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国历时200多年,传到了汉灵王,汉灵王重用宦官,搞得民不聊生,于是张角创建五斗米教反对汉灵王。大庸乾正十七年,五斗米教徒组织农民起义,号称黄巾军,张角则自称天公将军。军机大臣武官领班大司马神农军伟提出意见,资助黄巾军,让其壮大,之后找机会让黄巾军为汉王国,大庸帝国立功,借此封张角为公爵,建立公国,分化削弱汉王国势力。明易和其他军机大臣都很同意他的意见。军机大臣文官领班宰相陈平说,“不过还有一件事需要处理,就是汉王国已经向咱们大庸帝国发出请求,希望皇帝陛下可以派兵协助汉国军队平定叛乱。”
轩辕明易拍着大腿说,“好呀,正合朕意。”然后若有所思的看向郭嘉(字奉孝),“奉孝,你说说该如何利用这次出兵。”郭嘉说,“可以在秦国招兵,减少秦国兵员,以利于将来对秦国的战略。当表面敷衍汉国,出兵不为剿灭起义,而在于滞缓汉国的军队,给起义军巩固消化地盘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能给起义军正名的机会,才能成功让他们建立封国,最好是让他们击败汉国宿敌匈奴……“郭嘉滔滔不绝的说了很多,提出各项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不愧为皇帝的重要智囊,把事情想得很周到。
轩辕明易很高兴,“奉孝真乃朕之股肱!”轩辕明易和众军机大臣确定了出师汉国的基本战略后,委任卫将军廉颇统领大军出兵汉国,帮助汉灵王剿灭叛军。卫将军廉颇按照皇帝的旨意,在秦国招兵买马,宣太后并不喜欢大庸在秦国招兵的举动,于是写信给大庸皇帝。轩辕明易在信中这样回复宣太后,朕是为了削弱诸公子手中的可以征战的兵力,以利于你们将来出兵将他们个个击破。宣太后虽然感觉皇帝似乎在敷衍他,但路由却也充分,决定再相信一次皇帝,便开始支持征兵,在秦国第一统治者的支持下,征兵进展很顺利。原来驻扎在咸阳的第五军团平西军团分出三分之二的人建立第六军团平黄军团、第七军团破巾军团,第五军团副军团长郑汉任第六军团军团长,第七军团军团长为秦国人王翦,新建立的第六、七军团的军官以及第五军团补充的军官都为帝国军事学院的军官,这些军官多为青年军官,多为皇帝轩辕明易在军事学院的同学。皇帝再次成功换血军队,他还计划裁撤掉一部分军队,这样大庸的核心军力都将由出自帝国军事学院的军官管理,皇帝就可以完全掌握军队,消除神农家族对皇位的威胁,以前的军队多为神农家族掌握。
从秦都咸阳出破虏关进入汉国境内,从破虏关向北是汉国黄巾军起义的区域,向南为汉国官军控制区域。按照预定的策略,廉颇带领第六、七军团前往汉都汉中,与汉国官军汇合共同讨伐黄巾军。于此同时,锦衣卫汉国司的情报人员也到达了黄巾军总部巨鹿城,与黄巾军统帅天公将军张角商议合作的具体事宜,得到大庸的资助之后,张角非常高兴,非常愿意与大庸合作。名义上资助黄巾军的是大庸商会,并非大庸朝廷,这是为了将来考虑,郭嘉为皇帝陛下献上了这条计策,皇帝也欣然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