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眼中,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日待蹉跎!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最是知秋红枫叶,随风火舞山水间!
欲上黄河冰塞川,将行太行雪满山!
春秋和风细雨,冬夏暴雨寒冰,累累千古,皆在其中,可是,在修道之人眼中,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时光弹指一挥间,不问是非不问错,但求自在本心清。
天亮,可见千山万水,拨云,可见日月星辰,此刻,山涧处,共有二人对坐阴阳置众生而不视,枉日月而不骚。
“良心,抬头望去,可曾看见何物!”许道长讳莫如深的问道,不曾睁眼,不曾移动。
“回先生,四下山水草木,虫鸟微鸣,自然清静!”姜良心回答道。
“还曾看到什么?”许道长又问。
“抬头望去,野雾浓云,不见朝夕,学生什么都看不见!”姜良心如实回答。
“那么以你之见,星辰可还在否,日月可还在否?”许道长继续问道。
“学生不知。”姜良心低下了头。
“不止为不知,知之为知之,是知者!你很不错。”许道长说出一段论语集里面的经典。
“不知先生以为呢?”姜良心反问道。
“呵呵,依我看,这星辰日月在于不在都不重要,看到的就在,看不到的就不在,这是你们普通人的想法,其实无论你看或者不看,它就在那里,无论你知还是不知,它也在那里。所以……………”许道长说着,随后稍加停顿,等待着有人接下一句。
“所以先生能知道它到底在不在!”姜良心顺着他的说下去。
“不要只看表面,刨析内外,才能得出你心中的答案,不过这不是最主要的”!许道长说道。
“先生请指教”姜良心恭敬的对许道长说道。
“看不看的道并不重要,道法自然,不是指身外之物,而是自己本身,我再问你,漆黑盲吐,无火无灯,该当如何。”许道长深奥的问道。
“当以星辰指路,日月辨其向,山水随其流,大雁往南可知北,知南北而知东西”姜良心摸了摸额头说道,这是他认为最有效的方法。
“你说的没错,一般也就是这样辨别,不过…………”!
“就如现在一般,野雾浓云,不见天日,时不过秋,大雁不离,山水枯竭,草木凋蔽,无水无树,无星无月,又待如何!”许道长再问。这下可把姜良心难倒了。
“这个,还请先生指点。”姜良心尴尬的坐在那里,一时得不出答案,只好求教于许道长。
“这就是修道的根本,无山无水,便开河引水,无星无月,便拨云见日,这不是道理上的含义,而是…………”说道此处,许道长豁然起身,正对天地山水,浑身散发一股磅礴的气势,身后背负的长剑陡然出鞘,凛凛剑芒,随风浮动,剑身剑气流转,不可逼视,吓得姜后腿了数十步,不知其所以然。
“看好!”许道长呔然一声,剑忙暴涨数尺,许道长单手握住剑柄,剑光彪射,直透天际,许道长面色红润,道袍无风自动,巨大的气浪激荡四周,瞬间俨然天地变色,飞沙走石,让人挣不开眼。
就在此刻,许道长的气势猛增至一定程度,单手执剑随意一挥,自此,天地宛若初分,拨云见日,无数的阳光穿透浓厚的云层直射而下,许道长在阳光的展映下,熠熠生辉,宛如神仙,衣玦飘飘,凌空而立,看的姜良心目瞪口呆,不能自已。
“这,这这这,先生真乃神人也!”姜良心由衷的感叹到。
“也不尽然,你再看!”许道长指了指天空说道。。姜良心顺着许道长手指的方向,果然,天空像是破了一个大洞似的,不消片刻,周围云层合拢,就又把天空填充的如先前一般,丝毫不露痕迹。
“这又是!”姜良心疑惑的问道。
“很简单,以为师目前的修为,只能做到这一步了,改变周天之力,哪怕只是云雾,也是极为费神之事”许道长有些虚弱的瘫坐在地上,缓缓的说道。
“不过若是修为能达到更深层次的境界,别说是驱散云层,就是呼风唤雨也是捻手就来,不费功夫。
”,许道长接着说道。
“修道者需要的最重要的四点你必须知道,那就是法侣材地,法排第一,就是说就算你满足了后三样,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也是完全没有用的,根本守不住的。
“法就是自身修为,侣就是双修道侣,材就是天财地宝,地就是修身的洞府,你要牢记。”许道长认真的对姜良心说道,淳淳教诲,勿要让其不走邪路。
“刚才你也看见了,为师拨云见日,这部典籍你那去研习,多加揣摩,还有,修道不是靠死板,也不能全靠勤奋,还得要悟道,不然你还是凡尘石子,磨之将灭,碾之成灰,切记!”许道长嘱咐完,便起身下了山,只留姜良心一人在这山涧,他反复回想其许道长说过的话,最后一句关键在于一个悟字,使他深深陷入了陈思,另一边,许道长走后施展身法隐暱在一处阴暗的树下,静静观察姜良心的反应,最后看到姜良心站在原地沉思,便满意的真正离开了。
世间无情之物很多,比如山木,水火,日月等等但是最无情的莫过于世间,它会无声无息的侵入,不知不觉间让人苍老死亡,有是很多想得到了,该的到的,能得到了或者已经得到的,都来不及去高手,分享,就趁此化为一抨黄土,消散于无形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