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的中秋节之后,紧临着国庆节。因为中秋节只有三天假,所以李剑没有回家,而是选择了留在学校。那个时候军训才刚刚结束,他又没有加入社团,跟班上的人又不熟悉,寝室里的其他三个人都有了去处,只剩他孤伶伶一人在偌大的房间里。
李剑至今都清晰的记得,十五那天晚上,他跑了好几家店才买到了6瓶罐装啤酒,一些瓜子和水果。要不是还有少数的几家饭店和便利店营业的话,他估计会饿死的。
十五日那晚,天色从六点多开始变暗,鸟群飞回了林间,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唱着歌。温暖的风吹拂着硬硬的香樟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远处,偶尔会传来几下汽车疾驰而过的呼呼声,接着便是寂静,无边无际的寂静。
整个6栋,在农历八月十五日的那个晚上,失掉了它平日里应有的喧闹和活力,也失去了它往日明亮的灯光和涌动的身影。月亮很大,很圆,月色如洗,把四周照得金灿灿的。李剑有点想家了,他想起了儿时不愿吃的冰糖月饼,想起了家人围坐在庭院的话语,想起了祭拜月神的蜡烛和爆竹,以及母亲每年中秋节都会做的红烧肉。
他很孤独,因为整个6栋,一个人也没有,对面的5栋和旁边的7栋,好像也只有几个窗户的灯亮着。唉,管它呢,喝酒吧,喝醉了,这个假期也就会过去了。他搬了条凳子独自坐在走廊,借着酒精来缓解乡愁。
国庆有五天假,虽说不多,但他是再也不想呆在学校了。本来是想和寝室的人一起出去旅游的,可因为有两个人有事要回家,这计划就泡汤了。他,只能回家。
回家,于李剑来说,也不是件简的事。首先,挤,火车上,人特多;第二,票难买,排个队就排了两个多小时;第三,路太远,坐车要坐一天才能到家,总共五天,来回两天都得在车上度过;第四,车费贵,火车要一百多,汽车要三十多,往返两次都300来块钱,还是有点贵的。
留在学校也可以,父亲也基本上同意了,但留在学校有两个困难得克服:一个是吃饭,因为食堂在放假期间没饭吃,跑外面吃又太贵,另一个是无法克服的空虚、无聊和寂寞。
李剑回家了,在长达十多个小时的舟车劳顿之后,他终于坐着父亲的摩托车回家了——这一点也是李剑不想回家的原因,交通不便,要转车好几次。如果碰到父亲不在家,那就得步行十多里的乡村小路了。
父亲见到李剑时显得很平常,坐在高大、结实的父亲身后,李剑每次都有一种返回童年牵着父亲大手指走路的情形。而今,他比父亲高出了半个头,却无法抹去父亲在他心目中留下的魁梧形象。他爱着他的父亲,只是从未用语言表达过。父子俩都拙于言表,这是他们相互沟通的最大障碍,也是他们彼此最相像的地方。
车子还没进院子,母亲就已经站在门口来接他们了。她一会儿又是帮李剑提行李,一会儿又问他累、渴了没有,最后才问他要不要吃晚饭。
菜,照例是非常丰盛的,除了鱼肉之外,母亲还宰了一只鸡给李剑吃。
“你看你都瘦了,在学校饿着了吗?是不是学校伙食不好?还是钱不够花?”李桂花一个劲的问儿子,然后一个劲地替儿子夹菜。“来,这个肉好,多吃点,这个,也多吃点!儿子,读大学累吗?听你爸说你学校好大好大是吧?他说他都在里面迷路了。呵呵……”李桂花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唉,让不让人吃饭了?吃完了再问也不迟啊!”李为民打断了李桂花的絮叨。
“去去去,你吃你的,又没问你。”李桂花索性放下筷子望着李剑说,“儿子,大学里的老师严不严?人好不好?你上次打电话来,讲什么在学校里过得很好,学习很用功,你不是在骗我们吧?”
母亲的连珠炮,有意无意地击中了李剑的软肋,是啊,父母辛苦挣钱,供他上大学,他呢?在学校里根本就没有念过书,日子也过得并不好。他不知道怎样去回答母亲的问话,只得用别的话搪塞过去:“妈,你就让我吃个安生饭吧!”李剑说完,故意埋头吃起了饭,可心里却酸楚得要命。
李桂花听他这么一说,也只好默默地拿起筷子,没滋没味地吃起了饭。
看见母亲脸色阴暗,李剑心里过意不去,他往母亲碗里夹了一块鸡肉说:“吃吧,别说话!”
“呵呵,不亏是读过大学的儿子,对老妈都这么孝顺了。”李桂花慌忙地用筷子扒拉了几口饭。
李为民这时的处境却有点尴尬了,他假装不舒服地咳嗽了两下,以此来引起那对母子的注意。
“来,老爸,你也吃一块。”李剑很识相地也为父亲夹了一块肉。
这一举动,让原本被这对母子视为外人的李为民,也侥幸地获得了一次儿子的关心和孝敬。
饭后的喝茶期间,母亲又问了他一大堆问题,父亲则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偶尔插入一两句不合时宜的话。在这座空荡的瓦房里,李剑丝毫不会感觉到,他的归来,为这里增添了多少难得的笑声。
剩下的两天内,李剑拜访了一些亲戚和朋友,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家睡觉、看电视,当然也要看书,如果不看书,父母是会说他的。哪有上了学不看书的。在他们眼里,学生是永远离不开书本和作业的。哪怕是装模作样,只要李剑拿着本书在那看,他们的父母即使有再累、再重的农活也不会让李剑去干的。而这也恰恰是家人所给予他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他不能偷懒,否则便会有强烈的负罪感。通过国庆的一次回家,李剑再次感受到了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他不能再沉沦下去了,他决定回学校之后,要洗心革面。他要奋斗,为自己、为未来、为知识,他要奋斗,至少要对得起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