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定三生,这只是一个存在与浪漫神话故事中的成语。我坚守半生,孤独半生,只为了执着于一个让别人感到可笑,虚幻且不切实际的想法。
可巧,我就真的遇到了。我把这段奇缘视为我一生中拥有,或者说拥有过的最好的东西。
聆听着火车轮子撞击铁轨的单调重复,忍受着邻座旅客不同的鼾声。我脑袋里涌现更多的,就是我和唐晓这段缘份。
我刚辞职第一年,没有什么压力,稍微有一点积蓄,便拟定计划旅游几个名山。但是我第一次进入华山,遇到太多的游人。老实说我不喜欢。一处山泽,偶有几个山野农夫隐者道士是别有一番景致的。但是这么多的人,都是俗世之俗,红尘之尘,玷污了山川的清灵秀气。我即刻修改了我以前的想法,终止了华山游览的计划,转而去了一处不知名的小景点——天台山。
虽然这里游人也不少,但是我依然能够感受到灵气。我曾经读到过一个残缺不全的小说,这里有一个叫白石砚的帅哥放弃一切厮守采药女子雅姑的浪漫传说。这是个流传于医药界的爱情故事。相传这山中到处都有白石砚和雅姑的足迹。我想看看一看仙人的足迹,感受他们拥有美丽爱情的经历与在一起厮守的生活。以此来慰藉我虽满怀浪漫但是却也总是避不开俗人自卑失落的内心。
天台山,接天之台,高大雄伟,奇峰群列。有药王峰、雅姑峰、凝望峰等,峰与峰之间本来并不是那么好走的,因为政府开发旅游,在之间架了很多铁索桥,还有索道和缆车。这些桥都是用现代机械和现在建筑风格设计的。真不知道开发设计者是怎么想的,好好的古风古韵的灵秀之地被这现代商业气息浓郁的开发行为破坏得惨不忍睹。我不知道如果是在这样的方便的交通和繁多的人群干扰之下,石砚和雅姑还有没有机会吟山咏水、守山盼情,如果他们现在还在这山里面,怕是早被世人给烦走了吧。
我的一点小心思,让别人听了一定笑话我。我不会对别人讲的。
中国,奇山秀水多如牛毛,不知名的山水清静之地更是举不胜举。有些游人如织,有些恬淡闲适。天台山游人算下来是不太多的,但是我还是觉得人太多。有时候我自己想找个清静之地去遁起来,才发现现在的旅游开发已经让像我这样消极避世的人无处可去了。
处处有鸟鸣,四下听水声,令人心旷神怡。那些山峰也真是险峻。我实难想象当初雅姑的父亲会在那不好走的山峰上安家呢?难道当时的社会人心也肮脏到和现在一样?才使得他想方设法与污流隔绝。
到路边上也有有人在谈话,甚至也有看似很亲密的小情侣,他们大多数都是在指点品评某处的景色非常好,似乎没有人提到过白石砚和雅姑的爱情传说。
旅游的人大多数都有伴。以前我不喜欢旅游,是因为太孤单,一个人到一个景点游览,景色再好,感觉再妙,无人对酒、无人唱和,就像那李太白举杯邀明月一样,心中无限凄凉。
不过,人群中也有和我一样独自一人来观光的。通天桥头上,就有个独自一人远眺的女孩子,身材高挑,穿着乳白色的长风衣,披着长发。看起来身边并没有人相陪。因为她身边的人一个个都结伴走了,也没有人招呼她。
她一直望着守望峰。
我走得有点累了,在平台上多坐了一会。时间长了,突然嗓子里有点痒,轻轻咳嗽了一下。她似乎在思考问题入神了,被我的咳嗽声惊醒,回过头来。
真的,我能从她的眼睛看出来她心里的洁净与芬芳。
这与我看到的其他女孩子不一样。再漂亮的女孩子,化再好的妆,再会打扮,你都能从她的言行举止和眉目之间看出她的内心。很多人都已经被欲望和放纵蹂躏得没有了遮掩。而她,分明是出尘脱俗,不食人间烟火。
她是不是雅姑?或者是心若?如果是雅姑或者心若,她们想出来看看人世红尘,自然也不会身着衣袂飘飘的仙衣,自然也会打扮成俗世之人。看她的衣服、头发和身材那么协调,相信每一个举手投足,都美的无可挑剔。
如果是雅姑,那她身边应该有石砚,如果是心若,身边也应该有剑兰,他们是不离不弃的。
我正在胡思乱想,她见这平台上只有我,微微一笑,便向下山的路走去了。
我也有点疲乏了。这里该看的也看了,并没有石砚、雅姑、剑兰、心若的什么痕迹。守望石也就是一块石头,石砚当初结的芦棚也没有什么痕迹。雅姑面向龙池吹笛的崖头也去看过了。只是我不知道这里的笛声龙池真的能听见吗?
回到旅馆,想一想下一步去哪里。本来想去龙池。剑兰和心若就在那里,有更浪漫温馨的故事在等待着我呢。不过又觉得这里气候、环境都不错,就想在这里多呆一段时间。还有,那个女孩,她是不是本地人呢?
第二天我就去关注本地的报纸和招聘。我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找工作可以慢点来,这样没有压力,面试的时候也就不会表现得太急切。我对薪水没有太多的要求,每个月有盈余就不错了。就这样,三天的时间,我找到了一份书店的工作,工资在当地算是中等,工作很清闲,因为现在喜欢读书的人并不多,而且书店的管理都是自动化,顾客选好的书都是在收银台付款。我们只是负责询问顾客需求,引导顾客找到合适的分类,以及收拾顾客和那些坐在廊道里读书的孩子们随手放乱的书籍。关键是我也有时间和机会看很多书。过了两天,我紧凑地安排好时间,又找了个给小学生辅导作业的兼职,每个月能够多积攒一两千块。空闲的时间我会在这个小城市里逛一逛,我并不贪恋城市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只是想从这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能够再看到那位出尘的女孩子。她的风衣和长发,还有恬静的微笑在我脑海中总是挥之不去,不过我也真没有打算把她挥去。
如此过了4个月,我没有见到她。茫茫人海之中,想见到一个人不容易。别说她极有可能是外地来这里旅游的。就算是本地的,这么一个小城市,也有几百万人,哪能那么容易就能再遇到?就算老天安排了再见面的机会,她也许和我以前一样,就是个喜欢宅在家里不愿出门的人,岂不是永远都没有再见的机会。难怪俗世中人把任何一种偶然的相遇都会当成是一种缘分。也许我和她。此生也就是天台之上相顾一笑,而已。
书店没有任何关于雅姑、石砚、心若、剑兰的小说和资料。难道我以前偶然读到的那个故事是个绝版。真是可惜了。因为我读书较多,工作之时也喜欢浏览,有客人来买书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我能够比较在行地给他们推荐,加上我以前做教师的经历,给学生和家长推荐辅导资料、课外读物和习题的时候也显得比较专业。这在书店里是其他人做不到的。因此很多客人在我的推荐下购买量增加,提升了书店的销售量。经理看在眼里,想提拔我一下,安排我给员工做个培训。我觉得很为难,我之所以能这样,跟我的经历有关,其他员工都是自由招来的,不一定是辞职的教师,也不一定是非常喜欢读书的人,我的经验只适合我。要涨工资我当然欢迎。提拔就算了,我没打算长期做下去。实际上,我已经想走了。
我把想法说给经理听,它虽然有点遗憾,但是还是能理解。工资也涨了点,只是象征性的一两百元。因为没有提拔,我跟其他员工也不能差得太多。这我也能够理解。干完这一个月,我和经理协商,友好地离开了。
我的下一个目标是龙池。
很奇怪吗?我找到这个地方,是通过很多村民的指引。而且这里几乎没有人来,小路和我以前走过的山路一样崎岖。路边布满了荆棘刺条,不小心就会划破脸。这样的地方,别说是有什么游客了,就是本地山民恐怕也不是经常来吧。
龙池是座山,传说山上有池,有龙女在其中沐浴。心若在其中脱胎换骨,从妖魔变成人,和剑兰在此厮守。多美的故事啊。为什么没有人开发呢?
呸呸呸,我这是什么想法。我巴不得没人注意这里呢。
在山下的时候,村民说这山很高,路也不好走,七拐八折上去之后,也就没有时间下来了。天色暗了,不好找路,只能在山上过夜。据说山上有龙女庙,我没有帐篷,只有比较充足的干粮和水。着背包也挺沉的。
村民不愿送我,走了一段就让我自己去。人都有事,我也不习惯强求。只听他往回走的时候唠叨了一句:“跑这里来干啥?这些人。”这些人?哦,这就是说,这里还有其他人来过。是今天来过,还是以前来过?今天这山上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我没有问。问什么?相比其他地方,这里不会有太多的人。就这已经很吸引我了。如果一定要在山上过夜,稍微有上几个人,也许还是件好事。把自己一个人撂在荒山上过一个晚上,这我也还没有想过。
这里的山也是兀峰较多,而且没有路,四处都是荆棘薜萝。道路曲折,有时在山石之上,有时在峭壁之间。偶尔会见到一处清泉,处于一线天之下,撩一把,冰凉清澈。水中积了很多腐烂的落叶,想喝一口却又怕有点脏。
好像我发现一边有人在弄水。我走过去,看见一人蹲在那边,用手捧起泉水在喝,旁边放着一个包。
我哎了一声:“这水能喝吗?好脏啊。”
她抬起头,我一下子错愕了。
是她。
不过头发挽起来了,穿着中厚的大衣。
她抹抹嘴:“应该没事吧。挺好喝的。山里的泉水嘛,没有污染。”
“哦。”我尽量掩饰内心的小激动。她应该并不记得我
走近了,她惊奇地表情告诉我利好消息,她对我还有印象。她指着我,眼里闪出光亮:“你?怎么会来这儿?”
我笑了笑:“这该我问你吧。”我指指前边,“这地方很少有人来的,你怎么敢来?一个人。”
她抓起包:“我是跟着别人来的,前面有十好几个人呢。”
听说前面有人,我就招呼她:“那赶紧赶上去吧,这里人少了也不好过。”
我们算暂时结伴了,一起朝前赶去。我让她走前边。她腿脚挺利落,看样子这样的山路没少走。我想跟上她也得费点劲才行。
我不敢多问她。这是我一贯的态度。人与人相见,也许就是一面,我不想知道太多。很多时候,知道太多常常让我对一个陌生人感到厌恶。一个人,不管多么陌生,从他的一两句话、一两个动作、一两个眼神,以及对一些小事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人。而大多数人都会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把自己的贪婪、粗俗、傲慢、愚蠢毫无遮掩地表现出来。我真不希望她也是。
再则,我们真得走得很快,也不适合闲聊。
再则,我一直在纳闷呢:这样偏僻的地方,也能让我们二度相逢?
前面听到有女孩子大声喊叫了,一定是看到了什么。我和她立即加快了脚步。来到了一处山崖前。
这座山崖绝壁峭立,似乎并没有什么路可以上去。峭壁上有星罗棋布的树,有些很苍翠,有些大概已经落光了叶子。想像一下春夏之交,山崖峭壁上红花绿叶青藤点缀的景象。那一定是充满了诗意。山崖中间有一股飞流,没有撞击任何石壁,一注流下,难怪,没有听见如黄果树、九寨沟瀑布那样震耳欲聋的巨大声响,而是汩汩的冒泡声。
水流之下,是一个美丽的水潭,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小湖。潭中间很平静,四周是巨大的石头和树藤。我想那些藤在春天一定是开满了花儿,映在水中,落在水中,就像古代的女子,在汤桶中沐浴的时候撒下的花瓣一样。
山崖,飞流,小湖。它们的位置那么协调,那么精致,真适合内心洁净的侠士和青春少女在此修行。这就是龙池,我眼前不知不觉展现出心若在池中洗浴凝雪般的肌肤,或者有剑兰在池边傻傻守护的情景。
我叹了一口气,同时我听见,她也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