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浩驱车赶到清水湾片场的时候,里面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至少有十几个剧组在同时开工。
随着 20世纪70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转折点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香港人心态的转变而受到的种种冲击。香港电影也随着电视的普及化,导致70年代的香港电影是趋向多元化及地道化。
承接60年代中期的凌厉气势,邵氏在70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电影业占着领导的地位,拥有东南亚电影王国的美誉,出品了大量国语武打片,大导演包括楚原、张彻及刘家良等等。他们都以熟悉的刀剑拳脚功夫片作依归,电影世界里都是强烈的阳刚味,其中张彻的电影更造就了偶像级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龙、傅声等。
1973年李小龙骤然暴瘁,令功夫片热潮未能延续。而随着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观众对远离现实的功夫片渐渐失去兴趣;反而对反映当时社会状况,讽刺现实的电影加以青睐,这就解释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为最卖座电影的原因。《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员,如郑少秋、沈殿霞都是当时的电视艺员,而由于电视已成为当时的重要媒体,因此他们对观众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随着这部电影的成功,为以后的新电影类型作了开端,更令粤语片得到重新振兴。自此,很多电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风格,演员的演绎亦带有嘻笑怒骂的味道。
从电视跳到电影的许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为70年代、以至80年代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许冠文、许冠杰两兄弟也跳出了电视趣剧的框框,走上大银幕,以其独有的笑话公式拍摄了一系列非常卖座的喜剧:《鬼马双星》、《半斤八两》、《卖身契》等等。这些电影不但令喜剧在香港电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更促使了后来功夫喜剧的诞生。
1978年袁和平执导《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剧的地位,成为70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电影类型。功夫喜剧离开电视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设计及谐趣的杂耍风格吸引观众;可以说是揉合了传统功夫片及许氏兄弟式的喜剧精粹。使成龙,洪金宝等也摆脱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改而以反叛贪玩的形象来亲近观众。
除了以上提及的片种,提到70年代的香港电影,不可不提的是大导演李翰祥。从台湾返回香港东山再起的李翰祥,大拍风月绰头及骗术奇观电影。他在1971年拍下的《骗术奇谭》,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新的一页,也象征着70年代香港电影意识的转变-金钱至上、绰头化的风格抬头,这个影响一直延续到80年代。
不过,1979年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却为香港电影带来了富神采而短暂的变奏。大批电视幕后工作者转投电影圈,他们包括许鞍华、章国明、谭家明、严浩、徐克、余允抗等等。
他们本着对电影的热诚,和年轻人特有的创意和社会触觉,拍出不少充满个人色彩的电影作品,为香港电影打开崭新的一页。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许鞍华执导的《疯劫》、徐克执导的《蝶变》、章国明执导《点指兵兵》。其后这批或在外国学习电影,或在电视台少林寺出身的年轻导演,继续拍摄了一部又一部风格化的电影。虽然这些新导演全被以“新浪潮导演”之名,但事实上,他们每一位的作品都极富个人色彩,并没有陷入香港电影类型化的传统模式。
许鞍华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锐;徐克有一股神经质的张力;方育平作风朴实,真实感浓厚;严浩浪荡于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间;谭家明走中产美学;章国明擅拍警匪片等等,这些特质都体验到新浪潮电影的“作者论”美学。
“新浪潮”电影则带有浓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强烈的本地感性;这跟导演们于香港成长、受西方教育很有关系。此外,这时期的电影都慎用大明星,制作成本亦得到控制,跟后来的港产片标榜卡士明星,动辄千万制作的营运模式可谓截然不同。
跟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新浪潮相比,我们会发现到80年代的香港电影由于太过侧重剧情堆砌,明星包装,因此电影类型单向化,更遑论什么作者论了。有人认为这时期的电影造就明星、扼杀导演、编剧的创作,使香港电影走上穷途没落;加上1989年经济、影带市道不发达等种种因素下,令80年代末期的香港电影市道滑落。尽管如此,若不以电影质素或创意来衡量,单看票房成绩及投资者的态度,说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电影属飞黄腾达的时期实在不为过。
李云浩想着自己所了解香港电影的大至历史。有些感慨,大时代要开启了。80年代刚刚开始。以后有的玩呢!你说拯救香港电影,呵呵.......开国际玩笑。重生是为了,享福的,不是为了受累的。自己都还没发达呢,老婆还没有呢,单身狗一枚,也没见谁来拯救自己。而且,依着香港这些电影人的尿性,你告诉他们,香港电影还有十多年的繁荣之后就差不多完蛋了,他们会告诉你,还能挣十几年的钱真不错,这十几年要好好捞点。考虑香港电影是否繁荣,跟他们有半点关系么,先把自己喂饱之后才会考虑香港电影。所以,一些重任交给后人就好了。自己只希望在这个大时代中多捞些好处就可以了。李云浩比他们还现实。嘿嘿......至少自己还知道一些大卖的电影。到时候好好玩玩呗。
“嗨,英叔,宝哥,龙哥,彪哥。。。。”李云浩欢快跟洪家班几人打着招呼。
“靓仔,你谁啊”几个人有点懵逼。这是哪家公子穿的这么骚气,过来泡妹子的吧,和他们这些苦哈哈打什么招呼。这些公子哥,平时眼睛不都长在脑门上了么。嗯,这个不认识,刚刚过来的吧。
李云浩摘下墨镜看着几个人有些无语,这才两天没见吧。转眼就把自己给忘了。虽然换了身装备的原因。但是这不怪自己好吧。前段时间是没有钱打扮而已,现在才是真正的浩哥。
“是我,浩仔,李云浩”,李云浩捋了一下头发,看看他们目瞪口呆得样子,骚包的说着。我就知道,像浩哥是这样拉风的男人,不管在什么地方,就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田地里的金龟子,是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自己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渣子,还有那放荡不羁的气质,都深深的迷住了他们。不过,虽自己是这样的出色,但是还是有必要提醒他们,浩哥是个正直的人,是个单纯的人,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虽然他们这样诚恳的看着自己,自己还是会不好意思的。
“浩仔,你整容了,也不对啊,才两天而已。这变化也太大了吧”林正英有些不可思议的说着。
“对啊,浩仔。怎么变的这么靓啊还要不要人活啊”元华开玩笑说道。
“长得帅又不能当饭吃,”成龙语气带酸的低声说着。
“浩仔,你发达了,穿的这么好,被那女人包养了”只有元秋看出李云浩衣服不一般。
“没,这不是我写的小说已经被东方日报采纳,准备出版,挣了点小钱,不值一提,不值一提,晚上下工之后尖沙咀兰桂坊走起”李云浩得瑟的说道。直到几人现在虽然不富裕,但是心胸还是很开阔的。所以,在他们面前得瑟一下。没有任何问题。
“今晚吃大户”
“浩仔不错”
“浩仔知恩图报,没得说”
大家一副热烈的说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去找芝姐,给她煲了汤送过去。一会回来再说。说完,转身想着SH滩剧组走去。
等了一会,趁着休息的时候,走了过去。“发哥演的真好和我一样帅气,芝姐喝汤了,刚刚煲好的乌鸡汤趁热喝“说着给赵雅芝盛了一碗,递了过去。“哇,要不要这么贴心啊,浩仔,喝汤你芝姐有份你发哥就没的,要不要区别对待啊”周润发笑着说着。
“发哥,莲姐那么疼你,发哥要知足哦”这个时候周润发已经和陈玉莲在一起了。两人在一起没得说,金童玉女。感情也很好。陈玉莲有时候经常过来看望他,李云浩碰到过几次。大家也都认识,不过不熟。陈玉莲非常漂亮,但那种漂亮不属于这个城市和这个大都会,她的漂亮是一种泥土气息的清新,宁静的舒服,毫无侵略性。她一直是一个甘于平静生活的女孩子,看淡世事,不争不问,却一直活在自己小世界中。所以,周润发能和陈玉莲在一起,李云浩还是满佩服的。至少有话题可以聊。李云浩的性格,碰到陈玉莲这样的人,有些话,真说不出口。毕竟周润发在旁边,也不好调戏不是。
“对啊,莲妹很不错的阿发要好好珍惜”赵雅芝帮腔地说着。