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采儿背着一竹筐清洗干净的青菜,步履有些沉重,这些菜加起来也有二三十斤,而她现在的年纪不过十三岁,虽然这些事她已经做习惯了,可是,毕竟年纪太小,加之这身子纤细的可怜,说不累是假话。
叹一声长气,有什么办法呢,累也没人可怜她,她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不知道为什么,她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成了一个古代女纸,以前在现代的时候,她还不惜福,总觉着生活闲的无聊,如今为了那简单到可怜的一日三餐,不得不辛苦劳作以换糊口,确实忙到没时间感憾,可是,这不是她想象中的古代悠闲生活,根本没有一点诗情画意,这根本就是折磨人。
如果老天再给她一次机会,她决不会再向往神马古代生活,去特么的古代人的气质诗意。这里的人的生活,简直比解放前还要土还要背。谁特么向往谁特么脑子有病,好好的做现代人多好。
不过张采儿虽然曾经向往成为一个古代女纸,可是,生活并不是她想怎样就怎样的,她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她在现代遭遇了连环车祸,重伤身亡灵魂穿越到了这里。所以她以后的人生可能要在古代呆到死了,根本穿不回去了。只能任命的为衣食温饱打拼了。
她是在这个身体十岁的时候穿来了,虽然她算是能有幸活两个时代的人生,在这么落后的时代,拥有先进几千年的思想,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十岁之前的记忆张采儿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了,还是稍稍有些遗憾的,不过,张采儿也不是太介意,反正之前的是另一个张采儿的生活,记不记的起来也无关紧要了。她活好自己的生活就OK。
不过,张采儿也很郁闷,因为现在的生活真的是太不尽人意了,之前不是说过了吗,这的生活太落后了,生产力水平太低了,人们基本上勉强混个温饱。这里的温饱线可真的是低到不能再低了,主餐基本是硬饼还吃不饱,要拿稀汤充饥,基本上只有农忙的时候才能吃三餐,平时两餐的情况居多,为么,就是为了省一点口粮存起来,免的青黄不接的时候全家挨饿至死。
按说,以张采儿拥有的先进思想,奔小康应该不是问题,她虽不是特聪明的姑娘,可是,也不算笨的。只可惜她在这里的先天条件太差。
为毛?因为她现在年纪太小,又是个姑娘家,根本说了不算,和她一起生活的人还有一个张婆婆,从辈分上来说,这个张婆婆应该算是张采儿的母亲,可是张婆婆从一开始的时候就不让她叫娘,只让她叫婆婆。
不让叫娘正好,张采儿也不太习惯管一个陌生的古代人叫娘,刚穿来的时候张采儿确实对张婆婆没什么感情,不过张婆婆待她却是极好的。现在一起生活了三年,婆婆对她照顾的极为周到,张采儿在这里也没有亲人,已经在心里上接受她了。
不过,张婆婆还有一个儿子,据说是亲生的,名字叫张成栋,可是瞧着他对张婆婆的态度根本不像是亲生的,比领养的都不如。
为何?因为据说张婆婆家里很穷,其实这里的穷人都很穷,靠天吃饭,哪年时常有个旱涝不保就有人家得要饭求人周济。在大街上看到要饭的乞丐那可真是地道的要饭的,绝不是现代那种职业骗钱乞。张采儿虽然自己过的辛苦,却总见不得可怜人,有多一点钱的时候时常接济乞讨的人。
说远了,说到张婆婆这个儿子之所以不孝,据说是早些年,张婆婆家过的艰难,张成栋不到两岁的时候,他爹就因病早逝了,张婆婆一个女人在这样的旧社会里,没有赚钱的生计要养活儿女确实是难上加难,眼看着要和儿子饿死家中,邻里有一个妇人是做牙婆的,就来劝张婆婆给人做下人,虽然做下人是极低下的事,最主要要卖身,以后生死就不由自己了,往后可能与家人生死难相见。可是好歹能收一笔卖身钱养活自己又能给儿子留条活路。
张婆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一咬牙将儿子托付给了本家亲戚自己卖身去了。
好在古代人还是诚实的,她托付的那个本家亲戚还算厚道,没将她的钱私吞,也按嘱托将张成栋养大,其实也没怎么多管教,就是拿张婆婆的钱管张成栋温饱,但是教养上就不上心了。
搞的张成栋身边没爹没娘的,虽然长大成年了,却因为这从小没人管教成了一个皮溜子,半个小混混。反正到吃饭点有饭吃,也没人管他正好,吃饱了就混日子,混完就睡,睡醒了继续。
张婆婆也是命好,因为和牙婆相识,牙婆可怜她,特意留心帮他找了一个好主家,她被牙婆转卖进了京城,进了京城一家大官家做打杂的老妈子。这户人家虽然是做官的,但是人品却是极好,自然给了一笔丰厚的佣金,而且因为张婆婆做事本分人勤快,又有带孩子的经验,之后她被调去照顾府上千金小,姐。做了府上的奶娘。本来没有薪水的卖断身,大人家不时给她一点赏钱,据说那家小,姐也是极好性子,对张婆婆很好很依赖。后来不知道为何种原因,张婆婆竟然被大人家给放了出来。
具体原因张婆婆再三缄默,若是有人追问她就说是那户人家搬家了,怜她年纪大了思子心切,就放了她归家。
可是张婆婆这一去就是十年,而且回来后还带了张采儿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漂亮姑娘回来,大家心底不说还是很鄙夷的,都在猜想肯定是张婆婆不首妇道,不知在外面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也许是勾,引了主家的哪个官人,私生了这么一个女儿。后来被人嫌弃寻由子赶了出来。
不过怎么说的也有,也有说是张婆婆私自跑出来了,还不知从哪拐了一个姑娘回来,说不准还是人家的千金小,姐。原因无他,因为张采儿确实长的很漂亮,水灵灵,轻灵秀美招人爱,一点也不像张婆这样的粗鄙妇人,也不像张成东那种混子。
确实,一个妇人外出十年,不知在外面做什么,又莫名其妙带个姑娘回来,大家不乱想才怪。不过,好在大家一般不会在当事人面前说,张婆婆心机单纯又不常外出,这三年又因卧床根本没可能听到这些谣言。
张采儿是一个现代人,她只知道张婆婆待她好就行了,别的人于她无关紧要。走自己的路叫别人说去。更何况如今她为了生计在街上摆摊,早不知见过多少人异样的眼光,哪里还在意这些酸言酸语。
而张成栋根本不在乎,他成天乐滋滋的,三年前张婆婆突然回来了,本来他都十年没有娘了,这个娘有没有都一样,自在惯了的他哪里容的下这么一个糟老太婆,本不想养的。不过,他当时十二了马上就要说亲了,可是因为没爹没娘,又习了一身坏毛病,根本没有姑娘家理会他。
这正愁说不上媳妇呢,这便宜老娘就带了一个娇滴滴如花似玉的美姑娘回来,馋的张成栋口水都哗拉哗拉的流胸口了。为了姑娘他才认了张婆婆。张婆婆哪里知道自己朝思暮想的儿子这种龌龊思想啊,满心欢喜的激动认儿子,是又哭又笑,喜极而泣。
更让张成栋意外之喜的是,这个本不讨他喜的老娘还给他一个惊喜,因为张婆婆还有一大笔存钱,中够他娶一门亲的。更是让张成栋乐歪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