师冯如、作家冯骥才、导演冯小刚,以及冯国璋的曾孙冯巩……
对于家谱,更为详尽而准确的说法,应该叫族谱。冯姓家族是有的。
族谱的修订,发生在我小学四五年级那年,具体说不上来了。那是在冯家坝,一家族成员过大生,于是周围很远很远地方的冯姓都来了,杀猪宰羊,锣鼓喧天,甚是热闹。而且下川东有个规矩,那就是无论哪家,有事请客,总得三天三夜流水席.。譬如结婚:第一天,是女方为主要酒席时间,第二天为男方主要酒席时间,第三天则是送客时间,谁家的主要酒席时间有个正式的说法叫”正酒“,”正酒“当然是最隆重而热烈的时刻,所有的宾朋要到场,就连十里八乡耍得好的乡党也要出席,夜晚招待客人,那就是放电影、唱大戏,总是要多热闹就努力去整多热闹。冯家老辈子的这个大生,是辈分老、年龄大的生日,那自然是家族的大事,务必大办特办,极尽所能热闹一番。在喝酒聊天之余,总得谈天说地拉家常,在我的父亲这个”文人“带动下,又自然会聊到族谱的修订上,他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祖上传下来的辈分快用完了,本着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的态度,要给子孙们立个规矩排个辈分。
族谱的修订是个大事,我作为父亲的“秘书”做了些筛边打网的小事,拿个小本,做个记录,用杆铅笔,打个草稿,族谱这样郑重而重大的事情,最后断然是家族里最重要的人来提笔的。对我而言,我知晓了家族的过去,在群山之中,有一族人姓冯,无论多远,皆有血缘。父亲字好,做了誊写,每家一本,算是留存。丁酉年春节,回到老家,还挂念起此事,多方打听,还算找到一本,因为那是他们家的,我只能期望于复印。但终因时间不凑巧,未能如愿,只给下一年取阅留下念想。
族谱之下,还有很多分支,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总得枝繁叶茂、华盖齐天。
虽然暂时没有拿到正规的族谱,但在父亲留下的故纸堆里,还是有只言片语的记载。
父亲已离开人世,留下一个小木匣子,差不多一张A4纸那么大,竖着网上抽开一个闸门,再横着抽开盖面,横竖两道凹槽下的木盒子虽然不太精致,但也足见当时木工的手艺。盒子里面,有家里解放前的地契房契,解放后这些东西一文不名,估计父亲留下这些只当是个念想。盒子里面还有解放开始上交公粮的记录,每年一张,不知是否齐全,但很有一摞。还有一张大红纸包裹的东西,面上的大红纸经久颜色不褪,但折痕密密麻麻,有些地方就快折断撕裂。小心翼翼地翻开覆盖在上面的大红纸,显露出传统粗纸的册子,醒目的父亲的笔迹,细细一看,才是祖母去世时送葬上山前念读的”祭文“,还有周年祭祀清明祭祀等场合的”飞纸“……总之,都是活着的人给死去的人的”天人对话“,既有独特体裁文章的固有格式,也有情牵梦绕的思念话语。今日一读,备感真切。
从父亲留下的”天人对话“中,可以窥见,发展到我祖父这一支,膝下三子。一子光明,一子光德,还有一子光国,泛黄的老纸“冯光明——冯丁氏,冯光德——冯胡氏,冯光国——冯聂氏”。翻越父亲留下的“祭文”、”飞纸“才发现,原来光明与光晶之后,还有一子光国,这完全偏离了我们从小建立起来的家族成员概念,因为从小就只有爷爷和幺爷爷两个,何处再来一个比幺爷爷还小的小幺爷爷。从只言片语中,隐约感觉到,那是在解放前,从家中出走,离开了长江以北的这个县,走到了长江以南的那个县。至于为什么要走,走了多久,为什么走了不回来,也都从父亲留下的记录中没有了文字。
这一点,引起了我的强烈好奇,原来故纸堆里还有一个爷爷,他走到了哪里?时间推移到现在,估计也已作古,但他有后人没?
江南和江北,是一江之隔的两个县,虽然同饮一江水,直接距离很短,但差异还是很大的。江北汉族居多,而江南则是土家族自治。在没有一桥飞架南北的那个年代,跨过来或走过去,那是相当难的。冯家本姓的那个小幺爷爷,他又是怎样跨江而去的?他去干什么?在父亲留下的信息中,只有两点信息是有用的,一是我有一个小幺爷爷,另一个是他去了江南。更为重要的是,他离家出走的时候,已经不是青勾子娃儿,是成了家的,否则不会显示“冯光国——冯聂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