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27800000005

第5章 昭训(四)

“朕的手下,都养了一帮什么样的大臣?”御书房中,皇帝扔下手中的奏章,似乎已经没有力气发怒,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

堂下四名大臣跪成了两排,这四人是全大隋官阶最高、权力最大的官员,举凡社稷大事,皇帝都要向他们征询意见。

“太医院七百多名御医,号称是全天下最好的医师,却连皇后的病根也瞧不出来。你们三省会同刑部,带着朕的圣旨亲查这两名进京告御状的士兵被杀一案,居然写了这么长的一封奏折告诉朕这是一桩无头悬案,你们是想让天下臣民都看朕的笑话吗?”

四名大臣一起拜伏在地,口称“臣有罪”,毕竟久经官场,比起当日被皇帝训斥的太医们还是镇定多了。

皇帝有些气短,抚了抚胸口,一旁的老太监见到,立刻端起书桌上的茶杯,跪着呈给了皇帝。皇帝接过茶杯喝了几天,脸色愈发阴沉,向第一排三名大臣最中间的一人问道:“高颎,你们是打算就拿这本奏章来糊弄朕?”

管辖尚书省的尚书令高颎又磕了个头,这才毕恭毕敬地答道:“回陛下,臣等无能,确实没能查到杀害这两个士兵的凶手,但也不是一无所获。”

皇帝抬起了眼睛,道:“哦?那你们查到什么了?”

高颎道:“这件案子,三省与陛下的想法是一致的,杀人灭口的痕迹过于明显,反而排除了太子殿下的嫌疑。起初风声传到京城时,朝野之中虽有议论,但想黄维定将军向来治军严谨,又有太子管束,这消息多半应当是谣言。”

“可杀人案发生之后,内史省向两名从西南调回京城任职的官员问话时,却问出了一些名堂,只怕这贪墨案中内有玄虚。”

尚书、内史、门下三省是大隋最高的权力机构,其中尚书省统领六部,又是三省之首。三省直接由皇帝领导,太子和晋王既不能,也不敢拉拢三省长官,因此皇帝直接指派三省彻查这桩杀人案,为的就是公正严明,不偏不倚。

皇帝起初也对贪墨一事将信将疑,听了高颎的话,不由眉头一皱,向跪在高颎左边的大臣问道:“徐怀德,你问到什么了。”

内史令徐怀德答道:“陛下,臣奉旨查办御状一案,第一件事想到的便是先查查黄维定将军贪墨一事是否属实。恰巧臣得知国子监有两名挂着闲职的官员曾任职西南,和黄将军共过事,便找来这两人查问。”

“这两名官员不敢明言,但是言语之间的意思明白得很,黄将军不仅贪,而且贪得胆大妄为,贪得目无王法,将西南一带的地方官或用手腕威胁,或用金钱贿赂,全部拉拢到自己身边,同流合污。”

“这两人不齿黄将军的做法,不愿与之为伍,这才多方疏通打点,宁愿调回京城挂个闲职,也不愿继续留在西南。”

皇帝勃然大怒:“竟有此事?黄维定好大的胆子,朕若是不查他,再过几年,他怕是要在西南造反了!”转念又问道:“那两个官员是谁,既然不齿黄维定的行径,为什么到了京城不上本揭发?”

徐怀德并没有回答皇帝的问话,只是抬头看了一眼皇帝,迟疑道:“陛下……”

皇帝愣了一下,随即恍然道:“是了是了,黄维定是太子的人,他们两个小小的国子监文官,怎么敢公然得罪太子?”想起太子,皇帝又是气往上涌,先前皇后染病不来探望的不孝之罪还没过去,这会儿又出了个贪污案,皇帝牵动怒气,一下子咳嗽了起来,边咳边骂道:“这个逆子,真是无法无天了,竟敢包庇下属贪赃枉法,他这个太子怕是不想做了。”

皇帝此言一出,御书房内的众人都是心头一跳,众侍女和太监慌忙跪下,连带着三省长官也暗暗心惊。要知道历朝以来,废立太子都干系重大,牵动朝局,除非皇帝已经下定决心,否则即使心中对太子再不满,也不会稍露一丝废立之意。如今圣上御口出了此言,只怕朝中又将掀起一番风波了。

刚刚端茶的老太监连连给皇帝捶背顺气,低声道:“圣上息怒,请保重龙体。此事关联重大,想来太子也不敢轻易包庇,多半太子不知其中内情。”

皇帝道:“一派胡言,你懂什么?右武卫府十万人马,每年要多少粮饷?要是没有太子默许,他黄维定一个武将敢打粮饷的主意?”

老太监低下了头,不敢再多言。

皇帝顺了顺气,又问道:“徐怀德,你这件差事办得不错。这两名文官现下还在国子监挂职?”

徐怀德道:“谢陛下夸奖,这两人目前仍在国子监。”

皇帝道:“高颎,你让吏部先把这两人调到刑部,协助调查黄维定的案子,等结案之后再论功封赏。”

高颎和跪在第二排的刑部尚书魏清一起俯身接旨。皇帝想了想,又道:“林尧,你多派几名千牛卫去暗中保护这两人,这两人既是证人,又查此案,只怕有些人会对他们不利。”

一年多以前还是千牛卫都统的林尧,如今已经升任门下省侍中,统领禁军的同时也有了和尚书、内史二省一同议政的资格。升迁如此之快,林尧也同时引起了太子和晋王双方的注意。

高颎待皇帝说完,又奏道:“陛下,御状一案臣还查到了些东西。”

皇帝摆了摆手,示意高颎继续说下去。

高颎道:“陛下起初疑心晋王,召晋王入宫问话。但三省和刑部查了这一个多月,却始终查不到晋王的头上。刑部查到的证据固然与晋王无关,门下省林侍中也觉得不是晋王所为。”

皇帝“哦?”了一声,问道:“林尧,你怎么知道不是晋王做的?”

林尧道:“回圣上,臣习过几年武艺,知道江湖中杀人的门道。清化郡府尹把那两名士兵的尸体送到刑部后,臣带着仵作去验过尸体,发现了两处疑点。”

“第一,这两名士兵虽然武艺粗陋,但是长年军中操练,又在西南苦寒之地打磨,身体颇为健壮,也有些格斗之技的底子,寻常的侍卫和兵将若想击杀这两人,也要费一番周折。”

“但是据案发客栈掌柜的证词,当晚客栈生意冷清,只有三户客人,他们晚上并没有听到什么异动。也就是说这两人是在数招之内毙命,连呼喊的机会也没有,行凶之人定然身手不差。”

“臣查了一下,晋王身负武功,身手不凡,颇以自己的武艺为荣,因此特意没有选拔武功高强之人做府中侍卫。晋王的手下没有这般身手的侍卫,晋王也不可能自降身份去行偷袭刺杀之事,因此这一条便将晋王的嫌疑排除了大半。”

“第二,两名士兵身上虽然有几处刀伤,但经仵作查验,二人实则是死于一种叫做‘摧心草’的剧毒,这是江湖上一种常见的毒药。臣在二人身上发现两处细小的伤口,是暗器所伤,‘摧心草’之毒便是涂在暗器上进入二人体内的。虽然暗器被凶手取走,仵作还是从伤口处验出毒素。咱们大隋的侍卫兵将鲜有用暗器的,所以这凶手应当是个江湖人士。”

“故依臣所见,这两人应当是被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用暗器所杀,而晋王殿下手中没有江湖势力,所以凶手应当与晋王无关。”

皇帝沉吟了片刻,点头道:“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这么说来,朕倒是错怪晋王了。魏清,你说说,刑部有什么发现?”

刑部尚书魏清比高颎和徐怀德年轻不少,但也是一般的精明能干,见皇帝问话,答道:“臣奉旨查案,查出几条证据确实能证明晋王清白。”

“第一,据御史台回报,这几个月因为皇后娘娘的病,晋王殿下无暇顾及其他事务,他手下也没有人出过大兴城。”

“第二,晋王掌管的四卫兵马近来也没有调动,所有登记在册的府兵和将领都没有出过营门。”

皇帝听完了三省和刑部的汇报,陷入了沉思之中,良久才忽然想到一事,问道:“朕记得太子少傅刘远明出身江湖,武艺高强,而且似乎在江湖中颇有名望。”

堂下跪着的四人自然明白皇帝的意思,林尧答道:“圣上明察秋毫,刘大人确实是出身江湖,身负绝世武功。但是刘大人政务操劳,染上了疾病,已经将近半年没有出过东宫了。而且刘大人素来不愿家人和同门卷入朝政,江南刘家在江湖中又是赫赫有名,不至于做这暗中刺杀的卑劣行径。”

皇帝心中自然也有分寸,刘远明辅佐太子,他的才智皇帝是清楚的,断不会做这种引火烧身,暴露太子的愚蠢之事。

只是皇帝终究没有想到自己还是上了刘远明的当,这一赌,刘远明是赌赢了。

既然不是太子,也不是晋王,这件案子背后自然有另一股潜藏在暗处的势力在操纵。皇帝最担心的已经不是贪墨案和眼前的这桩杀人案,而是不知从哪冒出来的这第三方势力。

对储君之位的争夺,自古以来都是惨烈无比,太子和晋王的争斗也是如此。只是不管这两人如何争斗,他们总是在皇帝的掌控之中,皇帝也正好借此平衡各方的势力。

可是这忽然冒出的新势力完全出乎皇帝的意料之外,只杀了两个小小的士兵,就同时影响了太子和晋王双方。皇帝的十八个儿子中,除了太子和晋王,其余皇子的才干和实力都不足以争夺嫡位,皇帝一时之间竟也判断不出这股势力究竟是谁在操控。

在皇帝看来,新出现的势力隐身在黑暗之中,脱出自己的掌握,又对至尊之位虎视眈眈,这不得不令他觉得如芒在背,坐立难安。

皇帝心中虽然焦躁,面上并没有丝毫慌乱,仍然气定神闲地道:“既然没什么证据指向晋王,那他的事就暂且放下,让御史台多加监管便是了。”说到这里,皇帝忽然龙颜一肃。

“高颎,徐怀德,林尧,魏清听旨。御状原告被杀一案,事关重大,着三省会同刑部继续彻查此案,朕予你们特权,可以调动京中、地方一切官员府衙乃至公侯王亲协助调查。再给你们三个月,务必查出此案真凶和背后主使之人。”

四名大臣背上同时冒出一阵冷汗,伏地接旨。

调动大权可不是随意就给的,能得到这样的权力,说明皇帝对此案十分重视,若是限期之内不能破案,皇帝恐怕不能轻饶四人。

皇帝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另外,你们四个回去商议一下,举荐出一个人来查黄维定的贪墨案。黄维定长年征战,手上又有大军,三省和刑部怕是压不住他,太子和晋王又不方便插手这个案子,得找个镇得住的人去查。”

四名大臣又俯首接旨,皇帝这才让他们跪安。

这四名高官出了御书房,不约而同的露出愁苦的脸色。

徐怀德的年纪最大,这会儿一愁,脸上的皱纹如同老树的年轮一般密密麻麻。

“三位大人,圣上交代的这两件事,你们怎么看?”

高颎老成持重,没有立刻回答,他身后的魏清苦着一张脸,道:“第二件倒还罢了,第一件委实是不好办。这案子做得干净至极,咱们已经查了两三个月,还是茫无头绪,陛下这不是为难我们么。”

林尧轻轻咳嗽了一声,魏清自知失言,赶紧四处看了看。林尧低声道:“不管好不好查,既然圣旨已经下了,咱们就必须得查。三位大人也不必担心,如果真的查不出什么,咱们便向高人求助就是了。”

高颎道:“高人?林大人的意思是……”

林尧笑道:“咱们四个虽然官位高,但庙堂之上,草莽之中,有的是比咱们才智高绝、眼线广布的人。既然陛下给了咱们调动大权,咱们也不妨去麻烦麻烦这些高人。”

林尧一语点醒其他三个大臣,三人心中的石头稍稍放下了一点,纷纷点头称是,又商议了一会儿才各自散去。

大兴城的冬天颇为寒冷,即使不下雪,凛冽的寒风也让人不愿出门。

刚踏出房门,迎面吹来的冷风便如同刀子一般割在身上,让刘远明不禁打了个寒颤。

刘远明的病去不了根本,一直没有痊愈,虽然偶见好转,但是大部分时间仍然卧病在床,每天强撑着上朝面圣。皇帝爱才,特准他下朝之后回家静养,一应公事都交由同僚处理。

只不过这会儿刚结束思过的太子又急得头顶冒了青烟,派人硬把他从病榻上拖了起来。

想起曾经自己数九寒冬独立风雪的气派,刘远明又低头瞧了瞧冻得通红的手,自嘲地笑了一下,心想这病怕是永远都好不了。

太子烦心的自然是黄维定的贪墨案,刘远明早就料到了,这会儿看着太子涨红的脸,他倒是不急不忙,从怀中取出一颗药丸来服了下去。

“刘大人,刘先生,本宫都快急死了,你倒是说句话啊。”

“殿下急什么呢?黄将军贪墨军饷的消息早就传到了京城,陛下迟早要查的,咱们已经安排了计划,不用担心。”

“这个我自然知道。可谁知道这中间忽然冒出两个国子监的文官,把黄维定的案子给坐实了,父皇当着三省主官的面连废太子的话都说了,本宫怎能不急?”

刘远明看了太子一眼,道:“陛下日间刚刚召三省和刑部进宫议事,殿下晚间就能知道他们商议的内容,消息也真够灵通。”

“本宫和晋王在宫中都有耳目,这点消息自然是能探到的。”

“在宫中有耳目?殿下是在监视什么吗?”

太子脸色一变,道:“刘先生说的哪里话,本宫怎么敢监视宫廷?宫中的耳目只是为了及时得到消息,方便本宫辅佐父皇处理政务罢了。”

“既然殿下有耳目,应当知道圣上这些日子对殿下的不满并不是源于黄将军的案子。”

太子呆了一下,道:“不是黄维定的案子,那是什么?”

刘远明叹了口气,心中暗暗对太子的愚笨有了些鄙夷之心。

“殿下近来可有进宫探望皇后?”

太子点了点头,道:“自从知道母后凤体抱恙,本宫也去探望过几次。”

“探望过几次?圣上恼怒的,一直是殿下专宠云昭训娘娘,连皇后有恙也置若罔闻。臣听说晋王殿下可是天天守在仁寿宫外,头发都急白了不少,两相比较,圣上对殿下的失望之情自然与日俱增。”

“这……这……刘大人怎么不早些提醒本宫?”

“臣没有提醒殿下么?”

太子细细一想,似乎刘远明确实数次进谏,要他多进宫探望皇后。不仅刘远明,他党系中的其他大臣也屡有进言,只是他自己沉迷云青蘅的美貌不能自拔,充耳不闻罢了。

“那现在该怎么办?父皇已经有了废立之言,本宫该如何是好?”

“废立太子乃是大事,纵然是圣上,也不可能一句话就废了殿下。咱们的皇上戎马出身,如今也还带着些军人的铁血性格,盛怒之下脱口而出说些什么,做臣子的自然揣测不到,事后也不会当真。只是殿下如果还是我行我素,圣上就不止是说一两句这么简单了。”

太子惊出一身冷汗,道:“那本宫如今应该怎么办?现在进宫请安还来得及吗?”

“事后诸葛,当然没什么效果。不过臣听说今日有御医进东宫,怕是昭训娘娘有喜了吧?”说这话的时候,刘远明心中又是一阵剧痛,胸口翻涌,险些吐出血来。

太子点了点头,道:“刘大人料的不错,昭训确实有了身孕。”

刘远明双手紧紧握住椅子的扶手,楠木的扶手被他生生捏得变了形,直到太子催促,他才回过神来。

好不容易定下心神的刘远明道:“殿下和太子妃成婚多年,一直未给陛下生下一两个皇孙,如今好不容易有了龙种,就算不是太子妃怀上的,对陛下和皇后而言,也是一桩喜事。”

“殿下明日一早便可进宫探望皇后,然后向圣上报喜。依臣愚见,陛下虽然进来对殿下有诸多不满,但是有这么一桩喜事,想来圣上也不会多责备殿下了。”

太子连连点头,终于坐了下来,道:“刘大人此言甚是。只是贪墨一案,又当如何处理?”

刘远明用袖子遮住了被自己捏坏的扶手,道:“黄将军的案子仍在计划之中,调查御状杀人案耽搁了几个月的功夫,臣想黄将军那边也应该早就做好了准备,不知殿下还担心什么?”

太子凑近刘远明,压低声音把内史令徐怀德查到的事情向刘远明说了。

刘远明微微皱起眉头,道:“忽然冒出来的这两个国子监文官,臣倒是始料未及,难怪陛下也要清查此案了。”

“不过殿下也不必担心,这两个文官的证言不足以让三省和刑部结案。咱们既然已经做好准备,不管陛下派谁去查,总是查不出什么的,最后这案子也终究是不了了之,圣上顶多责骂您两句,不会有什么大事。”

听刘远明这么说,太子这才定下心来,笑道:“刘大人一番话就解了本宫心中的不安,有刘大人这样的臂膀,真是本宫的福分。”

面对太子的赞誉,刘远明回了一礼,心中又翻起汹涌的波涛。

真的是您太子殿下的福分吗?

同类推荐
  • 穿越之和岳飞一起抗金

    穿越之和岳飞一起抗金

    中国特种部队的某位特种兵,偶然机遇穿越到宋朝,机缘巧合下遇到岳飞,从此走上了传奇的一生。当现代化特种兵训练方式与古代岳家军练兵方式相结合、现代人的军事眼光和宋代人的军事谋略相配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当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宋代人的生活习惯相冲突时会产生怎样的火花?一切尽在本书。新人新书,请大家多多支持。本书不太监,合理YY,希望多多支持。不管是点击推荐还是收藏,闲乐感激不尽。
  • 碧野令

    碧野令

    北宋重文轻武,国力积弱,为守护大宋江山、黎民百姓,以少林和马帮为首的中原武林人士创立碧野盟,取‘身在碧野,血碧心丹’之意,并打造出可以号令武林的盟主信物‘碧野令’,谁知,盟主传至第四代时,盟主颜大海被刺身亡,碧野令自此不知所踪,恰逢此时,西夏、大辽等国纷纷对大宋发动战争......
  • 狂女变猛男

    狂女变猛男

    一个现代的霸气狂野的女子,因为一场意外灵魂穿越变成一个古代的花花公子........
  • 武林群侠传之吾得系统

    武林群侠传之吾得系统

    老套的穿越,老套的复仇,不一样的人生。吾得系统天下我有。
  • 坠红尘

    坠红尘

    名门弟子林枫随师门袭击蝴蝶会,身负重伤后被蝴蝶会主二女儿苏映雪所救,互生情愫,林枫的师兄黄永清心怀嫉妒,在林枫面前杀死了苏映雪,林枫心性懦弱,迫于师门压力,不敢相救,后来心如死灰之下,暗中拜师门仇人为师,寻找机会,一一铲除昔日仇人,渐渐成为少年江湖领袖,后在一次遇袭中获悉苏映雪可能尚在人间,遂放下一下,前往寻找,并求其原谅。
热门推荐
  • 仙路异途

    仙路异途

    山村少年在逃荒路上遭遇变故,被杀手组织吸纳,数年后,少年脱离杀手组织,引来追杀,一路逃亡,闯入仙界,仙界为他开启了一扇门,这扇门里却没有他的容身之所,看少年景田如何成长……
  • 北纬三十

    北纬三十

    人类曾经出现过三大文明,第一,便是盘古开天出现天庭。第二,女娲造人,地府出现,第三,便是我们现在的时期。不过,第二文明爆发的时候,曾经被异地文明镇压,创造一界将此文明囚禁于此,然后才出现我们此事的冥界,十八层地狱。我是一个重案组的大队长,在侦查一件利器连环追尾事件,被卷入这两大文明的战争中,看我如何逆天改命。
  • 三国之皇帝系统

    三国之皇帝系统

    屌丝许逸,不小心竟然穿越到了三国,还带了皇帝系统?什么?你有关羽张飞?项羽足矣!什么?你是神将吕布?李元霸足矣!什么?你有鬼才郭嘉?张良足矣!广宗首战,五百义从吞黄巾!虎牢厮杀,三千铁骑可灭董!官渡争锋,五千将士尽除曹!赤壁整军,一万精锐斩蜀吴!浪花淘尽,横扫天下许文忧!且看许逸如何带着历史名臣谋士逐鹿中原!
  • 启禀王爷,王妃又逃了

    启禀王爷,王妃又逃了

    带球跑?被肚子里娃他爹追?不是吧,她还没搞清楚情况呐,咋回事?哇靠,她?王妃?开玩笑?姐睡觉睡得好好的,一睁眼就是这陌生的环境,古代?她是不是正做白日梦?她掐,妈呀,痛!她不是在做梦?诶,破王爷,死王爷,王八蛋王爷,她破口大骂咋了,她没节操咋了,她偷男人又咋了,你能耐她何?!结果——某女却也有怂包的时候:“四爷,您喝茶!”“四爷,小的给您捶捶背!”“四爷,小的这厢有礼了!”哼,姐这般倒霉,没办法,既来之则安之。〖女主身心十分不健康-_-〗
  • 养狗一本通

    养狗一本通

    尽管现有文献资料没有直接证实中国冠毛犬起源于中国,但是由于它的外貌与西方犬品种完全不同,所以许多动物学家认为它源自中国大陆。至于墨西哥土生土长的墨西哥无毛犬,可能源自中国冠毛犬。直到1966年,全世界只有美国一位爱犬成癖的老妇人拥有几只中国冠毛犬,后来由露丝·哈里斯太太将其中4只引入英国,才不断繁衍起来。目前,在世界各地的犬展中,都可以见到中国冠毛犬的风采了。此犬在英国全国犬协会中是登记在案的。
  • 异界之动漫兑换大全

    异界之动漫兑换大全

    兑换系统,掠夺系统,修炼系统,任务系统,穿梭系统,系统兵工厂,这是一个少年得到一个要逆天的系统的故事。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林家娇女

    林家娇女

    林沁,林家二小姐,父母的宠儿,哥哥姐姐悉心爱护的妹妹,小日子过得无忧无虑。随父母兄姐回到京城,她的亲戚一下子多起来了,长兄娶妻、长姐出阁,林家二小姐的亲戚队伍越来越庞大,越来越豪华。不过,这些亲戚之中什么时候混进去了一个居心叵测的俊小子,居然声称要把她娶回家里去?兹事体大,可要好生和他理论理论!
  • 最相配

    最相配

    嘲笑谁恃美杨威,没了心才好相配。芸芸众生各有执念,但始终敌不过宿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