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西沉,倦鸟归林,最后一抹日光也渐渐消去。劳累一天的人们踏着淡淡月色归去,四野暮色,唯炊烟渐气,朦胧了喧嚣酷热。
回去的路上林安雅凑着和同队的女知青说话,可惜大都爱答不理的,林安雅也没了搭讪的意思。细想就知道她初来乍到就受了照顾,自然惹人不忿。这也没什么,横竖也碍不着自己什么,又不是人民币人人都爱。可没想到到了做饭时又起了纷争。
原来院子里只有两处灶台,一处小灶在正堂和西厢的夹口处,是随队女老师请人垒的,锅具是个叫李凤美的,平日里只有俩人自己用;而门口处的大灶是公用的,每顿交粮食一起煮了,不愿意吃大锅饭的也可以稍后自己做,但柴火要自己捡。
大家煮饭的时候没人叫林安雅,等她收拾了要送给张秀儿的东西后,才想起煮饭的事儿,这才知道这样的规矩。同屋的闫妮一脸懊悔的道歉说她忘了这事儿,虽然不知道她是真忘还是假忘,还能真怪人家不成。
眼见等众人煮好饭吃完还有好一会,林安雅索性拿了东西去张家。路上又从空间里取出一小块儿腌肉、五斤左右白面,都装到自己缝的布背包里,才匆匆向村里走去……
“叔,婶儿,我来啦!”推了门进去张家人也在做饭,还没吃上。
“安雅来啦!吃了没?没吃的话就在婶儿家凑活一顿。”张婶儿的声音从简陋的厨房传来。
林安雅寻着声音进去,土垒的灶台上搭着个小棚子。火上正煮着稀饭,张婶儿正掰着豆角,显然是要炒菜。
“这不,这几天忙得狠了,你叔累得没了胃口,我寻思着添点儿油炒个菜,填补填补,你也甭回去了,一块儿吃吧。”
“我就想着来蹭饭呢!可得尝尝婶儿的手艺,我妈给我带了点儿东西,我也不会弄,正好拿来添个菜。”说着,林安雅把肉和面拿了出来放到案板上。
看见安雅拿了这样的东西,张婶儿连连拦着,不说过年过节才能吃到的肉,就是白面也是精细物,掺着玉米高粱面包饺子都能待客了。这闺女直咧咧的就拿过来真是不知柴米贵,张婶儿嘴上埋怨心里却是高兴的,这年头都是偷着吃食儿的,邻家借颗菜都没见还的。帮衬亲戚没的说,也不求啥回报,可人家实心眼儿待自家,心里也是热乎的。
“婶儿拿我当自家人就别见外,知青所的条件您也知道,我也不好吃独食招人眼,您要不收我也没脸来吃午饭了……”
见安雅说成这样,张婶也不好拒绝,小心将白面收到屋里,肉切了一半儿放橱里,剩下一半儿切了炒豆角。林安雅想帮忙,结果直接被撵了出去。
出了门真好看见秀儿在正堂西屋里隔着窗户探头探脑的,林安雅直接去找秀儿说话。小丫头显然早就想和安雅说话了,见安雅进来忙把手上的衣服包裹收拾好,塞到炕上橱柜里。
林安雅瞧着小丫头闪亮亮的眼睛也不逗她,直接将包里的牙膏牙刷和手绢摆了出来。秀儿早在中午安雅许了她后就心里长草似得,盼着安雅给她说的新物件儿,可真见了这新牙膏牙刷、漂亮的手绢,反倒一咬牙推了回去。
“安雅姐,这些东西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姐姐给妹妹的见面礼有什么不能要的,让你拿你就拿着。”
可惜不管林安雅好说歹说秀儿都不肯收,见张秀儿是这样个拧脾气,林安雅只好说自己不会缝衣服,以后还得求秀儿给她帮忙,秀儿这才肯收下。安雅不知道的是秀儿别看年级小,还真跟隔房的一个伯娘学了好一手女红,之后帮了她不少忙。
又和秀儿说了一会儿,安雅才想起有事要问。
“哎!秀儿,你知道村里怎么收电报,寄东西吗?”
“安雅姐,咱们村离县里近,要有你的邮件就给送到知青所了。要是你想给家里寄东西就得去县里,现在农忙怕是不行,到冬天闲下来去县里的人就多了。不过……你要是急着,我可以去问问刚子哥,他常去县里可以帮你捎去。刚子哥和二哥耍的好可有本事了,总能从外边弄到新鲜玩意儿。”秀儿说的颇为自豪,看来这个刚子哥在她心里真是个厉害的。不过她一说安雅就明白了,这个刚子可能是个倒爷,这几年管的松,确是有人敢往两地倒腾东西。
“那行,那就拜托秀儿了,帮我问问他下次什么时候去县里,我想给家里报个平安。”
之后张婶儿炒好了菜、摆了桌子,晚上吃的开心张婶儿也高兴,毕竟是自己娘家亲戚,又给作面子,乐呵呵的送安雅出了门。
踏着月色回到知青所,院子里早没了人。这时候也没什么娱乐活动,累了一天的人们都早早歇下了。
回到自己屋里,洗漱一番上了土炕,这时候闫妮转过身说话,原来她还没睡。
“嗨,安雅,才回来啊!吃啥好吃的了。你跟大队长家啥关系啊?你不知道今天那些老女人的嘴脸,嘻嘻……”说着一阵好笑。
“哦!是亲戚,也没啥吃的,农村能有什么?”
“也对”闫妮想想也是,农村嘛!心里是瞧不上的,又道:“你是不知道院里的人多斤斤计较,煮饭的时候生怕多出一点儿粮食,吃的时候都抢着。还有柴火和水要自已捡柴挑水,不就用了点儿水洗脚嘛!看那脸子拉的,啧啧!”想到白天的遭遇,不断地抱怨,又对林安雅有亲戚照顾有些嫉妒。本来知道林安雅家条件好,虽然不是一个学校也见过她穿的干干净净,从不和自己这样拖着弟妹的一起玩儿。原想这下好都来农村了,和她一个屋处的好了也能沾点儿光——她爸妈心疼她肯定得寄东西。哪知道竟然和大队长家是亲戚。多少女知青受不了苦嫁了农村泥腿子,为的不就是受照顾过得好点。这还是大队长呢。
“安雅,你以后准备住亲戚家吗?”
“不,还在知青所,怎么了?”
“你不知道,村里和知青所关系并不好,你要还住所里就得注意和村里保持距离。”闫妮一脸为你好的样子看着林安雅。
林安雅“哦”了一声没再说话,这是欺负自己见识少呢!早先知青管理少的时候确实出过“抢亲”“争粮食”等问题,矛盾总是有的。毕竟下乡落了户回成的机会渺茫,愿意的都和村里结了婚,所里留的哪个不是有股气想回城的。所里知青看不起村里人,村里嫌弃知青清高。但也不至于对立起来,毕竟知青还是要靠着村子生活。闫妮的话明显是挑事儿,心里嫉妒的,院里别的人也大概是这样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