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在你还没有品尝出它是个什么滋味时,它就已经开始变质,让甜蜜转为苦涩。
“430分!430分!”李剑的父亲李为民一再地重复说,“就430分!你这三年高中都读哪去了?430分!430分!看看人家李小明家的儿子,530多分,你呢?430分!数学就考了个32分!32分!32分啊!总分可是150分的呀,五分之一,你就考了个五分之一!”他父亲一遍又一遍地数落着李剑,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不停地在空中挥舞。
“可我英语考了122分!”李剑反驳道。
“那文综呢?文综也就考了个184分。这也叫考得多吗?”
“那我语文也考了92分。”
“滚,你别在给我狡辩了。92分,那也顶不了什么事。这么低的分数,还填报志愿,填个屁!人家的小孩都是一本二本的正经大学,我家的孩子就个三本四本的垃圾大学。我都替你感到害臊,还好意思说去填报志愿!”
“那我不读了?我去打工?”
“随你的便!”李为民狠狠地说,“平时叫你多看点书,多做点作业,不听,就是玩,看什么小说,写什么诗歌。现在好了吧!你不想写吗?你现在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坐在房间里,慢慢地写个够!”
“那只是个爱好而已!你要不同意我去报志愿,我就不去了!”李剑说完,走进了房间,把房门摔得砰砰响。他父亲听了,更是怒火朝天。“自己不争气还埋怨别人?你还在这儿摆谱?好像我要求着你读书似的?李剑,我跟你说,你要想读,你就自己去填报志愿,你要不想读,你就在家呆着吧!总之,你以后别把责任怪我身上就是,说我不供你读书什么的。”李为民再唠叨了几句就出去了,他有一个亲戚,也在高中教书,他特意跑去问了问那个亲戚,看看李剑可以报个什么样的大学和什么样的专业,他那个亲戚知道了分数后,经过再三的商议,决定为李剑报了个三流大学里的中文专业。虽说李为民在儿子考了430分这件事情上挺光火,但儿子毕竟是儿子,他也知道他儿子天生的数学不好。从小学到高中,哪一次李剑的数学及过格?唉,上天都是这样,给你开了一扇窗,就会关掉一扇门。他儿子的英语那是一流的,本来他想让李剑读个英语专业什么的,但是他亲戚说,英语专业的竞争压力大,而且前途可能不是很好,还是中文好,以后路子会广点。他听从了亲戚的意见,给儿子填报了一所本省的大学——南沙大学。离得不远,也不近,足够可以让李剑去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
李剑本来并不知道这个事,但在一丝的不舍与无奈中,他翻查着自己的准考证和身份证时,他才发现,那些东西,从考试结束以后就一直存放在父亲那里,如今木已成舟,除了向父亲认错,表明还想读书的决心外就别无他法了。但是,父亲还会让他读书吗?他那么贪玩,又那么不懂事,除了经常向父亲要钱和添麻烦,他好像从没为父亲分担过什么。如今已年届20岁的他早已告别了青涩,该是一步步走向成熟的时候了。只是命运的魔爪总会在半路设置一道道关卡,让那个稚气未脱的他在困难与诱惑中迷茫。
吃晚饭的时候,李剑还是通过母亲,间接地向父亲表达了他还想继续读书的想法。母亲可不比父亲,家里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怎么可能让他出去打工呢?她三番四次地在丈夫的耳边絮叨着,最后,李为民把已经填报志愿的事说给了她听,希望她不要告诉儿子,好让李剑多反思反思自己,下次李剑就会更加努力,更加珍惜这次难得的读书机会了。
李母虽然嘴巴上答应了下来,可看见儿子一天天消瘦下去,她实在忍不住,在一个星期之后便把这件事说给了儿子听,并叮嘱他别让父亲发现。
那一个晚上,李剑又失眠了,他一再地在心中立下誓言,如果以后上了大学,一定要好好用功,刻苦学习,绝对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