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派长老是第三代的大师兄,私下里常把掌门长青称作“小子”,而且他负责守护山门,地位极高,年纪也是最长,叫一声“长青这小子”也不算为过。
听到护派长老这么一说,执法长老也拍了拍衣袖,站起起身来不紧不慢的离开了后殿,当众人离开后,后殿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有糊涂道人的石像供奉在最当中,两眼微张,仿佛在偷偷的看着自己这一帮徒子徒孙一般。
依旧是在西蜀剑派后山习武场之中,依旧是一道小小的身影在上下腾挪,四处辗转,手中一把精钢剑被挥舞的呼呼生风,猛然间一剑斩出,一股劲风随剑而起,一片草坪被这股劲风一吹,居然一波一波的上下起伏,可以看出这一剑之间,居然包含数股劲道。
“哎~要是青冥剑在手就好了,这把仓库里最重的精铁剑也只不过十来斤重量,练起剑来感觉好飘忽呀!”在习武场一个人练剑的自然只有这西蜀剑派的第五代弟子王小杰。
虽然王小杰只有不到十二岁的年纪,但因为天生胫骨奇佳,力量远远大于一般人,而且他又自幼习武,聪慧奇才,举一反三,一点即透,练习西蜀剑派的内功心法几近十年。
虽然被师父使用大周天封印术封印了修为,但通过近段时间的修炼,居然又渐渐恢复到了快要突破精气合一的境界。
就现在王小杰的武功水平,若放在民间,也算的上一名武林好手,要知道无名大陆人人习武,能突破到精气合一的练武之人,也是万里挑一的人才,而现在的王小杰,也就差那么一线的功夫,就能重新达到精气合一的程度了。
由此种种原因,王小杰在出招之间,真气流转,内力涌动,挥手投足便有二三百斤力气,要是运起气来全力一击,几乎能达到数百斤力量有余,如果纯粹从力量上讲,已经相当于普通人刚突破到精气合一的力量了。
而他又接受了大师伯玄文的倾囊传授,练习西蜀剑派的至高重剑决天罡三十六式,以前使用的是极重的青冥剑练习,现在又改成普通的精钢剑,自然是感觉十余斤的精钢剑轻忽的紧。
正在王小杰暗自叹气的时候,忽听得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王小杰,你跟为师到训诫堂来,为师有话跟你讲。”这正是王小杰的师傅,也就是那位十余天前被玄文六招战败后“惝恍逃跑”的徐正。
原来徐正在“惝恍逃跑”之后,虽然不敢立即回到门派,但也并未走远,独自寻了一处僻静之处修炼了十余天。因为天魔破界而来,声势浩大,他立即就赶回了山门,传功长老一出门正好就碰见了他,自然就向他传达了让王小杰下山历练的旨意,而这个时候王小杰正在后山的练武场中练武,练完了五步拳,又练习西蜀剑派的基础剑法。
虽然徐正的声音相当的平和,但王小杰听到“训诫室”三个字的时候,却惊的一身冷汗。西蜀剑派的人都知道“训诫室”就是师傅训诫徒弟的地方,轻则说教一番,重则毁其筋脉,废其武功,驱除门派。
而王小杰一直认为是他师傅惩罚他才封印他的修为,现在又叫他到训诫室去,自然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师傅,有什么事就在这里说就好了,徒儿一定谨遵师命,弟子看就不用到训诫室去了吧。”王小杰心思敏捷也是属泥鳅之辈,油滑的很,这个嘛,当然是能溜则溜,溜之大吉了。
“走!”
听到王小杰这样说,徐正依旧是一脸平和,表情没有半分的变化,仅仅只是说出了一个字,但这一个字却包含着绝对的威严,既有为师为父的威严,又有武林高手的威严,让王小杰生不起半点反驳的意念来。
“是,弟子这就去训诫室。”在师傅一声“走”字之下,王小杰如同一只乖巧的兔子一般,老老实实的跟着徐正向西蜀剑派训诫室走去。
一间不算大的屋子,左边墙上一个训字,右边墙上一个诫字,正面墙上刻着四个大字:“人间正道”,正气凌然,摄人心扉。墙下左右摆放着两把太师椅,两太师椅中间一个四四方方的精钢木桌子,桌子前一个草织的蒲团正,蒲团之后便是屋子的大门。
大门外有个颇大的院子,如果要执行废除武功、逐出师门等等的极刑,门派内的重要人物便会集中在院内。
而现在的训诫室内,徐正一脸严肃的坐在左边的太师椅之上,一股威严不可抗拒的气势毫无保留的流露出来,修为稍低的习武之人,都要侧身避让,不敢正视分毫,这是境界上的差距,能够练的三花聚顶的武侠被称作陆地神仙,可不是闹着玩的。
王小杰自然是乖乖的跪在蒲团之上,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可以说是要多乖巧有多乖巧,他现在心里可是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的咚咚乱跳呢,不知道他师傅徐正又要给他加上什么罪行。
“王小杰。”
“弟子在。”
“你已经突破了精气合一的境界,按照门规,需要下山磨砺,打牢自己的基础。虽然你现在被为师封印了修为,但也是实打实突破过精气合一,掌门有令,叫你立即下山。在尘世中修行,以求更大的突破。”
“啊,不是吧,师傅你是说掌门现在就要撵弟子下山。”听到师傅传掌门令,王小杰居然是一脸非常吃惊的样子,直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要是换成另一个突破了精气合一的弟子得到下山的许可,非得乐蹦起来不可。因为就算一般资质较高,享有天才名誉的练武奇才,突破到精气合一武者境界的时候,一般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了,正值青春年少,谁不想在世间走动,闯出一些名堂,而且世俗之间可比这山上热闹多了,青年人自然是向往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