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家园最初是由于十字绣而出名,继而,又因独特的教学模式而为世人所知。
于是,各大小媒体蜂拥而至,记者们带着不同的疑问来到温馨家园。
不需问,只需看,这里井然有序的一切,都会向你诠释在这里生活的人的精神状态。
本真,平等,乐观,是温馨家园的本色。
顽强、奋进、自信,是温馨家园的精神风貌。
不扬名,不为利,这是杜凌寒建收容所的初衷。但在媒体信息化的时代,杜凌寒和她的温馨家园还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了。
一时间,有关温馨家园的报道铺天盖地。影响有正面的,同样有负面的。赞誉与毁谤争锋,美化与沽名同舞。看看这些报道的题目吧:《最美慈善家和她的温馨家园》、《当代活菩萨》、《慈善背后的故事》……
不得不佩服这些记者们,他们的用心良苦、他们的处心积虑、他们的夸饰渲染、他们的无中生有。看着这些报道,杜凌寒哭笑不得。
媒体产生效应。于是,社会上的人有要求把孩子转到这里上学的;还有来找工作希望加入十字绣团队的;更有甚者,还有人趁着夜色把患病的婴幼儿丢弃在温馨家园大门边的。
这里的宁静一下子被打破了。
不为扬名,只为给无家可归的可怜的妇婴们一个遮风挡雨的立足之地,如今温馨家园却名声远播了。这完全违背了杜凌寒建收容所的初衷。
为了不影响温馨家园里大人和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杜凌寒果断决定,谢绝一切来访的记者。
她们在大门口挂上了一块显著的告示牌,“这里是一片净土,请还我们安静!谢谢!”
有素养的记者们自然尊重她们的选择,而一些小报的记者却如绿头苍蝇般惹人烦厌。
更让人猝不及防的是,在一个夜晚,竟有八九个狠心的父母,不约而同地把九个年龄不同又有不同残疾的婴幼儿放到了温馨家园的大门口。
孩子的哭闹声此起彼伏,这里真正的成了收容救济所了。
温馨家园里平静的生活彻底给打破了,正常的生活秩序也荡然无存。
幼小的孩子需要照顾,十字绣的订单也催得很紧。这些本被社会抛弃的可怜的人儿反倒要为社会抚养孩子,人们的同情心在哪里?
杜凌寒又陷入了困境。最后,她不得不报案,让警察协助找寻这些遗弃孩子的父母。
十来天后,这些孩子们一一被送回到了他们生身父母的身边。
温馨家园又回归了宁静的生活,然而杜凌寒的心却不能再平静了。
这些被他们的父母抛弃的孩子重回父母身边后,境遇会怎样呢?怎样才能彻底救助他们呢?很显然,一个小小的温馨家园怎能救得了千千万万的不幸的孩子呢!
对于这些孩子,她觉得她不能坐视不管!
诺贝尔******获得者特蕾莎修女的事迹感召着她,她不能放弃对这些饱受生活折磨的妇婴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