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不善守城,整个金国除了都城外几乎没有像样的城池,现在替金国守城的都是宋辽伪军。为了更好的攻城掠地,明易命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加紧对宋辽伪军的渗透,招募宋辽爱国人士渗透伪军,这一举措立竿见影,大庸军团攻城时多有伪军大开城门。金军气急败坏,逐渐拜托对伪军的倚重,开始自己坚守城池,由于金军多为骑兵,人数有限,还要守城,战机遗失,大庸军团大破大名府,逐渐将金军赶至宋国边境之外。经过三个月的奋战,大庸三个军团变为四个军团,第四军团破金军团为北宋抗金力量整合的,有四个师,宗泽为军团长兼第一师师长,第三师师长为带领教众加入大庸军团的宋国丐帮分舵舵主乔峰,第四师师长为抗金名将刘光世。
金国被逐出宋国之后,黄飞虎上书给各军团一个月休整期,下一步向辽国进军,进攻还控制辽国的金军。金国在宋国惨败后意识到大庸皇朝军力的强大,派出使节表示希望用部分辽国土地和金银财宝获得大庸皇帝对金国占领辽国的认可。这远远达不到皇帝轩辕明易对金国的战略布局,不达到金国国都逼他割让金国的土地,这仗打的就不到位,金人绝不是老老实实的主,不把他修理老实了,他们是不会乖乖称臣的。轩辕明易的父亲轩辕山皇帝时代才给金国封王的,这才几十年,他们就不听****管,必须打的他们满地找牙才行,明易虽然心中早已定计,但还是打算听听诸位爱卿的想法,他可不想做什么事都需要自己考虑一意孤行的君王,发动臣下的能力才是帝王之道。
金国使臣说了一堆废话以后,轩辕明易对众臣子说,“众位卿家都是我大庸股肱之臣,给朕说说你们的想法。”殿阁大学士李斯先进言了,“臣李斯恭领圣命,金国国力不足以支撑对抗我****上国的大军,臣建言我军应该稳扎稳打,稳步推进,逐渐向辽国腹地推进。”殿阁大学士廉颇进言,“臣廉颇认为金军现在士气低落,辽国领土辽阔,现在很多城池守军都是辽人伪军,金军没有足够军力,现在金军立足未稳,正好击败他们。“轩辕明易听了他们的建言后要求其他大臣对他们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几乎所有议事大臣都同意出兵辽国,击败金军,明易当即下令拟旨让黄飞虎大都督一个月出征辽国旧地,恢复辽国。
一直在上庸城居住的辽王耶律延禧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抑制不住的喜悦,让他在臣下面前都失态了,辽王幕僚建议他向大庸皇帝表示自己的诚意,大庸皇帝会加快为其复国。臣下对辽王说,“第一,大庸皇帝喜欢女色,您不如将您的女儿献给他。第二,南宋国王赵构将国家的军权交给大庸朝,北宋国复国后也将军权献给大庸朝,咱们不如现在就把军权全权献给大庸朝,如果没有大庸朝强大的军力,我们根本抵抗不住金军的进攻。耶律延禧先是有点失望,不过凭借他王者的眼光,马上同意了自己幕僚的建议。辽王耶律延禧将女儿郡主耶律骨欲献给大庸皇帝,皇帝封其为穆嫔,辽王称辽国王化已久,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大庸皇朝诸侯国(诸侯国没有自主兵权,需要向驻扎在诸侯国的大庸军队提供钱粮),大庸皇帝欣然批准了辽王的建议,下令前线抓紧休整,提前十日出兵光复辽国旧地。
大庸皇帝喜好美色、兵权的事情就这样在辽金宋战争的一次次升级中被传播开来,很多原来的傀儡国、藩属国国王都开始研究应对之策。很多王国的统治者已经开始坐不住了,轩辕明易看着锦衣卫的汇报,心中不禁一喜,他打算借着这个事看看各王国对他的态度。
国内出现动荡的秦国首先有了反应,秦国新王登基内忧外患,周边的汉国、义渠国等国对其虎视眈眈,但真正让其担心的还是大庸****,作为宗主国的大庸就位于秦国东侧(秦国为大庸的傀儡国),虽然秦国有函谷关可以扼守,但对于军力强大的大庸,函谷关早已失去了天险的作用。秦国本为替大庸养马的部族,因为对西部边疆部族有功,受封秦王,最近几年秦国两任国王先后去世,国内局势动荡,主少国疲,早有大臣劝明易借帮助秦国平定内乱的机会将秦国变成诸侯国,控制器兵权,明易没有采纳意见,因为他早已有了更大的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