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华阳太后负气离去,嬴子楚心中只能是无奈,他又如何不知华阳太后的打算。嬴政是嬴子楚在赵国为质,顿挫之时娶的妻子,按成例是为正妻;而成蛟却是当时嬴子楚为了政治利益需要讨好还未华阳夫人的华阳太后而纳的姬妾,楚姬所生,为庶出。
不过秦国立储君一向是嫡庶不避的,立储遴选的对象要扩展到两代嫡系王族之内的所有同代王子公子。也就是说,立储人选非但包括王子政与成蛟,与王子政同辈的所有王族嫡系男子,都有资格参加立储之争,这叫择贤立储。
这是为了防备在位国君疼爱小儿而立未经历练的童稚少年做储君,也是防备权臣外戚向国君施压,逼迫国君仓促立储。除非是秦国国难危急的非常之期才可以可以专诏传位,比如说前面说的秦孝公立八岁之子为太子,比如秦武王专诏指定幼弟嬴稷继任,否则就要文武大臣朝议定论。同时,还要对立储的人选进行王室少学的考校,现在的嬴子楚,一无病危之急,二无战事急难,只能依法立储。
华阳太后的打算却是要嬴子楚破规立储,而且是无朝议宣召,这已经大大的超出了秦国惯例了。说实在的,嬴子楚的对于立储人选,却是偏向嬴政的。一个是嬴政母子幼时因为他赵国为质逃离使得他们整日东躲西藏,颠沛流离,惶惶度日的愧疚之感,嬴政和赵姬虽没叙说其中的苦楚,但是本身就在赵国为质的嬴子楚怎么会不知道其中的艰难呢?
二是嬴政的性格刚毅果断,又有手腕,就拿嬴政所开的四方斋来说,嬴子楚怎么不会多加关心与解。而成蛟整个一懵懂小孩,并未表现的多出众,依秦国现今的形式,嬴政却是立储的不二人选。另外个让忌惮的是华阳太后的手段,成蛟毕竟是楚姬所生,楚姬有是华阳太后芈氏一族的人,一旦嬴子楚立成蛟为太子,那么秦国的未来以后可想而知。
如今的秦国经过几代的发展,却是到了一统天下的时候了。秦穆公时期秦国是非常强大,但是那时候六国与秦国一争高下的国家不是没有,所以是时机未到。而到秦孝公实行变法后,秦国变的更加强大了,但是以当时秦国的国力并不足以并吞天下。到现在经过秦昭襄王的几十年征战六国,六国已经被打的国力日渐消弱且腐朽深植六国朝野,正是秦国统一天下最好的时机。这点作为君王的嬴子楚怎么会看不明白,秦国现在正真需要的是一个手腕强硬,冷静杀伐之人。不说嬴子楚这边思虑,却是吕不韦的丞相府此时却是一片忙碌,你道为何?正是因为吕不韦从秦王宫的内应手中得到了华阳太后逼迫嬴子楚提早确立储君人选,并且明日朝政就会公议。在听到嬴子楚并未直接答应华阳太后直接立成蛟为太子,但是吕不韦也心下不安啊!华阳太后即然敢让嬴子楚提前立储君那么她就绝对会有后续手段。
故此为了以防万一吕不韦急急召集手下门客,就对明日朝议册立太子之事进行讨论,然而到底是不知道华阳太后做如何手段,吕不韦和手底下的门客跟本就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到了晚上子夜时分还是未有结果。最后吕不韦手下一门客说实在不行就逼宫立储,其他门客纷纷喝斥他疯了,这是就是造反啊!吕不韦一听却是心思一转,当场慨然拍案接受了,就以这个提议来讨论一个可行议案出来。其他门客竞相劝说吕不韦打消这念头,可是吕不韦却是王八吃了秤砣心,根本不予理会。这就是吕不韦商人出身的性格使然,商人只要有百分百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更何况这是关系他以后的权利仕途的呢?无奈那些门客只能尽人事,在子时末的时候给吕不韦弄出了一个详细的议案。
........第二日,秦国朝政
因为嬴子楚病卧于床,故本人并未上朝政,只是命令内侍传口诏给长史宣诏。秦国众多文武大臣刚在朝政上坐定,便听见长史宣诏:“秦王口诏,因孤病卧于侧,先王盖因病而薨崩,故未防不测,今日朝政公议立储之大事,并却立王室少学之考校.......”
“臣等谨遵大王令!”大臣们等长史宣诏行礼齐声唱诺。
接着文武大臣们都齐齐的看向纲成君蔡泽,你道是为何?蔡泽现在虽是辞去丞相位置,然从秦昭王晚年开始便一直操持国事大典,从安国君嬴柱立嫡开始,举凡国葬、新王即位、启耕大典、王子加冠等等无一不是蔡泽主持。此公学问渊博心思聪睿,一班阴阳家星相家占卜家堪舆家无不服膺,便是朝野公议,蔡泽说法也有极大影响力。“诸位同僚为何都如此看蔡泽!”纲成君蔡泽见众文武大臣们都看着他,故作羞涩的道。
“纲成君客套了!想必你也听到了,大王预立太子,此事却还要纲成君你多加操劳啊!毕竟在做额也无人能和纲成君你在此事上较长短!”说话的却是大将军蒙骜。“蒙将军言重了,立太子之事关系国本,却是需要在座的诸位一起考校!”纲成君蔡泽谦虚的说道:“诸位同僚,若无异议,诸位看考校一事就定在今日下午如何!此事却是宜早不宜此!”
“纲成君所言甚是,不过我等还是要先行遴选立储人选,下午才好进行少学考校,在下举荐二王子成蛟,却是立储的好人选。不知在座的诸位有何好人选也可一并推举,吾等也好做讨论。”说话的是昌平君熊启,吕不韦看见昌平君熊启果不出所料的直接在朝议上推荐,嘴角不由泛起一阵冷笑。
“本丞相倒是觉得大王子嬴政,刚毅果断,冷静沉稳且做事也颇有手段,倒是不错的立储人选。诸位同僚以为然否,而且想必诸位也知道如今秦国上下所用的文房四宝也是大王子嬴政所发明的,据说是梦中仙人授予如此奇技。可说是受天说眷顾。如若立为我大秦国的储君,我大秦必受上苍眷顾!”吕不韦这一开口却是直接以天时占据上风,说的昌平君熊启连连变色。
“丞相此言差矣!且不说那梦中仙人传授奇技谁都没见过,却是当不得真。若论老秦众多王室王子公子中,大王次子成蛟,少年聪颖,读书习武都颇见根基,秉性也端方无邪。且身无暗疾,体魄亦算强健,若立储则可保秦国不再有频繁更迭之虞矣!”昌平君熊启并不想秦国的文武大臣们因吕不韦的话而偏向嬴政,沉下脸色,强自辩解道:“再说大王子嬴政,生于赵国,其母赵姬更是邯郸舞姬,早年更是因秦赵两国之争流浪街头,能逍遥至今恐怕多有受赵人牙慧,与赵人怕是有先天之亲,现今更是不学王室少学且做卑贱的行商,如此却是有伤大秦国体了!”
吕不韦那里还听不出昌平君熊启话又所指,暗指他是卑贱的行商出身,同时指出嬴政身上有赵人的血脉,心下不由怒气横生,愤愤不平的说道:“不以出身论英雄,昌平君此言何其谬也!不韦自认行商出身,敢问诸位同僚不韦可是无真才实学?孔夫子更是以十岁孩童为师,可见学识不分长幼,更不分人之从事。”见吕不韦如此强词夺理,昌平君熊启拍案而起,呷呷笑抢断吕不韦的话,道:“即使如此,诸位莫不是忘了齐湣王田地之少年怪诞,大王子嬴政年少从商得志,现今更是任性强横恣意妄为,与那六国商人签立盟约书,贩卖文房四宝这利于国之行事之物;莫不是要学那秦武王嬴荡之怪诞,以致后患连绵......”
“昌平君请慎言!”吕不韦见昌平君处处针对嬴政,当下面变怒目金刚状,出声呵斥道:“已故秦王嬴荡岂是你等臣子可妄论的!莫非诸位也未曾有过年少轻狂时。且你以大王子嬴政其母出身论,却是过了;其母赵女,其子必有赵心此话何解!?”
“昌平君你却是言过了!”这时纲成君蔡泽看见吕不韦与昌平君熊启争锋相对,且话语越说越过火,忙出声做和事老,缓解道:“若以出身血统论,自孝公以来,老秦历代君王按汝所说岂非都不是那纯净血统?孝公生母为燕女,惠王生母为齐女,武王生母为戎女,昭王生母为楚女,孝文王生母为魏女,当今君上生母为夏女,嫡母华阳太后又为楚女。而二王子成蛟其母为楚姬,实则论之,昌平君汝何能自圆其说!?”
听到蔡泽话的老将军蒙骜却是想到当初自己从齐国西行入秦,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不由出声附和道:“是啊!且不说丞相卫人,本将军齐人,蔡泽燕人。往前说,商君卫人,张仪魏人,范雎魏人,宣太后、魏冄楚人,甘茂楚人。也就是说,百余年来,在秦国总领国政者尽皆外邦之人!而你昌平君更是楚人,也有异心?”
“你们.....”昌平君恼怒的盯着蔡泽和蒙骜,怒气满腔道:“那就以下午考校见之,三考之下,该是谁就是谁?倒是熊启瞎操心了,却是谬言了!”
说完,也不等朝政上的大臣们回应,径直甩袖离去。众大臣见昌平君离去也不多说,只是细细计议从王族嫡系册籍中遴选出符合立储人选的王孙公子,一番筛选下来,却是有一十三人符合要求,其中包括嬴政和成蛟两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