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98000000057

第57章 定鼎中原迁都洛

北魏君臣议定“行次”,拉开了迁都的大幕。真正到了迁都的时候,拓跋宏害怕群臣反对,闭口不谈迁都的事,而是说发兵讨伐齐国。按照惯例,重大军事行动前,统帅部在明堂斋戒祈祷。拓拔宏在寝宫南堂的东偏殿斋戒,命太常卿王谌卜卦预测。王谌虔诚地卜卦,好一阵装腔作势的仪轨后,以公事公办的语气说:“遇革!”孝文帝听后,一拍手,对众大臣说:“你们可都听见了,遇‘革’。革卦的彖辞说:‘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真是再吉利不过了。”革就是变,真不知道皇帝要怎么变,未必然要把我二十万的年薪变成十五万?官吏们心里都打起了小九九,怕对自己不利,尽都没敢开腔。尚书、任城王拓跋澄觉得皇帝的话很有点蹊跷,就站出来说:“陛下继承先皇遗志,君临中原,这次出兵征伐尚未归服的南邦小国,可是得到的却是成汤、周武革命的卦象,恐怕不能算是大吉吧。”孝文帝见任城王拓跋澄出来反对,厉声说:“爻辞上明明说的是‘大人虎变’,怎么能说不吉利呢?”任城王没有参加过皇帝导演的“双簧”,一个钉子一个眼地说:“陛下登帝位已久,怎么能到今天才遇‘虎变’的革卦呢?”这一来,拓跋宏的脸色就很难看了,遇到这么个认死理的王爷,简直就不晓得一点点变通机巧,不得不拉下脸说:“社稷是朕的社稷,任城王想要动摇人心吗?”任城王脖子一犟说:“社稷固然是陛下的社稷,但臣为社稷之臣,怎么能知危而不言呢?”任城王这话就有煽动大臣们作“直臣”“诤臣”的嫌疑了,弄得大臣们脸上很有些惭愧之色,拓跋宏一看要坏事,忙站起身来,挥挥手说:“朕有任城王这样的谏臣,真是天大的幸事,我希望众卿都能像任城王这样知无不言。”说完,宣布退朝。请拓跋澄去内宫,有要事相商。叔侄二人避开众臣,来后宫坐定,拓跋宏这才对叔父说出实话:“朕今天请卿来,就是要跟你讨论《革卦》这件事。当时在明堂之上,如果众大臣都因革卦纷纷发言,东诓西说,恐怕就要坏朕的大计,所以我声色俱厉地责骂爱卿,实是为起到恐吓群臣的意思,我想,爱卿是应该理解的。”皇帝此时推心置腹,拓跋澄也就善解人意地点了点头。拓跋宏见叔父与自己结成了统一战线,放心地继续说:“今日为召开这次军事会议,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啊。先祖兴邦于朔土,后徙居平城,完全是出于武功的需要,不是从文治上考虑的,移风易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是很难很难的。所以,朕这才以南伐之名行迁都中原之实,卿以为如何?”皇帝既然已实言相告,任城王拓跋澄只能附和,说:“陛下要到中原择地居住,来经略四方,这实在是周文、汉武两代能够兴隆的缘故啊。”

拓跋宏死死地揪住拓跋澄的话锋不放,追问说:“北方人习惯陈规,眷恋故土,必然为此事而惊扰狐疑,那又该怎么办呢?”

任城王此时果断地说:“这非常之事,不是非常之人所能干出来的,陛下圣机独断,那些大臣除了私下里议论几句,还能怎样呢?”拓跋澄的一顶帽子悄无声息地扣在了皇帝头上。拓跋宏被叔父的马屁拍得五内舒爽,高兴地说:“任城王,你真是我的张良啊!”

孝文帝拓跋宏心意已决,不顾大臣们的反对,要行“非常之事”。任命太尉拓跋丕留守平城,协助皇太子拓跋恂坐镇北方。声称南伐,诏命与南齐一江之隔的扬州、徐州召募武勇,支援前线,声势弄得很大。六月七日,孝文帝命令在河上架桥,以便大军过河。这么大的声势,几乎倾巢出动,这哪里是打仗,分明是搬家。皇帝的意图引起了大臣们的警觉。秘书监卢渊为了试探皇帝的真实意图,上奏章说:“前世承平之主,未尝亲御六军。打了胜仗,则是你应该获得的壮举;一旦失利,则会损坏圣上的一世英名。当年魏武帝以残兵老将一万人大破袁绍,谢玄以三千步兵而摧毁苻坚的百万之众,决定胜负的因素只在把握住瞬息万变的战机,又岂在兵众的多寡。”事情既已被卢渊挑出来,拓跋宏干脆把卢渊的表章念给大家听,而后回答众大臣的疑虑:“承平之主,之所以不亲临御驾,或者是因为普天之下已无勍敌,或者是为懦弱胆怯而偷安。今天下分划,若说朕恭再无勍敌,那自然是痴人说梦的笑话。若说是为了胆怯懦弱而偷安一隅,那将是一代君王的耻辱。自本王登临圣座以来,还从未亲御鞍马,长此以往,先王圣祖传递给朕的马革甲胄、兵车革辂还有何用。朕就是要让南贼(齐国)看看,朕并非只是坐在板凳上动嘴皮子的‘文治’,跃马扬鞭的‘武功’也并非浪得虚名。”为了扫平这些反对质疑的声音,皇帝下了一道诏书,任命上表的卢渊为安南将军,随行南征。六月二十八日,孝文帝亲自检阅军队,叫尚书李冲选取刚通之士。

七月十日,北魏中外戒严,布告四方,并通知萧齐,宣称要南伐。魏孝文帝派录尚书事、广陵王拓拔羽持节安抚六镇,调发六镇中精锐的骑兵,赳赳南下。八月九日,孝文帝到永固陵告辞;十一日,从平城出发南伐,步骑有三十多万。行前指派太尉拓拔丕和广陵王拓拔羽留守平城,都加给使持节的职称。拓拔羽说:“太尉理当加使持节****一切,臣只适合做个副手。”孝文帝说:“老年人有大智慧,少年人能决断,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北魏部队自8月12日从平城出发,经一个半月的跋涉,到达洛阳。此时正是秋雨绵绵不止不歇的时节,部队休整没两天,孝文帝特意选了个雨意浓烈,阴云密布的日子,诏命三军出城南征。文武大臣刚来洛阳没两天,疲乏的筋骨还在腰酸背痛的,根本没有缓过气来,此时又要在暴风雨中出行,一个个牢骚满腹,又不敢公然违背君命,只得齐普普一片跪倒在城东门的泥泞中,哀求皇帝暂缓出征。皇帝一看时机已到,向早已安排好的主要演员李冲使了个眼色,扬鞭催马,就要冲入暴风雨中。李冲从群臣中跳出来,一把拉住马笼头,高声说:“陛下南伐,普天下的人都不愿意,您看他们在您面前跪成一片,只有陛下您一人想这么做,微臣以死谏阻,请陛下勿行!”

孝文帝大怒,用马鞭指着李冲说:“朕正要经营天下,一统南北。卿乃儒生一辈,朕历来尊重你,你却屡屡阻我大计,若再阻拦,刀斧无情。”安定王拓跋休等人不晓得李冲与皇帝是在演戏,见倍受尊重的李冲冒死抗命,也都冲到皇帝身边,抱的抱大腿,拉的拉笼头。拓跋休动了真情,流着眼泪说:“群臣冒死劝谏,请陛下三思而行!”

戏演到这一幕,孝文帝收回要摧打李冲的马鞭,故意叹了口气,装作被群臣的真诚打动的样子,碍难地说:“这次兴军,动静很大;这么大的动静而后如果没有一点成果,我怎么向后人交待。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原。如果你们不让朕南伐也行,那我就只有驻军在此,以迁都洛阳为折衷方案了。众爱卿以为如何?”众爱卿中的南安王拓跋祯见轮到自己出场了,当即放开怀抱着皇帝的大腿,站起来身来,说:“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如果陛下停止南伐,迁都洛邑,此既是臣的心愿,也是万民之幸啊。”于是,李冲丢掉笼头,带头高呼口号:“迁都洛阳,万岁,皇帝英明,万岁!”群臣从泥浆中站起来,一片高呼:“万岁,万岁!”其实,大臣中很多鲜卑人依恋故土,都不愿迁都洛阳,但又害怕皇帝南伐,打破自己平静幸福的美好生活。两害相权取其轻,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勉强同意了皇帝迁都洛阳的方案。

李冲扮演的这场“雨中拦马”的苦肉计大获成功,孝文帝勒转马头,回到行宫,召集众臣,商量迁都的具体事项。洛阳自刘渊、石勒兵变后,经多次战火焚毁,已经荒凉得一如荒村野甸,空有一个破城断垣的架子,李冲怕孝文帝居住在“洛阳行宫”受苦,就建议说:“陛下既然已决定定都洛阳,只是宗庙宫室并不是立时就能建成的,恳请陛下暂时还都平城,休整数月,待臣下等经营洛阳,初具规模后,再选定良辰吉日,行迁都之事不迟。”孝文帝此时的头脑十分清醒。本来群臣中十有五六反对迁都,一旦御驾行在返平城,要再演南征移师的苦肉计,恐怕连三岁的小娃娃也骗不了。于是,挥手制止李冲的建议,说:“朕既已南巡至洛阳,将巡视南方各州郡,到邺城小驻,待明年春天再返回洛阳,不宜再回到冰天雪地的平城去了。”同时,决绝地任命任城王拓跋澄返回平城,代行牧守之职,传皇帝诏谕留守平城的司职百官整理迁都缮后之事。孝文帝拉着拓跋澄的手,殷切地说:“这才是易经所示的革卦,任城王应该以此勉励平城百官。”

几天之后,残破的洛阳城收拾得稍成模样,孝文帝搬进洛阳城暂时居住,任命司空穆亮、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经营洛阳,自己率领行在的文武百官,出巡邺城。拓拔宏在邺城西选址筑造宫殿,作为行在都城。命令拓拔休率领官属,往平城迎接家属。在邺城安置好朝廷各行省、部、台,拓拔宏出行视察各地,先后巡视豫州、石济、滑台,在滑台城东筑坛,祭告太庙,宣布迁都大事。直到年冬,这才返回邺城。中书侍郎韩显宗弄不清楚皇帝四处巡幸的真正目的。拓拔宏一回到邺城,此人就上书言事,四条谏言:“请圣主速还北都平城,节省游幸诸费,投入到洛都的建设中;圣主营善洛都,也应俭约从简,广开衢路,通利沟渠;请圣主速迁洛城,驻跸设警,不宜徒率轻骑,涉履山河;陛下虽在英年,亦应节劳去烦,啬神养性,长保宗稷太平。”拓拔宏嘉赏韩显宗,一一照办。

转眼冬去春来,洛都修建初具规模。拓拔宏为巡视北方防线,最后一次启驾返回平城,正式迁徙六宫、八座、四省。孝文帝安排好各自负责的迁徙责任,自己率领武装部队首领西巡,检阅阴山防线,视察怀朔、武川、抚冥、柔玄四个边防军区。此时,在怀朔镇的高欢还是一个在母亲怀中牙牙学语的细崽,成年之后,听长辈说起皇帝出巡的赫赫威势,被君王出巡的气势所惊倒,燃起了“有朝一日君临天下”的野心。拓拔宏一路巡行,再一次拜谒文明太后陵寝,祭奠祖母。过比干墓地,祭以太牢,希望大臣们都能像比干一样忠君。东巡到孔庙,尊孔子为圣人,自封为汉文化的继承者,这一路蹉跎,直到公元494年十一月,一行人才到达新都洛阳。完成他迁都洛阳的创举。然而,就在这十个月的时间里,孝文帝收到了皇后送给他的厚重礼物——一顶绿帽子。

同类推荐
  • 血浴狂飙

    血浴狂飙

    这是由一群起于草莽而纵横捭阖的人留传下来的令人开卷唏嘘掩卷深思的真实故事。在他们的故事里,包含着山规盟约、侠义豪情、绿林暗语、英雄相惜、江湖规则……在他们的故事里,充斥着涕泪交流、血肉横飞、明争暗斗、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在他们的故事里,交织着爱与恨、恩与怨、血与火、情与仇、沉与浮、生与死……他们,就是豫西蹚将!
  • 逐孤光

    逐孤光

    五代十国时期是历史上著名的大乱世,战乱所造成的社会大动荡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倒退,甚至要超过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与十六国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五代从907年开始,至960年结束,期间换了五个王朝,十三位皇帝。最短的后汉政权,仅仅存在了四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段黑暗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难以启齿的伤痛,人性的光辉、道德的力量,已经成为传说。到处充满了血腥和杀戮,民生凋敝,百业俱废,让人看不到一点恢复盛世的希望。这本书讲述的是养子柴荣如何步步生莲,扭转乾坤,直达青云。。
  • 大秦全面战争

    大秦全面战争

    穿了?还带着全面战争系统这个金手指?那就不能浪费这个天赋,下定决心征服全球;我来我见我征服!
  • 贵州白族史略

    贵州白族史略

    白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在长期的发展演进中,白族与西南地区各兄弟民族互相接触和影响,互相渗透、联合和融合,大家在地缘与血缘上,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起为祖国的统一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 回到宋朝当贤王

    回到宋朝当贤王

    赵德芳在一次野外旅行中穿越到了另外一个时空,和历史有所区别的宋朝,当他刚清醒时就被加封为八贤王。八贤王看起来风光无限,可谁又知道这其中暗含多少杀机?宋太宗、西夏、辽国都欲除之而后快,但最后究竟如何呢?
热门推荐
  • 楼兰双鱼玉佩

    楼兰双鱼玉佩

    神秘的楼兰古国奇怪的博物馆事件从塞北边疆城到千年楼兰迷
  • 虞香

    虞香

    世俗终究还是打败爱情,亲爱的,如果下辈子遇见你,我希望你能勇敢一点。给你幸福,要你平安。
  • 孤寂在那一瞬了结

    孤寂在那一瞬了结

    她是高高在上的神王。与天地同生,同灭,看着身边重要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能伴我一生的人呢?她想。
  • 错世情缘

    错世情缘

    端家二小姐因朝廷的事和好友反目成仇。她又阴差阳挫的爱上那个不该爱的人。最后他们能在一起吗?每次她闯了祸他替她收拾残局,她遇难时他总毫不犹豫地冲向前保护她,她受伤时他在她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她......最后谁能和她在一起?是否能和她相伴一生呢?
  • 凤御九天之不负你

    凤御九天之不负你

    我只想不负我心,不负你,不负任何人。天下与我何干,我救天下,不见得天下感谢我。
  • 易烊千玺之我一直等你

    易烊千玺之我一直等你

    喂,易烊哥,你知不知道我好喜欢你,就像鲸鱼缺氧于六千四百米的深海,乐此不疲,就像老故事里的泛黄桥段,半聋半哑,失了生息。也不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我是顾寂七,那个愿意为你付出生命的傻子……
  • 赌石

    赌石

    赌石高手李在与同伴范晓军斥巨资历经千险从缅甸深山买来一块价值不菲的翡翠石料,准备在赌石大会上狠赚一笔。经过一番明争暗斗,石料终于以天价卖出,不料年迈的买主识破石料,精神受到打击突然离世。与此同时,范晓军也突然失踪。李发誓要挖出幕后黑手,于是,一连串江湖纠葛相继浮出水面,一个个昔日最亲密的朋友成为了怀疑对象,就连苦恋多年的心上人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到底是谁煞费苦心欲置李在于不义之地,他与李在又有着怎样的深仇大恨,这场震惊滇缅的赌局,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 梦回传奇之绝世无双

    梦回传奇之绝世无双

    无论是强大绝巅的古武者,还是神玄奇诡的修道者,抑或是魔幻倔强的魔法师,都将在这里碰撞出无比绚烂的火花,因为,这里是我们梦回十年之前的故事。那时我们热血沸腾,桃园结义,修道路上共生死,谱写出了一页页无比灿烂辉煌的旷世传奇,构建了一个充满了无尽传说世界。我们称之为:传奇的世界……
  • TFboys四叶草伴源凯玺一生

    TFboys四叶草伴源凯玺一生

    眯着眼,瞧你一笑露出迷人虎牙;睁开眼,有你星辰般的眸子照耀;闭着眼,听你暖人苏音旋绕耳畔。
  • 亲爱的我们就到这吗

    亲爱的我们就到这吗

    年轻的时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回忆,你肯定也和我一样哭过,笑过,恨过,爱过;肯定那么深情的爱过一个人,为她(或是他)啜泣伤心过;也一定在时过境迁后,将所有的快乐不快乐都变成了深刻美好的回忆。故事里的主人公经历了暗恋、热恋、苦恋、三角恋、分手、前度等问题,在爱的功课里渐渐学会爱与原谅。辗转千回,原来最爱的人一直没有离开。亲爱的,我们就到这因为,我的未来在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