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上午,北新桥金井大厦顶部,四合院。
*
周贾二人这回再上来,那姓刘的守门人直接放行。
四合院门首,周大军向迎来的刘老头道:“老爷子您看——”说罢一指贾长生。
贾长生拎着黑布袋,点头示意。
“五极法阵真请来了?”刘老头激动道:“小伙子,你们行啊!没少费功夫吧?”
“唉——”周大军作酸楚状摆手:“个中艰辛,一言难尽啊!”
“好!”刘老头叹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既是这样,我就告诉你们第二桩要准备的事物!”
“啊?!”周大军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还要准备什么?”
“这等逆天大事,你以为光准备个法阵就行了?”刘老头道:“你们也太小瞧这妖龙了!”
“那还需要什么?”周大军苦着脸问。
“还得要岳爷爷那杆神枪!”
“岳爷爷?”周大军问道:“哪个岳爷爷?”
“天底下有几个岳爷爷?”
“您是说——”周大军恍然:“岳飞岳爷爷?”
“着啊!”刘老头拍腿道:“当初我老祖刘伯温为了镇压妖龙,不是建了个岳王庙围住禁井吗?所以挑战神龙,还要借岳爷爷的神枪!”
“那……”周大军问:“那是啥枪?”
“岳爷爷的沥泉神枪!”
*
《说岳全传》里,有关此枪的来历是这样描写的:
“岳飞出了庵门,转到后边。只见半山中果有一缕流泉,旁边一块大石上边镌着‘沥泉奇品’四个大字,却是苏东坡的笔迹。
那泉上一个石洞,洞中却伸出一个斗大的蛇头,眼光四射,口中流出涎来,点点滴滴,滴在泉内。
岳飞忖道:‘这个孽畜口内之物,有何好处?滴在水中,如何用得?待我打死他。’便放下茶碗,捧起一块大石头,觑得亲切,望那蛇头上打去。不打时犹可,这一打,不偏不歪,恰恰打在蛇头上。
只听得’呼‘的一声响,一霎时星雾迷漫,那蛇铜铃一般的眼露出金光,张开血盆般大口,望着岳飞扑面撞来。
岳飞连忙把身子一侧,让过蛇头,趁着势将蛇尾一拖;一声响亮,定睛再看时,手中拿的那里是蛇尾,却是一条丈八长的蘸金枪,枪杆上有‘沥泉神矛’四个字。回头看那泉水已干涸了,并无一滴。”
*
“沥泉神枪?”周大军傻了:“这都是传说中的……能找到吗?”
“能找到!”刘老头笃定:“你们不知,当初建这岳王庙,握在岳飞手中的是当年他用的真枪,不过外面塑漆涂料,为了掩人耳目。可惜后来庙被拆了……不过据传,他的这杆神枪还在京城的岳飞神像手中!”
“那……到哪里找呢?”
“这个我也不知道!”刘老头道:“不过小伙子,你看——我早就准备好了沥泉神枪的图纸,你看看!”
周大军接过图纸,贾长生也围拢过来,只见图纸上勾绘出沥泉神枪的形状、特征、尺寸、重量……等等。
“就算按图索骥,我怎么知道找到的是真枪?”周大军扬头道。
“这个——”刘老头看向贾长生:“这不是有上仙在此吗?他乃修道之人,他去握那杆大枪,肯定会有感应!”
“好!”周大军收起图纸,道:“这张图我先拿着了。”
“你当然得拿着!”
“嗯?”周大军道:“为啥说‘当然’?”
“你得先做一杆假枪啊!”刘老头道:“要不怎么把真枪调换出来?”
“调换?”周大军道:“不能拿着就跑吗?”
“现在哪个寺庙不装监控啊?”刘老头道:“你这是偷窃文物啊!”
“咝……”周大军没了脾气:“真是麻烦……”
*
离开金井大厦,周大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潘家园卖假古董的一哥们儿,让他仿着图纸上的样子,加急做出一把大枪来——光加急费,就多付了一倍的钱!
饶是如此,大枪做好也得初七了。
周大军千叮咛万嘱咐,让对方快事快办,随后带着贾长生回到自己的小窝。
*
“好歹咱也是修行之人啦——”周大军拿出《大乘经咒十种合刊》道:“咱也得练练是不?不能负了八先生一片好意!”
打开书册,先是“香赞”,之后称“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遍,之后是四条常用咒语——
净口业真言: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萨婆诃。
净三业真言:唵,娑嚩婆嚩秫驮,娑嚩达摩,娑嚩婆嚩秫度憾。
安土地真言: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
普供养真言:唵,誐誐曩,三婆嚩,伐日啰斛。
这四条咒语,目前并未在周大军的手机上出现,但陈安居解释过,念诵经咒之前,一定要念这几条咒语调身止息、整束心意,是仪轨的一部分,并没有灵验与否之说。
“这……这……”周大军道:“这上面没标拼音啊……”
不过现今网络发达,这几条又是常见咒语,上网一查,就能找到拼音。
咒语念诵当然以“梵文”或“巴利文”原音为最佳,其次可以参考“国际音标”注音,这个也看不懂,就直接按现代汉语普通话发音念诵即可。
念过咒语之后,是“请八金刚”,“请四菩萨”,“发愿文”,“云何梵”,“称圣号”,“开经偈”,之后便是《金刚经》的正文了。
*
“开经偈”指念经前所念诵的四句偈,其偈文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首偈的由来,据说是武则天做皇帝的时候,由于武则天是虔诚的佛教徒,她对于《华严经》非常爱好,就题了这四句“开经偈”。
这首偈语可以说是充分地表达了轮回迷途的众生有幸见闻佛法时的欢喜。
数百年来虽有许多人曾经试图修改其中的文字,但都不比原作,可见这首诗偈之精妙。颂流传至今,并成为众多修行人颂经之前必不可少的发愿文。
千百年后的今天,大凡佛教寺院,每天在未诵经文以前,都要先念这四句“开经偈”。
*
“如是我闻……”
小册子是影印的,字都是繁体字,周大军看得费劲。凡碰上不认识的字,就拿出手机来检索——手机在手,比字典要方便多了。
周大军再马虎懈怠,这点儿精神还是有的,学经念咒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关自己将来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多远、还有那麻烦的救世任务怎么完成。
*
《金刚经》在中国文化中,是影响极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
《金刚经》原始翻译的时侯,本没有分章分品,被分成三十二章,是梁武帝的昭明太子所为,沿袭至今。
*
“妈呀!这生字怎么这么多啊……”周大军查了后头忘了前头,有时一个字要反复查好几遍,才能记住读音:“而且这经说的啥啊?翻来覆去的……说的啥意思啊?”
“您先别管什么意思,先读熟了再说。”贾长生道。
“太麻烦了!读个这个……”周大军道:“汗都出来了。”
“您是咒师——”贾长生道:“不能光是玩玩乐乐打打杀杀吧?那样修出来的仙能叫仙?怎么也得学习一番啊……”
*
*
PS.:咒语5,6,7,8,皆为普传咒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