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山门外日
常会与大傻来到水塘边,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了下来。
常会问:聪明,今天,老师再给你讲个故事。
大傻答:老师,讲吧。
常会说:我给你讲一个《懒孩子》的故事。很古的时候,大山里孤零零有一家人家,方圆几十里没有其他人。一天,爸爸妈妈要出远门了,可家里有个懒孩子,没有人照看,妈妈就烙了一张大饼,套在了他的脖子上。这样在他怪饥的时候随时就能咬一口,还准备了一大桶水,渴了就可以喝水。安排好以后,爸爸妈妈放心地就走了。过了几天,爸爸妈妈又回来了。你说懒孩子怎么样了?
大傻说,死了。
常会说:怎么会死呢?
大傻说:我听过这个故事,是饿死的。
常会说:为什么会饿死呢?
大傻说:因为太懒,不动脑筋,他只吃脖子前面的,连脖子左右两边的都不吃,等前边的吃完了,他不知道吃别处的,所以就给饿死了。
常会说:你愿意做这样的懒孩子、傻孩子吗?
大傻说:不愿意。
常会说:不愿意,就要爱动脑筋,爱思考。聪明不上懒人头,一勤天下无难事。
大傻说:嗯,我知道了。
常会说:聪明,你知道吗,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越来越聪明,是全世界最聪明的孩子。下面我说一句,你跟着说一句。
大傻说:好的。
常会说:我很聪明。
大傻说:我很聪明。
常会说:我很聪明。
大傻说:我很聪明。
常会说:我很聪明。
大傻说:我很聪明。
常会说:再说一遍。
大傻说:我很聪明。
常会说:你要反复念,不要停顿,连续叨念它一万遍。
大傻低着头反复地叨念:我很聪明——
常会站起来:大声地向天空喊说,我很聪明!
他也跟着站了起来,仰起头,向着天空呐喊:我很聪明——
大傻的泪水都流出来了,一下子蜕变成一个活泼、可爱、快乐的孩子。接着大傻亲切地喊:常会妈妈——
常会听大傻叫自己妈妈,心里一惊,第一次唤醒了自己的母爱,一下子把大傻抱进自己怀里。
大傻说:常会妈妈,我忽然想起了我的名字,我叫大傻,傻孩子的傻。
常会问:姓什么?
大傻说:不知道。
常会问:你是哪里人?
大傻说:不知道。
常会说:大傻这个名字不好,你还是叫聪明吧。今天你进步很大,值得表扬。聪明走喽,我们回家喽。
大傻依偎着常会慢慢地向寺里走来。
外春宁寺山门日
首座和尚向山门外眺望,望见常会与大傻亲昵的样子,眉头紧蹙,低头徘徊了起来。
(画外音)常会法师与大傻的亲昵,引起了首座和尚的反感。他认为,一是僧人必须严加约束自己,不应该有普通凡人的情怀。二是春宁寺是个香火不旺的小寺,僧尼再加上帮工也有几十口人呢,要维持本寺的正常运行,需要筹集很大一笔资金,资金的大部分都是依靠常会法师化缘解决的,要做许多方面的工作。可是常会法师整天僧凡不分,和个傻孩子泡在一起,就是浪费时间,瞎耽误工夫,岂不是更影响救助其他众生了吗?因此,首座和尚逐步产生了反感情绪,一看到大傻就会暗暗生气,总想着伺机狠狠地教训他一顿。
天空里一片乌云压了过来。
首座和尚望望远处的常会与大傻,又抬头看看天空:哦哼一声!一甩手转身他又回寺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