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首次引入“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当时,全球人口达到50亿,那是一个人开始愿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年代。
2352年,美国最后一家发电厂停止了碳排放量,曾经的那份《清洁电力计划》终于被得到了全面的实施。
2600年至2700年间,全球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全自动化运作,自然能源的种类被扩充,除了最原始的太阳能、水能、风能、声能等能源外,还开发了空气温差能,最重要的是能源转化率的提高,全世界的能源处于富足状态,自动化也全部依托了充足的能源,全面服务于社会生活与生产。
然而,就在清洁能源的开发使温室效应有所减缓的同时,日地距离在近百年中骤缩,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日温差逐渐扩大,白天由于过度炎热而使人无法正常活动,人们的作息时间产生颠倒。
另外,南极冰盖和极圈附近冰山持续消融,多数山峰不见了雪位线,海平面在600年间逐年攀升,最终淹没了地球上的部分陆地,中国第一级阶梯上大部分省份便消失其中,北京也未能幸免。
早先,当海岸线侵袭到唐山市时,有专家便提出迁都预案,但都受到了否决,政府用尽一切努力,从技术上抵挡住海水对城市的入侵,却使北京最终成为海上孤城,失去了政治影响力。
2624年,政府终于决定将武京作为新首都进行建设,同时也全面开启了“京城防水防腐设计项目”,以便将整座北京城完整封于水下。2748年,这座百年首都、千年古城终于放弃了抵抗,在一瞬之间沉于海底。
武京,地处原湖北省宜昌市西北部,恰是在第二级阶梯上。当年,因考虑到地势、气候温度及首都的全面规划所需等情况,专家纷纷提议将首都设立于此,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全面建设,于北京沉没的同年,新首都武京正式成立。当年的提议在现在看来,实在很有远见,可如今武京也成为沿海城市,这不免让人心生唏嘘。
且不说自然灾害,如今人类还面临了一项更加致命的威胁,伊斯佛森病毒。自从2792年美国第一例病毒爆发后,伊斯佛森已在全球范围肆虐了11年有余,这种病毒据说是以血液传播的方式感染人类,病毒一旦入侵人体并破坏中枢神经系统,便可控制人体进行无意识运动,当前学界称此为尸变,但目前尚无完全的治疗措施,患者唯有进行脑死亡处理。
而国内情况更不乐观,人口数以年均21%的速度骤减,直至如今已不到1亿人,许多二三线城市因无法抵御病毒的侵袭,使得大批灾民涌向一线城市,形成如今城与城分离而布的状态,交通不便,废城随处可见,幸存者惶惶度日,并将这个黑暗的时代称为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