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慕容隽
当周五的夜幕降临的时候,李盛出现在了慕容秀家里,准确来说,是慕容秀房里。这是一个一室一厅的高档出租房。坐着慕容秀的车过来,也就大约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一个普通老师是没有这么高的配置规格的。也就是说,这一切的花销完全得依靠慕容秀自身的经济实力。当然,背后的实力也是自身实力的一种,或者一部分。
“坐吧。”
李盛目前还无缘与慕容秀的闺阁来一次亲密的接触,或者当夜更深的时候,他会有这个机会,但目前他还是安心在客厅内听从主人的安排。
客随主便嘛。
李盛有些忐忑的在一张沙发上坐下,在面前的茶几上,李盛看到了一张照片,那里面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
女孩和慕容秀长得很像,大约是慕容秀三四年前的样子。那是的慕容秀也许还是某所高校的研究生吧,眉清目秀,显出一份没有经过世俗渲染的青涩。
照片上的两人,肩碰肩依靠在一起,面带微笑,显得十分亲密。
“慕容老师,这是你男朋友吗?”李盛不禁开口询问,也许是没话找话,打破二人之间的沉默引发的尴尬。
“嗯。”
慕容秀显得心不在焉,这让李盛有些把握不住慕容秀的心思,和谈话的节奏。
“前男友吗?”李盛看着慕容秀给自己冲了一杯茶,硬着头皮继续问道。
慕容秀缓步走到李盛身边,将散发着热气的茶杯放到李盛面前,看了一眼李盛面前的照片,坐到李盛对面,眼里有一丝莫名的哀伤和黯然,“这是我弟弟。”
“亲,……亲弟弟?”李盛还是有些把握不住。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问,也许他觉得自己应该确定一下。
“嗯,亲弟弟。”慕容秀看了李盛一眼。
“哦。”李盛低下头,突然有些心虚。
但紧接着,慕容秀却说了一句,瞬间打破李盛心虚的话,从心虚到惊讶,从惊讶到震撼,“我弟弟死了。”
慕容秀说完,低下头,沉默了。
李盛看着慕容秀,呆滞片刻。大脑里开始胡思乱想。难道这就是慕容秀不断邀请自己来他家里的原因?自己跟她弟弟长得很像吗?一点不像。李盛看了眼照片中的男孩,得出结论。
那么,她弟弟的死,跟自己究竟会有什么关系呢?能力?自己身上的能力?这才是慕容秀一直在意的东西,也因此而对李盛“特别”的对待。
那么,这项能力跟她弟弟的死,或者仅仅是跟她弟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难道……
“他死了三年。”慕容秀幽幽开口,打断了李盛的思索,将他拉回现实,但死去的人去再也回不来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会面临相同的命运,“三年前,他是越明科大的大二学生,计算机系,住在你现在的寝室。”
慕容秀有些幽暗的话语,飘荡在大厅内有些暧昧的暖色灯光下,让李盛感觉到了丝丝的压力和惊怖。就好像死刑犯的最后一顿饱餐。让李盛有些后悔了。他本来拒绝了慕容秀好几次,为什么这一次偏偏心志没有坚定下去。
李盛没有开口,于是慕容秀往下继续我说了下去。
慕容隽,这是她弟弟的名字。
隽秀,男孩取名叫隽,女孩取名为秀。这是她母亲怀她的时候,和丈夫商量后为他们取的。她是姐姐,于是得了个秀。母亲的第二胎生了个男孩,于是取名隽。这就是她弟弟慕容隽。
姐弟两感情很好,慕容隽虽小了姐姐一岁,却被父母安排和姐姐一起上学,一起放学,然后一起毕业。
两人成绩很好,越级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但父母对于弟弟的培养,明显要更严苛一些。于是,高中之后,慕容隽一步一个脚印,慕容秀却愈加勇猛精进,大踏步的越级。
当慕容隽十六岁的时候,考入了越明科技大学,那个时候,慕容秀十七岁,却早已从同一所大学毕业。当慕容隽读到大二的时候,慕容秀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研究生论文了。
两人的感情却仿佛丝毫没有经历时间和分离而改变,也许是因为二人身上共有的“特别”吧。
慕容隽常常和姐姐抱怨,为什么不让他和姐姐一起越级。
但慕容秀心里明白,弟弟是家族企业的继承人,父亲希望他懂得世俗纷扰和人情世故,也希望他在读书阶段,经营出一条不错的人脉,这将对他以后的事业大有帮助。
可在慕容隽大二的时候,越明科技大学突然传来了弟弟的死讯。
她的父亲用尽了人脉,展开了调查,却一无所获,最后却得出了死因不明的结论。不是自杀,不是谋杀,而似“诡”杀。没错,她弟弟的死亡,诡异,而又蹊跷。
最后,警方用心脏病突发性死亡做结,这是经过她父亲同意的。但父亲对儿子的死亡并不甘心。父亲语气沉重的告知了她,弟弟死亡的经过,并希望她能帮住他找出弟弟死亡的真相,带着哀伤。
他知道,能帮他的,只有她了。她也知道。
她突然觉得,父亲一下子变得苍老了好多。
就在同一年,她匆匆的完成了论文,来到越明科技大学职教。她的履历很好,而且在这所私立大学中有着不错的背景。于是,她很快被就安排上岗,并且教学任务轻松。
却在暗中查找弟弟的死亡真相。这才是她的任务。慕容隽酷爱计算机,最终报考的也是计算机专业。于是,她便从此与越明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系联系在了一起。
由此,李盛才有了机会,认识这位慕容老师。
三年眨眼而过,她弟弟的死亡原因,也被她查探,整理了个八九不离十,可她却不能发现,自己不能离开。因为她无法向父亲诉说真相。
那是一个世俗的集团,无法招惹的存在。
并且那个存在对慕容隽的“特别”,有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因为他就是因此而死。
“你听过敲门人的传说吗?”讲到这里,慕容秀突然问了另一个问题。一个让李盛除了觉得突兀以外,还十分诧异的问题。
李盛当然听过敲门人的传说,不仅听过,他还将它放入一个鬼故事里,讲给寝室内的刘恪三人听过。不过114号寝室,现在真的只剩下三人了。
金丰是永远不在了。
校方给了他家人一些补偿,对于他的死,却也同样不了了之。却又能怨谁,怪谁呢?怪刘恪,或者早已魂飞魄散的柳阿姨?或许,最终也只能怪这时运吧。
死者已矣,生者却还有继续生活下去,不仅如此,还有不断的出现。生存,和死亡,最终也不过是这世间最普遍的一个现象而已。对于发生了它的对象而言,却是一次永恒。
于是,人们还要继续的追寻,和讨论这永恒。
比如,敲门人。
敲门人的传说,与他的能力一样,其实都是源于一个梦。不一样的是,他在一个梦里获得了一项“特别”的能力,而在另一个梦里,获得的却是敲门人的经历。
它会在一号楼里游来荡去,犹如鬼魅,会站在昏暗的灯光下,盯着贪玩的学生,也会站在门的背后,听不睡觉的学员们讲话。在那个梦里,它总是在昏暗的午夜里出现。他不知道,它是不是一只鬼,进入到了他的梦乡。
可这只是他的梦而已。慕容秀又是,或许又能如何得知。
李盛摇了摇头。
抗日战争结束后,越明科技大学被一群仁人志士,在旧书院的废址上重新立起……
几乎一模一样,几乎是李盛的梦。却有一丝的不同。
“一号楼死过太多的人了。无论是曾经,还是战争期间。旧书院原本就是在一处活人坑上立起。书院的创建者据说是一位得道的和尚。所以,学生们每日午后的一项必修的功课,就是跟随老和尚念经,超度亡魂。可惜,战争的爆发,让这座书院很快化为了废墟。”
这是慕容秀三年查找旧资料所得。
“由于冤魂得不到超度,渐渐的,一号楼就成了一处养魂地,直接点说,就是养鬼之地。
“可毕竟老和尚对亡魂的超度起了作用。于是,鬼魂之间开始互相的吞噬。最后,所有的魂形成了一只鬼,开始了新生。
“也许那位老迈的管理员,在这个时候恰巧死亡吧。于是二者立刻契合在了一起,新的鬼魂以敲门人的形象出现,却也由此变得浑浑噩噩,陷入到沉睡。直到三年前。”
慕容秀顿了顿,看了眼照片中的自己的弟弟,慕容隽。
“敲门人的传说开始在一号楼内流传开来,而且据说,敲门人喜欢半夜里听人讲鬼故事,这是他生前的喜好。敲门人会躲在寝室的门外,讲得越好,敲门人就越有可能出现。而且,让人觉得奇怪的是,114号寝室似乎特别热衷于此事。”
包括她弟弟慕容秀,而且总能找到最新,最恐怖的鬼故事。故事的内容也越来越长。
她的弟弟是敲门人杀死的,他的故事,惊醒了它。
“你怀疑,是有人借敲门人之手,杀害了你弟弟?”李盛觉得自己,似乎听出一些端倪了。
“没错,”慕容秀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因为所有的迹象表面,这一切的背后,都牵扯了一个人,或者某个势力。他们操纵了这一切,为了一个女孩。”
为了自己的孩子,他们杀害了别人的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是慕容隽,另一个,是秦柔雪。只不过,对应的时候,要互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