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很黑,重山候也是一身黑衣,一步一步走来,他停在宫门口,向值班的军士,禀明要面见当今圣上。于是军士向在这里的小黄门说明了此事。于是那个年轻的太监就像屁股着了火似的,跑向了宫内。
大周侯爷,有深夜面圣的特权。不论何时,都可进宫。那位帝王于少年向中年过渡期间,荣获大统,他鼓励武治,只是在近些年,开始文治,于是就出现了儒门。侯爷特封,圣上豪言:“凡我大周子民,但受欺辱,一时也不等。但我大周侯爷,进宫面圣,一刻也不歇。如此,在我大周,永无暗夜。”
不多一会儿,那大红的宫门被打开,在楼上灯笼的照影下,有一抹暗红,却更多的是和夜色一般地深黑。重山候迈步走了进去,沉重的宫门便又一次地关闭了。
御书房,重山候在公公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然后站着低着头,一语不发地等着。不多一会儿,身穿黄色便装的皇帝便来到了桌前,身边依旧是那两位红衣太监。
重山候拂开衣摆,准备下跪,却被皇上制止了,他用双手揉着头,低低说道:“深夜见朕,朕不是来见你行礼的。”
“皇上,可以出兵了。”重山候双手抱拳,高昂说道。
皇上拿开了双手,睁开了刚闭上的双眼,“欧”了一声,然后说道:“朕让你一直盯着蒙国,也一直想占领那块儿草地,可是现在何来时机?”
“蒙国皇帝未成,全靠那军师,而据我所知,宫中的老太后,开始干政了。皇上也知道,那个老婆子要是干政,蒙国是没有人敢在动的。可是那女军师也确实厉害,竟然站住了脚跟。所以臣认为可以一战。”
“朕知道了。逐夜,你回去吧。”皇上依旧那样看着重山候,低低地说了句。
然后重山候退下了。皇上说了句,“吩咐下去,给我看看蒙国的情况,然后收回在重山候的暗卫,派出暗影。”
右边红衣公公尖尖地回了句,“是,陛下。”
第二天,朝堂之上,皇上突现身影,众臣看着头发渐白的皇帝。尽数跪下,以御史郎为首的开始恳求陛下,早立太子,然后便出现了两种呼声。可是站在前方的几位老头子眼观鼻,静静地站着。
“咚”地一声,朝堂上面的桌子被掀翻了。“朕还活着,这大周朕还能做的了主。”高台上,传来了一句大喝,语气中的怒气,似乎能让着紫禁城都蒙上乌云,所有大臣开始跪着告罪。
不知过了多久,安静了多久,所有人都忐忑不安的时候,传来了一句:“给朕宣旨。”仍然是对全部跪伏下去的大臣理都不理,哪怕是年老的御史大夫。这时,如果仔细看,就看见大部分臣子头仰扶了一下,那分明是紧张到极致,深咽的样子。
右边的公子公公,走出一步,开始用他独特的声音,开始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蒙国贼子,狼子野心,一直贪图我大周国土。更是近日内,假扮商旅,刺杀我大周公主,逾越边境。我朝泱泱大国,岂能受此撩拨。着秦圆将军节制西南军,带领远胜军、轩辕军即日兵出帝都,讨伐蒙国。”
当下跪着的一人,急忙高呼万岁,大喊:“臣遵旨。”
朝会完毕,众人看着那黑色朝服的重山候,眼光闪烁,不懂陛下为何就这样对他一向无比信任的重山候,没有派他出征,而且军权就这样夺了过去。更不懂的是皇上又突然任命秦圆,那个当年也是一方将领,可是却是相王的女婿。在他大婚的时候,皇上还恩赐祝福,然后第二日便明升暗降,招进了兵部,手里远胜军也被帝都收了回去,也不知道这些年在京城守卫地闲置中,还有多少战斗力。
只有重山候,不以为意,他面无表情,黑色的头发披在黑色地朝服上,双手背负,一步一步迈出了宫门。
深夜,相王府,怀王又一次地出现在了这里,两个人在月色下,在皎洁的月光下,两人喝着酒,看着舞姬在那里一扭一摆,时不时地发出大笑声。
重山候府,重山候在小院旁边那座楼上,站在楼边,遥望着那宽大的皇宫,仿若一个巨兽般,哪怕是在这么明亮的月色下,也是那么的幽暗,哪怕是红黄色涂抹着,也是那么的深黑。身后站着楚强、王拓。
半晌,突然身前的中年男子,黑发无风自动,说道:“传令,将陛下在秦圆府上安排的我们知道的人,尽数除去。用怀王的人,就说是他们主子的主意,如果不听,就杀到听为止。”
楚强右手放在胸前,低头说道:“是!”然后便转身下了楼。
“宫中怀王布下的棋子,怎么样了?”重山候,又一次说道,只不过这一次声音明显低了许多,可是表情却是很明朗。
“还被那位公公监视着,只不过陛下并没有动。”王拓同样低低地说道,说的同时将身子往后退了一步。而在高楼下,有一个下人,在下方掌着灯在那里巡视着。
“适当时候帮帮他,别让他就那样死了,总要有些价值。”重山候转身,同样低低地说道。
然后在下楼的时候,突然高声说道:“我边关的人,哪怕受令,也不在帝都受。让他们在城外侯着。”
第二日,临时修建的校场上,那位陛下身着黄金甲,在两位红袍公公地陪伴下,站在那里,看着下方数千精兵,看着下方旌旗飘扬,今日看起来分外的精神,哪怕是白发渐生,也是格外的意气风发,也许是因为今日出战蒙国吧。
下方秦圆面无表情,背负双枪,腰挂宝剑。身后兵士也是背箭挂剑,个个挺胸抬头,面目激动,也许是因为他们终于可以不在这里闲置了,也许是因为这大周的主子在台上。
皇帝在那里突然高声说道:“我大周的儿郎们,今日是你们出征的日子,是我大周实现往年的诺言的时候,你们将跟随着朕永垂青史。儿郎们,战吧!用你们的鲜血成就我大周的威名,用你们精锐的铁剑让你们的后代永远安宁。”
下方军士在秦圆拔剑的时候,尽数拔剑高呼:“大周威武,大周永胜。”
在皇帝挥手的时候,秦圆低头收剑,然后正准备调转马头的时候,他的亲卫,那个唯一背负弓箭的兵士,射出了一支箭,那个他昨天见过的那些骑兵旧卫冲锋着,将手中宝剑狠狠地向高台投掷而去。数千精兵尽数涌动,冲向了那个他们效命的主,只有秦圆一愣一愣地站在了那里。
那个刚才还在意气风发的皇帝,此时竟是丝毫不惧,推开他身边的公公,然后就看见,那只羽箭被一把剑临空折断,然后就是校场中皇帝站的地方,突然塌了下去。然后就是那个刚才掷出宝剑的人,飞身而出,一声长啸,就看见校场外又涌出数千精兵,当先兵士尽是黑甲,腰上挂的宝剑,身后背着长剑。
那一日,帝都流了好多血。那一日,帝都的百姓发现那条可以称之为河的护城水尽数染红。他们听见了战斗声,却是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毕竟校场在帝都的外面。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一日,皇上遇刺了,不是在校场,是在回京路上,而那个一直以来宫**奉不出,被称为大周第一的红衣吴公公被斩了一臂。那一日,帝都门口来了好多人,其中有一个戴着斗笠的公子,有一个明显女扮男装的侠士,还有一匹白马。身后跟着好多人,仔细数一下,足足有十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