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刚戚爷满脸含笑:“二少爷,这天刚亮,你找我有何贵干?腊梅给孙家二少爷上茶。”丫环腊梅给孙庆昌倒上了茶。孙二少爷:“戚爷。我有事相求爷。”孙庆昌环顾大厅里戚爷手下的人。戚爷会意地笑了笑,摆摆手:“都是自家的兄弟。你们都退下去吧。”戚爷的手下都退下了。孙庆昌才说道:“今天六月六,大娘和我的那个哥哥,去浮来山烧香。其中还有两位姑娘,一位叫徐苹儿,一位叫徐果儿。我想求戚爷派几个兄弟去浮来山上,揍大哥一顿,叫他以后少管闲事。顺便吓唬吓唬他的女人苹儿。”戚刚戚爷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二少爷。二少爷这个忙我要帮,必须帮的。但是,那个叫苹儿不要吓唬了,我见不得女人淌眼泪。那弟兄们帮你的忙,好啊。那,你怎么犒劳奖赏我的兄弟?”
孙二少爷满脸含笑:“我听戚爷的,不吓唬他的女人了。帮这个忙,我出这个数的银子,给戚爷手下的弟兄,让他们到酒楼喝一顿,去戏院子里听戏。另外孝敬戚爷的,是这一个数的银子。”戚刚:“不愧是孙府二少爷,出手就是大方。你做事就是场面啊。这件事成交了。”孙二少爷喝了口茶:“戚爷,成交了。”戚爷:“你俩是兄弟啊,我替你狠狠教训他一顿,替你出出心里的火气。孙府里的好事情,不能叫孙庆文全部占为己有,是吧?”孙庆昌说道:“戚爷,说道孙庆昌的心坎上了。”戚爷开怀大笑:“腊梅,给二少爷上茶。”丫环腊梅走出来给孙庆昌倒上了茶。孙庆昌喝了一口茶:“戚爷,告辞了。”戚爷开怀大笑:“我这就做准备。腊梅你送送孙府二少爷。”腊梅应声从套房间出来道:“是。老爷。”
腊梅送二少爷走出了戚宅。二少爷招手上了一辆黄包车走了。腊梅看看四周无人,招手叫了一辆黄包车:“去泉汪巷。快!”黄包车到了泉汪巷,丫环腊梅急匆匆付了车费。她小跑着到了6号门口,急急的拍门:“婶子,婶子,快开门。”小院里响起了脚步声,门打开了。腊梅一看:“小翠,是你。太好了。”小翠:“你快上屋里去。”腊梅拉着小翠的手急匆匆的进了屋。
腊梅急匆匆地说道:“你们孙府的二少爷今天找戚爷了。大少爷和大太太去浮来山上烧香。戚爷派手下爪牙要暗地里加害大少爷。他们这些人经常弄出人命事来的。你快点想办法通知他们吧。”小翠一听腊梅的话,就急急地问道:“你这消息准确吗?”腊梅:“我上茶的时候听到二少爷和戚爷的谈话。他俩说道浮来山上烧香,还有苹儿的话语。你快点想办法吧。”腊梅说完急匆匆的走:“我的赶快回去。不然戚爷会怀疑到我的头上。”腊梅在巷口拦了一辆黄包车:“快,金钩巷。”
金钩巷口丫环腊梅下了黄包车,她在早餐摊上买了油条果子。她提着油条果子刚走到院子中间,就听一声:“腊梅,你站住。你去哪儿了?”丫环腊梅吓的一哆嗦,她很快回复了平静:“回老爷的话,送走了孙府二少爷,我到巷口买回来早点油条香果子。”戚爷:“啊,你干快帮着戚妈去做饭。今天我们有事情要办。”腊梅:“是,老爷。”
孙府上丫环小翠听腊梅一说二少爷要暗害大少爷,她急忙走到屋里,对着躺在炕上的爹爹说:“爹,我有急事要出去办理。娘,您二老在家放心吧,我很快回来的。”小翠爹爹说道:“小翠,快去快回。闺女你遇到事情要机灵点。”小翠:“放心吧,爹娘。”她说完就跑出了家门口。
小翠跑过两条巷子,拐进了一条胡同。小翠拍打着一户人家的柴门,她喊着:“强子哥,强子哥。”从屋里走出来一位小伙子:“小翠,你找我有什么急事?”小翠:“我有很急地事需要帮忙。”强子一手把柴门带上来,打上了锁。小翠小声说:“强子哥,有人要暗害孙府大少爷。估计大太太和大少爷已经去浮来山烧香了。你快想个办法通知到少爷。”
强子说道:“好。你跟上我。”强子说完朝着庄子的西边跑去。小翠在后边跟着跑。强子跑到一个马圈,拍打着马圈的圈门:“杨大爷,我是强子。杨大爷。”杨大爷从屋里走出来:“强子,你这么急,有什么急事?”强子:“我有很急的事。我借牵一匹马骑,马你喂草料了吗?饮水了吗?”杨大爷:“刚喂饱了它,也饮水了。”强子:“杨大爷,我骑这匹枣红马。”强子上了马:“小翠你快点上来,把手给我。”小翠上了马。强子:“杨大爷,我走了。小翠你揽紧我的腰。”杨大爷:“强子,注意点安全。”强子说道:“好。驾”。马儿一溜烟地朝浮来山那边跑去。
来这里赶香火会的人太多太多了。从山脚下到半山腰的路两旁,都摆满了摊子。有卖西瓜的,有卖水的,有卖天津大麻花的,有卖香火的,有卖拉面的,有卖小孩子玩具的比如泥塑人和拨浪鼓,还有给游人看着马的,看着手推车的等等。卖东西的叫喊声和买东西的应答声次起彼伏,中间还夹杂着大人喊孩子的乳名的。善男信女们有往山上赶的,有从山上下来的。孩子们在人群中间穿梭着,年轻的姑娘年轻的小伙子也赶来浮来山上凑热闹。香火会上一派热闹非凡的场面。
强子和小翠到了浮来山脚下,强子把马儿交给了看马的老人:“大叔,看好马。回头给你银子”看马的老人:“放心吧,小伙子。”强子拉着小翠的手急急的往上走。小翠小声说:“强子哥。看着这场面今天我俩找人很难找。”强子:“小翠,你不要太着急。他们也很难找到大太太和少爷的。”小翠小声说:“我俩直接奔到山顶的庙里和大银杏树下。现在你先看着下山的人里面有没有他们。强子哥,你认识大太太和少爷吧?”。强子小声说:“我认识大太太和少爷。我在你家见过两次,我印象挺深的。你放心吧。”
俩人到了一个岔路口。强子:“我走往北的这条路。我到寺庙找找。你走往东的这条路,到大银杏树下找。可是,我不认识徐家俩姑娘。”小翠说道:“徐苹儿和徐果儿,这姐妹俩年龄和我相仿。身高比我要高一点。姐妹俩人长得都很俊。在人群里一眼就能看到的姊妹花。”强子:“好,我俩分头赶紧找去。”
孙大太太,孙大少爷,徐苹儿,徐果儿和田生一行五人登上浮来山。当他们五人一进入定林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子内的银杏“树祖”。
徐果儿快步走到树前:“大太太,这棵银杏树真粗,有好多年了吧?”大太太面带喜色:“这颗银杏树接近四千年了,当地人常在它前面许愿。许愿后在树枝上系上红飘带,祈求给人们带来好运。这颗银杏树被人们称呼为许愿树。读书人许愿金榜题名,小伙子祈求交桃花运,老年人祈求子女平安,经商人祈求带来财运,庄稼人祈求风调雨顺好丰年。”
孙大少爷拉起徐苹儿的手:“我小时候记事起,每年的香火会我娘都来参加。有时候和我爹爹一起来,有时候娘和二娘带我和弟弟庆昌一起来。小时候他真馋,在天津大麻花摊前不走,吃不到麻花不离开人家摊子。”大太太笑起来:“你还好意思说庆昌。你还不是一样,不给你买玩具你不离开玩具摊位。这事都十多年了,娘也开始老了。娘就希望孩子你们身体健康平安。”
孙庆文转向了田生:“这颗树还有一个趣谈,我讲给你们听:
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位书生,他喜欢游山玩水。当他来到莒地的时候,听人讲,浮来山有一棵银杏树祖,觉得挺好奇的,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它。当书生登上浮来山,可是天公不作美,天上下起了毛毛小雨,有一位上山进香的美娘倚树而立,暂避风雨。这位书生只好从美娘的一侧量起,搂了七搂又拃了八拃,那美娘子仍然没有挪动,这时候,旁边看热闹的人打趣的问:你忙了半天,这又搂又拃的,树到底有多粗?书生灵机一动,不慌不忙地回答说,这棵树粗有七搂八拃一美娘。”
徐果儿调皮地说道:“田生是不是就是那个书生?我看还真可能是。”徐果儿眼睛瞟了田生一眼。田生笑起来:“我还真想看看银杏树祖有多粗?我也楼楼试试。”田生走到树前搂起来。在树前许愿的一个年轻妇人对着果儿小声说道:“你当那个美娇娘,你赶快躲到树下避雨吧。”她把徐果儿推了一把,徐果儿到了树下。田生从树背后搂过来,他一个激灵,他没有想到徐果儿靠在大树干上。田生脸忽地红了。那个年轻妇人打趣地问:“美娇娘美不美?田生。”徐果儿地脸腾地红了。孙大少爷也凑趣道:“银杏树祖有七搂八拃一果儿粗了,对吗?这位少爷。”人群中有一个大约五岁的童子忽然说道:“哥哥和姐姐再来演一遍这个故事。”树下的人们都笑起来,喜悦浮上了银杏树冠。
有一位读书模样的年轻人笑着对田生说道:“你第一次来浮来山游玩吧。浮来山虽无岱山之雄,但却以它清雅灵秀之姿展示给世人。此银杏树祖历尽沧桑,有诗:
蓦看银杏树参天,阅尽沧桑不计年。
秦柏汉松皆后辈,根蟠古佛未生前。
顺治年间,当地的莒州太守题写一诗:
大树龙蟠会鲁侯,烟云如盖笼浮丘。
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比层层螺髻头。
这颗银杏树祖,经历几千年的风雨,但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枝叶扶疏,冠如华盖,繁荫数亩。就这样年复一年,生生不已。”
听到那个年轻人的解说,孙庆文,徐苹儿,田生,徐果儿脸上都漾起了幸福的笑。这是一颗许愿树,这是一颗幸福树,这是一颗长寿树。
年轻人看他四人听地津津有味,知道都是好学上进的青年,就对他们说道:“你们四人陪太太进庙上香吧。我今天有时间,我在这里等你们走出来,上完香之后,我陪着你们和太太在浮来山上转转玩一玩,怎么样?”四人一口同声地回答道:“太好了,谢谢。”
大太太道:“走,孩子们,上香去。”孙庆文,徐苹儿,徐果儿,田生跟着大太太走进了大雄宝殿。
大太太走到了香案上拿起了一把香点上,对着佛像虔诚的举过头,拜了三拜,把香插到大香炉上。香的烟雾袅袅升起。
大太太跪在前面,四个孩子在大太太的后面一字排开,虔诚的对着佛像磕12个香头。每个人在心中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
五人走出了大雄宝殿,那个年轻人迎了上去。大太太对他们四人说道:“你四人和这位朋友在浮来峰上转转玩一玩。我到西南边的卧龙泉旁等你们。你们不要玩的时间太长了。”那个年轻人对大太太说道:“请大太太放心,不会玩时间长的。”
年轻人领着四人向一个亭子走去,手指向那座亭子:“你们看到了,那个亭叫文心亭。”
年轻人介绍起浮来山,他侃侃而谈:
定林寺,有一千五百多年了,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以“大雄宝殿”为主体,向前向后左右展开,东西两旁对称,依山势向后逐级升高。这座大雄宝殿,飞檐螭首,雕梁画栋。”
那个年轻人:“大太太去西南边等我们的那个卧龙泉,它还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
一日,八仙云游到莒,见浮来、佛来二峰平空而至,为此地增色不少。议论之间,那铁拐李抬高声音说:“人说八仙神通广大,到处为民造福,可这里所造山景却没有我们的份,咱蓬莱仙山多得很,我们移来一座,为莒地做点奉献,不是很好吗!那七仙欣然同意。铁拐李挥动拐杖,口中念念有词,只见一座山峰从蓬莱仙岛飘飘飞来,稳稳当当地靠浮来峰以南落下来,此峰即称飞来峰。
铁拐李好事做到底,拐杖照山坡通去,一下子通到了东海,等拔出拐杖来,清水哗哗喷出来。有时东海龙子龙孙顺泉眼游玩到浮来山,卧龙泉就是他们停留的好地方。
五人做到文心亭的大石块上。徐苹儿笑着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哪里人?”年轻人回答道:“我叫马启明,莒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