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的使者,黑夜的传说。
-----------刺客
不知道什么时候,大陆上就有了这样的说法。其实这也是因为那些刺客太过于神秘,因此在民间史料上越传越神。对于刺客,比较详细的记载大约出现在1000年前,其实在这之前就有了刺客的存在,这是那个时候关于他们的记载比较粗略而已。
刺客:常由于政治、私怨等原因,负责对某个目标任务实施暗杀或谋杀。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刺客出现的历史较早,但是那个时候由于他们活动等各方面的原因史书上记载不是很详尽,我们也就无法判断,大约1000年前出现了较为详细的记载。1000年前的一次刺杀可以说是震动天下,一下子刺客这一称号流传天下。
1000年前,大陆上群雄逐鹿,许多大小不一的国家并存,发展到最后,形成了七个国家并立的局面,当然尤其是西边的国家‘大秦’最为强大,大有一扫六合独吞天下之势。东方六国虽联合组建强大的联军,但是这种联合并没有持续多久,各个国家虽面和心不合。联军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坚不可摧,随时都有可能崩塌,再加上‘大秦’从中挑拨,使离间之计。联军很快就分崩离析了。东方六国的结局可想而知,如今的他们只是‘大秦’口中的一块肥肉而已,可悲的是各国的君主依旧不思进取,他们并没有冷静的分析当前的局面。甚至在秦人的奸计之下朝着灭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优秀的将领被杀,忠良的大臣被赶。灭亡也是迟早之事。北方的‘大燕’太子心系国家,当结识了勇士荆轲之后更是思考出了一条妙计,刺杀当时的秦王。
为了‘大燕’太子之托,荆轲义无反顾的走上了刺杀秦王的道路。荆轲虽勇但也不是无谋之士,为了这次的刺杀他做了很多的准备。然,眼看秦军就要逼近燕国的领土,太子坐不住了。他又开始催促荆轲,荆轲无奈,在没有等到自己朋友的情况下,只能带着太子殿下指派的副手上路了,在临行的那一刻他已经知道了属于自己的结局,死。因为一切太过于匆忙,也许就是在他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他也不能百分百的说自己可以成功,何况当下的准备并不是那么的充分呢。自己选定的副手还没有来到,如今只能带着这个对他来说毫无信心的副手出发了。然他并没有抱怨什么。受人之托大过天。自古信义存天下。
秦宫里,荆轲不卑不亢,言行举止大方得体,叙述着自己此行的目的。面对着虎狼之心,即将侵吞天下的秦王,他谈笑自若,谁也不知道那勇气背后的那份决然。面对副手的怯懦,他机智的打掩护。展开地图的那一刻谁也不清楚他是怎么想的,也许是太子跪下那一刻的请求,又或许是易水河畔‘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叹。
身陨的那一刻,也许他还在考虑自己不应该听太子的,应该等自己的朋友到来,等自己的一切都准备充分的时候再出发。那样的话,结局也许就不是这样了,当然自己的结局是不会改变的。只是那样自己的血也就不会白流了,不是吗?也许那天的夕阳异常的红,为这样的一位勇士而悲。
也许直到那天身为副手的秦舞阳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勇士,站在刀口上可以跳舞,身处地狱可以唱歌,而不是简单的有勇气。原来在这之前对于‘勇气’自己的认识是那么的片面,对于自己的认识也是那么的片面,只是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要不然也许自己也会成为像荆轲一样的人物。
直到此时高高在上,睥睨天下的秦王才真正的清楚一个人的勇气究竟可以达到什么程度,又可以小到什么程度。眼前的这一切不正好在说明着这些吗?天下居然还有这样的人。这一生也许不会忘记这一天,也不会忘记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出现在自己的生命里。为什么直到这一刻自己才发现原来自己居然很欣赏眼前的人。
随后,六国在预料中覆灭了,强大的秦国秋风扫落叶一般并吞了其他六国,之后一个大帝国出现在了这片大陆上,而荆轲和他的传奇故事也随着时间越传越元,越传越广。自此,刺客这一名词在历史上有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且他们的传奇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