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兵发陈留
初平元年(190),中原陷于战乱,辽东(今辽宁辽阳)太守公孙度认为汉室即将败亡,乃自称辽东侯、并州牧,行籍田,郊祀天地等天子之礼,又分辽东为辽西,中辽郡,自置太守,割据辽东。公孙度是辽东人。190年出任辽东太守。勇猛好杀,在郡中杀豪族百余家,又东击高句丽,西攻乌桓,威行辽东沿海一带。自称辽东侯后,曹操曾表其为武威将军,封宁乡侯。公孙度将印绶置于武库,说:“我王辽东,何永宁也”。遂世代割据辽东。
初平元年(190),后将军袁术为躲避董卓之害,遂逃出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暂栖身于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不久,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引兵归附袁术。荆州牧刘表上疏表请袁术为南阳太守。于是,袁术占据南阳。南阳为当时大郡,有户口数百万,袁术遂以此为据点,称霸一方。
初平元年(190),中原战乱不止,颍川郡守被孙嘉兵威所至,不得不退位让贤。颍川在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设立以后一直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治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帝生于此,夏禹建都于此,因此成为中国众多姓氏的发祥地。
孙嘉得颍川之后,兴修水利,大肆推行田耕,颍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后,孙嘉从颍阴迁至许县,也就是后世颇为有名的许都。在孙嘉的大力推行之下,颍川颍阴,被标榜为商业之都。颍川长社被孙嘉着力打造城文化之都。而作为未来的都城,或者陪都之一的许昌。在孙嘉的新建之下,即将成为政治文化之都。
就在中平初年眼看即将过去的时候,一条消息传到了许昌城,新建的城主府中。孙嘉正在逗弄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孙明和孙红。典韦大跨步而入,这才让两个孩子自己去玩。孙嘉开口道:“君明何事呀?”
典韦拱手道:“主公,陈留太守,张邈大人的书信。”孙嘉接过来看了看,赫然是张邈亲手所写。“羽燕兄亲启,邈深感公之恩义。也知曹操乃虎狼之备,必然有图谋陈留之心。然,曹氏,夏后氏,均乃陈留大族,根基深厚。邈思索再三,只有请羽燕助我除曹操,实乃明智之举也。还望羽燕兄收到此信,万不可迟疑不决。”
孙嘉放声大笑:“哈哈哈,终于说动张邈了。只是,兖州刺史刘岱,恐怕不会应允我们入驻陈留。”说道这里,孙嘉道:“君明,你去请军师和几位先生,前来议事。”典韦拱手而去。
就在孙嘉思考的功夫,典韦居然就回来了。此刻跟在典韦身后的,还有戏志才与荀攸、陈宫二人。陈宫一进来就拱手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孙嘉一愣,问道:“此话怎讲?”陈宫笑而不答,一旁的荀攸才道:“青州黄巾军复起,突袭泰山郡、山阳郡。已劫掠数县,兵锋正胜。主公正好几次机会,入主兖州陈留。声称是去助刘岱平乱的。到时候,即便是豫州刺史孔伷,也不好出兵夺取颍川了。”
孙嘉开怀道:“哈哈哈,果然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陈宫道:“只是,此刻召集兵马出发,恐怕会受风雪阻隔。对主公,夺取陈留有所不利。”戏志才笑道:“天气与吾等不利的同时,于黄巾军和兖州军都是如此。反而让我们准备的时间更加充裕。”
“哈哈哈,好,很好。”孙嘉说罢,立刻下令道:“戏志才、荀攸。”两人立刻拱手答道:“微臣在。”孙嘉继续道:“我命你二人随同我一同兵发陈留。”
两人答道:“诺。”
孙嘉又郑重其事的道:“公台,颍川乃我等之根基,万万不容有失。公台切记,守好颍川等我等得胜而回。”陈宫却道:“主公,还是留下荀先生坐镇颍川吧!宫加入主公麾下,未立寸功。只想为主公,略紧绵薄之力。”孙嘉笑道:“现在还不是夺取东郡的时候,何时夺取东郡,何时必然带上公台。哈哈哈...。”
陈宫本事兖州东郡人,在当地颇有名望。东郡与陈留毗邻,如果孙嘉又意要夺取的话,带上陈宫无非是最佳选择。可是,孙嘉又孙嘉的打算。一方面,孙嘉想要陈宫镇守一方。孙嘉实在是太需要一个向荀彧这样的人才,为他守家。
另一方面,孙嘉也在考验陈宫。看看他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孙嘉如此说,陈宫自然不好在多说什么。孙嘉道:“公台善正谋,我又怎会不晓。只是如今,颍川乃我根基,若交予他人,某甚不放心。也唯有公台,如此正气凛然者,某甚是放心呀。切莫让某失望。”
陈宫这才郑重其事的道:“主公如此看重陈宫,陈宫不才必然为主公守好颍川。”孙嘉这才道:“如此甚好,甚好。我会命廖化、陈群、钟繇、糜芳等人辅佐你的。”陈宫道:“谢主公。”有廖化坐镇,陈宫心中就有了底蕴。
廖化是跟着孙嘉时间最久的武将,而且武力不凡不说,还特别善于守城。陈群、钟繇也都是才德兼备之士,有二人辅佐也放心了。至于糜芳,更加不用说,陈宫之所以误打误撞加入了孙嘉阵营,大部分都是糜芳的功劳。
如今糜芳已经成为了孙嘉最大的钱袋子,同时还管理者铁匠铺、造纸、茶叶等支柱型产业。有了糜芳的帮助,情报上和财力上,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随即孙嘉又安排新来的杨修担任军中主簿,主管粮草调度之事。拜戏志才为军师,荀攸随军同往,拜为侍郎。先锋张绣和他的飞熊军,自领一万人马为主力,携裴元绍、管亥、邓茂、典韦几将兵发陈留。
名义上,扬言是去助兖州牧刘岱,剿灭青州黄巾军而去的。同时,陈宫镇守颍川,潜使者钟繇前往荆州,与荆州牧刘表交好。另一方面,陈宫令刘辟出兵镇守汝南与颍川之间的要道,随时防备豫州牧孔伷,会出兵夺取颍川。
因为兵力有限,刘辟只领兵五千,镇守。为了震慑豫州牧孔伷,刘辟故意加大营帐。迷惑敌军,让敌军不知到底有多少军队屯驻于此。而与此同时,后将军袁术,也在老家汝南,开始了自己的作为。
一封书信,送到了刘辟的军营之中。“将军,将军,一封书信,从营外射来。请将军过目。”刘辟结果信看了看,这才疑惑的道:“到底是什么人,居然将汝南城防情况的详细地图为我们送来呢?”刘辟思考着,忽然想到了坐卧豫州一侧的,一位诸侯。
“难道是他,后将军,袁术。可主公与他并不交好呀!”刘辟又在营地中,四处走动了一下。这才道:“莫非是,他也想夺豫州。”想到这里,刘辟奋笔疾书,将自己的猜测和发现,写成奏报。分做两份,一份发完许昌,让陈宫为自己分析一二。
另一份,直接发往孙嘉军,禀告主公,让主公定夺。做完一切,刘辟道:“来人呐!”“将军,有何吩咐?”“速速将这两份书信,一份交予许昌陈宫陈大人。另一份,直接送往主公军营,务必亲手交给主公。”
“诺,属下等这就去办。”安排完事情,刘辟望着夜幕中,心中也是激动不已。想不到呀,淮南袁术也坐不住了吗?也想要加入这诸侯争霸中来不成。
而另一头,孙嘉正大摇大摆的进入陈留地界,打着剿灭黄巾军的旗号。刘岱还颇有防备,可也不好在命孙嘉返回。加上有陈留郡守张邈同意,孙嘉自然在陈留是顺风顺水。
可还有一个人,对孙嘉的到来,万分警惕。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骁骑校尉曹操。
此刻陈留城外,曹操组织了一支义军,约有八千人马。这是打败之后的曹操,再次组建的军队。可面对孙嘉忽然抵达陈留,曹操还是感到一股力不从心。
开口的是夏侯渊:“主公,如今孙嘉抵达陈留,恐怕会与张邈里应外合,夺取陈留郡。不如,我等提前一步,先孙嘉夺取陈留。守城也好拒敌呀。”夏侯惇也附和道:“为今之计,只有先孙嘉一步,夺下陈留郡。”
曹洪、曹仁等人也纷纷如此附和:“是呀,主公。”曹操却看向了,刚刚投靠而来的一位年轻先生。此人正是自颍川而来的荀彧荀文若。荀彧开口道:“主公,孙嘉明为剿匪,让实乃是对主公不利。这些,在做诸位将军,还有几位先生应该都看在眼里。”
说着,荀彧顿了顿道:“让要败孙嘉,主公需要做到两点。其一,在张邈太守面前,当避其锋芒,以己之弱。说明厉害,大害乃孙羽燕也。其二,主公当与刺史刘大人大好关系,并要求刺史大人让孙嘉通过东郡,抵达山阳郡去剿黄巾。其三,主公让孙嘉离开陈留后,当尽快夺取陈留,拿下张邈,断孙嘉之后路。如此一来,主公即可得陈留,又可复夺颍川。从而壮大势力,以图报效朝廷。”
听到荀彧的话,曹操放声大笑:“哈哈哈,文若之策,均属阳谋。让孙羽燕,并非背信弃义之人,只要刘岱大人和张太守答应,孙嘉便可拿下。哈哈哈...。妙计,妙计。”一旁一位瘦高老者开口道:“主公,此计过正,恐孙羽燕会发兵强夺陈留,我等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