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问道:“慈明叔,侄儿不明,为何要辅佐此人?”
荀爽不答反问:“文若,你以为,汉家天下,可兴否?”荀彧道:“只要我等强汉之心不灭,遇明主主事,事可成也。”荀爽也不辩驳,而是问道:“那依文若之言,如今的我大汉,还可支撑?”
荀彧有些犯难不语,而荀攸道:“攸以为,大汉难以扶持。能救汉者,唯有能臣,枭雄耳。”荀彧道:“当今天下虽然纷乱不堪,可朝廷依然稳固。若有能臣辅佐,大汉可兴。”两人的意见,倒也相差无几。
与他们之后选择曹操,一心辅佐曹操的做法倒也一致。只是,荀家的智者,荀爽却笑答:“天下,是何人的天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强国安邦,能臣固然重要。然天下兴衰,须顺天意,从民意。天下才可享太平。俗话说,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最为重要,便是这个道理。”
听到荀爽的话,荀彧陷入了思考。唯有荀攸开口,悠然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知道怎么的,荀攸很顺其自然的吟诵出了这首,孙嘉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长安实施新政时,孙嘉望着流民,那凄凄惨惨戚戚的景象,便吟诵出的诗句。
荀爽忽然双目精光爆射,一双眼睛不可置信的望着荀攸。就连一旁的荀彧,也一脸惊骇的望着他。荀彧问道:“公达,这是你做的诗句?”荀攸摇头:“此乃我主,孙嘉,孙羽燕之做。攸还记得,当日主公与我说,要取消长安的人头税。我极力反对,主公却不辩驳。只是带着我一路来到城门口,望着哀鸿遍野的流民,主公吟出这首诗句。攸,当时被主公悲天悯人之心所感,便同意了这一政令。”
荀爽非常满意荀攸的表现,笑问道:“看来,传闻不假,长安果然没有城门税。你之所以被淳于琼赶出长安,也是因为如此吧?”荀攸点头道:“正是如此,所以我与元俭,才被罢黜官职。”
门外有人来报:“老大人,荀谌求见。”
荀爽一愣,随即笑道:“来人呐,送元俭将军,去别院歇息。”廖化也不多言,躬身告辞离去。随后,荀谌也被唤入房中。
荀谌道:“文若、公达,你们二人也在呀。”
荀彧、荀攸:“四兄,四叔。”
荀爽道:“今日都已到齐,不如大家畅所欲言。我等今日,就来论一论时事。”荀谌坐下,疑惑道:“老大人,今日怎的好兴致。”荀爽答:“今日闻得一诗,荀攸,你在给你四叔吟诵一遍。”荀攸答:“诺。”
说着,荀攸将自己知道的,连事情,带诗句全都说了一遍。荀谌听完,拍手大笑道:“哈哈哈,看来我那日没有看错人。孙嘉,孙羽燕,果非池中之物。”荀谌才开心完,就发现荀爽还在这里。这才立刻躬身失礼道:“晚辈孟浪了。”
“既然是我说的畅所欲言,大家便各抒己见吧。”荀爽倒也大度,不在追究荀谌的失礼之处。荀攸到没有继续评说,毕竟是自己的主公。自己一定会极力推举,说的多了,恐怕会让两位叔叔看扁了主公。
荀彧道:“既然是论时事,我们便不提孙嘉。”说着,荀彧又道:“今天天下崩坏,能辅佐汉室中兴着。彧以为,当乃大将军何进。大将军遣皇甫嵩、朱儁、卢植等人破黄巾。又命董卓,破了西凉羌胡叛乱。如今,我大汉还有江东猛虎,孙文台剿灭长沙郡叛逆。虽战祸连年,可大汉中兴之志不灭,汉室可兴也。”
荀谌却道:“我记得,孙嘉曾言。乱天下着,世家。而今天下,已然有隐隐割据之意。不臣者,如张纯等人,已然反汉。而为了巩固地方,只要兵政异同,刺史和州牧融为一体,便以成割据之事。何谈中兴汉室。”
荀彧辩驳道:“即便如此,只要有一能臣。迎奉天子,聚大意,平定天下。汉室依然可兴。”荀攸笑而不答,心道:“主公说的没错,当你权利大到无人能及的时候。谁还会记得汉室。真正的能主,是让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孙嘉当初的话语,忽然在荀攸脑海中闪过:“你想想呀!现在的百姓想要什么。无非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每年年底,能有点余钱。给家人置办点新的衣物。只要如此,你说黄巾就算是说破天,有谁愿意放弃安逸的生活,去做那杀头的买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就是水,朝廷、世家、就是水上的舟。看似是舟掌控水,带着水驰骋。实际上,你要是得不到民心,这个天下就会乱。你要是昏愦无能,天下就会乱。想要太平,需要清廉之君。可清廉的君王太少,昏聩者居多。我当初就一直在想,怎么样才能让这天下太平...。”
那一段段话语,历历在目。荀攸或许当上长安令,有孙嘉为他指路,不觉得。可如今听到荀家诸位的话,也不免轻声笑道:“攸,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讲。”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我等可以揣度。”
一句话大而化之,可其中藏着的那句,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立刻打动了几人的心。“公达,不错,能有此番见解,足见其眼界。”听到荀爽的肯定,荀攸很高兴。
就这么,荀家几位,在房中,畅所欲言一番后。荀爽也不在提荀彧辅佐孙嘉的事情。荀爽也因为荀攸的话,看开了许多。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他荀爽还努力搀和什么。不如好生研究经学,以传后世。
随后,荀爽给予荀攸很大的支持,在荀爽的支持下。荀攸立刻就在颍川最大的世家,荀家的保护下,组建起一支私兵。荀攸不懂统兵之道,便将这件事,交给了廖化。
洛阳,孙嘉府邸。
张绣拿着书信道:“主公,主公,有荀先生书信一封。”孙嘉结果书信,看了看,随即大笑道:“公达果然没让我失望,剩下的就等风云起了。哈哈哈...。”
许劭诧异道:“风云起?”
孙嘉,洋洋自得的,将后世,风云中的批文说了出来:“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许劭呆住了,木讷的看着孙嘉,不知说什么才好。孙嘉却道:“你懂得,我只是,略懂,略懂,哈哈哈...。”
说完,便潇洒的跨步离开,那潇洒的背影,看的许劭一愣一愣的。
同年,十一月,太尉崔烈罢。以大司农曹嵩为太尉。
同年,十二月,屠各胡反。
是岁,卖关内侯,直五百万钱。
前大丘长陈寔卒,海内赴吊者三万余人。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论,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杨赐、陈耽,每拜公卿,群僚毕贺,辄叹寔大位未登,愧于先之。
同年,位于琅琊阳都。
诸葛珪,字君贡,诸葛亮之父亲,汉末为青州泰山郡丞。共育有三男两女: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均。
长女诸葛英嫁给房陵太守蒯祺,次女诸葛青尚未出嫁。
而此刻的琅琊阳都诸葛家,正悬挂着无数白灵。如今的诸葛家,只有年幼的弟弟,与这位二姐。而家中长子,诸葛瑾,已经南下。大姐诸葛英也已经出嫁。如今忽然遭父亲身亡,一家人都是悲痛不已。
诸葛青拿主意道:“如今我姐弟,只能去投奔,豫章太守,叔父诸葛玄了。”众人举家搬迁,一路朝着豫章而去。
诸葛家一行朝着豫章而去。
次年,既公元188年,中平五年。中原黄巾余部纷纷起事。二月,郭太等于西河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郡、河东郡等地。四月,汝南郡葛陂黄巾军再起,攻没郡县。五月,青州、徐州黄巾军又起,攻略郡县。
诸葛家一行,路遇战火。一路上家仆死伤殆尽,诸葛青也有些六神无主。
一名黄巾军报道:“渠帅,前方发现一辆马车和些许财货。”伏在山丘上的何仪,望着眼前的马车道:“兄弟们,给我劫了他们。”呼啦啦,顿时,冲出七八百名黄巾军,将诸葛家众人团团围住。有一名家仆反抗,顿时就被乱刀坎死。
何仪拨开众人,这才走到马车旁:“车上何人?”
马车中,诸葛青答道:“我等是琅琊诸葛氏人,还请诸位好汉行个方便。”何仪也不是胡乱危难别人的黄巾。自从被孙嘉大破之后,又反败曹操以来。便一直蛰伏起来,静待时机。随即,他转战来到青州,被聚为青州黄巾首领。
“诸葛氏,可是书香门第?”何仪问身边人道,身边的副将道:“好像是琅琊有名的书香门第。”何仪顿时道:“方便可以,不过还请几位,随我去山寨住上几日。”说着,也不容诸葛青反对,便带着众人朝着山寨而去。
原来何仪应该被杀的,因为孙嘉的出现,蝴蝶翅膀,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正是如此,本应有惊无险抵达豫章的诸葛家,也被无故劫持了。
天下大势,开始发生着,微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