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哐当”老式火车的巨大噪音和缓慢速度给了林安雅全新的体验——这得开到什么时候啊!地老天荒吗?给跪了简直……
一上车就累得睡迷糊的林安雅在下午六点左右醒来,经过三个小时的补眠终于有了精神。而这时候新鲜热闹了小半天的人群也渐渐安静了下来。
“安雅,你醒啦,渴不,我这儿有水。”
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子,就看见对面殷勤的招呼,客气的谢绝后才想起来这人也是矿上工人子女,宋绢。她家大大小小五个孩子,只有她爸是工人能挣钱,平时吃饭都艰难,以至比自己大两岁今年才刚刚中学结业。因为长得又黑又瘦,穿的破旧,以往林安雅都不爱和她们玩儿。
“绢子,你怎么坐到我们这里了。”林安雅随口闲聊道。
“跟人换的,你一直睡着没见着,上车聊熟了以后,大家就整车的窜,聊天、结交同志,那些个男生分派系、拉人结伙儿,想着下乡了互帮互组,老师也懒得管。”宋绢碎碎的说着,林安雅这样家里本事、长得漂亮的,她们平时都只能远远的看着,今天难得跟她说话,这座位真是换对了。
“哦!这样啊!没准儿分不到一块儿呢。”
“谁知道!不过多认识人也好,以后才能抱成团儿。你不晓得,咱们到了农村没跟没落的,不相互帮衬着就得受欺负。我大哥落脚的地儿特穷,深山沟子里,村里算公分就给的少,分的粮食都不够吃,还干过好几仗呢!”宋绢神神秘秘的说着,突然又压低了声音。
“听说,有的地方还抢知青当媳妇,那些泥腿子。”说着颇为不屑的摇摇头。
“没人管了吗?不是有知青点的老师嘛?”
“生米都煮成熟饭了,怎么管!名声不要了?老师也要在村里过活,不好得罪人。”
两人悄声说着话,在嘈杂的车厢里没人注意。
……
“你看、你看,刚刚过来找咱们小队长的那个,长的真排场,嘻嘻……”宋绢小声说了一句,便不敢再说了,这时谈对象可不能向后世一样张扬,最多闺蜜间悄悄议论。
林安雅转头去看,果然有一个清瘦文雅的男子在和车厢里的几个男生聚着谈话,而更让林安雅注意的是他和随队老师的交谈。
林安雅可不是花痴,只顾长相。和车上其他青春热血的小青年不一样,这男子举手投足都显得很成熟。不过一会儿就和交谈的人打得火热,不时有人赞同的拍拍他肩膀……
看了一会,林安雅就猜出了他的目的,懒得再管。自顾自的拿出带的馒头夹上咸菜吃起来。这个时候费心思拉关系,不外乎是为了下乡地点而已。虽然下乡县区是早就定好的,但插队的具体村镇可没定,穷村、富村差别可大了,相比靠近山区的邻县,怀阳县是半山区半平原,靠近县城的村子又方便又富余,自然更好!
这个问题林安雅不担心,因着没给闺女安排工作的缘故,林爸早就打点了关系,让女儿过得更好些。
见林安雅吃起来东西,对面的宋绢也摸出一个粗面饼子偷偷么么的啃着。不一会儿,旁边的空座也坐了人,都是认识的同学,刚刚跑别的车厢玩儿了,几个人也都拿出食物开吃。
车厢里渐渐说话声少了,食物的香气多起来。
这时候就显出不同,吃的寒酸的总有种小心躲藏的意味,吃的好的大大方方,慢悠悠品味。例如林安雅的白面馒头,就引得一些“不经意”的目光……
受不了这种打量,林安雅快速吃完东西,端了水杯去打水,热水没有凉水还是有些的。
经过门口时只听到一句清朗的介绍。
“同学你好,我是省七中张墨清。”周围传来哄笑声,回首一瞧,一个高大结实的青年被一群男女围坐着,见林安雅看过来,连忙露出一个阳光的笑脸,又引来一阵起哄,麦色的脸上晕红一片。
林安雅客气的点了一下头,匆匆往回走,不想惹麻烦。身后嬉闹声不断……
回到座位上的林安雅深深的吐了口气,恹恹的看着日落、天黑。昏黄的走廊里不时响起鼾声、低语声、巡查走动声,假装睡着的林安雅偷偷服下一滴灵液,下一刻全身暖洋洋的。不自觉的笑了一下,林安雅真正陷入梦中。
……
第二天大家都在一片腰酸背痛中醒来,整夜没睡的也顶了一对国宝眼迷迷糊糊。
在到站的哄闹声中,一群人下了车在热情的接站队伍的帮助下出了站。清晨的空气里是湿湿的露水味儿。
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迎接大会,县委领导、学校老师的热情交流、演讲,翻来覆去的高歌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之后,终于在破旧的食堂里吃上了一顿热饭。日头也悬在了当空,晃的人眼晕。
而等老师点名分配插队村后,一行人又分成大小几队,被小货车拉向了不同的终点,来不及感伤离别。
坐在慢悠悠的骡车上,林安雅打量着同行的几人,随队老师还在絮絮叨叨的说着。
“咱们这次去的叫大槐庄,是个大村,离着县城可近了,大概骑车一个钟头就到。是吧,队长同志?”
“嗯,对,对,可近了,知青所也修得好,好好伺候庄稼,分的粮食可够你们吃了。”憨厚的中年大哥边赶车边说道。
“村里三个大队,去了要好好和人打交道,不懂得问,不会的学,知青所有老知青、老师,学着点……”
“有事要及时向老师、上级反映,不要闹矛盾,不要打架,不要怕苦、怕累,积极接受劳动教育,都是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车上的四个人都认真听着,都是女孩子,不认识,显然来自不同学校。偷偷打量后面跟着的骡车,是四个男生。嗯,四男四女,蛮平衡的。
慢吞吞的骡车到了下午才进了村,稀稀落落的迎接队伍鲜明的分成了俩群,随队老师去和村长交接,知青所的一个大姐带他们入住。
知青所其实是村边的两个大院儿,男女分开。进去才发现,除了共用的厨房,正堂,厢房一共分成了六间房,向阳的正堂三间,对着厨房的两间,挨着厨房一间。给她们收拾出来的是对着厨房的一间没窗的和挨着厨房那间。房间小,两个一间。
“我想和林安雅一间。“四个女孩正商量怎么分,其中一个大辫子、小雀斑的女孩主动说。
“我叫闫妮儿,在咱矿上上学。咱们一起吧。”闫妮儿向林安雅腼腆的笑了笑。
另外两个没意见,先选了房间,剩下挨着厨房的房间。进了房间才发现除了一个土炕什么也没有,五平米大的房间土炕占了一大半。等大姐拿来两床旧褥子分了,把行李被子安置好,已经到了傍晚。这才知道大姐是所里的老知青,来了八年,都二十六了。来了,走了,她就成资历最老的了。
村里的粮食送了来才知道:她们插队的资料都弄好了,四个女孩儿,对面叫李丽芳的一大队,王淑兰和闫妮儿是二大队,林安雅是三大队的。
晚上吃了顿入伙儿饭,两个院儿一起,文青气的男院儿老师,万事不管的女院儿老师,热心的大姐刘爱芬,一共三十多号人,把认脸障碍的林安雅弄晕了头。迷迷糊糊就了上炕,陷入黒甜的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